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5月—2011年5月184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血管选择、穿刺方法、留置针的维护、拔管注意事项等,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和护理干预,其中180例穿刺成功并保留3 d~8 d,顺利地完成了输液治疗。结论良好的护理可延长老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并能减轻患者痛苦,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减轻老年患者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分析211例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常见并发症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大多数无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孙艳华  吴荣珍 《当代医学》2010,16(28):22-23
目的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208例老年输液患者随机编入改进组和传统组,选择手背、前臂浅静脉使用常规方法和改进方法进行穿刺。结果改进组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组。结论使用改良方法顺应老年人皮肤及血管的生理特点,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老年患者在我院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诊治手段,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减轻反复穿刺的痛苦和持续保留静脉通路、便于抢救和用药的优点,故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得到了广泛使用.既减轻了病人的痛苦,也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2009年9月至11月我院共收治老年患者(60岁及以上者)27例,其中使用留置针者共22例,使用率达81%.现总结出如下经验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背静脉逆向负压留置针穿刺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手背中部静脉受损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4例,对照组60例.对观察组掌指关节附近静脉留置针逆向负压穿刺,对照组进行掌指关节附近静脉留置针顺向穿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保留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施行手背静脉逆向负压留置针穿刺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延长保留时间,提高手背静脉的利用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老年患者Y形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Y形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及其护理体会。方法采用Y形静脉留置针对我科125例老年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结果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最长7d,最短1d,平均5d;置管失败4例,脱管1例,成功率96%。结论使用Y形静脉留置针可减轻老年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了护士穿刺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合于老年患者长期输液,对老年患者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抢救过程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对56例在手术室抢救过程中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6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除2例需二次穿刺其余病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抢救过程中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能为患者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迅速补充血容量,及时给药,也为重症病人保留了抢救生命的通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延长保留时间及减少并发症效果。方法:将临床8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延长保留时间及减少并发症效果。方法:将临床8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完全推进血管后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延长,有效防止了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对照组患者静脉留置针导管完全推进血管后固定,观察两组患者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延长,有效防止了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结论:静脉留置针导管不完全推进血管而留在皮肤外34mm后固定,可有效延长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和防止穿刺部位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延边医学院学报》2017,(3):232-233
<正>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穿刺困难、循环差、危重的患者,它可有效保留给药通道,增加抢救成功率[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静脉留置针有22G和24G两种型号,本观察比较了22G和24G两种型号静脉留置针在老年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颈外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钮承惠  宋德先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6):1092-109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要领和护理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60例患者通过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成功的护理经验。结果60例老年患者穿刺成功保留时间在3d-5d,平均4d,输液通畅,未发生阻塞、脱落、静脉炎等并发症。结论头皮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的疾病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熟练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护理要点,耐心细致地做好患者及家属沟通和解释工作,介绍注意事项,穿刺成功后的护理配合是确保头皮静脉留置针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留置针使用效果与传统头皮静脉穿刺以及改良后头皮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与固定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0例患儿分成传统组、对照组及先进组按入院前3天不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3天常规更换及使用留置针出现临床指征再更换。结果对照组与先进组优于传统组,先进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儿科留置针使用效果根据临床资料显示先进组穿刺方法、保留时间及固定方法都优于其它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孙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135-1136
传统使用钢针输液容易刺破血管,造成输液渗漏,且长期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外周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刺破血管造成渗漏。我院呼吸科在患者中推广使用了外周静脉留置针,不仅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对静脉的伤害,保证了合理用药时间,同时还保留了静脉通道,为抢救用药提供了方便,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掌握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技巧,可以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现将我们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常颖  杨智涵 《吉林医学》2007,28(18):1980-198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7886例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应用浅静脉留置针27886例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逐年提升,手术顺利结束后,保留静脉留置针送回病室继续输液。结论静脉留置针较大程度地摒弃了传统穿刺针的弊端,对手术患者的静脉穿刺及术中患者的抢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其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2011年1~12月收治于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68例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8例患者中,发生皮下血肿13例;发生液体渗漏8例;发生套管堵塞5例;发生局部静脉炎6例.另外有9例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轻微感染.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有套管堵塞、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局部静脉炎等,留置针时间以6d以内为佳,延长留置时间则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2009年1~12月收治于我院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158例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8例患者中,发生皮下血肿13例,液体渗漏8例,套管堵塞5例,局部静脉炎6例.另外有9例患者发生穿刺部位轻微感染.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有套管堵塞、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局部静脉炎等,留置针时间以6 d以内为佳,延长留置时间则会增加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陈玲 《中华全科医学》2011,(8):1323-1324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方法,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将200例应用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留置针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降低输液瓶、升高调节器、反折输液管、改进的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外周静脉输液。结果两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及穿刺回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留置针传统输液方法行外周静脉穿刺,静脉回血时间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低,而使用折管输液法及改进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静脉回血时间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结论采用折管输液法及改进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行外周静脉穿刺,静脉回血时间短,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可有效保护患者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此法更适用于较细的塌陷的血管患者的治疗和抢救。  相似文献   

17.
李雪琴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4):695-696
目的了解静脉留置针使用中存在并发症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0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3例发生渗液,1例导管脱出,1例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结论在行静脉留置针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合理选择留置针,正确选择穿刺血管,正确封管,延长保留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双止血带法在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一种老年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方法,以提高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 将12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组采用双止血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结果: 观察组成功率98%,对照组80%,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患者采用双止血带法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其英  罗艳 《吉林医学》2010,31(14):2062-2063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在住院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现状,以更好地发挥留置针的优点,为提高老年患者输液治疗质量提供研究信息。方法:将102例慢性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1例。A组留置针穿刺点选为手背或腕关节,B组穿刺点选为前臂,观察留置针使用的整个过程,记录相关内容。结果:B组患者留置针使用质量优于A组。结论: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与穿刺部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素娥  许超荣 《河北医学》2000,6(7):645-646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一种在钢针头外裹一柔软的外套管,配合肝素帽,注入封闭液,能使穿刺的静脉通道保留数天,为患者建立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具有钢针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老年病人由于生理因素及各种疾病因素的影响,外周血管的弹性下降、脆性增加、充盈度下降等,给静脉留置针的成功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如何根据老年患者的静脉特点,选择合适的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在临床上,笔者进行了一些探讨,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使用静脉留置针200例,均为老年患者,男118例,女82例,年龄在50~86岁之间,单纯用于输液100例,用于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