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苏省视力残疾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沁  彭成祥 《江苏医药》2002,28(9):656-658
目的 研究和分析江苏省视力残疾的构成情况,包括盲和低视力人群。方法 在江苏省所有家庭人口中采用整群等短随机抽样,结果 在87567个受检人群中,有432例盲(0.49%),615例低视力(0.70%);导致低视力和盲的主要疾病是白内障(48.81%),角膜病(20.82%),曲光不正/弱视(11.94%)等。结论 江苏省的防盲工作必须着重在防治青少年眼病,先天性眼病和老年性眼病,尤其是白内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我市龙岗区坪地街道59岁以上常住人口老年视力残疾情况、致病原因,评价实施以白内障手术治疗为主的防盲治盲效果。方法:对149例(224眼)老年视残患者进行常规内外眼检查、屈光矫正、部分病例采用相应的特殊检查并进行病因分析。结果:148例老年视残患者中,双眼盲15例,单眼盲17例,双眼低视力61例,单眼低视力55例。主要的致盲眼病为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黄斑变性、角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屈光不正、青光眼等。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视器官及整个视觉系统在组织结构和功能上可发生变异和衰退,易患许多致盲性眼病,是致盲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应重视老年性自内障为主的老年人的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10):135-138
目的对我市视力残疾人的现状和康复需求进行分析,探讨更有效的视力康复对策。方法以我市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确诊的视力残疾5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描述、对比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得到我市视力残疾人的致残状况和康复现状与需求。结果我市共发现视力残疾500例,其中一级215例,二级41例、三级21例、四级223例;其中0~14岁的只有4例(0.8%),15~40岁64例(12.8%),41~65岁144例(28.8%),>65岁288例(57.6%);调查发现的256例盲人中,男103例(40.2%),女153例(59.8%)。患低视力的244例中,女153例(62.8%)。经统计学检验女性与男性视力残疾现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76,P<0.01)。65岁以上人群在整个人群中只占288例(57.6%)。农村中盲患者135例,低视力132例,城市中盲患者121例,低视力112例,农村均略高于城市,但城乡差距无统计学意义(χ~2=2.297,P>0.05);导致低视力的主要原因是先天性发育异常(92例,占37.7%)、视网膜病变(58例,占23.8%)和白内障(30例,占12.3%)。与此相似,导致盲的主要原因是视网膜病变(74例,占28.9%)、先天性发育异常(70例,占28.7%)和白内障(53例,占20.7%);本研究中未接受过康复治疗的患者有288例,占57.6%,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有212例,占42.4%,其中接受医疗服务与救助146例,占接受康复治疗患者的68.9%,其中视力残疾一级的患者中接受康复治疗的有46例,占31.7%,视力残疾二级的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有21例,占14.4%,视力残疾三级的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有16例,占11.0%,视力残疾四级中接受康复治疗的有63例,占43.2%;在500例视力残疾患者中具有机构康复需求者317例,占63.4%,有社区和家庭服务需求者160例,占32.0%,具有延伸服务需求者23例,占4.6%。结论我市视力残疾人缺乏对康复知识的了解;应普及视力残疾康复知识,促进眼科医生参与康复工作,加强社区康复服务。  相似文献   

