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广州市天河区1726名儿童龋病发病情况。结果:龋患率为54.75%,各年龄组间患龋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年龄增长,乳牙患龋率下降,恒牙患龋率上升;乳牙患龋率男女间无显著差异(P>0.05),恒牙患龋率随年龄增长女性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继续加强儿童的口腔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市26122名小学生龋病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对张家口市26 122名小学生患龋情况的调查和对比分析,了解6~12岁小学生龋病的流行情况并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张家口市26 122名年龄在6~12岁的小学生进行口腔龋齿检查。结果受检儿童患龋率59.93%,龋均为3.09;7~8岁年龄组患龋率和龋均最高,11~12岁患龋率和龋均最低。结论替牙时期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恒牙的患龋率随着年龄增长而有所上升,应加强替牙期的学生龋齿的防治及相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苏州市姑苏区7~9岁儿童龋病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苏州市姑苏区小学7~9岁1 452名学生进行乳牙及第一恒磨牙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第一恒磨牙的萌出和窝沟封闭情况。结果 乳牙患龋率77.69%,龋均3.706,充填率14.48%,乳牙患龋率和充填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第一恒磨牙患龋率21.21%,龋均0.444,充填率9.15%,恒牙患龋率和龋均8岁年龄组最低,而充填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总窝沟封闭率为10.74%。结论 苏州市7~9岁儿童乳牙及第一恒磨牙患龋率较高,充填率和窝沟封闭率较低,建议增加适龄儿童的窝沟封闭比例,加强口腔健康检查及随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西安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患病情况,便于更好地指导并开展龋病防治工作。方法:对西安市6所幼儿园2 829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2 829名受检儿童中,乳牙患龋儿童2 329名,患龋率82.33%,龋均4.4,乳磨牙窝沟封闭率为1.28%,性别间患龋率无差异,患龋率和龋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6岁患儿最高。结论:西安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提高家长和社会的口腔健康意识,加大防治力度,保护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重庆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情况,同时比较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乳牙龋患病情况。方法 以重庆市渝中区40所民办幼儿园和16所公办幼儿园的5 030名3~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口腔检查,提取龋病情况资料,包括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等。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 030名受检儿童中,最容易患龋的牙位为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患龋率为54.08%(2 720/5 030),龋均为2.58,龋齿充填率为0.98%(127/12 993)。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增加(P<0.05)。6岁年龄儿童的龋齿充填率最高(P<0.05),不同性别的龋齿充填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民办幼儿园的患龋率、龋均和龋齿充填率分别为61.04%(1 656/2 713)、3.12和0.35%(30/8 465),公办幼儿园的患龋率、龋均和龋齿充填率分别为45.92%(1 064/2 317)、1.95和2.14%(97/4 528),民办幼儿园与公办幼儿园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其中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明显差于公办幼儿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2~6岁儿童2012~2015年间乳牙龋病的患病趋势,为海淀区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5年间对北京市海淀区13所幼儿园2~6岁儿童,连续4年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采用WHO推荐的检查方法和龋病诊断标准,调查4年间海淀区2~6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趋势。口腔检查由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儿童口腔医生进行,所有的检查者都经过培训和校准。结果 4年来13所幼儿园2~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dft)和龋面均(dfts)逐年升高,5岁组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9.06%~72.08%,dft为4.04~4.30,dfts为5.15~5.80。3~5岁儿童重度低龄儿童龋的患病率分别为22.09%~29.54%,26.92%~31.18%和32.18%~35.84%,随年龄增加而上升。2~6岁患龋儿童接受治疗率和龋补充填比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2.60%~61.46%和55.61%~42.96%。结论 海淀区2~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和SECC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在幼儿园采取龋病综合防治措施非常有效,但应同时加强龋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对龋高危儿童的监控和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上海市长宁区202名6个月婴儿3年乳牙患龋率及龋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宁区北新泾街道、仙霞街道、新泾镇2004年1—6月份出生的沪籍婴儿共202名,追踪观察3年,每年对乳牙患龋率、龋均等指标作调查统计。结果202名婴儿0.5岁、1.5岁、2.5岁、3.5岁乳牙患龋率分别为0%,1.98%,17.82%,37.13%,龋均分别为0,0.03,0.71,1.63。1.5岁、2.5岁、3.5岁组间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男女间乳牙患龋率和龋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乳牙患龋率和龋均随着年龄增长上升明显,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应注重乳牙龋的早期预防,重视婴幼儿期口腔保健。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桐城市5岁年龄组儿童乳恒牙龋患情况。方法按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标准抽样调查2000年桐城市549名5岁儿童龋患情况。结果桐城市5岁组城区和乡村的乳牙龋均分别为5.49、3.01,患龋率分别为88.41%、79.64%,充填率分别为3.35%、0.45%,3项指标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恒牙儿童比例42.62%,恒牙患龋率1.28%。结论桐城市5岁年龄组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高,充填率低。儿童龋病防治应注重加强对家长和教师的幼儿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及方法的宣传,对幼儿进行定期检查,采用简便可行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9.
