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复杂,免疫细胞、滑膜细胞和破骨细胞均参与其发生、发展。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存在于所有多细胞生物中高度保守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在RA患者细胞中存在异常激活,与RA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主要分析Notch信号通路在免疫细胞、滑膜细胞及破骨细胞增殖、分化、生存及效应过程中的作用,介绍Notch信号通路介导RA的可能途径,有利于从Notch信号通路角度认识RA的发病机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不协调的93同系物B1(uncoordinated 93 homolog B1, UNC93B1)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UNC93B1是一种内质网驻留蛋白,能够参与多种胞内TLR信号通路的激活、内质网钙电流的调节,促进机体自身免疫反应,增加炎性因子水平,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UNC93B1对胞内TLR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在几种重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防治策略有限,临床疗效仍欠佳。已知,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可通过负性调节,维持免疫细胞的稳态和机体的健康。因此,深入探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类风湿关节炎(RA)等的发生和发展中,PD/PD-L1在多种免疫细胞功能紊乱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有望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故本文就PD-1/PD-L1在SLE和RA中的研究现状,及以其为靶点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前景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Wnt信号通路是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该通路在器官和组织的早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异常表达或激活该途径会导致各种疾病甚至肿瘤的发生.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最常见的免疫系统疾病,病程迁延反复,死亡率较高。由于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常造成多系统器官的损害和自身免疫性炎症。有报道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与SLE有密切关系,SLE可伴发甲状腺组织的免疫异常,引起甲状腺功能的紊乱。本文观察了43例SLE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并对TT_3、TT_4、游离T_3(FT_3)、游离T_4(FT_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变化与疾病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无能B细胞是通过克隆无能达到免疫耐受的B淋巴细胞亚群。无能B细胞通过BCR表达水平下降、BCR信号通路改变、寿命缩短等方式维持免疫耐受,其功能受辅助性T细胞、Treg细胞、固有免疫、催乳素等因素调节。但无能B细胞的免疫耐受状态具有可逆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无能B细胞在SLE、RA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结果,599例患者,其中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313例,非自身免疫性疾病286例,所有患者血清检测ANA,以Hep-2细胞/肝组织为基质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结果 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干燥综合征(SS)、类风湿性关节炎(RA)、混合型结缔组织病(MCTD)和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3.43%、53.66%、61.04%和90.63%;在非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阳性率为21.68%,阳性率明显低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组(P〈0.01);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组,荧光核型以颗粒型最多见,占47.22%~63.84%.结论 ANA的检测有助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筛查.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表明雌激素影响这类疾病的发生。雌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水平、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雌激素受体介导的信号通路等方面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雌激素及其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人群患病率为0.3%~0.7%,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极为常见的一种,但其临床研究远落后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关节炎(RA)等其他风湿性疾病[1],故对病因形成及临床特征进行探析性研究,为加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转移相关肺腺癌转录本1(MALAT1)、 hsa-miR155-3p表达及其与Notch信号通路关系,探讨RA可能发病机制。方法采取RA患者(RA组)、健康对照者(NC组)外周血,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筛选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利用反转录PCR检测筛选的lncRNA MALAT1和hsa-miR155-3p及Notch信号通路受体配体表达。结果通过lncRNA测序分析发现,共有9158条差异表达的lncRNA。基因本体(GO)功能分类注释得出差异表达的mRNA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细胞转录调节等。通过通路(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与免疫炎症、应激、 Notch通路等功能基因变化有关。经顺式(Cis)和反式(Trans)预测, Jagged1/2、 Delta1/2、 Notch1/2可能与RA发生密切相关。与NC组相比, RA组MALAT1降低, hsa-miR155-3p明显升高; Notch通路配体Delta1、 Delta2、 Jagged1、 Jagged2及受体Notch1、 Notch2表达升高。相关性分析显示, hsa-miR155-3p与MALAT1呈负相关, hsa-miR155-3p与Notch通路Delta1、 Jagged1呈正相关, MALAT1与Jagged2呈负相关。结论 RA患者lncRNA MALAT1降低、 hsa-miR155-3p增加,共同调节Notch信号通路变化。  相似文献   

11.
