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脑电图分级标准早期判断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对临床诊断明确的40例中重度脑功能损害(GCS评分12分)患者进行L-EEG监测,监测结果参照Synek和Hall标准进行分级。结果:Synek和Young两种分级标准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生存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0.9%和81.8%,综合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9.2%和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ynek分级标准能够更加准确早期预测重症脑功能损害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评估重症脑卒中昏迷患者脑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湖南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NICU诊治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AEEG监测。以昏迷发生1个月时或患者死亡为判定终点,参照Pittsburgh脑功能分级标准,将终点评定分为良好转归、不良转归及临床死亡。比较3种不同转归患者GCS评分的差异,并将AEEG分级与临床预后及GC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良好转归15例,不良转归18例,临床死亡17例。3种不同转归患者的G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EG异常分级与临床预后呈中度正相关(r=0.677,P0.05),AEEG异常分级与GCS评分呈中度负相关(r=-0.524,P0.05)。结论:AEEG监测对于评估重症脑卒中昏迷患者脑功能及预后转归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瞬目反射(BR)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8例确诊为听神经瘤患者分别进行BR和BAEP检测。结果:78例听神经瘤患者患侧BR异常76例,异常率为97%,患侧BAEP异常77例,异常率为99%。在19例小型肿瘤组(瘤直径<2cm)BR异常率为84%,BAEP异常率为95%。在59例中大型肿瘤组(2~4cm以上)中,患侧BAEP各波或Ⅲ、Ⅴ波消失44例,在此44例中,BR表现为传出型损害12例,传入型损害10例,混合型损害22例。结论:BR与BAEP对听神经瘤的诊断有很高的敏感性,二者联合检测更易于早期发现听神经瘤的亚临床病灶,有助于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和方法:本文通过对70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EEG检查,并采用Grant氏二分法变量评分对其预后进行预测和评估,结果:预测准确率是:重型组为86.4%,中型组为87.5%,轻型组为100%;而GCS评估的分别为59.1%,83.3%,100%。在重型组中EEG二分法变量评分预测其预后的准确率明显高于GCS评分(P<0.05),在中、轻型组,二者预测预后的准确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EEG二分法变量评分评估预后优于GCS评分,EEG二分法变量评分为一种良好的评估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死残率很高,早期判断病人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价值。临床主要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来评估患者预后,但GCS受应用镇静药等因素的制约,准确性受到影响。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体感诱发电位(SEP)能反映大脑皮层及脑干的功能状况,很少受镇静药等其它因素的影响。现将我科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入院早期BAEP及SEP检查结果与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分级量表(GOS)评分作为参照,分析其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血清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t C)用于判断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方法:采用固定时间颗粒增强的免疫透射比浊法(PETIA)测定116例肾科住院病人血清CystC浓度,同时测定血清肌酐(Scr,酶法),以目前国内最常用的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推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方法为判断肾功能损害与否的指标,计算并比较血清CystC、Scr用于判断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血清CystC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敏感性为99%,特异性为40%。而Scr则与之相反,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100%。结论:血清CystC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敏感性高于Scr,尤其是在早期肾脏损害时更敏感。血清CystC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的特异性低于Scr,进一步表明在早期肾功能损害时,血清CystC结果已经反映出早期肾功能损害,而此时的Scr值尚不能反映出早期肾功能损害。血清CystC测定在早期预测肾功能损害的发生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在后颅凹肿瘤切除术前后的监测价值。方法 :对35例后颅凹肿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BAEP动态监测 ,并以 10 0名听力正常的健康受试者作对照。结果 :术后BAEP的变化和临床过程及预后是平行一致的 ;术前BAEP异常者术后早期多有V波潜伏期延长 ;术后 6~ 10天检测 ,术前异常者多有明显恢复 ;术后潜伏期的恢复较波幅的恢复明显。结论 :BAEP适用于后颅凹肿瘤切除术后监测 ;术后BAEP改变能反映脑干功能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8.