沈阳市5375名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沈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对沈阳市53所幼儿园的5375名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对患龋率和龋均等指标做调查统计,结果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包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71.29%和3.88,龋面均为5.56;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龋均和龋面均逐渐增加,各年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颌牙患龋率显著高于下颌牙(P<0.01)。龋齿主要为浅龋,咬合面和邻面龋占绝大多数。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0.82%,随着年龄的增长,龋齿充填构成比逐渐增加。结论沈阳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充填率较低,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0.
无锡市9238名中小学生龋病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无锡市9 238名中小学生的龋患率及充填率。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从无锡市11所中学5所小学中,每所学校每年级抽取2个班的学生,分3个年龄段对龋患率、充填率、龋均等指标作调查统计。结果无锡市中、小学生的龋患率为29.15%、充填率为19.43%、龋均为0.82。不同年龄组龋患率、充填率分别是6~12岁为36.56%、8.28%,13~15岁为23.62%、20.78%,16~18岁为28.75%、31.59%,χ2=3.98,P<0.05,χ2=6.22,P<0.01,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性别组龋患率、充填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龋患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充填率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上升,龋均值可以反映该地区口腔健康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1.
780名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四川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为制定龋病防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参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在四川省3个城市、3个农村随机抽样选取调查点,共调查780名5岁儿童的患龋情况,并将调查结果与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四川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8.72%,龋均为2.77,龋齿充填率为2.32%;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在男性和女性、城市和农村儿童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乳牙龋齿充填率则存在性别和地区间的差异。与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相比,四川省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龋齿充填率有所下降(P<0.05)。结论四川省5岁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仍然较高,而龋齿充填率相对较低,今后儿童龋病防治工作应加强乳牙保健的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对乳牙龋充填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乳牙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402名南宁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飞  陶人川  陈波  刘梅玲 《口腔医学》2010,30(3):167-169
目的 了解南宁市民办幼儿园3~7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及治疗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南宁市3所民办幼儿园402名3~7岁儿童为对象,其中男214名,女188名,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口腔检查后,提取龋病情况资料,包括患龋率、龋均、龋面均、龋坏充填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受检儿童中,261例发现明确龋坏,总患龋率为64.93%,龋均3.56,龋面均6.11,龋坏充填率0.84%。其中3~、4~、5~、6~7岁年龄段人数分别为111、133、108、50例,患龋人数(率)分别为53(47.75%)、89(66.92%)、80(74.07%)和39(78.00%);龋均分别为2.23、3.17、4.86和4.7。统计分析表明患龋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34,P<0.001)。结论 南宁市民办幼儿园3~7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严峻,患龋率高,龋坏充填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3~5岁儿童低龄儿童龋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龋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要求,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 296名4个区、12个幼儿园中3~5岁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对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海市3~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龋均分别为58.07%、2.99,各年龄组及性别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龋病相关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均显示,饮用甜饮料频率高、睡前吃甜食、刷牙频率少于每天1次、开始刷牙年龄大于2岁、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及口腔健康知识水平差是患龋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加强儿童的饮食习惯及口腔卫生行为教育,提高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水平,是防治儿童龋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上海市徐汇区75所公办幼儿园10401名3?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按照第4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口腔检查,提取龋病情况资料,包括患龋率、龋均、龋齿充填率。