Notch信号通路是唯一一个通过两个相邻细胞间受体与配体相互作用进行信号传递的信号通路,该通路对哺乳动物体内一些重要发育过程及稳态维持具有重要意义,如细胞生长增殖、上皮细胞分化、血管生成以及免疫系统调节等。研究发现当Notch信号通路发生异常改变,尤其是Notch1受体蛋白表达异常时,可引起一些细胞或器官的肿瘤性改变。该文就Notch1在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展望Notch1可能作为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CD5是主要分布在T淋巴细胞及少量B淋巴细胞表面的大分子糖蛋白,不仅参与固有免疫反应,还调控T、B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并通过TCR和BCR信号通路影响T、B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功能。CD5在T细胞中通过与CK2结合共同调节后续信号通路的功能及活性,而B细胞中的B1a细胞也可特异性表达CD5使其在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而引起的疾病,研究发现CD5参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过程。本文综述CD5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为CD5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靶向治疗提供新观点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TREM-1是一种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活化受体,目前研究已发现,TREM-1可参与炎症反应,在脓毒症、肺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炎症性肠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对TREM-1的研究较少。本文对TREM-1的结构特点、信号传导通路及与疾病关联进行分析与归纳,探索TREM-1与炎症性疾病尤其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性,为临床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Dickkopf-1(DKK-1)属于富含半胱氨酸蛋白,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内源性抑制因子;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成人关节软骨和退行性软骨组织的调节器,对骨量调节尤为关键。经典Wnt信号通路受到多种细胞因子调节,其中DKK-1作为负调节蛋白,能够通过抑制该通路的传导,进而抑制新骨形成。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作为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起软骨和骨的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残疾。因此,本文将DKK-1作为治疗RA的刺激靶点,对DKK-1的结构、作用机制及其对RA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DKK-1在RA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RA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银屑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多基因遗传的皮肤疾病,其病理变化的形成需要多种信号通路和细胞因子的共同参与.近年来关于银屑病相关细胞因子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调控信号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其中IL-6触发的三条途径,包括Ras/Raf/MEK/ERK途径、PI3K/AKt途径和JAK/STAT途径,共同促进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炎症反应及血管生成等病理变化;下面针对IL-6信号通路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慢性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因素在该病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国外多项研究表明STA T4rs7574865 SNP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  相似文献   

17.
周艳  肖林生 《免疫学杂志》2007,23(3):349-35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未明.研究发现,除了HLA基因的相关性以外,还可能存在其它重要的敏感基因[1].近年来发现CTLA-4基因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本文检测SLE及RA病人CTLA-4基因多态性,进一步探讨SLE及RA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8.
存在于细胞质中的游离DNA可被机体固有免疫系统识别清除,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 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 STING)通路参与固有免疫并发挥重要的免疫调控作用。cGAS-STING信号通路参与胞内微生物和自身胞质中异常核酸的识别。该综述阐述cGAS-STING信号通路介导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研究,旨在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寻找有效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张明媚  魏萌 《中国免疫学杂志》2022,38(12):1535-1538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以进行性滑膜炎为主要特点,最终导致不可逆的关节破坏和全身并发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甲基化在RA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DNA甲基化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参与编码DNA的最终翻译。多个差异性DNA甲基化相互作用,可引起炎症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导致免疫系统紊乱,免疫疾病活动。信号通路参与RA的发病和进展,是病理机制及差异性DNA甲基化位点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几年RA的信号通路DNA甲基化研究进展,以期为该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20.
酸性鞘磷脂酶(ASM)通过水解鞘磷脂生成神经酰胺,神经酰胺通过重组给定的信号体,在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及参与应激反应等方面发挥诸多功能。ASM/神经酰胺通路参与免疫细胞在体内的功能调节,进而参与肿瘤、急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和发展。本文将对ASM/神经酰胺通路在代谢途径、固有及获得性免疫细胞调节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