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 研究音乐疗法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需PICC置管的早产儿80例,采用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音乐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置管,音乐组联合使用音乐疗法。检测2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情况,统计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并做组间比较。 结果 置管前2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置管后3、5 min音乐组患儿呼吸、心率、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音乐组患儿血氧饱和度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音乐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音乐组患儿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患儿(20.00%)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早产儿PICC置管时运用音乐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缓解患儿疼痛,降低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王缉干  李柏  黄玉萍 《广东医学》2014,(16):2497-2497
患儿,女,9岁9个月,因2 h前抽搐1次于2013年10月3日入院。患儿入院2h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抽搐1次,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四肢抽搐,无口角歪斜、流涎,无发热,无咳嗽,无大小便失禁,予地西泮治疗后抽搐停止(持续30 min),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但不久即出现烦躁不安,意识不清,遂转诊我院,门诊拟“抽搐查因”收住我科。既往有高热惊厥病史,父亲以及哥哥有类似病史,其哥哥发病年龄为8岁。体格检查:体温37.8℃,脉搏159次/min,呼吸28次/min,体重23 kg,血压108/75 mmHg。神志不清,烦躁,四肢乱动,体格检查不配合。皮肤无皮疹、紫绀及皮下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5 mm,对光放射迟钝。咽红,扁桃体Ⅰ度肿大,无脓点;口腔黏膜完整,无疱疹。颈软,无三凹征,呼吸规律,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低钝,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不胀,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正常,双足背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初步诊断:抽搐查因(癫痫?复杂性高热惊厥?)。血常规:WBC 18.04×109· L-1,MONO%2.9%,RBC 4.77×1012· L-1,LYMPH%7.8%,Hb 98 g/L,Plt 312×109· L-1,NEUT%89.2%。生化检验:LDH 235 U/L,UA381μmol/L,Na+130 mmol/L。心肌酶检验:α-HBDH 186 IU/L,CK 660 U/L,CK -MB 39 IU/L。肝功能检验:AST39 U/L,A/G 2.57,GLOB 18.5 g/L。脑脊液生化检验:IgG 20.00 mg/L,氯化物152.00 mmol/L,葡萄糖3.7 mmol/L,LDH 10.00 U/L, ADA 0.00 g/L,Pr 0.10g/L。脑脊液压力20滴/min;脑脊液常规检验:无色,透明,无凝块。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血清试验阳性,1∶80。风湿三项未见异常。X 线胸片提示心胸比例0.58,心电图提示:(1)房性早搏;(2)左心室高电压;(3)ST 段轻度改变。脑CT、脑电图未见异常。心脏彩超: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左室增大;左冠状动脉开口内径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增宽;脑电图未见异常。脑TCD检查未见异常。目前诊断肥厚性心肌病(HCM)。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5岁,因皮肤、粘膜青紫色5年入院。患儿出生时即有皮肤、粘膜青紫色,哭闹、喂食时更甚。不愿活动、易疲劳、喜蹲踞,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尚正常。入院查体:全身皮肤粘膜紫绀,尤以口唇、甲床处明显。呼吸平稳,两肺无异常。心率90bpm,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四肢末梢紫绀,可见杵状指(趾)。辅助检查:Hb224g/L,RBC7.45×10^12/L,WBC8.1×10^9/L,N 0.52,L 0.48,  相似文献   

4.
杨珊  吴珊  谢利剑 《四川医学》2010,31(11):1701-1701
患儿,男,27d。因发现皮肤青灰1d入院。入院时查体:T36.8℃,HR180次/min,呼吸70次/min,BP56/31mmHg,体重5kg。反应可,哭声可,颜面躯干四肢手足心呈青灰色,前囱平软,咽充血,呼吸平,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未及杂音,腹平软,肝脾未扪及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原始反射顺利引出。  相似文献   

5.
