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相关因素,采取精细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60例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发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安全感,减少焦虑、抑郁、恐惧、谵妄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结论通过分析成因,有计划、有目的地给予病人早期的心理护理干预,达到有效预防和减少ICU患者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苏红革  张彩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2):3587-3588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心理状况和心理干预方法.方法:对7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将2012年1~6月40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2012年7~12月38例为实验组,给予心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评分都明显下降,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存在焦虑、抑郁、恐惧和悲观绝望等心理问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及干预,完善护理人文关怀,使乳腺癌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突聋患者焦虑情绪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156例患者进行系统的心理干预。结果患者住院期间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治疗有效率96.8%,疗效满意。结论护士针对患者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避免焦虑情绪对疾病的不良影响,对疾病的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要点与效果,总结对肾移植病人负性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肾脏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手术,患者住院后对所有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测评,后制定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患者出院时进行心理问卷统计。结果肾移植病人手术前后主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恐惧、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压抑等,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的负性心理问题获得明显的调节与改善,心理护理前后效果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肾移植病人的负性心理问题,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消极心理问题,对于手术的实施与术后康复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应该注重肾移植病人的心理护理干预,以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扩张性心肌病住院的患者焦虑与抑郁情况,评价护理心理干预措施对焦虑、抑郁的效果。方法:69例3次以上住院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入院2天内进行焦虑(SAS)、抑郁(SDS)首次评分后,分成观察组、干预组。对观察组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护理心理干预,各组2周后再次进行测评。护理心理干预是通过交谈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配合实施合理情绪疗法及放松技巧,加强疾病的健康指导,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及紧张心理,避免恶性刺激加重病情,通过两组的前后比较,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改善(P〈0.001和P〈0.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产生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将64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2例,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展开对比分析,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的,且治疗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P<0.05。结论:心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白血病患者家属在患者住院的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者家属和其他血液病患者50例但非恶心肿瘤性质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白血病患者家属为观察组,其他血液病患者家属为对照组.测评内容为刚住院时、住院1周、住院1个月、住院3个月和住院6个月时两组研究对象的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通过对比可知,观察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的家属在患者住院过程中,有很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需要通过一定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产后大出血产妇在全子宫切除术后的心理问题以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选择2010-2011年住院的因产后大出血行金子官切除术患者13例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普遍存在恐惧、孤独、焦虑和担忧等心理问题,针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心理护理.结论 采取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的焦虑、紧张等情绪,消除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担忧,顺利渡过围手术期,增强患者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305例住院老年急腹症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情况.对老年急腹症患者采取包括心理护理、体位安置、基础疾病护理、术后并发症预防、饮食护理等全面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李爱林  乔宏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677-4678
目的了解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心理特点,以缓解焦虑恐惧情绪及化疗毒副作用,增加治疗信心,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153例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化疗毒副作用及对治疗信心不足等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降低。结论适当及时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滋养细胞疾病患者减轻焦虑恐惧的不良心理活动及化疗毒副作用效果显著,对增加治疗信心,顺利康复,为做好生育的心理准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期患者43例,分析所有患者的现存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几乎都存在严重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情绪,在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不良情绪明显好转,透析前后的忧郁、焦虑、孤独、恐惧等不良情绪评分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血液透析期尿毒症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扭转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子宫切除术对妇女而言从生理及心理上都造成极大的伤害。焦虑、抑郁是患者术后常见的心理反应。为了探讨全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反应的发生率,以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我们应用医院焦虑及抑郁情绪测定表,了解了患者的情绪变化,并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1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心理分析,探讨心理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分析2001年6月~2009年6月我院住院的1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心理问题及护理方法。结果通过对患者密切观察,发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上多存在焦虑、恐惧、悲观、抑郁等,经过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解决了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结论根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通过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舒缓患者的情绪,减轻患者身心痛苦,提高治疗效果,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心理状态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2009年2月至201 1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配合心理干预,评定干预前后2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程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经过相应的心理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紧张、悲观失望、失眠、情绪不稳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现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甲亢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促进其心理状况向积极方向转变,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无痛人流术对患者心理刺激,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并制定出相关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60例需停止宫内妊娠的妇女在静脉注射丙泊酚(力蒙欣)全身麻醉药进行人流术前后,分为无心理干预及心理干预两组进行研究.结果 180例无心理干预无痛人流患者发生恐惧、焦虑170例,并发无痛人流综合征10例,180例心理干预护理无痛人流患者发生恐惧、焦虑100例,并发无痛人流综合征者0例.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痛人流术患者分别用语言疏导、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方法对术前、术后进行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妊娠妇女焦虑情绪,降低了无痛人流术综合征及并发症的发生,使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程度,探讨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住院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前后测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情绪变化水平.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心理干预前(SDS)、(SAS)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分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心理干预后,(SAS)、(SDS)分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 慢性乙肝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负性情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心理干预.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使患者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得以舒缓、病情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使患者心身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关注患者在核磁共振检查中不同心理特征,针对患者产生的焦虑情绪原因进行分析调查,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60例核磁共振平扫、动态增强扫描的患者,给予检查前注意事项、静脉及穿刺的选择、安全检查等各个环节的心理护理。结果: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制定相应护理对策,并通过对患者的护理干预,98%的患者能够配合核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的顺利完成。结论:在核磁共振检查中对患者焦虑情绪因素分析,并实施正确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心理护理可以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对确保影像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50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原因分析,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采取心理评估的方法.结果 焦虑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徐红艳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762-276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家属抑郁情绪与焦虑心理的改善情况。方法对4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后宣传等护理措施,使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调查问卷,统计家属护理前后抑郁情绪和焦虑心理对比情况,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护理干预后家属抑郁、焦虑症状明显改善,SAS、SDS测评分数明显低于我国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预后宣传等护理措施,提高肿瘤患者及家属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20.
赵美萍 《药物与人》2014,(7):237-23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人,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得以有效改善,对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增加,患者抢救时间缩短,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治疗有利于缓解急诊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焦虑和抑郁程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