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9 毫秒
1.
肿瘤相关性贫血是各种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贫血已成为影响肿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医药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减轻了患者的中医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对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姜毅  佘茁萃  徐岳  盛丽娜 《光明中医》2012,27(8):1493-1494
贫血是恶性肿瘤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接受放疗或化疗的患者常见症状之一,据统计有20%~40%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贫血.贫血不但产生各种症状,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性,用药剂量减少,使患者不能顺利完成肿瘤的综合治疗,还使肿瘤组织对放、化疗的敏感性下降,有研究发现贫血可作为一个独立因素与肿瘤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密切相关.依据消化系统独特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消化系统肿瘤中50% ~ 60%的食道癌、胃癌、结肠癌、肝癌患者合并贫血.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临床实践中我们治疗消化道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医辨证治疗思路如下.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越来越受到关注,疗效越来越受到肯定,探索恶性肿瘤的中医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工作之一。何世东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8载,潜心研究肿瘤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认为脾肾不足是肿瘤发病的内在原因,故提出补益脾肾贯穿肿瘤治疗全程的原则,临床上得到肯定的疗效,受到肿瘤患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4.
肿瘤相关性贫血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尤其在肿瘤进展期更为明显,贫血可严重影响患者体能和精神状态,大大降低了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对放疗、化疗效果和预后也有重要影响。贾英杰教授分析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医病机,结合长期临床经验,积极探索防治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5.
肿瘤相关性贫血为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主要以输血和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为主,在有效提高患者血红蛋白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存在的不足也不容忽视,中医药治疗贫血可从多环节,多靶点,全面起效,健脾补肾、益气养血是其主要治法,在临床已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在延长生存期、稳定病灶、提高生命质量及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有优势及价值,带瘤生存及生命质量提高是其显著特点,而肿瘤缩小并不明显.全面客观的评价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必须建立一个既能体现中医治疗肿瘤的特点及优势,又能适应现代医学肿瘤临床疗效评价要求及发展趋势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疗效评价相关因素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疗效特点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延长生存期,而现今沿用WHO制定的实体瘤疗效标准不能客观反映以上特点。本文分析了其不适用于中医治疗肿瘤疗效评价的原因,同时分析现行的中医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以及相关因素,包括生存质量(社会、心理、生物学方面)、实体瘤缓解率以及生存期等诸多因素。结合中医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特点,认为生存质量、生存时间、肿瘤缓解率是疗效评定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肿瘤相关性贫血(CRA)属于恶性肿瘤常见伴随疾病之一,在肿瘤患者中具有发病率高、治疗有效率低等特点。目前西医多采用输血、补铁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手段治疗,虽起效快,但存在不良反应大、疗效维持时间短等不足。中医认为本病病位在脾肾,病机为脾肾亏虚、虚瘀互结,治疗以补益脾肾为主,兼顾他证。中医治疗方法涉及中药汤剂、中药制剂、针灸以及其他方法等多种形式,已有相关临床研究证实这些治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但目前关于中医治疗CRA的临床研究多为单中心、小样本,其确切效果与安全性有待后续更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胃癌是发生于胃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常以上腹部不适、疼痛、呕吐、反胃、呕血、黑便、消瘦、贫血、上腹部包块为主要表现,为当今世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属胃癌高发区,其中以西北地区最高。本病的检出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就目前治疗现状而言,仍是医学未攻克的难题之一。张德忠教授为武汉科德肿瘤研究所所长,临床擅用中医辨证治疗胃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笔者采用国家级名中医魏克民教授治疗贫血的经验方三黄三仙汤加减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2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为本院肿瘤科住院及门诊病人。所有病例均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贫血诊断标准参照WHO贫血分级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治疗组男18例,女7例;年龄32~79岁,平均49.3岁;其中肺癌  相似文献   

11.
