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门诊西药房的数字化管理措施,分析其对药品管理与发放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的30例医院门诊药房药师,作为临床研究对象。2016年6~12月期间行门诊药房常规管理,设为对照组;2017年1~6月期间加行精细化管理,设为观察组。总结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应用,分析其应用结果。结果:观察组的药品盘点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张调剂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等候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报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账实相符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药品差错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管理在医院门诊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化药品管理与发放流程,避免药品差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细节管理理念联合信息追溯系统在药房发放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10月在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西药房所进行的342例药品发放事件为对照组,2016年11月~2017年5月在医院西药房所进行的342例药品发放事件为观察组。对照组在药房发放管理中应用信息追溯系统,观察组则联合应用细节管理理念和信息追溯系统。分析两组在管理期间药品发放差错情况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并于药品发放后进行满意度评估。结果:观察组在药品发放过程中药品差错、时效差错、剂型差错、剂量差错等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房发放管理中联合应用细节管理理念和信息追溯系统效果显著,可减少药品发放差错发生概率,避免医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住院部药房药品调配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为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部药房药品的合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7月医院住院部药房的药品调配情况,将此阶段作为对照组,于2016年8月~2017年2月在医院住院部药房开展QCC,将此阶段作为观察组,评估活动目标达成情况,并比较QCC开展前后住院部药房的药品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及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结果:观察组的药品调配差错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工作人员综合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QCC可降低药品调配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对住院部药房的药品调配管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成药注射液的药房管理及其对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到2016月12月本院药房管理实施前中成药注射液资料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到2018月1月本院药房管理实施后中成药注射液资料作为观察组,每组资料均收集300例。对比两组中成药注射液差错事件发生率、使用科室评分。结果:通过对对照组中的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管理制度问题、药品质量、临床使用情况、变态反应、生产工艺等为主要问题。观察组实施针对性药房管理后,中成药注射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且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使用科室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成药注射液的药房管理问题进行分析统计,并针对管理中的问题,实施相应的管理改进措施,进一步提高中成药注射液应用效果,减少中成药注射液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相关科室对药房管理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药房药品数字化管理与发放的可行性。方法:将实施数字化管理后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情况作为观察组,将未实施数字化药品管理和发放的情况作为对照组,经过整理和分析,将两组患者取药时间、药房药品盘点时间、药品账目相符率及药品损失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取药时间平均为(18.68±3.23)min,药房药品盘点时间平均为(1.02±0.51)d,药品账目相符率平均为(95.72±2.39)%,药品损失率平均为(0.05±0.02)%。对照组资料显示,患者的取药时间平均为(29.54±4.36)min,药房药品盘点时间平均为(3.01±1.26)d,药品账目相符率平均为(86.12±3.23)%,药品损失率平均为(0.27±0.02)%。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房实施计算机数字化药品管理与发放,提高了医院整体效益,值得在各医院进行计算机数字化药房药品管理和发放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数字化管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引入数字化管理前后药品管理与发放措施的变化情况,方法;整理比较医院采取数字化管理前(对照组)、后(观察组)各一年中的门诊西药房药品盘点时间、账实相符率以及报损率。结果:观察组各项药房管理项目数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数字化管理体系可以极大提高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改善账实相符率低、西药报损率高的状况,并可明显降低各类失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药品管理及发放差错的案例进行总结性分析,以制定更加完善的药品管理方案。方法:将于2017年3月~2018年12月在医院西药房发生的50例发放差错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差错事件类型及导致因素,制定改进措施。结果:随机抽取的50例发放差错事件中,药品发错比例为42.00%,药物剂型错误比例为34.00%,剂量发放错误比例为24.00%。经过分析后,导致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的原因主要有主观因素(如管理制度不完善、处方问题、职业能力等)、客观因素(如外包装相似、药品规格、剂型等)。结论:对西药房中的药品管理及发放差错进行定期整改,改善药品管理制度,优化发放制度,提高服务质量,控制药品发放差错事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药品规范化管理在心内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金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实施药品规范化管理前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实施药品规范化管理后的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用药差错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药品规范化管理能够显著减少心内科患者的用药差错,提高患者满意度,对心内科的药品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当中实施PDCA管理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济南市济钢医院门诊药房中2个不同时间段的高危药品进行分组,实施PDCA管理之前(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行常规管理模式的高危药品为对照组(n=168),实施PDCA管理之后(2017年12月至2018至11月)的高危药品为观察组(n=168),比较两组的管理效果,分析并总结对照组常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结果:观察组的管理流程、专人专管、药品专用标识、药品专册登记、药品专区存放、管理有效期限、管理定量标准、控制不良事件发生、高危药品的管理平均分合计分值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门诊的药房当中,针对其中的高危药品进行PDCA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管理效果,保证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在门诊西药房中的应用。方法:将2016年医院门诊西药房常规管理阶段的数据纳入到对照组,将2017年医院门诊西药房实施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的数据纳入到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种管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门诊西药房药品盘点时间、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报损率均低于对照组,账实相符率高于对照组相符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西药房的管理中采用数字化管理结合药物合理分类,能够改善药房的内部工作效率,并提高服务患者的能力,从而提升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住院部药房药品盘点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舟山医院住院部药房2013~2014年工作资料为对照组,2015~2016年工作资料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对两组住院部药房工作资料做全面分析,并将所获相关数据作比较。