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住院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对2017年5月-2018年5月一所二级甲等医院,一所三级甲等医院170例老年围手术期直肠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分析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疾病史、体重指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及围术期尿路感染发生与术后尿失禁的关系。结果 老年直肠癌术后发生尿失禁有38例(23.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糖尿病史、腹部盆腔手术史、体重指数BMI>25kg/m2、手术时间>150min、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是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尿失禁的独立因素,差异有显著性(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围术期发生尿路感染、BMI指数>25kg/m2、腹部盆腔手术史老年直肠癌患者尿失禁发生率高。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情况不容忽视,术前要评估患者有无尿失禁史、年龄、腹部盆腔手术史、糖尿病史、体重指数、避免围术期发生尿路感染,缩短手术时间,及早对老年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术期尿失禁发生及危险因素状况,为制定老年结直肠癌围术期护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法抽取2016年—2017年1所二级甲等医院、1所三级甲等医院60岁以上的病人346例为研究对象,将病人年龄、体重、并发症、手术名称、留置导尿时间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体质指数(BMI)、腹部手术史、术前有尿失禁史、手术方式、术后镇痛泵使用时间、术后发生尿路感染是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围术期尿失禁的独立因素(P0.05),尿失禁的类型以充溢性尿失禁为主。[结论]老年结直肠癌围术期病人尿失禁与体质指数、腹部手术史、手术方式、使用镇痛泵时间、术后尿路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28例作为建模组;另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三亚市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老年直肠癌患者135例作为验证组。依据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情况将建模组128例老年直肠癌患者分成发生组(n=43)与未发生组(n=85)。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列线图模型,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与校准曲线验证预测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列线图模型的区分度和一致性。结果 128例老年直肠癌患者,43例(33.59%)术后发生尿失禁。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有尿路感染、体重指数≥24 kg/m2、有腹部手术史、术前有尿失禁史均是影响老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尿失禁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95%CI:0.718~0.896);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  相似文献   

4.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结直肠癌病人手术逐年增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尿失禁也成为一个困扰手术预后及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主要通过文献检索了解围术期老年结直肠癌尿失禁的影响因素及改善措施,为围术期老年结直肠癌病人尿失禁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尿失禁知识宣教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尿失禁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12月31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出现尿失禁症状的老年患者,将前两个月收治的3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后两个月收治的37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包含运动、饮食、药物、心理、危险因素控制这五大部分的尿失禁知识。以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LF)及尿失禁生活质量问卷(I-QOL)作为评估工具。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国际尿失禁问卷简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尿失禁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失禁知识宣教可改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术期尿失禁患者排尿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综合评估对围术期老年病人发生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年龄70岁的157例择期行腹部或骨科手术的老年病人,术前对病人进行老年综合评估,观察病人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和住院时间的延长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57例病人中,男80例,女77例,平均年龄75.98岁±5.36岁;腹部手术108例,骨科手术49例;发生术后并发症25例,住院时长17d的有69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共病(P=0.010)、认知功能(P=0.000)、衰弱(P=0.005)、日常生活能力(P=0.012)、血肌酐(P=0.005)是围术期老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手术类型(P=0.001)、婚姻状况(P=0.040)、文化程度(P=0.016)、共病(P=0.023)、血红蛋白(P=0.003)、血清清蛋白(P=0.001)是围术期病人住院时长的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共病(OR=0.356)、认知功能损害(OR=0.222)、老年综合征的评估个数(OR=0.202)是围术期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共病(OR=0.315)、手术分类(OR=0.771)、血清清蛋白(OR=0.662)是围术期老年病人住院时长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对择期行腹部或骨科手术的老年病人进行老年综合评估有助于识别发生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延长的高危病人。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了解围绝经期女性宫腔镜手术后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及致病菌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在某院行宫腔镜手术的498例围绝经期女性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情况及致病菌特点进行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来筛查患者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98例行宫腔镜手术的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在手术后共有41例发生盆腔感染(占8.23%),从中检出69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分别占57.97%、34.78%和7.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0岁、阴道pH值≥5.0、合并糖尿病、术前贫血、宫腔镜手术史以及既往生殖道感染等是导致围绝经期女性宫腔镜手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则是避免围绝经期女性宫腔镜手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 围绝经期女性宫腔镜手术后盆腔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真菌也占有一定比例,与女性的年龄、阴道pH值、血糖、营养情况、宫腔镜手术史、盆腔感染史及预防性用药情况等关系密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有盆腔放射治疗史的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放疗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最近13年的膀胱癌患者资料,自1995年1月至2008年5月,本院共进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59例.其中有11例患者手术前有盆腔放射史.分析常见的并发症以及放疗对手术和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发生一或多个并发症的患者高达72.7%(8,11),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包括肠梗阻、伤口问题、输尿管回肠吻合口漏尿(或狭窄)及淋巴漏.围手术期死亡2例.术中仅有4例行姑息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论:对有盆腔放射治疗史的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手术难度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医生需要在手术之前充分准备,包括家属沟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老年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100例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同期无压力性尿失禁中老年女性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调查,并对中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发生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路感染史、盆腔手术史、便秘史、子宫脱垂史、绝经、阴道分娩、憋尿习惯是导致中老年女性压力尿失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尿路感染史、盆腔手术史、便秘史、子宫脱垂史、绝经、阴道分娩、憋尿习惯为中老年女性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护理干预,可降低其发生的概率,提升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对近2 年来28 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并发心功能不全2例、肺部感染3例(急诊手术)、心律失常2例、肺栓塞1例。