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风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06年至2008年110例中风病的临床康复治疗的病历资料。结果11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但其生活自理能力和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手法,其功能恢复方面明显好于单纯的针刺或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2.
我所近3年来推拿、按摩治疗86例小儿斜颈症,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86例中,男47例,女39例,均于生后6个月内发现胸锁乳突肌中下1/3处有肿块隆起,质坚硬,呈椭圆或园形,二侧均可发生,底部稍能移动,头倒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下颌向患侧旋转受限。6个月以后,肿块消失后出现胸锁乳突肌突出,肌肉挛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针刺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镇痛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1∶1∶1比例分为中药组、针刺组、联合组,各40例。中药组予中医定向透药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针刺组予中医针刺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联合组予中医定向透药联合针刺辅助脊柱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腰椎前屈活动度及患侧直腿抬高度、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中药组的75.00%、针刺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针刺组、联合组的腰椎前屈活动度分别为(43.21±4.11)、(46.39±7.21)、(59.15±9.03)°,患侧直腿抬高度分别为(80.24±5.15)、(84.43±6.27)、(89.31±8.21)°。三组治疗后的腰椎前屈活动度、患侧直腿抬高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后的腰椎前屈活动度、患侧直腿抬高度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大于中药组及针刺组,针刺组大于中药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针刺推拿综合方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随机分为单纯推拿治疗组、单纯针刺治疗组和针刺推拿治疗组3组,每组患者24例。其中针推组采用针刺风池、百会、颈夹脊4~7穴及颈项推拿治疗;推拿组、针刺组分别采用单独疗法进行治疗;同时对3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针推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8%,显著高于针刺组患者的83.3%和推拿组患者的8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推拿与针刺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相互协调、优势互补,较为有效的促使了临床疗效的提升,值得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落枕又称“失枕”,是常见的颈部疾病之一。临床上以急性颈部肌肉痉挛、强直、酸胀、疼痛以致转动失灵为主要症状。轻者4~5d自愈;重者疼痛严重并可向头部及上肢放射。在发病的1~2d内就诊,采用推拿手法,一次治愈率高,现将手法介绍如下。1 方法 病人取坐位,医者立于患者后侧。①以拇指指腹从风府推至陶道,并轻抹两侧颈部各10~15次。②拿捏或滚颈部(重点在患侧)与颈肩部,配合颈部前屈、后仰被动活动。③以拇指指腹弹拔疏理患侧胸锁乳突肌;以拇指指峰弹拔肩背部压痛点,并分别揉之。④拿肩井,按揉天宗;拿风池,同时拔伸颈部。⑤摇扳法:医者一手置于患者枕部,一手托住下颌,摇颈部,使之作轻缓的旋转。摇动数次后,在颈部微向前屈位时,迅速向一侧加大旋转幅度作扳法,另一侧也如法施治。手法要稳而快速,力量不能过大,旋转幅度要在病人能忍受的限度内。⑥拿合谷、手三里、按揉天宗,同时嘱患者作颈部运动,结束手法。2 体会 落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因为体质虚弱劳累过度,睡眠时枕头高低不适,躺卧姿势不良,颈部感受风寒或扭伤等因素所致,采用推拿疗法效果甚佳。在用摇扳法时,如能听到弹响最好,但也不能强求。对老人、孕妇、体质虚弱者,最好只摇而不扳。整套手法一般不超过10min,时间长反而不利,甚至加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关节松动术及传统中医推拿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关节松动术结合传统中医推拿对69例患有肩周炎患者行综合治疗,对患者肩颈部、后背部以及侧肩关节前外后侧采用小鱼际滚法和四指推方法柔和、深沉地进行推拿,时间为10 min。对肩井、肩髎、肩俞、天宗、手三里、曲池、外关、内关、鱼际、劳宫、合谷、后溪等穴用拇指点揉。对患者患侧大圆肌、冈上肌、肱二头肌长短头腱用拇指指腹弹拨3~5次。结果69例患者接受关节松动术及传统中医推拿综合治疗,无一例未愈患者,病情好转1例,显效8例,痊愈60例。结论我国传统中医推拿具有止痛散寒、活血祛瘀、疏通经络等疗效,有助于减轻患者肌肉紧张对抗与痛苦,有效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应用针刺与推拿方式联合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0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推拿组、综合组,平均每组30例。采用单纯针刺方式对针刺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单纯推拿方式对推拿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针刺与推拿方式联合对综合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综合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应用针刺与推拿方式联合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帮助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尽快恢复患肢功能,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选择了术后康复操的应用,以关节活动度(ROM)测量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程度与康复锻炼的情况成正比。本组125例乳腺癌患者经功能锻炼后,患侧上肢的功能达到健侧或患侧术前水平者115例,占92%。结论康复操是一套简单有效的运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了术后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9.
