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断并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病人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右半结肠癌并梗阻9例行根治性切除7例,姑息性切除2例,左半结肠癌并梗阻14例行根治性切除7例,姑息性切除2例,单纯造口5例。结果本组死亡1例,放弃治疗2例,根治性切除手术平均生存期2~5年,姑息性切除手术平均生存期1年左右,单纯造口手术平均生存期半年左右。结论争取根治性切除吻合和综合治疗是降低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姑息性治疗胰腺癌的新手术方法。方法:收集临床上,6例行胆总管、十二指肠“T”形管桥式内引流术(包括1例曾行胃大部切除Ⅱ式胃肠道重建患者);4例伴有十二指肠梗阻者,除用该术式外加用胃空肠吻合术。结果:1例死亡,9例患者最长生存1年4个月,最短4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结论:胆总管、十二指肠“T”管桥式内引流,是姑息治疗不能切除的胰腺癌有效的、合理的减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腺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治疗门静脉受累的胰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55例门静脉受累的胰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行胰腺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治疗,对照组20例行姑息性旁路手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5年,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门静脉阻断时间和术中失血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手术并发症11例(31.4%),对照组5例(25.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3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胰腺癌患者门静脉受累时,胰腺癌根治术联合门静脉切除比姑息性旁路手术,可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192例胰腺癌的外科治疗及随访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对患者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的影响。总结胰腺癌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192例胰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情况。并对部分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研究。结果 146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切除率为47.26%,根治性切除率为32.19%,获得随访的55例患者中根治性切除组,姑息性切除组,姑息性捷径组,未手术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51.14%,20.41%,8.04%,0。结论 根治性切除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姑息性治疗并不能延长胰腺癌患者的生命,胰腺癌进行单一外科治疗的效果不乐观,应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的外科姑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伟  赵平 《医学综述》2009,15(12):1794-1796
外科姑息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减轻肿瘤相关症状,如黄疸、消化道梗阻和疼痛等。姑息治疗一般由介入科、肿瘤内科或其他专业的医师完成,但随着外科技术、经验的逐步增加,在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治疗中,外科治疗已经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有积极的观点认为,在胰腺癌的治疗中,首先应选择外科治疗,手术中判断肿瘤的可切除性,如肿瘤不可切除,则进行姑息手术,缓解或预防肿瘤引起的相应症状,并为以后的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2002年9月至2010年9月间收治的48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结直肠癌性肠梗阻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表现为不全性梗阻25例,一期切除后吻合22例(右半结肠癌梗阻8例,左半结直肠癌梗阻14例),短路手术1例,姑息造口2例;术前表现为完全性梗阻23例,一期切除后吻合5例(均为右半结肠癌梗阻),一期切除后近端造口12例(半年后造口回纳6例),姑息造口6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漏2例,1例经通畅引流、肠外营养支持痊愈,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后5 d死亡;肺部感染6例;切口感染8例.结论根据治疗癌性梗阻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是提高治疗癌性梗阻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肠癌梗阻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在36例结肠癌梗阻手术治疗中,Ⅰ期切除吻合32例,Ⅰ期切除造瘘Ⅱ期吻合1例,Hartmann术1例,姑息性切除解除梗阻造瘘2例。结果Ⅰ期切除32例中31例痊愈出院,1例因肠穿孔、感染中毒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肠瘘1例、Hartmann术1例、姑息性切除2例、Ⅰ期切除造瘘Ⅱ期吻合1例。结论结肠癌梗阻多数为老年人,出现梗阻症状多数属于晚期,合并症多,耐受能力差。但手术及时、措施得当,多数患者效果良好;为提高生活生存质量,应采取Ⅰ期切除吻合,不得已时采用Ⅱ期手术或姑息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胰腺癌治疗方式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该院手术治疗的56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分为3个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组(13例),姑息手术组(28例),单纯探查组(15例)。结果56例患者中,13例患者进行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23.2%(13/56)。生存率3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2%、11.6%、5%。姑息手术组的生存率与单纯探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测评结果表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组分值高于姑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姑息手术组分值显著高于单纯探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胰腺癌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能显著提高胰腺癌的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对不能根治切除伴有压迫梗阻症状的患者,应争取行姑息性手术,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孙义国  金炜 《浙江医学》1991,13(1):6-8,11
本文结合我院近5年来经病理证实的56例胰腺癌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外科治疗的若干问题,就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周淋巴结廓清和区域性切除在治疗胰腺癌中的作用和指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总结了姑息性治疗手术方式选择、胰十二指肠切除技术操作和术前术后处理等问题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田勇  潘涛  温旭东  刘锐  冉红梅   《四川医学》2023,44(4):413-418
<正>恶性胆道梗阻主要是由各种恶性疾病包括胆管癌、胰腺癌、壶腹癌和继发于淋巴结的转移性癌症等外部压迫而引起。而持续阻塞性黄疸不仅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肝脏和肾功能衰竭。自1979年的内窥镜支架引入以来,恶性胆管梗阻患者的管理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内窥镜与胆道支架的结合应用不仅适用于术前胆道引流以改善黄疸患者的围手术期症状,现也通常作为不可切除恶性胆道梗阻的姑息性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晚期胰腺癌常有梗阻性黄疸、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有时还可并发急性胆管炎、癌性腹膜炎。胰腺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我科于1995年3月~1999年12月共收治晚期胰腺癌26例,经姑息性手术和术后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现就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朱海根  壮毅 《中外医疗》2012,31(31):41-42
目的探讨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性手术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对该院2009年以来施行姑息性手术的15例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5例行保守治疗的晚期胰腺癌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结果发现两组在治疗半年和1年后,生存率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性手术可以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不能切除胰腺癌黄疸采用姑息手术治疗,以达到改善生命质量的目的。方法:1992~1997年共对48例不能切除性胰腺癌黄疸病人,采用姑息性胆道内引流术,术前胆红素175~454μmol/L,其中胆管空肠Roux-Y吻合28例,胆囊空肠吻合14例,胆总管十二指肠侧侧吻合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生存时间3个月~28个月,平均105个月。结论:对不能切除性胰腺癌黄疸的病人,应根据病人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内引流术,效果良好,方法简单,康复满意,明显改善生命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结肠癌姑息性手术意义有:1.能解除病人痛苦及精神负担,改善全身情况,为非手术治疗创造条件。2.根据化疗、免疫疗法作用特点,切除主要癌块,化疗等在抑制残余癌组织时发挥较大效应。3.由于癌分化程度及生物学特性不同,姑息切除,捷径吻合后梗阻解除可获较长时间生存。4.术中积极探查有提高清除和生存率的可能性。结肠癌姑息手术可分:①姑息性结肠癌切除,包括附近淋巴结清除。②包括被侵及邻近器官的的切除,③减轻症状的捷径吻合手术,④术中化疗药物的实施;在姑息性手术时,无论任何吻合,吻合口处须无癌灶,否则易发生吻合口瘘或再次发生梗阻。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3%;而我国的研究报告显示,5年总体生存率在1%以下,预后极差。胰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减症等)、  相似文献   

