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肝胆管结石病是我国常见的良性胆道疾病,病情复杂、解剖变异多,由于术前缺乏对肝内脉管结构的可预见性和手术规划性,导致外科手术治疗并发症多、周期长,术后结石残留率、复发率高。数字智能化诊疗技术以三维可视化、分子荧光成像、增强现实手术导航为核心,指导个体化肝胆管结石病诊疗,从而提高手术精确性和安全性,已在肝胆管结石病诊治上初见成效,随着该技术不断完善发展,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有望进一步达到智能化、导航精准化、微创个体化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肝胆管结石病即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是我国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具有地域性,以华南、西南、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等省市为高发区。肝胆管结石病属良性疾病,但由于其常合并复发性胆管炎、胆管狭窄、肝脓肿等,在病程晚期还会引起肝硬化或肝萎缩甚至胆管上皮癌变~[1]。肝胆管结石病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其病变广泛、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以术后结石残留和复发最多,且再次治疗方法和时机较难把握。肝胆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仍是  相似文献   

3.
正肝胆管结石病是一种由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结石所导致的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肝胆管结石病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由于其变化多样,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并发症率高,远期疗效差,最终常发展成为终末期胆病或恶性肿瘤,目前仍然被认为是肝胆外科领域的严峻挑战。随着精准外科时代的来临,外科医生可以从更多的维度去考量这个疾病,更加精准地评估手术的风险,制订手术作业的方案,以期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肝胆管结石病在我国是常见病。诊断主要是在临床表现基础上结合影像学检查,超声、CT和磁共振常联合使用。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是普通外科良性疾病中的难题,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手段,基本原则是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治复发。随着微创外科迅猛发展,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也日趋成熟。运用影像学手段术前精确评估,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才能为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带来最佳治疗。  相似文献   

5.
正肝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在亚洲国家如中国、韩国及日本比较常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胆管解剖异常、胆管狭窄、胆道感染等有关。大多数肝胆管结石会引起病人反复发作胆管炎,若缺乏合理有效的治疗,最终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甚至癌变~[1]。虽然肝胆管结石是一种良性疾病,但治疗较困难,一些复杂的肝胆管结石病人经历反复多次手术治疗仍难以治愈,如何提高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效果是胆道外科  相似文献   

6.
肝胆管结石病外科治疗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06年报道第一例肝内胆管结石病至今已有100年了,肝胆管结石病一直以来以病变广泛、病情复杂、手术并发症多、复发率高而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近些年来,随着对肝胆管结石病认识的提高,该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主要靠外科手术,对  相似文献   

7.
叶竹平 《中国科学美容》2011,(22):181-181,134
目的探讨双侧弥漫性肝胆管结石病行多处肝叶切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双侧弥漫性肝胆管结石病患者均行规则性肝左外叶切除+右肝局部楔形切除手术治疗。结果 80例患者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左外叶切除+右肝局部楔形切除是治疗双侧弥漫性肝胆管结石病的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肝胆管结石病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发病率仍较高,传统开放手术作为其经典治疗方式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问题。近年来,腹腔镜的技术进步和器械更新、尤其是da Vinci手术机器人引入临床,为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崭新途径。目前,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肝胆管结石病的治疗,且已证实能达到与开放手术同样的疗效,包括结石清除率,残留、复发率以及远期疗效优良率等,并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美容等近期疗效优势,其适应证为早期、区域型肝胆管结石病。da Vinci手术机器人解决了传统腹腔镜技术在视野、器械操作灵活性等方面的局限性,突破了腹腔镜外科发展受限的瓶颈,使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微创治疗成为可能。从早期临床实践来看,手术机器人系统应用于选择性复杂肝胆管结石病安全、可行,特别适用于合并肝门区胆管病变,需要行肝门部胆管整形及重建的复杂肝胆管结石病。但目前手术机器人治疗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报道极少,其在肝胆管结石病治疗中应用的适应证、技术方法和疗效等尚需大样本研究以及长时间随访结果进一步评估总结。  相似文献   

9.
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然而该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难度,是肝胆外科医生需要攻克的难题之一。现今在智能化诊断和精准化外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治理念和技术迎来了新的变革。例如以三维可视化为代表的新技术为肝胆管结石病的术前诊断、评估和手术规划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以腹腔镜肝部分切除术为代表的微创手术已经成为治疗肝胆管结石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新时代下的外科医生仍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结合最前沿的技术手段,探索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新方法,不断推动病人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正肝胆管结石病,即原发性肝内胆管结石,是指始发于肝内胆道系统的结石疾病,并不包括胆囊内排出并上行至肝内胆管的结石,也不包括继发于损伤性胆管狭窄、胆管囊肿、胆道结构变异等其他胆道系统所致胆汁淤滞和胆道炎症后形成的肝内胆管结石[1]。该疾病可单独存在,也可与肝外胆管结石同时存在。肝胆管结石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胆管系统和肝细胞损伤,且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该疾病是我国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2]。虽然,目前肝  相似文献   

