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裂头蚴病和无头蚴病:Ⅰ. 病原学的过去和现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头蚴不应误作无头蚴。裂头蚴头节具吸槽或吸槽裂,无头蚴没有头节。裂头蚴是迭宫绦虫的一个发育期,无头蚴是假叶目绦虫一个属的属名。裂头蚴引起良性的裂头蚴病,无头蚴引起恶性的无头蚴病。人裂头蚴病是由迭宫绦虫幼虫引起的,为食源性、水源性、接触源性或亲源性等多种方式传播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近20年来人裂头蚴病和无头蚴病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特别是前者。欧猬迭宫绦虫裂头蚴病和增殖无头蚴病主要分布于东亚,拟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见于美国。迄今全球已记载裂头蚴病患者约1 400例(分布于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泰国等地),确诊的增殖无头蚴病患者16例(分别于日本、中国、泰国、美国、巴拉圭、委内瑞拉和菲律宾等地)。人是迭宫绦虫裂头蚴的终止宿主,桡足类和蛙为其中间宿主,蛇、猪、鸟和食肉类动物为其转续宿主。无头蚴(绦虫)属的生活史尚不了解。本文综述了人裂头蚴病和无头蚴病的病原学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待续第二部分将涉及病理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流行病学、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2.
小鼠感染曼氏裂头蚴后体内虫体分布与血清抗体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昆明小鼠感染曼氏裂头蚴后组织中裂头蚴的寄生情况及血清中IgG抗体含量的动态变化,以了解昆明小鼠用于曼氏裂头蚴感染模型建立的价值。方法从黑斑蛙体内检获曼氏裂头蚴,口服法5条/只感染昆明小鼠,于感染后第2~10周分批处死小鼠,进行大体观察,并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的水平。结果小鼠感染裂头蚴后,多组织器官有裂头蚴寄生,其中以皮下肌肉处多见。裂头蚴寄生处组织有弥漫性淤血斑点或囊包块形成。实验小鼠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于感染后第2周检出,第2~8周呈上升趋势,第8周达峰值,后逐渐下降。结论昆明小鼠感染曼氏裂头蚴后组织中可检出裂头蚴和特异性抗体,用于建立曼氏裂头蚴感染模型,成功率高、造模简单、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3.
从广州的东北郊和南郊农贸市场,购获蛀和蟾蜍。其中蛙68只,为泽蛙和黑斑蛙。蟾蜍45只,均为黑眶蟾蜍。在68只蛙中,有62只自然感染裂头蚴,其感染率为91.2%。共检获裂头蚴532条,平均每蛙含有裂头蚴8.6条。裂头蚴主要寄生于大腿肌中,其次依次为背、前肢、小腿、腰肌和腹部。在腹膜及肠系膜内均查到3条以上寄生的裂头蚴。在45只蟾蜍中,有13只自然感染裂头蚴,其感染率为28.9%。共检获裂头蚴50条,平均每蟾蜍含有裂头蚴3.8条。裂头蚴在蟾蜍体内的寄生部位也是以大腿肌为最多,其后依次为腹、皮下、肺门和腰肌.测量472条裂头蚴的长度,其长度为0.2~9.7cm。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蛙类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目的 了解河南省蛙类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的自然感染情况, 分析人群感染曼氏裂头蚴的潜在风险。 方法 方法 分别在河南省12个调查点采集蛙类, 剥皮后检查并分离寄生于蛙肌肉中的曼氏裂头蚴, 记录其位置和数量。 结果 结果 河南省蛙类曼氏裂头蚴自然感染率为26.63% (306/1 149), 累计发现曼氏裂头蚴1 897条, 平均感染度为6.2条/只; 青蛙曼氏裂头蚴感染率高于蟾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30.42, P<0.01); 病例居住地青蛙的曼氏裂头蚴自然感染率高于其他调查点(χ2 =8.46, P<0.01); 豫西地区蛙类曼氏裂头蚴感染率低于其他地区 (χ2 =13.45, P<0.01); 蛙类后腿是曼氏裂头蚴的主要寄生部位, 占73.74% (1 365/1 851)。 结论 结论 河南省自然界生存的蛙类普遍存在曼氏裂头蚴感染, 对人群有潜在致病威胁,应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对曼氏裂头蚴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5.
