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68名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实验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82.4%,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应用中医针灸疗法的效用。方法:选取11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盲抽方式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的对照组与实施中医针灸治疗手段的观察组各57例,对其整体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此同时,相比对照组,观察组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有效缩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对治疗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实施中医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较优,加快康复,并且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7月门诊40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灌肠、穴位贴敷、针灸等中医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西医的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实验组32例采用中药汤剂、灌肠、穴位贴敷、针灸等中医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6.9%(3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22例);结肠检查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8%(30例),明显高于治疗组的68.8%(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汤剂、灌肠、穴位贴敷、针灸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36例采取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2.78%)明显低于对照组(19.4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实施中医针灸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观察组实施中医针灸的治疗方式,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苦参汤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是一种较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推拿三步九法结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6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观察推拿三步九法结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脾胃虚弱证)患者46例采用推拿三步九法结合针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7.8%。结论:推拿三步九法结合针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并溃疡性结肠炎5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4%,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并溃疡性结肠炎,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对症治疗,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的89.1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其近期治愈率及有效率均优于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法,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何继刚 《光明中医》2016,(13):1893-1894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中医症候积分。结果根据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型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44例中医辨证为脾虚湿蕴证和脾虚瘀热证,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2例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者临床疗效和肠镜检查情况。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和76%,肠镜检查治疗组的肠黏膜充血水肿改善比对照组明显,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规范的西医治疗配合中医药辨证用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复发型病人可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腹诊辅助中药及针灸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睡眠质量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失眠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给予腹诊辅助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统计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PSQI及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腹诊辅助中药及针灸可有效缓解失眠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擦剂治疗骨质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1例骨质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对照组)和针灸配合中药擦剂组(治疗组)。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和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擦剂治疗,两组分别治疗10 d(1疗程),3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61.25%,治疗组有效率93.83%,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疏经活络、通痹止痛,中药外擦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两种方法配合治疗骨质增生症具有作用直接、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岳学玲  秦东霞 《光明中医》2016,(20):2984-2986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儿童目劄的临床疗效。方法 102例儿童目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复发率,观察疗效并进行临床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30%,平均治愈时间6.2d,复发率3.3%;对照组有效率76.19%,平均治愈时间12.3d,复发率25%。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儿童目劄症具有明显效果,治愈率高,能显著缩短疗程,并且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分析温针灸联合补脾益肠丸治疗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截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济南市市中嘉懿中医诊所收治患脾肾亏虚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平均分入2组当中,参照组45例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试验组45例患者采取温针灸+补脾益气丸治疗,治疗后比较组间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前列腺肥大的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选68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前列腺肥大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实施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的I-PSS、QO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47%),经检验,得出P0.05,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列腺肥大患者采用针灸治疗,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严重程度,还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1.2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美沙拉嗪可以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受损部位微循环,修复结肠黏膜,有较好的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采用西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黄连素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灌肠,治疗30d后比较临床疗效和疾病活动指数。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痊愈3例,好转4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6%,对照组50例痊愈1例,好转3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疾病活动指数为(1.68±0.27),对照组为(2.67±0.12),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近10年针灸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并对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1篇临床研究文献入选。对11项研究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χ2=8.55,P=0.67,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合并后OR=3.82,95%可信区间为2.65-5.52,菱形位于中间线的右侧,经Z检验,Z=7.14,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即针灸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优于西药,且副作用少,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