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社会日益老龄化,老年痴呆疾病的绝对及相对发病率均明显增加。血管性痴呆(vasculer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病因之一。由于VD是目前惟一可以预防的痴呆,因而其危险因素的确定非常重要。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血管性痴呆VD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相同,但目前除年龄因素外,还没有足够的流行病学依据可证明两者的危险因素确为一致,因此就VD发病的危险因素作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176例脑卒中患者中痴呆(VD组58例)与非痴呆(非VD组1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非VD组比较,VD组受教育时间偏少,嗜烟及脑血管伴发疾病、脑卒中复发例数均较高(P〈0.01或0.05)。结论:VD的危险因素较多,应予以针对性预防和及时治疗,以减少或延缓VD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血管性痴呆相关因素1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璐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67-1967
血管性痴呆(VD)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减少和延续VD的发生,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将176例脑卒中患分组,进行痴呆组与非痴呆组化程度、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服病等相关因素比较及发病次数、病灶数日、性质比较。结果 显示低化水平、吸烟、肥胖、高血压是VD发生的危险因素。多次脑卒中、多发病灶易发生VD。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与血管性痴呆(VD)相关的危险因素,强调低文化程度、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反复脑卒中发作以及脑梗塞等是促发VD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血管性痴呆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血管性痴呆(VD)的发生率亦有所升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关VD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主要对VD的危险因素,分类,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简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大连地区军队干休所老年痴呆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机调查2100例60岁以上军队干休所离退休老干部及其配偶痴呆患病率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先用"长谷川智力量表"和"临床记忆量表"进行初筛,再以Ha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HIS)、NINCDS-ADRDA和NINDS-AIREN诊断出Alzheimer型痴呆(AD)及血管性痴呆(VD)。结果痴呆的总患病率为6.81%,其中AD的患病率为3.62%,VD的患病率为2.24%。导致痴呆有高龄、低文化程度、精神创伤、独居、运动情况、遗传、高血压病等多种危险因素。结论 AD是该地区军队干休所中痴呆的主要类型,诸多危险因素中以精神创伤、遗传、高血压病最突出。  相似文献   

7.
王娟 《家庭护士》2009,7(16):1455-1456
随着社会人群的老龄化,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1].据统计,在我国≥65岁人群中,发病率达5%,其中血管性痴呆2倍于阿尔茨海默病(AD)[2].高血压是血管性痴呆所有危险因素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现阐述血压与老年血管性痴呆,介绍老年血管性痴呆的血压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8.
尤林 《临床医学》2011,31(6):55-56
目的探讨老年血管性(VD)痴呆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老年VD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患者脑血管病的症状体征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7例肢体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恢复,其他症状相应改善37例,6例病情无改善或加重,4例死亡。结论脑萎缩、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为老年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尽早发现、尽早干预可降低血管性痴呆的发生率和致残率,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血管性痴呆(VD)的发生率亦有所升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有关VD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主要对VD的危险因素、分类、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研究简要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VD)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减少和延缓VD的发生,探讨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将176例脑卒中患者分组,进行痴呆组与非痴呆组文化程度、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相关因素比较及发病次数、病灶数目、性质比较。结果显示低文化水平、吸烟、肥胖、高血压是VD发生的危险因素。多次脑卒中、多发病灶者易发生VD。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防治进展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当今社会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具备明显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也有独特的病理、生理及临床特征,诊断容易。此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而且诊疗途径广泛,效果也是乐观的,能真正延长人群中有价值的生命。为此,本围绕以上情况进行了综述讨论。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伤后引起的以认知功能减退和记忆下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第二大痴呆类型。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研究表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高龄、受教育水平低等均是血管性的危险因素。血管性痴呆是唯一可以防治的痴呆,且预防更是关键。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其机制新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三七总皂甙干预血管性痴呆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指脑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损害所致的痴呆。VD是继Alzheimer病(AD)之后第二常见的痴呆。VD的病因涉及两个方面,即脑血管病和危险因素。其危险因素包括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普遍性动脉硬化及吸烟等)、卒中、缺血性脑白质病变、高龄及受教育程度低等。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U.Chen的干燥根。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野生或人工栽培。其性甘、微苦、温,主入肝、胃、大肠经,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能。其中三七总皂甙(PNS)是其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4.
