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壮肝逐瘀煎抗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壮肝逐瘀煎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3例患者按完全随机非盲法分为2组 ,观察组给予口服壮肝逐瘀煎免煎中药颗粒 ,每日1剂 ,以200ml开水冲后分2次温服 ;对照组给予口服大黄虫丸 ,每次6g,每日2次。2组根据不同病情加用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强力宁等。3个月为1疗程 ,2组均观察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IV型胶原(IVC)及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5) ,对照组治疗前后HA、LN、IVC明显下降(P<0 05) ,而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 01)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采用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壮肝逐瘀煎对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非盲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给予口服壮肝逐瘀煎免煎中药颗粒 ,每日1剂 ,以200ml开水冲后分2次温服 ;对照组给予口服大黄虫丸 ,每次6g ,每日2次。两组根据不同病情加用复合维生素B ,维生素C或强力宁等。3个月为1疗程 ,两组均观察1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HBV血清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HA ,LN ,ⅣC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1)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HBV血清标志物改善也较对照 组明显(P<0.05)。结论 :采用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ALT升高的疗效。方法:将216例患者按完全随机非盲法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壮肝逐瘀煎,对照组予甘利欣、阿拓莫兰等保肝降酶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症状、肝功能及HBV血清标志物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阴转率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顽固性ALT升高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对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壮肝逐瘀煎治疗组)和B组(常规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监测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脉血流速度(VPV)、脾静脉血流速度(VSV)、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及肝功能、氧自由基、凝血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并作对比分析。结果:A组DPV、QPV、DSV、QSV减少,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肝功能、凝血功能、肝纤四项有明显改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壮肝逐瘀煎能较好地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及脂质过氧化对肝细胞的损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从细胞凋亡的角度探讨本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观察组80只,参照相关文献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过程中,于第4周末随机处死正常对照组及观察组大鼠各5只,证实肝纤维化形成后,将观察组其余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壮肝逐瘀煎大、中、小剂量组及秋水仙碱对照组,分别予生理盐水、壮肝逐瘀煎大、中、小剂量及秋水仙碱灌胃,日1次;12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TUNEL、a-SMA 双标记检测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壮肝逐瘀煎能加速活化肝星状细胞的凋亡,改善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结论:壮肝逐瘀煎能有效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诱导星状细胞凋亡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赵亚军  宋清照 《陕西中医》2011,32(11):1483-1484
目的:观察滋补肝肾,破血消类中药联合西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采用壮肝逐瘀煎(灵芝、丹皮、虎杖、黄芪、黄精、炒鳖甲、绞股蓝、当归等)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及疗效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法治疗本病能改善肝纤维化,疗效优于单用阿德福韦酯。  相似文献   

7.
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壮肝逐瘀煎在抗肝纤维化中的治疗作用机理。方法: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取16只为正常对照组(A),其余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诱导大鼠肝纤维化,造模四周证实肝纤维化形成后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B),壮肝逐瘀煎大、中、小剂量组(C、D、E),秋水仙碱组(F),大黄虫丸组(G),分别灌胃给药,A、B组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于治疗12周后每组各取8只大鼠处死并取血清及肝组织,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形成,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中TGF-β1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与病理模型组比较,C、D、E、F、G组肝纤维化程度均明显减轻(P<0.05或P<0.01),其中D组与F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治疗组血清中TGF-β1水平显著下降(P<0.01),C、D组降低血清TGF-β1水平均优于F、G组(P均<0.01)。结论:壮肝逐瘀煎能有效地改善实验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中TGF-β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HF)大鼠Smad3,Smad4,Smad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HF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l4复合因素法建立Wistar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对肝纤维化大鼠予壮肝逐瘀煎灌胃治疗,并予秋水仙碱及大黄虫丸为对照。12周后获取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的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方法对Smad3,Smad4,Smad7的组织分布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病理模型组大鼠相比,壮肝逐瘀煎治疗组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薄,肝组织Smad3、Smad4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Smad7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壮肝逐瘀煎能够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壮肝逐瘀煎调控Smad3,Smad4,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壮肝逐瘀煎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40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健脾、补肾、活血祛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非盲法分为 2组 ,观察组给予口服壮肝逐瘀煎(灵芝、黄精、绞股蓝、枸杞、当归等 )。对照组使用强力宁、甘利欣、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 C等。 3个月为 1疗程 ,2组均观察 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肝功能及 HBV血清标志物的变化 ,两组部分病例还观察了治疗前后血清透明质酸 ( HA)、层粘蛋白 ( L N)、 型胶原 ( C)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 P<0 .0 5) ;观察肝功能、HBV血清标志物阴率及 HA、LN、 C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 P<0 .0 5及 P<0 .0 1 )。提示 :采用壮肝逐瘀治疗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HBV血清标志物及肝炎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参甲软肝方的抗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参甲软肝方治疗,对照组服用复方益肝灵。分别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主症,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率及降低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等项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参甲软肝方具有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和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HF)大鼠Smad3、Smad4、Smad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HF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采用CCl4复合因素法进行肝纤维化造模。