贵阳花溪地区野生蛙类感染曼氏裂头蚴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捕捉收集贵阳市花溪地区4个乡镇的野生蛙类,剖检调查裂头蚴感染情况,将分离获得的裂头蚴感染幼犬作虫种鉴定。捕获的野生蛙为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其裂头蚴感染率较高为16%(131/818),感染度为1~113条,平均3.44条/蛙。感染幼犬证实该地区寄生于黑斑蛙的裂头蚴为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  相似文献   

6.
刺猬感染曼氏裂头蚴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咸宁437100赵红刚孟氏裂头蚴的宿主主要是蛙类和蛇类。1959年,贵州省曾发现刺猬也有裂头蚴寄生[1]。我省尚未见报道。作者在咸宁市场购买1只从山林捕捉的刺猬,解剖后发现,其外套下有40余条白色带状虫体。该虫平均...  相似文献   

7.
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寄生于人体各部位,可引起曼氏裂头蚴病.但寄生于阴茎包皮者极少见,本院2001—2006年共收治患者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孟氏裂头蚴(Sparganum mansoni)是假叶目孟氏迭宫绦虫的中绦期(幼虫)。孟氏裂头蚴病是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体裂头蚴病最早是由Scheude(1881)报告日本一位患者在输尿管内发现裂头蚴寄生。我国首次是 Manson(1882)报告的。在福建厦门市一尸体肾周围组织中获得此虫。直至45年之后,Combe(1927)才报告了我国第二例人体孟氏裂头蚴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曼氏裂头蚴排泄分泌(excretory-secretory,ES)物中的特异性诊断抗原。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与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对裂头蚴ES抗原中的蛋白组分进行分析及鉴定,并与可溶性抗原进行比较。结果 SDS-PAGE显示,裂头蚴可溶性抗原有19条蛋白带,分子质量单位分别为134、129、124、108、100、80、70、56、47、45、43、40、38、36、35、32、27、241、6 ku;ES抗原有7条蛋白带,分子质量单位分别为66、53、42、36、29、24、20 ku。Western blot表明,可溶性抗原中的362、4 ku蛋白组分可被裂头蚴感染小鼠及裂头蚴病患者血清识别,其他蛋白组分则无抗原活性,或与其他寄生虫感染小鼠或寄生虫病患者血清有交叉反应;ES抗原中的36 ku蛋白组分只可被裂头蚴感染小鼠及裂头蚴病患者血清识别,而不与旋毛虫、血吸虫、弓形虫感染小鼠及正常小鼠血清产生交叉反应,与囊尾蚴病、棘球蚴病、并殖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及健康人血清亦无交叉反应。结论裂头蚴ES抗原中的36 ku蛋白组分为裂头蚴的特异性抗原,可用于裂头蚴病的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
曼氏裂头蚴病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以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多见,位于三峡库区上游的万州等地曾有报告。2004年6月兴山县发现1例曼氏裂头蚴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裂头蚴为曼氏迭宫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裂头蚴病。本所于2007年3月收到会诊病理切片1张(编号为0702618),经实验室检查和临床分析,诊断为椎管内裂头蚴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黑斑蛙裂头蚴病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方法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供组织学检查。结果特征性的病变包括裂头蚴虫体移行性囊腔性坏死和以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上皮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为特征的肉芽肿性反应。少数病例中囊腔内裂头蚴虫体的死亡及完全解体和裂头蚴虫体中石灰小体的逸出是本研究的新发现。首次注意到裂头蚴病形成的虫体移行性肉芽肿囊腔组织中肥大细胞显著增多,沿着囊腔周围分布并弥漫分布在肉芽肿性病变组织浸润的炎性细胞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中。结论蛙裂头蚴病病变中的肥大细胞反应显然与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3.
贵阳市黑斑蛙裂头蚴感染调查及动物感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头蚴病(Sparganosis)在我国和世界的一些地区十分普遍,不少国家和地区的人有食用生的或未熟透的蛙肉或有采用蛙肉研碎作外敷消炎药的习惯,人类因此感染裂头蚴病的情况也不少见。因而具有公共卫生学方面的意义。特对贵阳市花溪地区黑斑蛙(Rananigromaculata)裂头蚴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裂头蚴的动物感染试验,获裂头坳病和曼氏迭宫绦虫病。  相似文献   

14.
