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因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S)所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NICU联合应用PS和鼻塞式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X线、鼻咽纤维镜、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手段分析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上气道的结构特点。方法将105例打鼾儿童分为原发性鼾症组(PS组)50例和OS-AHS组55例,同时随机选择50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对三组儿童腺样体厚度(A)、长径及腺样体-鼻咽腔比例(A/N)、腺样体堵塞后鼻孔的程度等进行测量分析。结果三组儿童腺样体厚度(A)、长径及腺样体-鼻咽腔比例(A/N)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腺样体占后鼻孔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OSAHS组和PS组比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空间测量:三组相比,鼻咽气道截面积、口咽气道截面积、腭咽气道截面积、气道斜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软组织测量:舌体截面积三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OSAHS组比PS组及对照组腺样体截面积大、腺样体斜距长,差异有显著性(P<0.05);OSAHS组、PS组比对照组扁桃体截面积大,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OSAHS组儿童主要因腺样体肥大或(和)扁桃体肥大导致气道阻塞,且上气道明显狭窄。影像学测量是诊断儿童睡眠障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早产儿的常见疾病,也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NRDS是由于肺表而活性物质(PS)缺乏所致。NRDS应用PS常需配合应用机械通气(IMV)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本院近来使用两种CPAP模式治疗经用PS后的NRDS3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是早产儿的常见疾病,也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N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etant,PS)缺乏所致。NRDS应用PS常需配合应用机械通气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本次研究采用CPAP模式治疗37例经用PS后的NRDS患者。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诊断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采用气管内快速注入PS,观察使用PS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及机械通气情况。结果:应用PS后患儿皮肤颜色迅速转红,使用PS前后PaO2、PaCO2、pH比较差异显著,23例HMD胸片Ⅰ级、Ⅱ级及2例Ⅲ级患儿只需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面罩等呼吸支持和氧疗技术,7例Ⅲ级患儿机械通气。治愈率96.88%。结论:PS能有效地改善HMD患儿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11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滴入结合一氧化氮(NO)吸入治疗的护理体会。PS结合NO吸入治疗PPHN疗效显著,11例患儿治疗4~7d撤除呼吸机,均治愈,未出现不良反应。护理过程中注意正确清理呼吸道;配合医师使用PS;重点加强NO使用过程中的护理及气道护理;严密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血压、SpO2变化及循环系统症状;密切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方法]联合应用n-CPAP和PS治疗40例早产儿NRDS患儿,对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临床疗效、住院天数、胸部X线变化及相关并发症等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气分析比较,联合治疗组较...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是早产儿常见疾病,以往临床上采用气管插管注入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加机械辅助通气形式治疗,近年来各种无创CPAP装置模式因其无需插管、创伤小、并发症少而在临床中使用,我科自2006年至2007年使用PS加小儿呼吸机中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模式(NCPAP)治疗新生儿RDS 22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7例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伴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气管内滴入结合一氧化氨(NO)吸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7例应用PS结合NO吸入治疗的MAS伴PPHN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儿4~7d撤除呼吸机治疗,均治愈,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PS结合NO吸入治疗MAS伴PPHN的疗效显著。护理过程中注意正确清理呼吸道、配合好医生使用PS、重点加强NO使用过程中的护理及气道护理、严密监测患儿的心率、呼吸、血压、SaO2变化及循环系统症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和验证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0例MAS患儿均给予机械通气,并采用PS治疗。使用首剂药物Curosurf 100mg/kg,间隔12h后再使用第2剂PS。结果第1剂PS治疗后12h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值(PaO_2/FiO_2)、动脉肺泡血氧分压比值(a/APO_2)虽高于用药前,但与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第2剂PS后,患儿PaO_2、PaO_2/FiO_2、a/APO_2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呼吸机参数吸入氧浓度(FiO_2)、峰压(PIP)、平均气道压(MAP)、呼吸频率(RR)明显降低,用药12h后以上参数与第1剂PS用药12h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使用PS能更有效并持续改善MAS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11.