冯春燕  康煜炜  张春红  李金波  牛博真 《江苏医药》2021,47(12):1223-1225,1230
目的 观察丘墟透照海针刺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即刻积分肌电图(iEMG)的影响.方法 缺血性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26例行丘墟透照海针刺治疗,采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治疗前后足内翻患者患/健侧胫前肌和腓肠肌行被动牵拉-放松和主动踝背屈-放松即刻iEMG值的变化.结果 被动牵拉状态、被动牵拉后放松状态、主动踝背屈状态和踝背屈后放松状态,患侧胫前肌iEMG值均低于健侧胫前肌(P<0.05).主动踝背屈状态下,针刺治疗即刻患侧胫前肌iEMG值高于针刺治疗前[23.980(10.158,69.845)μV·s vs.24.245(6.720,54.283)μV·s](P<0.05).主动踝背屈放松状态下,针刺治疗即刻患侧胫前肌iEMG值与治疗前相仿,且针刺治疗即刻患侧腓肠肌主动踝背屈状态和主动踝背屈放松状态iEMG值与治疗前均相仿(P>0.05).结论 丘墟透照海针刺治疗能增加患侧主动踝背屈状态下的即刻iEMG值,有效提高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胫前肌单位时间收缩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快速针刺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 33例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予以推拿及快速针刺法,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胸锁乳突肌处彩超变化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33例患儿中治愈10例,好转21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3.94%。各月龄段患儿恢复情况以3月内恢复最佳,总有效率达100.00%。治疗前后患儿患侧胸锁乳突肌包块的大小及回声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快速针刺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疗效显著,且年龄越小,疗效越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肥皂水推拿是一种简易有效的降温方法,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高烧、中毒性及过敏性体克。一、操作方法1.针刺:在推拿前,先用针刺治疗。一般用三棱针在少商、商阳、隐白、至阴放血,随后针刺合谷、曲池,强刺激不留针。2.肥皂水推拿法:准备热水(50℃以上)一盆,香皂一块,大毛巾一条。病人取仰卧位,术者二人站于两侧,两手沾热水擦好肥皂,从头面部开始,顺次作胸腹部及上下肢推拿,然后使病人俯卧位推拿项背部,臀部及下肢屈侧,推拿时拇指及手掌用劲,顺沿一定经络方向推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性腰扭伤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156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并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对照,其中针刺配合治疗80例,76例单纯手法治疗。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优于单纯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3.