16.
张勇  汤旻  肖毅华  陈亚军   《中国医学工程》2012,(11):22+24-22,24
目的探讨肠道金属支架治疗左半结肠癌性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左半结肠癌性梗阻25例,17例有手术切除机会的患者为临时治疗组,临时置入支架解除梗阻并充分肠道准备后行外科手术。8例有明显手术禁食的患者为姑息治疗组,置入支架作为永久性治疗。结果临时治疗组17例均置入结肠金属支架,其中1例因肠穿孔行急诊手术,余梗阻缓解后顺利接受手术治疗。姑息治疗组8例,均置入结肠金属支架,其中1例因支架释放不满意,再置入一枚支架后症状缓解。结论肠道金属支架能有效缓解左半结肠梗阻,为晚期肿瘤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并为临床手术切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正>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告,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仅为3%;而我国的研究报告显示,5年总体生存率在1%以下,预后极差。胰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减症等)、化疗(新  相似文献   

18.
胰腺癌治疗主要依赖手术治疗,但大多数患者就医时已经进入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机会,因此除根治手术外,我院于是2002年4月~11月对10例晚期胰腺癌患者实施剖腹探查术,证实肿瘤无法切除或姑息性切除,即时采用肿瘤区植人~(125)Ⅰ放射性粒子。均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本文着重探讨放射性同位素组织间近距离治疗晚期胰腺癌的心理护理,放射防护及术后的观察护理。  相似文献   

19.
胃癌术后5年生存率低,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复发问题。癌肿复发后,引起消化道梗阻是临床上棘手的问题,这影响了患者的带瘤生活质量,造成营养不良,恶液质等情况。作者近来遇2例胃底贲门癌患者,在外院行姑息性切除后,吻合口梗阻,予以再次姑息性切除减瘤、减状手术,达到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晚期胰腺癌姑息治疗效果。方法:对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胰腺癌42例进行姑息性综合治疗:分别采用或联合采用胆肠内引流,胆总管外引流,瘤内、瘤周无水酒精注射,胰供血动脉结扎,化疗药物的全身使用及经动脉插管局部化疗等措施。结果:疼痛、并发症、生存期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结论:本组根据胰腺癌的实际情况,采用姑息性综合治疗的方法,效果良好,可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