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C组)、高脂饮食组(HF组)、高脂饮食+运动组(HE组)、高脂饮食+大豆多肽组(HS组)。HE组大鼠进行10周、每周6次、每次60min的无负重游泳运动。HS组按500 mg/kgBW/d的剂量用大豆多肽(SPH)灌胃。10周后测定大鼠体重、肝重、血清和肝组织TG、TC含量及肝脏AMPK基因表达量;HE染色进行肝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1)与C组相比,HF组大鼠肝重、肝指数、血清及肝脏TG、TC含量显著增加(P<0.05),肝脏AMPK mRNA显著下降(P<0.05);(2)与HF组相比,HE组大鼠血清TG、TC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AMPK mRNA表达显著上升(P<0.05);(3)与HF组相比,HS组大鼠肝重、血清和肝脏TG、TC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脏AMPK mRNA略有上升(P>0.05);(4)光镜下HF大鼠肝细胞呈中、重度脂肪变,HE组、HS组大鼠肝组织细胞正常。结论:10周高脂饮食可诱导大鼠NAFLD形成,运动训练或补充SPH可明显预防高脂饮食诱导大鼠NAFLD形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长期游泳训练和补充大豆多肽对高脂饮食大鼠脂肪肝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C组(普通饲料对照组)、HF组(高脂饮食组)、HE组(高脂饮食 运动组)、HS组(高脂饮食 大豆多肽组)、HES组(高脂饮食 运动 大豆多肽组)5组,HE组和HES组大鼠进行每周6次、每次60min的无负重游泳训练,HS组和HES组大鼠按500mg/kgBW的剂量补充大豆多肽。10周后观察大鼠肝脏的形态结构,并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肝内TG、TC以及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结果:(1)HF组大鼠肝脏出现严重的大泡性脂肪变性,并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且血清TG(P<0.05)、TC(P<0.01)和肝内TG(P<0.05)、TC(P<0.01)以及FFA(P<0.0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与HF组相比,HE、HS和HES组大鼠肝脂肪变性显著减轻。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有氧游泳训练使高脂饮食大鼠肝TG、TC含量虽有降低,但不显著;而使血清TG(P<0.01)、TC(P<0.01)以及肝FFA含量(P<0.01)显著降低。补充大豆多肽可使高脂饮食大鼠血清、肝TG、TC以及肝内FFA含量(P<0.01)显著降低。有氧游泳训练联合补充大豆多肽对降低高脂饮食大鼠血清TG(P<0.01)、TC(P<0.05)和肝TG(P<0.01)、TC(P<0.01)、FFA(P<0.01)含量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1)10周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大鼠脂肪肝的形成,且与脂肪代谢紊乱有关。(2)有氧运动和补充大豆多肽可通过改善高脂饮食大鼠的脂肪代谢预防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水芹总酚酸治疗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水芹总酚酸[total phenolic acid extracted from Oenanthe javanica(B1)DC(OJTPA)],OJTPA对高糖高脂肪饲料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高糖高脂肪饲料喂养大鼠30d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停止造模,分组并给药,连续给药4周,检测血清和肝脏中生化指标,做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经OJTPA治疗后,血清中TG含量和ALT活性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中TG、TC、MDA、FFA含量减少,SOD活力增加(P〈0.05);肝细胞脂肪肝程度明显减轻,肝细胞坏死程度减轻。结论水芹总酚酸能降低高糖高脂肪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和肝脏中TG含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水芹总酚酸的抗氧化作用,减轻脂质过氧化引起的肝脏损伤,降低肝脏脂肪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大柴胡汤联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大鼠阻塞性黄疸致重症肝损伤肝脏炎症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CG组),模型组(OJ组),中药组,中药+运动组。采用改良的胆总管结扎法构建大鼠阻塞性黄疸致重症肝损伤模型,两中药组于胆总管结扎术后3天进行大柴胡汤灌胃,每天(下午6时)灌胃1次,剂量2 ml/次,共12周。运动组进行坡度5%、速度16.8 m/min、每天45 min、每周5天、共12周的中等强度跑台训练。12周后大鼠禁食过夜,随后分离出肝组织并取材,对各组大鼠肝脏组织损伤情况进行显微结构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4)及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生物化学分析法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结果:①HE染色显示:正常组肝细胞索排列整齐;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大量纤维化,可见大片状肝细胞变性、坏死,乃至肝细胞索结构紊乱;中药组可见肝细胞少量点、片状坏死,肝小叶结构改变,肝索排列欠整齐;中药+运动组无明显组织坏死,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肝索排列较整齐。②血清学结果:中药+运动组ALT、AST、TBIL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中药组ALT、AST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中药+运动组大鼠肝组织TLR4、MyD88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④RT-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中药+运动组大鼠血清IL-6、TNF-α表达降低(P<0.01),而IL-10表达升高(P<0.01)。结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联合中药大柴胡汤能调节肝脏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增强阻塞性黄疸致重症肝损伤大鼠的免疫功能,从而明显减轻阻黄致大鼠肝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高糖高脂肪饲料喂养大鼠,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方法SD大鼠20只,适应3d,随机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10只,♀♂各半。实验前2组大鼠的体质量、血清生化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大鼠用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的大鼠用高糖高脂肪饲料喂养。连续喂养30d,取血检测血清中生化指标;取肝脏检测肝组织中生化指标,并对肝脏作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的大鼠摄食高糖高脂肪饲料30d,血清中TG、TC含量增加,ALT、AST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中TG、TC、MDA含量增加,SOD活力降低(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正常组肝细胞无脂肪变,模型组肝细胞有明显的脂肪变。