Thirty-six patients aged 2 months to 14 years were observed. Noninvasive assisted ventilation of the lungs (NAVL) was performed through Respironix Inc. masks (USA) with Puritan-Bennet 7200, Bear 1000, and Bear 750 respirators in the SIMV + PS, CPAP + PS modes with manual regulation of the supporting pressure level. Respiratory rate, heart rate, respiratory volume, pO2, pCO2, SpO2, stroke volume, and minute volume of the heart were evaluated. During development of central respiratory failure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 or in case of forced deep medicamentous neuroplegia NAVL normalized the external respiration function and promoted adequate ventilation of the lungs;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with development of restrictive respiratory failure (RF) it improved ventilation of the lungs and therefore no intubation of the trachea and transfer to forced ventilation was needed. NAVL is indicated as a component of multiple-modality treatment for obstructive RF.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PDS)的治疗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2006年5月~2007年12月对2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于人院后30min-2h内给予经气管内滴人PS,用药后联合应用NCPAP辅助呼吸,观察治疗的效果。结果26例患儿在PS给药后5min呼吸窘迫明显缓解,其中12例NCPAP给氧2h,9例NCPAP给氧3h,4例NCPAP给氧5h后改用面罩给氧,并逐步撤氧,1例死亡。结论PS联合NCPAP能有效地治疗早产儿NRDS,护理过程注意配合医生使用PS,加强给药后NCPAP机管理及呼吸道护理,严密监测早产儿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心率、血压及不良反应,同时做好保暖,抗感染及纠正电解质紊乱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胎龄≤30周的早产儿预防性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31例(最终纳入25例)胎龄≤30周的早产儿纳入观察组,生后30min内即予气管内滴入PS,并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维持等待转运;将同期同级别同地区的另一家医院转运至同一家医院的52例(最终纳入40例)胎龄≤30周的早产儿纳入对照组,转运前未使用PS,入院后根据病情需要作为治疗性使用PS。比较2组早产儿出院前临床结局的差异。结果2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患病率、机械呼吸使用率、氧疗天数均有显著差异,2组早产儿的死亡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患病率无显著差异。结论早期预防性使用PS可降低RDS的发生率及机械呼吸的使用率,同时缩短氧疗时间,降低BPD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HFOV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对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兔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成重度蒸汽吸入性肺损伤模型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常规机械通气(CMV)、HFOV、HFOV+气管内滴入外源性PS(100 mg/kg)治疗;通气4 h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并行肺组织损伤评分.结果 肺大体标本、光镜下及电镜下均观察到HFOV后肺损伤程度较CMV明显减轻,3组中以HFOV+PS组损伤最轻,CMV组损伤最重;肺组织损伤评分也显示CMV组最高[(3.71±0.43)分],HFOV+PS组最低[(2.08±0.28)分],HFOV组居中[(2.87±0.26)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与CMV比较,HFOV通过减少肺组织内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液的渗出,可减轻吸入性肺损伤,且HFOV联合PS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背景:气管的损伤及缺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临床上难以行气管的端端吻合,需要植入人工气管或组织工程化气管进行修补缺损及完善其功能.植入后组织工程化气管的再血管化、免疫排斥、感染、纤维瘢痕形成及功能恢复情况是目前的研究重点.目的:认识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组织工程化气管构建过程中种子细胞、支架材料、软骨生成及血管化的研究进展及影响组织工程化气管生长的因素.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至2014年4月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及谷歌学术有关组织工程化气管的文章,以“Tissue engineering,Tracheal reconstruction,Trachea substitute,Scaffold revascularization,Seed cells,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为英文检索词,“组织工程,气管重建,气管替代物支架材料,再血管化,种子细胞,转化生长因子”为中文检索词.共检索到140余篇相关文献,45篇符合纳入标准.结果与结论:组织工程化气管是利用机体的活体组织或者种子干细胞在体外支架材料上进行扩增繁殖,植入病损气管,修补原气管缺损,或者在原位进行诱导缺损端的增殖分化,从而修补缺损并能达到一定功能的技术方法.组织工程化气管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种子干细胞、气管支架材料、软骨生成和促进组织工程化气管再生的血管因素及相关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两种推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方法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影响。方法:将65例NRDS需经气管插管给P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使用注射器针头斜刺插入气管导管给药,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给药。观察两组患儿给药过程中心率、血氧饱和度、药物反流、呼吸困难改善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给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及心率下降例数少于对照组,药物反流率明显减少(P<0.01),给药后呼吸困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注射器针头直接插入气管导管给药方便易行,可有效减少缺氧发生及药物反流,有利于药物弥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病人围气管插管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呼吸衰竭病人行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明显改善,好转出院,5例死亡。[结论]加强围气管插管期护理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呼吸衰竭病人围气管插管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呼吸衰竭病人行经口腔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7例明显改善,好转出院,5例死亡.[结论]加强围气管插管期护理是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常规给予机械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的呼吸道的护理.[方法]心脏手术经口气管插管77例、经鼻气管插管15例,在机械通气阶段加强呼吸道护理.[结果]呼吸模式参数设定、保持呼吸道通畅、无菌操作、保护口腔、鼻腔黏膜完整性、病情动态观察与对比是术后机械通气的关键,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各有优缺点.[结论]留置气管插管与加强呼吸道管理是保证患儿渡过早期心肺功能不稳定阶段的主要措施,根据惠儿具体情况选择插管方式,使患儿最大受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24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潮气流速容量曲线的测定,以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阻力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美国Sensor Medics公司生产的2600型全自动小儿肺功能测定仪,在潮气状态下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连续记录潮气呼气流速容量曲线。结果所有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都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力增高,尤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主,其增高程度与患儿病情的轻重呈正相关。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尽早进行潮气流速容量曲线的测定,以判断患儿病情,为其治疗和护理提供客观依据;潮气流速容量曲线的测定操作简单易行,并且无创,在临床上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