叶斌  王菲  苗青  张干 《解剖与临床》2011,16(4):302-304
目的:探讨急性期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技术在急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47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视频/长程动态脑电图监测结果和其临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EEG分级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757,P<0.01);AEEG分级评分越高,患者预后越差(P<0.01).结论:AEEG监测对于急性危重脑血管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二维应变超声评估左室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 2018 年9 月至 2020年 12 月医院收治的 72 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PCI后均获得 6m随访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第 3 d接受二维应变超声检查,记录参数(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GRS)、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评估患者治疗后 6 m预后情况并分组,分析二维应变超声参数检查结果AMI患者PCI治疗后预后价值.结果:全部 72 例患者经评估,26 例预后不良,占 36.11%;预后不良组GRS、GLS、GCS均小于预后良好组(P<0.05);二维应变超声GRS、GLS、GCS单独及联合评估AMI患者PCI治疗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 0.840、0.810、0.834、0.910,均有一定评估价值,且当GRS、GLS、GCS分别取 29.99%、11.18%、10.86%时,其敏感度以及特异度较高.结论:AMI患者在接受PCI治疗后获得二维应变超声检查结果,对患者预后风险有一定预测价值,可考虑将其用于风险预测及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PCA)患者各项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的特点并比较其对OPCA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对20例OPCA患者进行多种电生理检查,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分析电生理变化.结果:各项神经电生理检查中,除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结果与患者的年龄、病程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外,其他如体感诱发电位(SEP)和瞬目反射(BR)均与之无关,且这两项检查的异常检出率均低于BAEP(P<0.05).结论:OPCA患者可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广泛损害,而BAEP的敏感性较其他检查的敏感性高也提示OPCA患者在脑干听觉通路中枢段出现功能障碍较其他结构出现障碍的几率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对评价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2例诊断符合TOBS患者的BAEP及SEP的检查结果,并与患者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作对比性研究。结果:TOBS患者SEP的潜伏期、BAEP潜伏期及峰间潜伏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且反映其动态变化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临床转归密切相关。结论:BAEP及SEP对TOBS的治疗指导及预后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MS的患者进行VEP、BAEP、SEP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2例MS患者中VEP异常15例(68.2%),BAEP异常9例(40.9%),SEP异常12例(54.5%),异常中VEP有53.3%、BAEP有44.4%、SEP有58.3%的患者,临床有相应症状。结论:VEP、BAEP、SEP的检测有助于MS诊断以及亚临床病灶的发现。  相似文献   

13.
对127例轻型头部外伤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检测结果分析,发现BAEP异常70例(55%),主要表现为:Ⅰ—Ⅲ,Ⅰ—Ⅴ峰间期延长,Ⅴ波潜伏期延长,Ⅲ—Ⅴ/Ⅰ—Ⅲ>1。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63例行颅脑CT检查,异常10例(16%)。随访9例,BAEP恢复正常3例,无变化6例,BAEP的恢复一般需10周时间。分析结果表明,轻型头部外伤患者,存在有脑功能的损伤,BAEP是评价脑功能损伤较敏感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P30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视觉诱发电位(VEP)对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分级,对36例临床诊断为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患者进行P300、BAEP、SEP、VEP检测分析.结果:36例SHE患者中P300异常者26例(72%),BAEP异常者23例(64%),SEP异常者17例(47%),VEP异常者9例(25%).结论:P300、BAEP、SEP、VEP的检测有助于亚临床肝性脑病(SHE)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瞬目反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瞬目反射(BR)改变。方法:对45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进行BAEP、BR检测。结果:BR和BAEP联合检测提示脑干病变者31例,占69%;BAEP、BR检测提示听神经、三叉神经传入通路功能障碍和面神经传出通路功能障碍共26例,占58%,其中三叉神经传入通路障碍21例,占81%。结论:偏头痛发作期存在着以脑干和三叉神经为主的神经功能障碍.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很可能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事件相关电位P_(300)、体感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亚临床肝性脑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50例亚临床肝性脑病患者进行了心理测验,并做了头颅CT和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检查,30例正常人做为对照组。结果: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心理测验,韦氏法智力低下率为76%,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1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率为20%,体感诱发电位异常率为40%,事件相关电位异常率为71%,正常对照组四种诱发电位的正常率是100%。头颅CT结果与亚临床肝性脑病无关。结论: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事件相关电位在亚临床肝性脑病中是异常的。事件相关电位更为敏感,对亚临床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85例单纯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及脑电图(EEG)描记结果,结果表明:BAEP的异常改变以Ⅰ波,Ⅲ波为主,Ⅴ波异常者较少;BAEP的异常率(38.3%)较EEG的异常率(8.2%)明显为高。提示:(1)单纯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影响内耳,听神经及脑干下部的血供;(2)BAEP对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脑部损害比EEG有较高的敏感性,不失为一种可靠的非创伤性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技术对后颅凹肿瘤术中监护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后颅凹肿瘤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术中监护,并对BAEP各波波形、潜伏期进行分析。结果:Ⅰ、Ⅲ、Ⅴ波潜伏期延长10例伴Ⅰ—Ⅲ、Ⅲ—Ⅴ或Ⅰ—Ⅴ波波间期延长;波形分化不良或波幅较低6例;手术操作牵拉可引起BAEP不同程度变化。结论:后颅凹占位病变术中的BAEP监护,对保护听觉和脑干功能及术后功能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AEP在新生儿及婴儿听力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例出生后利用耳声发射仪做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及婴儿进行BAEP检测。结果:BAEP异常52例(占86.7%),作BAEP听阈测定有耳聋的48例(占80%),其中轻度耳聋27只(占60例的22.5%),中度耳聋20只(占60例的16.7%),重度耳聋33只(占60例的27.5%)。结论:对耳声发射仪做听力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及婴儿做BAEP检查,能够了解听力障碍的程度以及类型,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