11.
尽管肝胆管结石病发病率有下降,但在我国仍然不是一个消失中的疾病。肝胆管结石病多合并肝胆管狭窄、反复发作的胆管炎,晚期发展至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且是发生胆管癌的重要因素,对病人的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诊断和治疗均非常困难。规则性肝段、肝叶切除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首选方法,双侧病变应争取行双侧的病灶切除,但应建立在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基础上、尤其是建立三维可视化图像,才能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胆管空肠吻合术作为辅助的治疗方法须严格掌握适应证、选择合理的吻合方式。经皮经肝胆道镜技术为不能手术肝切除或多次手术后、合并肝硬化的残留和(或)复发性结石病人增加了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2.
正肝胆管结石病多在我国西南、华南、长江流域以及东南沿海地区高发。我国肝内外胆管结石病的患者可占各类胆石症患者的1/3以上,其中部分患者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高,需要反复多次手术治疗,同时可能出现胆源性肝硬化、肝实质毁损及胆管癌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1]。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手段,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如胆管切开取石、肝切除、胆管狭窄修复、肝移植等,以及微创手术如腹腔镜、内镜、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肝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指征与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胆管结石病在近十余年来有明显下降趋势,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肝胆管结石病的相对发生率占胆石病的7%~8%。然而有资料表明,在不少地区,尤其是基层医院,肝胆管结石病仍然是临床常见的而处理又十分棘手的问题,尚有大量的临床问题有待解决。因此,当前肝胆管结石病的外科治疗指征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仍值得重视。合理的术式选择依赖于术前、术中对肝胆管结石的定位判断的准确性,因此肝胆管结石病的定位是手术决策的关键,术前的诊断应包括:(1)结石的分布、数量、大小;(2)肝内胆管分支及变异;(3)肝内外胆管的病理改变、狭窄与扩…  相似文献   

14.
亚洲国家中以台湾地区的肝胆管结石发病率最高,肝胆管结石占所有胆道结石的20%。因右肝切除,特别是右肝叶切除手术的危险性较大,故右肝切除治疗右侧肝胆管结石病仍有争议。作者报告一组右肝叶切除治疗选择性右肝胆管结石病人的治疗结果,并对手术指征和手术方法的合理性进行讨论。病人与方法台湾ChengKung大学医院外科于1988年~1995年共收治169例肝胆管结石病人并接受外科治疗。术前通过ERCP、PTC、超声波和CT等影象学检查对肝胆系统的状况有比较完整的了解。上述检查不仅能提示结石和狭窄的特点,还能发现肝脏萎缩程度和其它相关…  相似文献   

15.
肝内胆管结石作为一种"非恶性的难治性"疾病,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1].其术后残石率高,结石复发率高,再手术率高及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然困扰着同道们.经几十年不懈探索,进展不大,疗效不很理想.近年来肝内胆管结石的早期病例,即区域性肝内胆管结石病有增加趋势,其治疗效果较理想.从而给我们一个启示:肝胆管结石的病例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我们自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39例区域性肝胆管结石的诊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肝胆管结石病合并胆管炎及肝脓肿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的胆管梗阻及胆管感染 ,严重胆管感染可导致肝脓肿。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脓肿和普通的细菌性肝脓肿治疗不同 ,在处理肝脓肿的同时必须处理肝胆管结石和胆管梗阻。1 肝胆管结石的病理学特点肝胆管结石病是一种慢性胆管感染性疾病 ,胆管内结石造成胆管的梗阻 ,胆管的感染又加速胆管内结石的形成。梗阻和感染两者交替进行。肝胆管结石病时肝内的血管改变是血管增生与血管破坏同时存在 ,最终为血管破坏 ,使病变部位的血液供应减少。结石病时胆管壁明显的增厚 ,胆管周围血管丛的血管增生、扩张。但在病变的后期胆…  相似文献   

17.
肝胆管结石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肝胆管结石病是指原发性肝内胆管的结石病,是常见病和难治性胆道疾病。肝胆管结石由于其复杂的病因和病理改变,而以其高发病率及感染、癌变、胆汁返流、残留结石、残留肝管狭窄、症状反复、肝脏损害等并发症成为胆道外科尚待解决的难题之一。如何降低肝胆管结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掌握好手术时机,选择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已是当前肝胆管结石治疗的突出问题。历经几十年的不断努力,我国肝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已经取得明显的提高,肝移植技术的逐渐成熟,为复杂多发性肝胆管结石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途径,但由于外科治疗选择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并发症的防治仍然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8.
肝胆管结石病是常见的胆道外科疾病。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创伤大、风险高。近年来,随着腔镜外科技术在胆道外科的迅猛发展,经皮经肝胆道取石手术尤其是经皮经肝一期胆道造瘘取石手术微创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优势逐步凸显,逐渐在临床应用。由于肝内胆管结石分布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经皮经肝胆道镜取石技术在术前规划、超声导航、胆道出血和胆道狭窄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正肝胆管结石是我国常见的胆道疾病,虽然近十几年来发病率有下降趋势,但病人总数仍居世界首位~([1])。我国的肝胆管结石病治疗水平居世界领先行列。200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发布新一版《肝胆管结石病诊断治疗指南》,确定了"去除病灶、取尽结石、矫正狭窄、通畅引流、防治复发"的治疗原则,极大丰富和完善了该病的治疗理念~([2])。2013年,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微创外科医师专业委员会发布《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专家共识(2013版)》,标志着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已得到广泛认可~([3])。  相似文献   

20.
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胆管结石病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对1 8例右侧肝胆管结石病患者所行"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18例"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中,术后2例存在残余结石,其他患者术后均未见胆管炎症发作和结石复发。结论肝门上径路肝切除术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右侧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