4.
据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视盲及低视力的患病率增加,视力残疾病率为7.78%,占人群中总视力残疾患病率的68.44%。这种情况显示出,老年人是视盲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太原市白内障的流行特征及低视力、盲的患病率,为老年性白内障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4年-2007年间在我院体检的太原市区受检者进行了调查,以我国目前白内障流行病学调查的标准及世界卫生组织盲与低视力的诊断标准,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太原市白内障发病率为6.60%,视力<0.7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04 例,患病率15.41%.盲与低视力患病率分别为0.75%和10.57%,伴屈光不正占24.62%.结论:白内障仍是高龄者的致盲眼病,太原地区50 岁以上白内障患病率较高,致盲率较低,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周铎  赵虹 《云南医药》1991,12(5):285-289
本文调查结果双眼盲患病率为0.39%,单眼盲患病率为0.37%,双眼低视力患病率为0.29%,单眼低视力患病率为0.27%,其主要眼病为白内障。在五类残疾人中视力残居首位。今后三项康复工作的重点应是盲防治盲。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分析白内障在教师中患病率及手术率。方法2531位教师体检,进行眼科体检,包括视力、裂隙灯显微镜及眼底检查。观察白内障患病率和手术率。结果白内障(含已手术病例)438例,患病率17.3%;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内障患病率明显增高。而且男性的白内障患病率较女性高,为24.8%。白内障已手术病例19例,占白内障4.3%;其中男10例(单眼6例、双眼4例);女9例(单眼2例、双眼7例)。结论白内障是眼科常见致盲病,常规眼科体检有助于疾病的早诊断、及时治疗,提高白内障手术率,减少盲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婺源县2006年视力残疾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并与1987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本县8个调查小区,共3368例行远视力及视野检查并予屈光矫正。结果视力残疾35例,其中盲11例,低视力24例。结论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基层防盲治盲工作取得很大进步,致视残病因发生了很大改变,但防盲治盲工作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评估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的价值。方法 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但术后0.05≤最佳矫正视力(BCVA)<0.3(低视力)的91例(91眼)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OCT检查结果 ,分析其图像特征,评估白内障术后低视力原因。结果 91例(91眼)白内障术后低视力患者OCT检查结果显示:合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35例(38.46%),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9例(20.88%),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3例(14.29%),视网膜静脉阻塞10例(10.99%),视神经萎缩6例(6.59%),黄斑前膜5例(5.49%),黄斑裂孔3例(3.30%)。结论 经OCT分析显示,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神经萎缩等。OCT检查有助于了解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重庆市渝北区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视力状况、近视发病情况及怎样预防近视。方法区医院眼科医师对该区参加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进行眼科视力检查。结果受检的3298例,6596眼参加高考的高中生中,1眼盲4例(4眼),患病率为0.12%;低视力者845例,患病率25.62%,双眼低视力者762例,占11.01%。单眼低视力280眼,占4.24%;近视力者1599例,患病率48.48%,双眼近视者1400例,占21.22%,单眼近视力395眼,占5.99%;视力正常者854例,占25.98%,双眼视力正常760例,占11.52%,单眼视力正常149眼,占2.26%。结论盲与外伤有关,低视力、近视与用眼有关。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残疾人视力残疾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残疾人视力残疾的状况、特点及致残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调查总人数125641人,共查出2479名视力残疾者,由经特殊培训的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眼科医师进行常规及特殊检查,分析视力残疾的原因。结果:视力残疾的前三位致残原因是白内障(55.71%)、视网膜及脉络膜疾病(9.52%)、角膜病(6.49%),其后依次是视神经疾病、遗传、先天发育异常、青光眼、屈光不正、外伤、其他、沙眼、弱视、原因不明、中毒。农村的视残率(2.22%)明显高于城市(1.40%)。结论:应针对不同的视力致残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视残措施。防盲工作首位是老年性疾病(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视网膜疾病等),工作重点应在农村。  相似文献   