裂头蚴是曼氏迭宫绦虫的第三期幼虫,寄生于该虫的第二中间宿主蛙、蛇、刺猬、鸟及鼠类的肌肉与内脏组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有用蛙肉敷贴患部治疗眼疾、牙痛、皮肤伤口,乃至生食小蛙(泽蛙)治疥疮等的习俗,致使裂头蚴侵入体内引起裂头蚴病。以往文献中虽有裂头蚴病例的报道,但  相似文献   

15.
人体曼氏裂头蚴病系曼氏裂头绦虫(曼氏迭宫绦虫 Spirometra Mansoni)的幼虫裂头蚴(Spar-ganum)侵入人体引起的一种较为少见的容易误诊的寄生虫病。本文就1977~1985年在病检工作中发现的5例人体曼氏裂头蚴病作了病理形态观察分析和病理学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皮下裂头蚴病四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裂头蚴病是人和多种动物感染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2003-2004年,本教研室接收4例皮下裂央蚴病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宁波市青蛙曼氏裂头蚴感染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解宁波市蛙类自然感染曼氏裂头蚴情况,以便于进行健康教育,达到防治曼氏裂头蚴病和保护环境的目的。我们于2002年6月~2004年8月,对宁波市农贸市场出售的青蛙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生吞活蛙感染曼氏裂头蚴1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曼氏裂头蚴感染人体,其危害远大于成虫,因其移行对组织所致的损伤远远高于曼氏迭宫绦虫的危害。国内文献报道的人体感染曼氏裂头蚴病例已有632例,分布23个省(区、市),浙江省迄今已报道过36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感染早期诊断抗原。方法从野蛙体内收集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经口接种感染20只昆明小鼠,每只小鼠接种2条裂头蚴,感染后6~28d隔天尾静脉采血,采用ELISA检测抗裂头蚴抗体;应用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与Westernblot对裂头蚴可溶性抗原进行分析。结果裂头蚴感染后8d,小鼠血清特异抗体阳性率为10%(2/20),感染后14d特异抗体阳性率达100%。2-DE显示,裂头蚴可溶性抗原有255±6个蛋白点,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25~117ku,其中〉44ku的蛋白点有171±9个,占总蛋白点数的67.1%;等电点(pI)范围为4~7,其中227个蛋白点集中在pI5~6.5,占蛋白点总数的89.1%。Westernblot检测有14个蛋白点可被感染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14d的小鼠血清识别,其分子质量集中在82、45、36、34及25ku;1~14号蛋白点所对应的pI值分别为5.93、6.06、6.17、6.30、6.39、5.82、6.01、6.17、5.69、5.46、5.63、6.1、5.71、6.19。结论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可溶性抗原分子质量主要集中在25~117ku,pI值集中在5.0~6.5。感染14d的小鼠血清识别的裂头蚴蛋白可作为裂头蚴感染早期诊断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理化因素对曼氏裂头蚴感染性的影响。方法取含有裂头蚴的黑斑蛙肉(约1 cm3),分别经不同温度(-20℃、4℃、37℃和56℃)或不同乙醇浓度(20%、30%、40%、50%和60%)处理1、2或3 h,或经生姜汁、食用醋(总酸浓度4.5%,pH 3.05)或食用酱油(含19.3%NaCl)浸泡3、6、12或24 h,同时均设20℃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种条件分别处理含30条裂头蚴的蛙肉,喂饲10只昆明小鼠(3条/只)。另将含20条裂头蚴的蛙肉机械匀浆处理3 min后平均喂饲10只小鼠。所有处理组喂饲1周后剖杀,计数阳性感染鼠数和小鼠体内的裂头蚴数。结果裂头蚴于-20℃处理2 h,无小鼠感染;56℃处理2 h或3 h后,所有小鼠均被感染,分别检获裂头蚴18和13条,具有感染性的裂头蚴所占比例分别为60%和43%,与对照组(均为90%,27/30)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裂头蚴于60%乙醇中浸泡2 h,无小鼠感染;60%乙醇中浸泡1 h,或者50%乙醇中浸泡2 h或3 h后,所有小鼠均被感染,分别检获裂头蚴18、17和15条,具有感染性的裂头蚴所占比例分别为60%、57%和50%,均显著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