向玉琼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67-1668
乳癌发现时,多为Ⅱ期或Ⅲ期的患者。治疗多以手术切除为主。为了防止术后皮瓣的滑动而影响愈合,患侧肢体需制动,但由于手术创面大,患者负痛不愿活动息侧肢体,易造成患侧肩关节的僵硬而影响患肢功能。对每位患者进行了卫生宣传,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所治病例 97例 ,其中男 5 7例 ,女 4 0例 ,年龄 2 0— 5 9岁 ,平均 34 5岁 ,病程 3个月—1年 ,平均 7 5个月。1 2 诊断依据 ,肘关节及前臂有外伤史 ,肘关节各向活动轻微受限 ,前臂半尺侧肌肉的肌张力减退 ,疼痛、麻木 ,提物肘部无力。X线片示无骨质病变。2 治疗方法2 1 推拿 ,患者坐位 ,医者立其患侧 ,一手托握患肢 ,另一手在患部施以揉、滚、点、搓抖手法 ,每次15— 2 0分钟 ,每日 1次 ,5次一疗程。2 2 电针 ,严格消毒局部和针具 ,取 2 8号1 5— 2寸毫针针刺 :小海、支正、养老、后溪。针刺补泻结合 ,接…  相似文献   

15.
我科在1986年首次为一名舌咽神经痛(Jacobson神经痛)的患者施行舌咽神经鼓室神经丛切断术治疗,手术取得成功,术后效果良好,随访3年未复发。患者男性70岁,于1985—11—04入院,该患两年前因舌咽神经痛经咽侧经路行舌咽神经切断术治疗。2个月前左耳廓因受牵拉刺激诱发左舌咽神经痛再发,疼痛在耳廓周围,向耳深部放射,常因咳嗽、吞咽而诱发,呈阵发性针刺样剧痛,近日频繁发作。专科检查:左耳廓后沟处有明显板击点,向耳廓、外耳道及耳深部放散,鼓室内以2%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6.
一、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暴露患侧下肢小腿皮肤。医者用左手固定患肢小腿,右手握拳,突出中指第一、二屈关节,垂直放在患肢腓肠肌内侧头(即承山穴内侧上方3厘米处),用力按压,并左右旋转。当医者觉得左右旋转时按压部位有肌腱滑动感,患者有酸麻胀痛感,便达到治疗效果。一般经本法治疗一次即可向愈,未愈者隔一日可再次按上法治疗。二、治疗结果:经治疗30例,其中有效29例,无效1例。有效病例中经一次治愈者28例,经二次治愈者1例。三、病例介绍: 江××,女,23岁,农民,于1980年9月5日就诊。患右腹股沟下肿痛二天,右腹股沟下可触及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肘关节骨折(恐怖三联征)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肘关节骨折(恐怖三联征)患者23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入路骨折复位并内固定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侧肘关节屈曲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并比较治疗后患侧和健侧肘关节屈曲活动度以及前臂旋转活动度。采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侧手术后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较术前显著改善(P<0.01);术后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95.7%。结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方法 将7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使用针刺结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单纯针刺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 针刺结合推拿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针刺组(70.0%).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且针刺结合推拿组优于针刺组(P<0.05).针刺结合推拿组治疗后VA、BA的Vm、RI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针刺组VA、BA的Vm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针刺结合推拿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效,能有效改善VA、BA的平均血流阻力指数.  相似文献   

19.
陆萍 《上海医药》2013,(14):28-30
目的:探讨用针刺、推拿结合治疗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分析107例肩周炎患者的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随机分为针刺推拿结合组(简称针推组)37例、针刺组35例、推拿组35例,分别采用针刺结合推拿、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随访107例患者,针推组治愈32例,治疗率为86.50%,针刺组治愈15例,治愈率为42.85%,推拿组治愈19例,治愈率为54.28%。经统计学处理,针推组与针刺组相比,x2=10.105,P<0.05;与推拿组相比,x2=9.027,P<0.05。结论:推拿结合针刺是临床治疗肩周炎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特点是安全可靠、疗效显著、患者痛苦小。该方法经济实惠,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顾立志 《哈尔滨医药》2011,31(5):367-367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结合针刺健侧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面肌痉挛患者进行随机复合对照分组,治疗组40例口服加味芍药甘草汤结合针刺健侧,对照组针刺患侧,均治疗2~3月,3月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87.5%,表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结合针刺健侧治疗面肌痉挛具有一定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