12.
樊秀婷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480-481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低视力和盲的患病率及致盲原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就诊人群抽取,对符合条件的1557名老年人进行眼病筛查,检查日常视力。结果 1557例老年人中,盲眼共计75例,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视力381例(7.13%),男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老年人盲的前3位疾病是黄斑变性(21.3%)、白内障(18.7%)、视网膜静脉阻塞(16.0%),造成低视力的前3位疾病是白内障(37.8%)、屈光不正(27.0%)、黄斑变性(14.4%)。结论老年人群患眼病的比例较其他人群明显增高,白内障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眼病;对眼底病的相关因素、分类、病因等进行初步了解可为探讨防盲工作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发病原因。方法 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选择在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120例,都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预后情况与术后低视力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的视力明显上升,眼压与角膜横径值明显下降,手术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低视力9例,发生率为7.5%,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眼,高度近视2眼。结论白内障患者采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术后低视力的发生多与患者自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老年人群低视力致病原因,为老年低视力患者的视觉康复及预防奠定基础。方法从临床就诊患者、公共卫生均等化老年人体检和残疾人抽样调查的人群中筛选出年龄≥60岁、能配合视力检查的老年人401例,对其进行常规的眼科检查。记录最佳矫正视力和所患眼病,统计分析所患眼病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结果低视力的病因中,眼底病变占首位为37.16%;其次是老年性白内障27.18%;屈光不正19.45%;角膜病变8.48%。城镇与农村在低视力原因分布状况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2, P=0.028)。结论眼底病变和老年性白内障应成为老年低视力的防治重点,农村老年低视力患者是重点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眼外伤患者各相关因素,探讨眼外伤防治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伤后视力,降低眼外伤致残率。方法对84例住院眼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受伤地点、外伤性质、致伤原因、就诊时间、并发症及后果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眼外伤防治的方法及其意义。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男:女=5.12:1,右眼:左眼=1:1.08,多发年龄10~40岁,高峰年龄20~30岁。眼外伤占同期住院患者的20.87%,损伤年龄段以学龄前儿童、学生、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学生、农民、无业人员为主。受伤地点多见于工作场所、家庭、公共环境;致伤性质主要为挫伤、穿孔伤;并发症最常见和较为重要的有葡萄膜炎、白内障、前房积血。就诊时间24h内35例(41.34%),24h以上49例(58.66%)。致出院裸眼视力低于0.05者34眼,占40.02%,眼球摘除者3眼,占3.06%,且就诊时间越晚致盲率越高。结论眼外伤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从眼外伤的致伤人群及性质的分析中可知眼外伤都是可以预防的以及预防的重要的意义。针对眼外伤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急救、健康教育一体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眼外伤发生率和视力残疾。  相似文献   

16.
高度近视眼在人群中的患病率为 1%左右 ,随着屈光度的增加 ,眼球前后轴变长 ,并出现各种眼底改变。有些患者用镜片充分矫正也常常难以提高视力 ,成为视觉残疾 (低视力和盲 )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具有安全、预测性好、切口小、反应轻、恢复快等优点 ,已被广大眼科医师所接受 ,并逐渐用于开展高度近视眼透明晶体摘除 +IOL植入 ,对于提高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减少像差 ,改善成像质量有明显的效果。但高度近视眼低视力患者晶体摘除术后却出现阅读能力丧失 ,本文就此问题结合本院 1例作初步探讨。1 资料和方法1.1 对象 :1例女性病人 ,年龄 4 …  相似文献   

17.
视力残疾是指经过手术、药物等治疗和屈光矫正后仍有视功能的损害,双眼中好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包括低视力和盲。视力残疾者不仅无法正常工作、学习,而且重度视力残疾者往往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改善视力残疾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能正常生活、工作,  相似文献   

18.
按 WHO 的盲目分级标准,对佳木斯地区桦南、汤原两个县42万人群盲目的患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共查出盲目患者1191例,占人群的0.28%。其中双眼盲451例,患病率为0.11%,单眼盲740例,患病率为0.18%。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致盲原因以眼外伤居首位,依次为角膜病、青光眼、沙眼、白内障。因此,本地区对于眼外伤及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眼外伤继发青光眼的原因与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95例共计95只眼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主要原因包括眼内积血42只眼、晶状体源性29只眼、前房角挫伤16只眼、炎症8只眼等,根据眼外伤原因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86只眼眼压被控制,成功率为90.5%.79只眼(83.2%)的视力与术前相同或提高,16只眼(16.8%)视力下降.术后后遗症为5例白内障,2例视神经萎缩,1例视网膜脱离,1例脉络膜脱离.结论 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过程中眼压增高是危险因素之一,并且机制复杂,对治疗后视力的恢复有一定的影响;治疗应根据个体差异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手术的60例60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最佳视力0.5~1.0为41例(41眼);最佳视力0.3~0.5为19例(19眼),占24.8%;脱残率达到100%。术后7d内出现角膜水肿19例,前房出血2例,虹膜睫状体炎2例,一过性高眼压1例,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能有效地提高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白内障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