李韶华 《包头医学》2009,33(3):192-192
患儿,女,7个月。体重11Kg。因肛周脓肿1周入院,术前无其它病史。诊断:肛周脓肿。拟在基础麻醉下行肛周脓肿切开引流术。患儿入室后生命体征监测:BP100/65mmHg,R118次/分,SP0298%。静脉滴注阿托品0.1mg,氯胺酮15mg,39钟后患儿入睡,面罩吸氧,SPO2 100%,异氟醚1%吸入。患儿哭闹,四肢乱动,4分钟后麻醉平稳,手术开始。约6分钟后观察患儿呼吸困难,停止异氟醚吸入,停止手术,置入小儿口咽通气道,面罩加压供氧,呼吸困难无明显改善,出现吸气性三凹怔,口唇紫绀,SPO2降至50%,考虑为喉痉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方法阻断颈部静脉在血液病患儿置PICC管中异位效果的比较。方法选择79例需行PICC置管的血液病患儿,按其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在送管时采用偏头法加手臂与躯体大于90°角而小于135°角;观察组采用B超探头压迫法以阻断颈内、颈外静脉。观察两种置PICC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入颈部静脉的发生率,置管时间,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置管后采用X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的正确率。结果置管过程中,对照组PICC管异位入颈部静脉发生率为24.4%(10/41),观察组PICC管异位入颈部静脉发生率2.6%(1/38),两组异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置管时间为(41.5±5.2)s,观察组置管时间为(25.2±3.1)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采用B超探头压迫法可预防减少血液病患儿置PICC管异位入颈部静脉的发生率,缩短置管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刘静  陆彪 《广东医学》2016,(18):2786-2786
患儿,女,11岁,因间断呕吐、腹痛6 d,嗜睡2 d来于2015年6月25日到我院就诊。患儿入院前6d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呕吐约30 min出现腹痛,可自行缓解,无腹泻及便秘,无发热,入院前2d呕吐频繁,伴嗜睡就诊外院,查生化提示尿素、肌酐、尿酸、肌酸激酶、天门氨酸氨基转移酶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升高,凝血功能异常,期间患儿出现茶色尿、少尿、肌痛,为求进一步就诊故来本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体温36.5℃,未吸氧下血氧饱和度检测98%,呼吸22次/min,心率112次/min,血压119/64 mmHg,嗜睡,对疼痛刺激及压眶有反应;全身浮肿,双下肢凹陷性浮肿;全身肤色苍白,全身皮肤无发花;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呼吸平稳,节律齐,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低钝,叩诊心界大,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肝脏肋下5 cm,剑突下7 cm,质中,边缘钝,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可疑,肠鸣音存在;腹壁反射未引出,其他病理征未见异常;中央动脉搏动有力一致,外周动脉搏动弱,末梢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 CRT )2 s。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25.01×109· L-1, N 91.9%, L 4.9%,Hb 120×109· L-1,Plt 113×109· L-1;生化常规:Na 126.1 mmol/L, Cl 94.9 mmol/L, Ca 1.7 mmol/L, P 2.76 mmol/L,尿素17.45 mmol/L,肌酐220.3μmol/L,尿酸659μmol/L, AST 7419.6 U/L,ALT 6294 U/L,CK 6977 U/L;凝血全套示:PT 45.6 s, APTT 67 s,INR 3.9,Fib 0.45 s;PCT≥10 ng/mL;CRP 19.2 mg/L;尿常规:蛋白++,隐血阴性;血清肌红蛋白升高(>400 ng/mL);血清高肌钙蛋白增加(0.11 ng/mL);B型钠尿肽前体升高(9288 pg/m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 T波改变;胸部CT示:双肺炎症,双侧胸腔积液,心影增大;腹部彩超:肝大,双肾弥漫性病变,腹腔、盆腔积液;心脏彩超:全心增大,主肺动脉增宽,二尖瓣及三尖瓣轻度返流,心包积液,左室收缩功能减低。诊断横纹肌溶解症( rhab-domyolysis ,RM),多脏器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年龄4+个月,因咳嗽、气喘1周于2012年4月18日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气喘以白天及活动后明显.入院时体格检查:神清,发育正常,精神、反应可,呼吸不促,口周无紫绀,咽稍充血,未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对称,闻及多量痰鸣音及哮鸣音.心腹检查未见异常.门诊拍胸片提示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9.
