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患儿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9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的康复治疗,观察组患儿在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盖泽尔发育量表(GESELL)各项指标评分、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以及原始反射异常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各项GESELL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在意识障碍、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异常的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联合中频电疗治疗小儿中枢神经协调障碍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窒息并发HIE的新生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前组给予胞磷胆碱治疗,后组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神经症状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同时治疗后各个时间段的NBNA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近年收治的8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8%、70.73%,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采用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不仅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有效性,还可改善患儿的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神经节苷脂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具体运用。方法此次研究选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1月30日我院收治的4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62.50%),两组数据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治疗小儿脑损伤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所收治的脑损伤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法,将患儿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患儿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3天、6天、12天的神经行为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临床恢复情况优于参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3天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6天、12天后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参照组患儿,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小儿脑损伤采用神经节苷脂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对改善患儿神经行为情况具有极大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新生儿重度窒息伴心肌损害患儿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及观察组(常规治疗+磷酸肌酸治疗),各35例,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磷酸肌酸激酶(122.48±7.62)U/L、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23.44±1.16)U/L、乳酸脱氢酶(119.89±1.31)U/L、羟丁酸脱氢酶(149.37±5.53)U/L、谷草转氨酶(30.30±1.10)U/L,对照组磷酸肌酸激酶(234.55±7.55)U/L、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36.10±1.10)U/L、乳酸脱氢酶(198.79±1.23)U/L、羟丁酸脱氢酶(255.87±5.42)U/L、谷草转氨酶(54.12±1.0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治疗新生儿重度窒息心肌损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节苷脂的治疗方法对恢复其肢体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1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5例,分别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和早期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标准所制订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式Fugl-Meyer所制订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进行分析,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FMA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为期2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评分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早期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神经节苷脂的治疗方法可显著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新生儿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苯巴比妥治疗,研究组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苯巴比妥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治疗前后NBNA评分统计。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不同程度的时间恢复效果、治疗后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过程当中,神经节苷脂联合苯巴比妥的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新生儿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节苷脂在神经损伤后患儿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0例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接受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生活能力、运动能力、临床疗效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运动能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39/4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为(94.17±2.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3.19±2.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神经节苷脂结合常规方法治疗神经损伤后患儿,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的生活能力与运动能力,同时提高了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重点探究新生儿心肌损伤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3例心肌损伤患儿,将患儿分成两组,两组皆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61例对照组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62例观察组患儿,对比两种药物的疗效。结果心肌损伤患儿接受治疗后,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I、心肌肌钙蛋白T等治疗均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显然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80.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8%。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心肌损伤采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23(IL-23)、白介素-17(IL-17)水平的影响,为临床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HIE提供依据。方法:将84例HIE患儿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比较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于治疗前、后提取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23与IL-17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反射恢复时间、肌张力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23、IL-17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治疗HIE疗效显著,抑制IL-23/IL-17炎症轴可能是神经节苷脂治疗HIE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传统治疗方案上行盐酸纳美芬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治疗临床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美芬联合神经节苷脂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缺血性卒中联合应用长春西汀、神经节苷脂及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66例急性缺血性卒中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均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另外观察组再予以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MDA均低于对照组,且SO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IS联合应用长春西汀、神经节苷脂和依达拉奉治疗,对控制其病情发展和促进康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9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在降压、降脂、活血等治疗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静脉注射,2周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根据MMSE和ADL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康复可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障碍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露醇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脑出血脑水肿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使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使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与甘露醇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血肿、水肿均低于对照组,尿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露醇与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联合应用治疗脑出血致脑水肿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自贡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出生的184例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2例,对照组患儿采取新生儿窒息后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肌钙蛋白T(troponin T,cTnT)水平及循环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VEGF、HSP70、CK-MB、cTnT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治疗后VEGF、CK-MB、cTnT水平均明显下降(P_均<0.05),HSP70水平均明显上升(P <0.05),但观察组患儿VEGF、CK-MB、cTnT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5),HSP70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_2)均无明显差异(P_均> 0.05),治疗后HR、R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_均<0.05),SpO_2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_均<0.05),观察组患儿RR、HR、SpO_2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心电图异常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_均<0.05),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_均<0.05)。结论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显著,可将其作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发病时间大于6 h小于3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组和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组各13例。2组在年龄及梗死面积、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治疗前及经过治疗后14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后依达拉奉+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组较单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良好作用,宜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讨论小儿肺炎并发心衰患者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肺炎并发心衰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按照用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患儿均给予对症治疗与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5岁以下患儿静脉滴注0.5 g/次,5岁以上患儿静脉滴注1 g/次,1次/d;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1,6-二磷酸果糖进行治疗,给予患儿静脉滴注250 mg/(kg·d),1次/d。两组患儿均以7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和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LDH、AST及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有效治疗小儿肺炎并发心衰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血清内的心肌酶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80例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水平变化情况,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肌酶的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最大QT(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采用磷酸肌酸钠综合治疗后病状得到了明显好转,心肌酶和心电图数据显示患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临床治疗中对患者有着很好的疗效,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