结果:观察组工作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住院部药房药品盘点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强门诊药房药事管理对降低药患纠纷事件的意义。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门诊药房就诊1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统计医院门诊药房发生药患纠纷事件的数量;通过提高工作人员能力、加强药品质量监督、加强药患交流等方法加强门诊药房管理后,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医院在门诊药房进行就诊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对发生门诊药房药患纠纷事件进行统计,分析加强门诊药房药事管理对降低药患纠纷事件的意义。结果:观察组药患纠纷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加强门诊药房药事管理,能够降低药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应用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6月医院门诊输液室进行输液治疗患者1880例,按照护理管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管理模式,比较两组输液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未及时发现漏液肿胀3例,药疹1例;对照组护士未及时发现漏液肿胀15例,药疹8例,病情突变6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发生输液不良反应4例,护理投诉3例,护理差错事件1例,护理满意度评分(95.14±4.11)分;对照组发生输液不良反应26例,护理投诉20例,护理差错事件8例,护理满意度评分(89.64±2.01)分,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区管理和警示标志应用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能够减少输液不良反应情况,减少护理差错,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医药房现代化管理模式的管理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8~12月由医院中医药房发放药品的3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18年1~5月由医院中医药房发放药品的3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现代化管理模式。统计并比较两组的审核准确率、调配准确率、不合格处方检出率、退药率。统计并比较两组的管理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审核准确率、调配准确率、不合格处方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品有效期管理的准确率、药品的合理存储率、不同剂型药品细节管理符合标准率、剂量正确率、给药方式正确率、给药频率正确率、联合用药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能够通过与HIS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相对接,对于中药房工作管理的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强化药房管理方式、常规管理方式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住院患者200例,采取抽签分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强化药房管理)、对照组100例(常规管理),将两组的用药差错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管理效果评分以及管理模式、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用药差错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的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效果评分(89.21±0.15)分、管理模式评分(91.20±1.28)分高于对照组管理效果评分(70.45±0.17)分、管理模式评分(75.45±1.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医院药房实施强化药房管理方式,取得显著效果,其与常规管理相比,在用药差错发生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管理效果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管理模式评分等方面,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SHEL模式的实施与成效。方法:医院于2018年1月开始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实施SHEL模式,并就SHEL模式实施前后高危药品管理差错发生率进行比较,明确SHEL模式在药品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SHEL模式实施后高危药品管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SHEL模式在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在显著降低高危药品管理差错发生率的同时,提高了患者临床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医院门诊药房开展合理用药咨询的效果。方法:2017年7~12月未开展合理用药咨询在医院门诊取药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2018年1~6月医院门诊药房开展合理用药咨询在医院门诊取药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观察组,调查两组患者药品知识掌握情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药品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药房开展合理用药咨询,能够加强患者对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降低患者用药风险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智能化自动发药后门诊药房处方的差错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1日~2017年7月1日《门诊药房差错记录本》记录的处方差错,按照是否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分为两组,A组两个窗口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B组两个窗口仍是传统的配药模式,两组窗口平均日处方量接近,门诊配发药均为HIS系统,分析A、B组门诊处方的差错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的门诊处方差错例次明显减少,差错以数量错配发为主,其次为药品错配发,错配发药品基本上是设备外药品(即手工配药)。结论:门诊药房实施智能化自动发药后门诊处方配药差错总例次明显降低,但药品错配发百分比仍较高,有待进一步提高、完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对药品管理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永康市中医院2017年11月~2018年10月实施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前接受中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医院2018年11月~2019年10月实施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后接受中药治疗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中药房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中药房管理,观察两组的药品管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药品调剂时间、复核出错率、药品退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调配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药品调配的效率和准确率,减少药品复核出错率、药品退换率和药品调剂不良事件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对药房药品管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2017年医院门诊药房发放药品为此次调查对象,在2016年实施传统药房管理模式,在2017年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比较实施不同管理模式后对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的影响。结果:与传统药房管理模式相比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门诊药房退药率明显下降,并达到了预计的降低目标(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降低门诊药房退药率方面起到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