猫抓病1例     
杨金平 《疑难病杂志》2006,5(5):384-384
患者,男性,16岁。因左腋下包块2周伴疼痛、发热2日,于2004年8月13日10∶50入院。既往体健,否认结核病史,无外伤及手术史,无疫区长期居住史。查体:T37.6℃,P88次/min,R20次/min,BP120/60mmHg(1mmHg=0.133kPa)。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四肢未见异常。左腋下局部皮肤隆起,可及一约5cm×4cm×3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清楚,活动度好,局部皮温不高,无波动感,压痛( ),周围可触及2枚约花生米大小肿块,与皮肤无黏连,活动度好。实验室检查:WBC12.3×109/L,L0.231,N0.769,RBC3.84×1012/L,Hb125g/L,PLT211×109/L;ESR4mm/1h,PT12.2s,APTT43.8s…  相似文献   

10.
早产儿低钙低镁致2:1AVB 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患儿男,出生4d,系孕31周早产儿,出生时有窒息抢救史,因出生后患全身硬肿、反应差,伴紫绀、抽搐而人院。出生时体重为2.2k,出生2d后喂养出现呕吐,口唇发绀,反复抽搐。人院时体检:T:34.3℃BP:65/47mmHg,呼吸53次/min,心率为150次/min,心音低钝,律整,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稍高。人院当天下午患儿突然出现口周明显紫绀,下肢水肿,伴明显腹胀,心电监护显示心率明显减慢至70次/min,  相似文献   

11.
患儿,女,出生30 min,因呼吸困难30 min 入院。孕2产2,孕32+3周,于2014年10月3日8:30分在我院因“瘢痕子宫、臀位、胎儿宫内窘迫”行剖腹产娩出,出生时羊水清,脐带及胎盘未见异常,Apgar评分:8(呼吸、肤色-1)-9(肤色-1)-10分,出生体重1.82 kg。生后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伴有鼻翼煽动、呻吟、唇周紫绀,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收入院。患儿生后未开奶,未排大小便、未行预防接种及新生儿筛查。母亲孕期有规律产检,未见异常,否认遗传及传染病病史。入院体格检查:心率161次/min,呼吸65次/min,血压51/32 mmHg,反应较差、唇周紫绀,早产儿貌、前囟平软,鼻翼煽动,可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啰音,节律规整,未闻及杂音,腹软,肠鸣音弱,四肢肌张力低、生理反射未引出。 CRT<3.0 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电图方法辅助定位重症患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提高PICC导管尖端正位率。方法对60例行PICC置管的重症患儿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置管中心电图P波特征性高尖改变与置管后X线胸片显示的导管尖端位置的关系。结果60例PICC置管患儿中49例患儿心电图出现特征性的高尖P波,X线胸片显示45例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11例患儿心电图未出现特征性的高尖P波,X线胸片显示10例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结论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可以方便、实时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对导管尖端异位者可及时调整,减少患儿X线暴露风险,值得在儿科病人PICC置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患儿,男,6岁,以精神差5 d,呼吸困难伴紫绀1 d入院。查体:意识不清,压眶反应弱,双眼窝稍凹陷,双瞳孔对光反射迟钝,口唇干燥伴紫绀,呼吸深大不规则,四肢温度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 s。血气分析示pH 7.122,PCO2 18.9 mmHg,PO2 82 mmHg,BE-21.8 mmol/L,Na+ 129.2 mmol/L,K+ 3.92 mmol/L,Cl-105.2 mmol/L,Ga2+0.94 mmo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发生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经PICC置管化疗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的85例(112例次)白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并发症类型和原因,观察开展强化护理培训、规范PICC置管操作流程、积极处理并发症、加强健康宣教等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效果。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PICC置管患儿发生并发症112例次,非正常拔管率18.82%(16/85):实施护理干预后6个月,发生并发症22例次,非正常拔管率7.14%(1/14):实施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非正常拔管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是减少PICC置管化疗患儿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必要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患儿女,8岁,因头晕头胀10d入院。患儿10d前头部轻微碰伤后感头晕、头胀,呕吐数次,为胃内容物。体格检查:体温37.2℃,脉搏100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98/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醒,精神不振,全身皮肤黏膜未见出血点。头围62cm,前额及全部发际内均有囊样波动感.有轻度触痛。眼睑无浮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咽无充血,颈部无抵抗,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未及。四肢关节无红肿,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6.
