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佳佳  王文战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2):2299-230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角膜绷带镜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应用后对糖尿病患者角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拟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患者69例69眼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A组36例36眼,术中使用直径为13.8 mm角膜绷带镜覆盖于角膜表面,非接触广角镜下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术,手术结束后去除绷带镜;B组33例33眼,同法使用直径为14.0 mm角膜绷带镜,以相同方式实施手术.术前和术后1、2、3、7d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检查.术前和术后7d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厚度测量.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2%和42%(x2=0.004,P=0.949).术后第1、2、3、7d两组患者角膜染色阳性率分别为47%和45%(x2=0.022,P=0.883),44%和45%(x2=0.007,P=0.933),44%和42%(x2=0.029,P=0.886),42%和39%(x2=0.037,P=0.848);两组患者间各时间点角膜上皮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7d时,A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779.25±329.55、2777.14±331.17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1,P=0.585);B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678.61±335.64、2672.45±336.25个/mm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4,P=0.086).术前和术后7 d时A组角膜厚度分别为519.25±23.42、542.03±25.94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4,P<0.001);B组为525.64±20.97、551.33±27.8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04,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使用不同类型角膜绷带镜,手术前后角膜上皮完整性无差异.不同类型的绷带镜均可有效保护角膜上皮,术中可保持良好的角膜透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光密度测定法定量评估白内障手术后轻度角膜水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34例155眼白内障患者接受白内障手术,在术前及术后1 d、3 d和7 d使用Pentacam进行角膜光密度测量,观察手术前后不同部分角膜光密度值的连续变化,同时记录角膜厚度的变化,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上皮层及前弹力层中心2 mm区域角膜光密度值从手术前的18.12±1.76增加到术后1 d的21.03±3.84(P<0.001)和术后3 d的19.90±2.46(P=0.018),但在术后7 d 恢复到19.44±1.58(P=0.131)。手术前角膜厚度为(540.1±32.4)μm,在术后1 d增加到(588.3±53.9)μm(P=0.001),但在术后3 d恢复到(567.8±29.9)μm(P=0.097)。上皮层中心2 mm 区域角膜光密度值与角膜厚度呈正相关(r=0.13,P=0.003),基质层、内皮层光密度值及角膜全层平均光密度值与角膜厚度均未见相关性。结论 Pentacam光密度测定法可定量评估裂隙灯检查不易发现的轻度角膜水肿。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新型Ziemer LDV Z6纳焦飞秒激光机(简称“Z6飞秒”)制作角膜瓣的LASIK手术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06/12飞秒制瓣LASIK手术患者200例400眼,其中Z6飞秒制瓣200眼( Z6组),传统Ziemer LDV CrystalLine纳焦飞秒激光机(简称“CrystalLine飞秒”)制瓣200眼( CrystalLine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前、术后不同时间的视力、屈光度、Sim-K平均值、裂隙灯表现、眼压、非侵袭平均泪膜破裂时间( NIAvg-BUT )、手术操作难易度等方面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6 mo时的视力、屈光度、Sim-K平均值、眼压、NIAvg-BUT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Z6组的部分患者在术中掀瓣方面有一定难度,术中不透明气泡层和不完全切割的发生率较高(P<0.05),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裂隙灯下观察,Z6组患者角膜瓣边界比CrystalLine组更容易辨认。
  结论:新型Z6飞秒比传统CrystalLine飞秒在术中角膜瓣处理方面的要求更为精细和严格,需要引起屈光手术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日本NIDEKEC-5000型准分子激光仪治疗高度、超高度近视眼143例(245眼),I组:-6.25~-10.00D,167眼;Ⅱ组-10.25~-24.00D,78眼。观察术后不同时期Haze的发生情况,随访7a以上。结果:术后3mo,0.5,1,4,7a,Haze的发生率,I组分别为74.8%,44.3%,24.5%,11.9%,7.8%;Ⅱ组为80.7%,52.1%,33.3%,24.3%,19.2%。7a时I组屈光度-0.57±1.84D,Ⅱ组-5.02±4.26D。有3级Haze7眼,I组2眼,为RK术后者;Ⅱ组5眼,4眼为年龄>40岁者。≥3级Haze者多出现在Ⅱ组,3~6mo达到高峰,持续时间达1a以上。结论:Haze为高度、超高度近视眼PRK术后的主要并发症。预矫屈光度越高,切削越深,则混浊程度越重;部分患者Haze逐渐减轻,角膜组织创伤修复时间长,部分重度Haze日后可能成为永久性瘢痕。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保留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2 0例 3 7眼术前近视屈光度平均 -2 48± 1 14D (-1 2 5~ -8 0D) ,采用 2 3 %酒精浸泡 3 0秒制作角膜上皮瓣 ,激光切削采用Chiron117准分子激光系统。结果 :术后平均视力 :1周 0 92± 0 14 ,1月 1 2 8± 0 2 0 ,3月 1 2 5± 0 18。术后 3月角膜Haze 0级 2 8眼 ,0 5级 9眼。术后第 1天疼痛分级 :0级 12眼 (3 2 4% ) ,Ⅰ级 18眼 (4 8 2 % )、 >Ⅰ级 7眼 (19 4% )。结论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疼痛症状、角膜Haze明显减轻 ,但是疗效还需要长期观察及与PRK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去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6月至9月在眼科行Epi-LASIK手术近视患者共34例(68只眼),分为两组.第1组46只眼,行去瓣Epi-LASIK术(去瓣组),第2组22只眼,常规Epi-LASIK术(对照组).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刺激症状、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情况,随访时间3个月.