对HF大鼠予壮肝逐瘀煎灌胃治疗,并以秋水仙碱及大黄?虫丸为对照。6周后获取肝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HF的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图像分析方法对Smad3、Smad4、Smad7的组织分布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病理模型组大鼠比较,壮肝逐瘀煎治疗组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薄,肝组织Smad3、Smad4表达显著减少(P<0.01),Smad7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壮肝逐瘀煎能够显著改善HF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抗HF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壮肝逐瘀煎调控Smad3、Smad4、Smad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随机选取14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24只大鼠采用CCL4复合因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方法[3]进行肝纤维化造模,于第4周末随机处死正常对照组及造模大鼠各4只,做病理检测证实造模组肝纤维化形成与否。其余造模大鼠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壮肝逐瘀煎治疗组,每组10只。病理模型组、壮肝逐瘀煎治疗组于造模结束后即分别给药,每组给药6周。用药后处死所有大鼠,获取肝组织,HE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结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PI3K、Akt表达。结果:光镜观察,正常对照组肝小叶完整,结构清晰,细胞以静脉为中心呈条索状向四周放射状排列。病理模型组肝小叶结构紊乱,肝细胞水肿明显,较多脂肪变性,部分有坏死,纤维隔内炎性细胞浸润,较多粗大胶原纤维分割、包绕肝小叶。壮肝逐瘀煎治疗组与病理模型组比较肝小叶结构较清楚,肝细胞水肿及变性不明显,炎细胞浸润较少,胶原纤维增生较少,纤维疏松变窄。肝组织PI3K、Akt以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或团块判断为阳性细胞。病理模型组、壮肝逐瘀煎治疗组PI3K、Akt的表达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壮肝逐瘀煎治疗组肝组织PI3K、Akt的表达值较病理模型组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壮肝逐瘀煎能调控HSC中凋亡因子PI3K、Akt蛋白的表达,明显改善HF大鼠肝脏的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抗HF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消瘀祛痰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予益气消瘀祛痰汤治疗,对照组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宽度、脾脏厚度等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4.4%,对照组为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测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P <0.05).结论:益气消瘀祛痰汤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大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研究壮肝逐瘀煎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及其机理。方法采用CCl4复合因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予壮肝逐瘀煎灌胃,观察其对肝纤四项及形态学的影响,以大黄(?)虫丸为对照。结果 壮肝逐瘀煎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HA、LN、Ⅳ-C、PCⅢ的水平,并能减轻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论 壮肝逐瘀煎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药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及TβR Ⅰ/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Cl4)复合因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给予壮肝逐瘀煎灌胃,取血清及肝组织做检测,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肝组织TβR Ⅰ/Ⅱ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治疗6周后,与病理模型组大鼠比较,壮肝逐瘀煎治疗组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薄,TGF-β1及TβR Ⅰ/ⅡmRNA明显降低(P<0.01).结论:壮肝逐瘀煎能够显著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具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壮肝逐瘀煎抑制TGF-β1及TβRⅠ/Ⅱ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壮肝逐瘀煎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本方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0只、观察组80只,参照相关文献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过程中,于第4周末随机处死正常对照组及观察组大鼠各5只,证实肝纤维化形成后,将观察组其余大鼠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壮肝逐瘀煎大、中、小剂量组及秋水仙碱对照组,分别予生理盐水、壮肝逐瘀煎大、中、小剂量及秋水仙碱灌胃,日1次;12周后处死大鼠,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含量的改变,同时采用免疫组化观察肝脏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壮肝逐瘀煎能降低欠鼠肝纤维化血清中TGF—β1的表达,拮抗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TGF—β1的分泌。结论:壮肝逐瘀煎能有效抗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TGF—β1的活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壮肝逐瘀煎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壮肝逐瘀煎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 ,采用壮肝逐瘀煎配合西药护肝利尿治疗 ;对照组30例 ,用西药护肝及利尿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 46 ,P<0 05) ;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 17 ,P<0 05) ;腹水消退时间比较 ,治疗组的平均消退时间为2 67±0 56周 ,对照组为3 65±0 79周(t=5 66 ,P<0 01) ;一年后复发率比较 ,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 4,P<0 05)。结论 :壮肝逐瘀煎为主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去纤软肝煎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6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肝治疗,治疗组加用去纤软肝煎,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与本组治疗后比较,P〈0.05。结论:去纤软肝煎对慢性乙型肝炎抗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从病理学及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角度,探讨中药强肝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强肝胶囊,对照组给予肝泰乐、复合维生素B溶液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1个月内和治疗结束后,分别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肝组织病理学和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以评价疗效。 结果(1) ALT、TBIL、ALB、PT:两组ALT、TBIL、P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5),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肝纤维化指标:治疗组血小板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也较对照组治疗后为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肝组织病理学:治疗组炎症坏死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改变明显(P<0.05),炎症坏死活动度改善的总有效率为40.00%,肝纤维化程度改善的总有效率为57.78%;对照组炎症坏死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均无明显改善(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口服普通保肝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大黄虫丸,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用药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黄虫丸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