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肾络微型癥瘕三态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医学界对其研究认识也逐步深入,但临床疗效仍显得不尽如人意.吕仁和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提出了肾络微型癥瘕理论[1],使肾脏病的病因病机理论进一步完善.<内经>中就有关于癥积的记载.巢氏<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提出"癥瘕"之名.癥瘕的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2.
肾络癥瘕是根据慢性肾脏疾病的临床研究基础,结合中医络病理论和癥瘕学说而提出的病机理论.它结合了西医学关于肾脏解剖、生理、病理等相关研究,采用西医学微观检查与中医宏观辨证相结合,进行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进而逐渐形成中医与西医互参的中医肾脏病病机理论.肾络癥瘕属微型癥瘕的一种,是络病的病理产物之一,探讨肾络癥瘕并赋予其现代生物学内涵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背景 糖尿病肾脏病(DKD)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世界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然而DKD起病隐匿,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后进展迅速,当肾功能明显受损后,常规治疗难以延缓疾病进展。因此,探究能够延缓晚期DKD疾病进展的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王耀献教授针对DKD晚期浊毒与癥瘕为主的病机特点,提出泄浊消癥法治疗晚期DKD,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疗效。 目的 以"伏热"理论和"肾络癥瘕"理论为基础,探讨泄浊消癥法治疗晚期DKD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基于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2016—2020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就诊并符合本课题纳入标准的DK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泄浊消癥法作为暴露因素,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予西医基础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泄浊消癥法治疗。观察周期为24周,分别于0、4、12、24周时检测两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小时尿蛋白定量(24 hUTP)、总胆固醇(TC),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记录中医症状积分;于0、12、24周时检测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记录试验期间记录不良事件,评价安全性。 结果 本研究共59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23例。时间对两组受试者eGFR、Scr、BUN水平主效应显著(P<0.05)。组间与时间对两组受试者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存在交互作用(P<0.05)。组内比较发现,相较于0周,对照组在24周时Scr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升高,在12周和24周时BUN水平升高(P<0.05);相较于0周,试验组在4周时eGFR水平升高(P<0.05)。组间比较发现,24周时试验组eGFR水平高于对照组,Scr、BUN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74%(5/23),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3%(3/36),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P=0.14)。 结论 在晚期DKD治疗中,泄浊消癥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相较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在延缓eGFR降低,减缓Scr、BUN水平升高,保护肾脏功能,降低热证积分,改善中医症状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以慢性、多发性、对称性关节肿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炎可反复发作,导致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其病程长,缠绵难愈,致残率高,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与<灵枢>的"周痹"、<金匮要略>的"历节"病相似,亦有历节风、白虎历节、痛风等称谓.因其病程长,难以治愈,后世医家称之为"顽痹""尪痹".本文从历代医家对痹证的认识出发,结合西医学研究,对"微型癥瘕"理论在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组进行性发展的疾病,最终可导致终末期肾病(ESRD),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如何有效防治慢性肾病,延缓病程进展变的至关重要。近年来,益气祛瘀类中药在治疗CKD中应用广泛,其延缓肾纤维化作用也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关注。针对本病气阴两虚、肾络瘀结的病因病机,本项目选取补虚消癥汤进行临床疗效研究,以期为补益气血与行瘀消癥能有效的延缓CKD的进展提供临床支撑。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组进行性发展的疾病,最终可导致终末期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笔者应用补虚消癥汤辅助治疗肾络瘀痹型CKD 3期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王氏化癥灌肠液"对卵巢囊肿患者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方法将若干抗凝血用水稀释到100倍后,于沸腾水浴中10分钟,以杀死SOD等酶活性,取50ml,再用DTNB比色法测 GSH含量、GSH-PX活性,用TBA比色法测LPO,用TICL4比色法测C A T活性,用K I氧化比色法测脂氢过氧化物活性,用N B T还原比色法测S O D活性,来测定其清除0-2能力,另取患者血清用还原高铁测定V c含量.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患者血液中非蛋白物质清除0-2的能力不断提高.不同治疗期患者血清中的V c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王氏化癥灌肠液"通过提高患者本身清除活性氧酶系统的活力和直接清除活性氧,这两个方面的作用清除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9.
肺血管重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在COPD早期就已经出现肺血管重构.对络病理论和癥瘕理论内涵的深层次探析,结合COPD肺血管重构的病因、病机、演变、转归和中医药治疗,明确“肺络微型癥瘕”理论与COPD肺血管重构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可为中医药临床防治COPD肺血管重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患者女, 31岁,来自黑龙江,因心慌、胸闷、憋气半个月,来心内科门诊。进入诊室时,有两位 50多岁的妇女陪同,均面有愠色。当我请患者详说病史时,有一位妇女说:“挂了那么多科的号,看了那么多医生,做了那么多检查,吃了那么多药,什么事也不管。”从她那愤愤不平的态度中,我已感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德育课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专设课程,有着不同于一般文化课程教学的特殊规律和方法.在教学内容已作系统规定的情况下,教学效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对这些规律和方法的运用。笔者以为,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应着力于树立“一个目标”和在“三个改进”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7.
从"两个凡是"到"两个突破",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创新成果.三大理论创新成果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创新性是它们共同的真谛.应随着时代、形势和实践的发展,坚持思维方式、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创新,不断地把社会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Normal" and "deviant" sexual behavio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 Marmor 《JAMA》1971,217(2):165-170
  相似文献   

19.
《小儿药证直诀》一书为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作者对书名中"直"怀有疑问,思考后提出三个假设。通过查阅文献得出结论,书名"真"因避讳制度改为"直"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20.
经典理由 大医院总被冠以“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的称谓。但在目前面临生存压力的大环境下,医院如何不丢弃“防”的功能,在慢病管理中有所作为,己成为医院彰显公益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