癌性贫血又称肿瘤相关性贫血,是癌症本身(失血、溶血及骨髓侵犯)或癌症相关治疗(尤其是放、化疗)引起的临床症状,是肿瘤常见的并发症。西医治疗癌性贫血目前主要应用EPO(促红细胞生成素),严重贫血患者可行输血治疗,可迅速改善贫血症状,但其存在输血反应及感染的风险。从中医角度浅谈癌性贫血的治疗,依据癌性贫血的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认为出自《瑞竹堂经验方》的古方八珍汤治疗癌性贫血可取得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生存质量和中医整体观在肿瘤疗效评价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改善和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肿瘤治疗方案设计中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而传统的评价肿瘤疗效和预后的方法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中医药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作用,中医整体观念贯穿在肿瘤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各个方面.从生存质量和中医整体观出发,全面和正确地认识中医药的治疗价值,完善目前的肿瘤疗效评价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转移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防治肿瘤转移一直是肿瘤治疗中的难点和热点。"正虚"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病机,现代医家在反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中医扶正法"防治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理论。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中医扶正法"不但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更能联合化疗提高化疗疗效。其中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活性,是"中医扶正法"预防恶性肿瘤转移的可能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恶性肿瘤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威胁,目前医学界对于恶性肿瘤特别是晚期恶性肿瘤尚无彻底根治的特效方法。我国中医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丰富且独特的经验。庞德湘教授为我国名老中医,在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辨证医治经验,在40余年的从医经历过程中形成了独到的临证诊治理论,"群段"分治肿瘤理论是庞教授学术思想的集中体现。庞教授对于肿瘤的治疗主要可分为单纯中医治疗与中西医联合治疗两个部分。两个部分依据病程、西医治疗方法、患者个体情况等因素划分为五群、十一段给予不同的中医治疗。这一群段治疗思路将中医传统的经验式治疗方法细化,为中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加精准的量化性指导。  相似文献   

15.
对中医肿瘤病因病机与治疗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治疗肿瘤已有数千年历史,积累了许多丰富的宝贵经验,它有独特的诊疗方法与临床疗效。但总的来说,疗效还不尽如人意,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中医对肿瘤的病因病机及恶性肿瘤的本质尚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还没有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中医肿瘤理论体系及清晰的治疗思路。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医治疗肿瘤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口服液对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贫血的疗效,为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原则,将66例气血两虚型中晚期肿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抗贫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阿胶浆口服液。两组病例观察时间均以28天为观察周期。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后贫血改善情况,临床症状以及患者生存质量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科学评价。结果治疗组贫血疗效总效率为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7%,治疗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KPS评分改善总稳定率为100%,而对照组总稳定率为75.6%,治疗组KPS评分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在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复方阿胶浆对心、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结果证实复方阿胶浆能显著提高气血两虚型中晚期肿瘤患者的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KPS评分,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扶正祛邪治法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中的指导意义,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从理论上分析中医扶正治法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及以毒攻毒等祛邪治法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分析中医扶正祛邪理论与西医治疗肿瘤理论的相通之处,分析中医结合手术、化疗、放疗和靶向等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及在疗效上的优势。结果:以中医扶正祛邪理论指导临床,对提高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有重要意义。结论:以中医扶正祛邪理论为指导,辨证应用扶正祛邪治法,结合西医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起到增强疗效、减轻毒副作用、防止复发转移、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提供依据。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4例用健脾补肾解毒方治疗,对照组32例用阿胶颗粒治疗,2组都配合支持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多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在临床疗效、血红蛋白水平、中医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脾肾阳虚型和脾肾阴虚型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明显缓解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期间耐受性良好,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健脾补肾解毒方比阿胶颗粒更能提升肿瘤相关性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是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潘迎英 《中医研究》2009,22(3):34-36
贫血是各种恶性肿瘤常见的并发症,其临床发病率高达50%以上。贫血可以影响肿瘤的治疗,更为重要的是随着肿瘤治疗措施的不断改善,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而贫血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近几年来,国内外常常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并配合输血进行治疗,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有许多的不良反应,并且价格昂贵。2005-02—2008-05,笔者采用健脾益肾法治疗癌性贫血62例,取得很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工作、生活环境、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有了较大的变化 ,尤其是环境因素导致人类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虽然世界各国的学者用各种方法治疗肿瘤 ,但是 ,肿瘤治愈率低 ,死亡率高 ,仍是医学界一道有待攻克的难题。在我国 ,治疗恶性肿瘤以西医为主 ,中医为辅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晚期恶性肿瘤因无手术及放、化疗适应证而以中医治疗为主。且许多中药治癌的疗效报道 ,达到了令西医界难以置信的治疗效果。令人惋惜的是 ,中医治疗肿瘤一是治疗面相对狭小 ,对象大多是放弃了西医治疗的恶性程度高的晚期肿瘤患者 ;二是处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