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401名受检儿童中,最容易患龋的牙位为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患龋率为46.62%(4849/10401),龋均为2.14?3.34,龋齿充填率为15.87%(3529/22243)。随着年龄增长,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增加(P<0.05)。6岁年龄儿童的龋齿充填率最高(P<0.05),不同性别的龋齿充填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上海市徐汇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龋齿充填率较低,应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西城区幼儿园口腔保健对龋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5年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北京地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71.97%,龋均3.84[1],而在美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在1988年就已下降至2.7%[2].因此,如何降低儿童的患龋率和提高龋齿充填比(矫治率)是目前幼儿园口腔保健的重要工作.为了解北京市西城区儿童近年乳牙龋病发病趋势,评价预防效果,对该区1999年~2004年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江苏省3~5岁儿童龋病流行现状,为江苏省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分层多阶段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3~5岁儿童1 337人,其中3岁组441人、4岁组455人、5岁组441人。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乳牙冠龋情况,计算患龋率、龋均、充填率等。结果 3、4、5岁人群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7.39%、60.22%和71.43%;龋均分别为2.22、2.94、4.05;龋齿充填率分别为0.72%、1.72%、2.63%。不同年龄组的患龋率和龋均不同(P<0.05),随年龄增长,患龋状况加重。患龋率和龋均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岁人群患龋率农村高于城市(P<0.01),4岁、5岁人群患龋率在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岁人群龋均农村大于城市(P<0.05),3岁、5岁人群龋均在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样本地区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不同。3、4、5岁儿童乳牙显著性龋均指数分别为6.01、7.44、9.03。乳牙患龋率最高的牙位是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高于2005年,充填率仅有小幅提升。结论江苏省3~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严重,应针对高风险人群进行重点防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闵行区2010—2014学年不同年龄儿童的患龋率及龋均情况,分析5年来儿童易患龋年龄段及易患龋牙位情况。方法闵行区2010年9月—2015年8月公立中小幼机构3~15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获得其基线资料,建立个人口腔健康档案。应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结果分析。结果从10至14学年,幼儿园学生、小学生5年来患龋率和龋均并无趋势可言(P>0.05),已趋于平稳,闵行区幼儿园学生患龋率在50%左右,小学生患龋率在60%左右;而中学生患龋率及龋均逐年下降,2014学年中学生患龋率下降至28.57%,龋均1.14,均明显低于幼儿园学生和小学生(P<0.01);就每个年级而言,3~8岁儿童随年龄增加患龋率和龋均升高,9~12岁儿童患龋率和龋均随年龄增加下降,13~15岁儿童随年龄增加患龋率下降,而龋均逐渐缓慢升高。结论幼儿园和小学学生的龋病预防和干预是关键,8岁前儿童主要预防乳牙龋,8岁以后第一磨牙的预防及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东西湖区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为当地口腔卫生预防工作和儿童的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东西湖区8所幼儿园1 624名3~5岁儿童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检的1624名3~5岁儿童乳牙平均患龋率为48.40%,龋均为3.39,龋齿充填率为1.99%.女童患龋率高于男童,分别为50.07%和47.20%,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龋率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3、4、5岁组分别为35.85%、51.66%和56.33%.结论:东西湖区3~5岁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均较高,应加强学龄前儿童的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3~6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流行情况,研究龋活跃性与患龋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南京市6所幼儿园1 375名3~6岁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龋活跃性试验。结果:3~6岁儿童平均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50.48%和2.13,龋齿充填率6.93%,其中5岁年龄组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1.42%和2.92。龋活跃性各分值之间的患龋率及龋均差异显著(P<0.01)。龋活跃性与患龋率及龋均呈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3~6岁年龄段儿童的患龋情况严重,且治疗率十分低,应加强口腔健康教育,开展多种防龋措施。龋活跃性检测结果能够真实反映患龋现状,有助于筛选龋易感者。  相似文献   

20.
《口腔医学》2013,(3):190-191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3岁沪籍与非沪籍儿童的乳牙患龋情况。方法按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标准,对645名沪籍、614名非沪籍3岁儿童的乳牙龋病进行调查。结果本区3岁沪籍儿童乳牙患龋率26.98%,龋均0.87,龋面均1.51;非沪籍儿童乳牙患龋率47.07%,龋均1.76,龋面均3.08。两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上海市长宁区3岁儿童中,非沪籍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本区沪籍儿童,因此更需加强非沪籍儿童龋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