患儿女,26个月。因发热咳嗽3d伴气急于2006年8月23日21:00急诊收入儿童监护病房,否认有进食呛咳史,既往无类似病史。人院查体:体温40℃,心率2007次/min,呼吸26次/min,神志清,烦躁不安,呼吸促,口唇无紫绀,未见吸气三凹征,咽红,心音有力,未闻杂音,左肺未及呼吸音,右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哕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四肢末梢无青紫及畸形。血白细胞16.1×10^9/L,分类中性粒细胞0.77,血红蛋白119g/L,C反应蛋白19mg/L。  相似文献   

17.
例1:患者,男,21岁,因车祸后2小时就诊。查体:神智尚清,呼吸17次/分,血压120/85mmHg,心率90次/分,头部有3cm长伤口,渗血.胸腹部未见异常,四肢无畸形。给予头部缝合止血后,做头颅CT示颅内结构正常,未见颅骨骨折。以“头部外伤”收入外科治疗。入院3小时后患者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测血氧饱和度70%左右。床旁摄胸部正位片示:右肺中上野有斑片状高密度阴影,边界模糊不清,没有明显的肺叶、肺段分界。  相似文献   

18.
郑方圆  邢燕  鲁珊  魏红玲 《北京医学》2014,(4):274+277-274,277
患儿男,15岁。因“误服亚硝酸盐4 h”就诊。患儿在误服亚硝酸盐后约2h即出现频繁呕吐症状。患儿2岁时被诊断为脑瘫,存在智力障碍,家长否认先天性心脏病史及其他疾病史。查体:T 36.0℃,HR 140次/min,RR 22次/min,BP 119/82 mmHg, SpO272%,W 70 kg;精神差,烦躁不安,全身皮肤黏膜青紫,以口唇及四肢末端为著,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四肢末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约2~3s。根据患儿全身皮肤青紫及其家长所提供的明确亚硝酸盐误服史,考虑该患儿为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入院后立即予高流量吸氧、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及血压监测,给予温开水6000 ml 洗胃、利尿(呋塞米20 mg)、亚甲蓝100 mg (约1.5 mg/kg)溶于40 ml 25%葡萄糖液中(于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同时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 (3 g)、辅酶A、磷酸肌酸钠治疗,给予多巴胺[5μg/(kg&#183;min)]持续泵入2 h。应用亚甲蓝后约10 min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至83%,尿呈淡蓝色,洗胃液亦呈淡蓝色,随后患儿四肢末端渐转暖,肤色渐转红润,应用亚甲蓝后约30 min 患儿经皮血氧饱和度上升至95%以上。服用亚硝酸盐约7 h 后患儿出现头胀、头晕,不排除缺氧时间长引起的脑水肿,给予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患儿头胀约1 h 缓解。整个病程中患儿血压维持正常。患儿入院后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PO2=47 mmHg),血常规:WBC 10.96&#215;109/L、 N 82.2%。心电图可见V1、V2导联S 波宽钝,急查心肌酶大致正常。血氨、乳酸、肝肾功能、电解质均正常。因患儿家长明确肯定服用毒物为亚硝酸盐以及应用亚甲蓝后患儿症状很快缓解,故未送检血液及尿液行毒物分析。患儿住院约20 h 后治愈出院,随访无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19.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92岁。因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后昏迷而入院就诊。查体:体温36.0℃、脉搏108次/分、呼吸频率28次/分、血压135/65mmHg(1mmHg=0.133KPa),指尖血氧饱和度(SpO2)74%,颜面青紫,121唇紫绀,中度昏迷,双侧瞳孔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浅促,三凹征明显,下颌式呼吸,双肺可闻及大量干、湿性啰音,心率108次/分,心律齐,腹部平软,肠鸣音略弱,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儿男,出生4d,系孕31周早产儿,出生时有窒息抢救史,因出生后患全身硬肿、反应差,伴紫绀、抽搐而入院。出生时体重为2.2kg,出生2d后喂养出现呕吐,口唇发绀,反复抽搐。入院时体检:T:34.3℃BP:65/47mmHg,呼吸53次/min,心率为150次/min,心音低钝,律整,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异常,四肢肌张力稍高。入院当天下午患儿突然出现口周明显紫绀,下肢水肿,伴明显腹胀,心电监护显示心率明显减慢至70次/min,查体心音遥远,心率70次/min。血清总钙:0.83mmol/L,游离钙:0.31mmol/L。血清镁:0.45mmol/L。血清钾:5.10mmol/L。胸片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