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22年, 在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衰竭和人工肝、代谢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领域都有重大进展, 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由于药物理化性质和宿主因素的相互作用~([1]),导致DILI患者临床表现多样、病理分型复杂,部分急性DILI患者可发展为慢性DILI,DILI患者还可发生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或自身免疫性肝炎样(autoimmune-like,AL)现象,造成诊疗困难。本文报道1例急性DILI发展为慢性DILI合并AL现象的患者,以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3.
2023年在肝脏疾病各研究领域都有重大进展, 现就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肝衰竭和人工肝、代谢性(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及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LD)等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就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药物诱导性自身免疫性肝炎(drug-induced autoimmune hepatitis,DIAIH)、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三者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特征、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做一综述,并分析鉴别要点,为提高临床医生相关诊治能力提供帮助。1定义上的差异DILI是指由药物诱发的不同程度的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报道1例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病例,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DILI)与AIH的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对药物性肝损伤认识的不断提高和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系统的日益完善,临床报道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病例数逐年增加,目前已知全球范围内有大约1 100多种上市药物有潜在的肝毒性~([1]),且有约20%左右的药物性肝损伤病例表现为慢性化,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出现类似自身免疫性肝炎表  相似文献   

7.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患者在服用中药、西药、保健品等而引起肝脏损伤的一类疾病。因为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不同而肝损伤的程度亦不同,急性肝损伤最常见,病情迁延可形成慢性肝损伤,严重者可致肝衰竭甚至危及生命[1]。目前,DILI分类仍不明确,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固有型、代谢异质型、过敏型。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肝细胞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炎、混合性肝炎[2]。研究表明目前常用且明确可以引起DILI的药物已经超过1100种,已成为一项重点关注的世界医疗安全问题[3]。  相似文献   

8.
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药物触发自身免疫系统导致的肝损伤,约占药物性肝损伤的6%~22%。目前,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亦无特异性的诊断标准,临床诊断困难。重点介绍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增强临床医生对这一特殊类型肝损伤的认识,提高对药物诱导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据《Hepatology》2014年2月报道】题:激素在急性肝衰竭中的应用(作者Karkhanis J等)药物诱导以及原因不明的肝衰竭可能类似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样的改变,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应答。为了评估糖皮质激素是否能改善暴发性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引起的或原因不明的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及其疗效是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哥伦比亚大学的Karkhanis等对1998-2007年的自身免疫性、原因不明以及药物导致的急性肝衰竭(ALF)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主要观  相似文献   

10.
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发病机制未明,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免疫因素在DILI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阐述免疫因素参与DILI发病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免疫因素参与DILI发病的机制,并比较免疫介导的DILI与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异同。DILI免疫学研究的开展对DILI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的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Liver transplant for 70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 Progress in immunosuppression,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perioperative care has promoted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from an experimental procedure to an accepted clinical treatment.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considered the standard therapeutic approach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1-4] with a postoperative survival rate increasing to 80% in 5 5] years.[1, However, there are a wide range of possibl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echnical and medical origin.[6-9] Based on ortho…  相似文献   

12.
作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唯一有效的方法,肝移植近年在国内发展迅速。叙述了肝移植在国内的最新发展成果,包括肝癌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杭州标准的确立;挽救性肝移植及降期治疗在肝癌肝移植中的最新应用;肝移植联合人工肝技术治疗急性重症肝衰竭的进展;活体肝移植技术创新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移植在中国的突破性发展。面临器官短缺,应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规范的器官捐献体系,在造福于广大人民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器官移植学界在国际上的声誉。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eedliverinjury,DILl)在非感染性肝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某院2002年1月一2012年12月3848例DILI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年度分布情况、患者性别、年龄及预后。结果DILl患者年住院数由88例(2002年)升至835例(2012年),在非感染性肝病中的构成比由13.19%升至21.52%。10~49岁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DILI的人数呈上升趋势;50~89岁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DILI的人数呈下降趋势。〈10、10~19、20~29、30.39、40~49、50~59、60。69、70~79和≥80岁各年龄组DILl患者构成比分别为1.65%、5.11%、12.10%、19.08%、25.45%、20.62%、10.42%、4.58%和0.98%。各年龄组女性构成比分别为30.16%、44.90%、49.46%、55.10%、58.37%、64.28%、58.85%、52.00%和27.78%。药物性肝硬化患者构成比为7.7%,药物性肝衰竭为4.1%,药物性肝炎为88.2%。3848例中总无效死亡率为7.61%,2010年开始DILl无效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12年为2.87%。结论DILl正逐渐成为肝病中的常见病,30。59岁为DILl高发年龄.30~79岁的nTlll患者以奇件为丰。  相似文献   

16.
李保森  孙颖 《传染病信息》2013,(5):263-265,275
药物性肝损伤是由于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伤,或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因其发生范围广,预测性差,且无特异性治疗方案,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本文针对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加强临床医生在用药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7.
The liver is an organ that has the largest amount of natural killer T(NKT) cells, which play critical rol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iver diseases.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summarize recent findings about the roles of NKT cells in liver injury, inflammation, fibrosis, regeneration and cancer. In brief, NKT cells accelerate liver injury by producing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directly killing hepatocytes. NKT cells are involved in complex roles in liver fibrogenesis. For instance, NKT cells inhibit liver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hepatic stellate cell activation and can also promote liver fibrosis via enhancing liver inflammation and injury. Inactivated or weakly activated NKT cells play a minimal role in controlling liver regeneration, whilst activated NKT cells have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liver regeneration. In liver cancer, NKT cells play both pro-tumor and anti-tumor roles in controlling tumor progres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近期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多中心、开放、非随机临床试验,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3片/次,2次/日,口服,共3个月)治疗240例NAFLD,其中男195例,女45例,平均年龄为(42.2±11.3)岁,基础疾病为超重和/或中心性肥胖。结果有240例被纳入本研究,临床症状改善率85.9%(164/191),其中以肝区不适感改善效果最为显著;ALT复常率62.5%(115/184),从治疗前的(79.59±43.63)U/L下降至(43.99±14.83)U/L,P〈0.01,同时AST、GGT和TG、TC和LDL-C也明显下降,P〈0.01;而HDL-C以及空腹血糖、HOMA-IR无明显改变,P〉0.05。35.4%(85/240)的患者B超脂肪肝程度下降1个或1个以上等级;74例患者肝/脾CT值从治疗前的0.78±0.18升高到治疗后的0.93±0.16,P〈0.001。未进行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的患者BMI、腰/臀围以及ALT、AST、GGT、TG、T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01,但饮食控制和增加运动的患者下降更快,P〈0.001。全组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8%(11/240),主要表现为消化道症状。结论复方牛胎肝提取物片对NAFLD有一定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9.
20.
肝再生增强因子(ALR)除了促进肝再生,保护肝损伤之外,可能在肝脏的器官形成和发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ALR在肝脏中的生物学功能和机制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归纳总结了ALR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指出ALR可能通过线粒体途径调控肝细胞的凋亡,从而参与肝脏的修复和再生。未来ALR可能作为肝衰竭患者肝再生及预后评估的候选分子,并有望成为临床治疗严重肝病和肝衰竭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