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的围术期提供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以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盆底重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方法对住院手术治疗的39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提供规范化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网片侵蚀及感染的预防和护理,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和护理,尿潴留的预防和护理,泌尿系感染的预防和护理,脏器损伤的预防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经1~24个月随访,39例患者均未出现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结论对盆底重建手术患者提供围术期规范化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措施,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后并发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并探讨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0月在医院行ELRP患者200例,将其中并发尿路感染的53例患者作为病例组,未并发尿路感染的14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发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经过单因分析素筛选,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术前肾功能不全、ASA等级、D-二聚体是并发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年龄≥60岁、BMI≥30、术前肾功能不全、CCI评分≥2分、ASA等级Ⅲ~Ⅳ、D-二聚体1.5μg/ml是并发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护理人员需加强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降低并发尿路感染风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经病理检测确诊,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3例。收集患者手术方式、性别、年龄、留置胃管、颈部清扫、饮酒史、使用呼吸机、吸烟史、应用抗菌药物等临床资料,对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3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21株菌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占比66.67%;革兰阳性菌6株,占比28.57%;真菌1株,占比4.7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抗菌药物、留置胃管、术后营养支持较差及全喉切除术是喉癌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喉癌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应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为提早预防提供参考依据,以降低术后感染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改良经闭孔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8例SUI患者行改良TVT-O术治疗,并给予精心围术期护理,术前加强盆底肌力和紧张性训练,术后做好并发症护理,指导进行膀胱功能训练.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1年,4例于术后6个月再次出现尿失禁症状,经治疗后好转,其余症状均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TVT-O术治疗SUI效果满意,做好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2年7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68例,采取精心细致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8例患者中治愈65例,好转3例,手术成功率100%。结论:专科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做好切口观察、保留尿管的护理、盆底肌功能锻炼等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龄直肠癌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并探讨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给予常规护理的320例高龄直肠癌患者列为对照组,统计切口感染率,分析导致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336例高龄结直肠癌患者列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2009~2012年切口感染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①对照组手术时间>3 h、BMI>24.0 kg / m2、Dixon 手术、术前1 d 应用抗生素、未放置膀胱前引流管、连台手术、合并糖尿病的高龄直肠癌患者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手术时间≤3 h、BMI≤24.0 kg / m2、Miles 手术、术前3 d 应用抗生素、放置膀胱前引流管、非连台手术、无糖尿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 分期切口感染率:A 期相似文献   

17.
蒋清群  周萍  郑琰  江春芳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1):1297-1303
目的 探讨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拟行根治术的80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行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和出院随访。比较两组拔除导尿拔管后当天、2周及1、3、6个月尿失禁程度和盆底肌肌力,比较两组拔除导尿管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和尿失禁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结果 借助云随访平台实施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患者拔除导尿管后2周及1、3、6个月,试验组盆底肌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尿失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拔除导尿管后6个月时生活质量和尿失禁健康知识得分分别为93.50(88.25,100.00)分、20.00(20.00,20.00)分,均高于对照组的57.00(42.75,77.00)分、10.00(9.00,11.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基于云随访平台的医院-家庭连续性护理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癌根治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盆底肌肌力和尿失禁健康知识得分,改善患者的尿失禁问题,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分析高龄骨科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风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624例,其中56例发生肺部感染作为感染组,568例未发生肺部感染的作为非感染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确定高龄骨科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术后卧床时间、不同麻醉方式、NNIS分级、不良气管摘管操作、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是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0岁、术后卧床时间≥14 d、不同麻醉方式、NNIS分级≥2、不良气管插管操作是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骨科术后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诸多风险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应高度警惕,合理预防、规避风险因素,以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留置尿管发生泌尿系感染的相关因素,了解留置尿管老年患者泌尿系感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泌尿系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病历、护理记录、尿常规和尿培养等化验报告与科室院内感染小组成员填写的医院获得性感染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某院老年科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留置尿管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泌尿系感染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24例留置尿管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感染者82例,占36.5%。留置尿管的老年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情况与其年龄、性别、留置尿管的时间、尿管的护理措施等因素有关。结论严格掌握老年患者留置尿管指征,尽量减少老年患者的置管率,缩短置管时间,积极治疗原发病,针对不同感染情况加强管道护理是降低院内泌尿系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高危患者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将62例腹腔镜下老年前列腺癌术后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1例,干预组采用有计划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术后3周拔除尿管后1、2、4周两组患者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第1、2、4周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下老年高危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早期行盆底肌训练结合膀胱康复训练,记录每日饮水和排尿情况,填写功能训练表等康复护理措施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