结论用高糖高脂肪饲料喂养大鼠,成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浊祛瘀冲剂治疗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降脂灵干预对照组、中药化浊祛瘀冲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观察其治疗后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肝脏TC、TG、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组织学的变化。结果化浊祛瘀冲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血TC、TG降低,肝组织中CHO、TG、MDA降低而SOD升高,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大鼠的病理变化显示出肝细胞脂肪变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结论化浊祛瘀冲剂能改善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血脂指标,并显著提高大鼠SOD活性,降低氧自由基代谢产物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化浊祛瘀冲剂治疗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降脂灵干预对照组、中药化浊祛瘀冲剂低、中、高剂量治疗组。观察其治疗后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肝脏TC、TG、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组织学的变化。结果化浊祛瘀冲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血TC、TG降低,肝组织中CHO、TG、MDA降低而SOD升高,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大鼠的病理变化显示出肝细胞脂肪变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模型组比较有差异。结论化浊祛瘀冲剂能改善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血脂指标,并显著提高大鼠SOD活性.降低氧自由基代谢产物MDA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7周有氧运动联合黑果枸杞色素补充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脏脂肪酸氧化相关因子表达、线粒体氧化速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和补充黑果枸杞色素在NAFLD良性转归中的干预作用、交互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3周龄KM种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n=8)和高糖高脂组(n=40)。高糖高脂组采用高糖高脂膳食灌服7周建立NAFLD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X组)、有氧运动组(E组)、黑果枸杞色素组(C组)和有氧运动联合黑果枸杞色素组(EC组),E、EC组的有氧运动干预采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坡度0°,速度12 m/min,时间60 min,每周6次,共7周。C、EC组每日补充黑果枸杞色素(200 ml/kg体重),MX、E组灌服同等体积生理盐水,共7周。干预结束后,测定体重、肝湿重、血脂水平、血清转氨酶活性,肝组织切片观察肝脏组织结构,ELISA检测肝脏TG含量,比色法监测线粒体β氧化速率、TARBS、GSH-px含量,羟胺法测定SOD活性,SABC法检测肝脏PPARα、TNFα蛋白阳性表达水平,RT-PCR检测肝脏PPARα、TNFα、LCAD、CPT1、AOX、CYP4A10、CYP4A12 mRNA表达。结果:(1)镜下显示,MX组小鼠肝脏结构紊乱,细胞核畸形变位于细胞边缘,肝细胞中出现大量脂滴空泡样变,各干预组肝索较清晰,肝细胞脂滴空泡样变减少,细胞核圆居中,脂质变性程度下降。(2)与MX组相比,E、EC组体重、肝湿重下降(P<0.01),C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肝湿重下降(P<0.01);E、C、EC组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下降(P<0.01或P<0.05),HDL-C水平升高(P<0.01);肝脏TG、TBARS含量下降(P<0.01),GSH-px、SOD含量、肝线粒体β氧化速率上升(P<0.01或P<0.05)。对于上述血清和肝脏检测指标,除血清AST水平以外,有氧运动与黑果枸杞色素间均存在协同效应。(3)与MX组相比,E、C、EC组肝脏脂肪酸氧化调控基因TNFα基因表达、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下降,PPARα基因表达、蛋白阳性表达水平升高(P<0.05或P<0.01),下游靶基因AOX、CPT1、LCAD、CYP4A10、CYP4A12mRNA表达上调(P<0.05)。对于PPARαmRNA表达、TNFα蛋白阳性表达、CPT1 mRNA表达、CYP4A10mRNA表达,有氧运动与黑果枸杞色素存在协同效应。结论:7周有氧运动及黑果枸杞色素补充可明显改善NAFLD小鼠肝脏脂质代谢紊乱,可能通过促进肝脏脂肪酸氧化减少肝细胞中脂质蓄积,降低肝脏脂质变性程度,同时降低肝脏氧化损伤,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良性转归,有氧运动与黑果枸杞色素联合应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SOD、MDA与肝脏脂质沉积量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与肝脏脂质沉积量的相关性。方法:64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D、E、F组,A、B、C、D、E组给予高脂饲料(84.4%标准饲料+10%猪油+0.5%胆固醇+0.1%胆盐+5%蛋黄粉)与白酒,复制大鼠脂肪肝模型;B、C、D、E组分别给予肝康Ⅳ号(GankangⅣ,GKⅣ)低、中、高剂量和东宝肝泰灌胃干预;F组为正常对照组。第8W末处死动物,取肝脏制备10%的肝匀浆,查SOD、MDA、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结果:B组、C组、D组、E组与A组比较,TC、TG、MDA含量明显下降(P〈0.01~0.05),SOD水平明显升高(P〈0.01~0.05);在TC、TG方面,C组、D组与E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SOD方面,B组与E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C组与E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MDA方面,B组、C组、D组与E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GKⅣ能有效降低肝脏组织脂质沉积,抑制SOD的降低和MDA的升高;从SOD、MDA、TC、TG的指标看,SOD、MDA与TC、TG的沉积量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MD)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T2MD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A组),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B组)和健康人群50例(C组),观察分析三组人员的相关临床检测指标。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健康组(P<0.05);A组患者的FBG、TC、TG、LDL-C指标方面均显著高于B组,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糖尿病会加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为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应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质量,加强锻炼,并做到定期体检,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