结果 术后去瓣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平均为(3.39±0.649)d,对照组为(5.41±0.79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疼痛反应去瓣组33只眼(71.74%),对照组4只眼(1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内去瓣组比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去瓣组有41只眼(89.1%)出现0级Haze,对照组有20只眼(90.9%)出现0级Haze,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瓣Epi-LASIK手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并有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快、刺激反应轻且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和Haze与常规Epi-LASIK手术无差别的优点.其远期临床疗效及对Haze的形成作用仍需更多病例和更长时间的随访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以及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不同时间不同直径范围内角膜光密度的对比及变化情况,及其与术中切削深度、切削厚度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屈光手术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82例(164眼),按手术方式分为SMILE组30例(60眼);FS-LASIK组27例(54眼);LASEK组25例(50眼),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以及术后12个月行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术后同一时间不同术式角膜0~6 mm、>6~12 mm、整体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对术中切削深度、切削厚度与角膜光密度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不同组别患眼在同一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LASEK组患眼的角膜光密度在0~6 mm、>6~12 mm、整体直径范围内均显著低于SMILE组,在>6~12 mm、整体直径范围内均显著低于FS-LASIK组(均为P<0.05);术后12个月,SMILE组患眼在0~6 mm、>6~12 mm、total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均为P<0.05)。术后3个月,0~6 mm、>6~12 mm、total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中角膜切削深度、切削厚度均呈正相关(均为P<0.05);术后12个月,各直径范围内的角膜光密度与术中角膜切削深度、切削厚度均呈负相关(均为P<0.05)。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在行激光角膜屈光术后的早期修复中,SMILE术式的角膜透明性稍差,而LASEK术式则相对更佳,但SMILE术后患眼长期的角膜透明性更佳。角膜光密度与术中角膜的切削深度以及切削厚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LASEK手术技巧和上皮细胞活性与Haze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从EK的手术技巧,探讨上皮细胞的活性、上皮愈合的情况和术后Haze发生的关系。方法对行EK术的183人(356眼),观察术后摘取绷带片时上皮愈合情况和术后出现Haze的情况,计算出低中度近视组(<-6.00D)45眼和高度近视组(≥-6.00D)311眼的切削百分比和Haze的发生率。结果1)356眼中,术后UCVA达术前BSCVA占57.58%,超过术前BSCVA占38.76%,低于术前BSCVA占3.65%。2)低中度近视组的Haze的发生率为4.45%,切削百分比为13.411%;高度近视组Haze的发生率为8.038%,切削百分比为22.79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术后摘片时上皮缺损的面积与术后出现Haze呈正相关(r=0.68)。上皮缺损为1级时,64%术后出现Ⅰ级Haze;上皮缺损达2~3级时,术后100%出现Ⅰ~Ⅱ级Haze。结论通过提高EK的手术技巧,充分保持上皮细胞的活性,可以降低术后Haz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矫治近视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46例(468只眼)近视患者行Epi-LASIK,术后配戴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5~7d摘镜。对术后患者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生长情况、视力、眼压、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刺激症状多发生在手术后第1天,一般术后第2天就会好转,术后第3天基本正常。术后第1天检查,386只眼(82.5%)角膜上皮瓣基本透明;5~7d摘镜时,448只眼(95.7%)角膜上皮愈合良好。术后2周检查,裸眼视力为0.15~1.5;术后3个月检查,453只眼(96.8%)视力达到和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术后6个月检查,413只眼(88.2%)屈光度在预期值±1.00D以内,55只眼(11.8%)屈光度在预期值±1.00D以外。术后6个月检查,7只眼(1.5%)角膜Haze0.5级,4只眼(0.9%)角膜Haze1级,其余患者角膜透明。结论 Epi-LASIK手术适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高度近视,对中低度近视也非常好。该方法安全、有效、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薄角膜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对兔角膜组织愈合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3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各16只,一组右眼行超薄角膜瓣LASIK,另一组右眼行LASEK,左眼对照.两组兔眼均行-10.00 D准分子激光切削.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情况,术后1、3个月取两组兔激光切削区角膜分别进行光镜、透射电镜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其中表达水平.RT-PCR结果采用灰度扫描,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超薄角膜瓣LASIK组术后角膜愈合反应轻、恢复快,角膜保持透明,无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发生.LASEK组术后角膜愈合反应重,恢复慢,1个月时角膜发生1级haze(62.5%)和2级haze(37.5%),3个月时发生0.5级haze(43.75%)和1级haze(56.25%).术后1、3个月超薄角膜瓣LASIK组和LASEK组角膜前基质内均有Ⅲ型胶原、FN和TGF-β1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但LASEK组的表达明显增强(t=18.47,11.98;P<0.01);两组间Ⅰ型胶原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t=0.72,0.36,0.47,2.38;P>0.05).超薄角膜瓣LASIK组术后3个月Ⅰ型胶原、Ⅲ型胶原、FN、TGF-β1 mRNA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2,1.54,-0.83;P>0.05).结论 动物实验提示,模拟高度近视治疗的超薄角膜瓣LASIK术后角膜组织愈合反应明显优于LAsEK术后.(中华眼科杂志,2009,45:594-6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