肖玉娴 《临床荟萃》2011,26(10):861-86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血管性痴呆(vasular dementia,VD)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测定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46例VD患者(VD组)的血浆总Hcy水平,并与40例正常同龄对照组及50例非痴呆脑梗死组比较,分析痴呆与Hcy的关系。结果 VD组血浆总Hcy水平显著高于同龄正常对照组和非痴呆脑梗死组,(29.23±5.42)mmol/L vs(10.24±3.12)mmol/L、(26.24±4.28)mmol/L(P〈0.01)。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影响脑梗死患者从认知障碍转化为痴呆的血管性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8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6~24月的随访调查,根据血管性痴呆(VD)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VD组(42例)和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VCIND)组(144例)。运用Cox回归模型对影响VCIND发展为VD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脑白质稀疏和丘脑、额区、基底核区的梗死灶数量均是促使VCIND患者发展为VD患者的危险因素(P=0.027,P0.001,P=0.046,P0.001,P=0.011)。脑白质稀疏评分和丘脑、额区、基底核区梗死灶的数量是相互独立的影响因素(P0.001,P=0.032,P=0.001,P=0.016)。结论:丘脑、额区、基底核区梗死灶数量及其部位分布特点对预测VCIND患者发展为VD患者的风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43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存在血管性痴呆分为研究组(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血管性痴呆,n=72)和对照组(缺血性脑卒中后未发生血管性痴呆,n=71)。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性别、年龄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多发性脑梗死病灶的数目和部位均是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较多,应针对存在此类危险因素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取干预措施,对防治血管性痴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尤其与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既往有脑卒中病史、新近发现血管性痴呆的64例患者为血管性痴呆组(VD组);选择既往有脑卒中病史、新近未发生血管性痴呆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NC组).比较两组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狭窄情况.结果 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受教育程度较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高,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血管内径狭窄,颈动脉斑块分级较高.结论 年龄、病程、受教育程度、血脂水平及颈动脉狭窄情况与脑卒中患者发生血管性痴呆相关.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是当今社会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种。具备明显的病因和危险因素,也有独特的病理、生理及临床持征,诊断容易。此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而且诊疗途径广泛,效果也是乐观的,能真正延长人群中有价值的生命。为此,本文围绕以上情况进行了综述讨论。  相似文献   

19.
朱见文  靳彦华  冯彦敏 《临床荟萃》2009,24(10):876-877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类型之一,我国VD患病率1.1%~30.0%,目前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与脑梗死部位、大小、数目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认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VD及阿尔茨默病(AD)的危险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VD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相关性,为VD患者寻找新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血管性痴呆是目前惟一能通过控制其危险因素而预防的痴呆。因此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有重要意义。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二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患确诊的脑血管病患226例分为血管性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分别比较两组与痴呆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发病年龄≥65岁血管性痴呆占52/59,非痴呆占83/167;病程≥5年前占50/59,后占69/167;受教育年限≤初中前占49/59.后占103/167;脑卒中发病次数≥2次前47例(47/59),后74例(74/167);病灶数目≥2个前48例(48/59),后70例(70/167);痴呆组脑梗死48例(48/101),脑出血7例(7/48);病灶部位基底核22例(22/43),丘脑18例(18/33);危险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嗜烟在血管性痴呆组和非痴呆组分别为53,107例;23,37例;34,69例;16,25例;44,96例,统计学分析均有显意义。结论:血管性痴呆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结果,年龄大,病程长,化程度低,多次脑卒中,多发病灶,缺血性脑梗死,以基底核、丘脑部位为主的病灶易患痴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嗜烟是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应加以监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