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联合降钙素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甲状旁腺素组、降钙素组、联合用药组,每组20只,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测定,血清E2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和标志物检测,观察骨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去势组较假手术组腰椎和股骨BMD和BMC、股骨最大负荷及血清E2、Ca、P、骨保护素水平均显著降低(P0. 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较去势组均显著增高(P0. 05)。去势组血清碱性磷酸酶、OC、RANK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 05),而联合用药组上述指标较去势组均显著降低(P0. 05)。去势组骨小梁明显减少,排列稀疏错乱,并出现大片断裂现象,大量纤维组织,骨细胞少见;联合用药组骨小梁较多且致密,形态结构较规整,骨细胞排列较整齐,骨连续性好,骨密质较厚且均匀。结论甲状旁腺素联合降钙素通过提高雌激素水平,调节维持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和矿物含量,改善生物力学性能,改善骨组织病理形态学,起到抗骨质疏松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雌二醇对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辛伐他汀组、雌二醇组、联合药物组,15只/组,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给予不同药物干预。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及骨生物力学指标,测定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矿物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BMC),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构。结果去势组血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ALP、BGP、PICP、TRAP)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高(P0.05),辛伐他汀组、雌二醇组、联合药物组较去势组均降低,尤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显著(P0.05)。去势组骨组织BMD和BMC、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最大应力、最大位移和刚度)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雌二醇组、联合药物组较去势组均增高,尤以联合药物组增高最显著(P0.05)。去势组骨组织骨小梁减少稀疏,排列紊乱,网状结构破坏,大量纤维组织,髓腔内大量空泡状脂肪细胞。联合药物组骨组织结构较完整,骨小梁数目增多,致密均匀粗壮,连接成网状结构,脂肪细胞明显减少。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雌二醇可调节大鼠骨代谢,增加骨密度和骨矿物质,改善骨生物力学和骨组织形态学,起到抗骨质疏松疗效和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干预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6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辛伐他汀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药物组,首先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模型。分别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氧化应激生化指标和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结果去势组大鼠血清Ca、P、SOD、CAT和骨组织BMD均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辛伐他汀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药物组上述指标均较去势组升高,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显著(P0.05)。去势组大鼠血清ALP、BGP、PICP、TRAP、GLA、ICIP和MDA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增高(P0.05),辛伐他汀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药物组上述指标较去势组均降低,以联合用药组降低最显著(P0.05)。去势组股骨骨小梁明显稀疏,连接不完整,大量纤维组织,髓腔内大量空泡状脂肪细胞。联合药物组骨小梁数目明显增多,结构较完整,粗细均匀致密,连接成网状。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仑膦酸钠通过调节去卵巢大鼠骨代谢,抗氧化应激,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组织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联合降钙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相关生长因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势组、甲状旁腺素组、降钙素组、联合用药组,15只/组,首先构建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观察并评估骨折愈合,测定骨痂BMD和BMC,检测血清BMP-2、VEGF、TGF-β、IGF-1水平和骨痂蛋白表达,观察骨痂形态结构变化。结果去势组较假手术组骨折愈合评分、骨痂BMD和BMC、血清BMP-2、VEGF、TGF-β、IGF-1水平和骨痂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联合用药组较去势组上述指标均显著升高(P均<0.05)。去势组骨痂骨小梁明显减少,生长稀疏,排列紊乱,大量间充质干细胞及纤维软骨细胞,成骨细胞及微血管少见;联合用药组骨痂大量骨小梁,生长旺盛,互相交错网状,排列致密有序,可见较多成熟的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结论甲状旁腺素联合降钙素通过介导提高相关骨生长因子表达,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和矿物含量,改善骨组织形态学,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雌二醇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去势组、药物组,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模型,检测骨组织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生物力学指标,运用q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通过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学。结果去势组股骨BMD、生物力学指标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股骨BMD、生物力学指标较去势组均显著升高(P0.05)。去势组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骨组织Wnt、β-catenin、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去势组均显著升高(P0.05)。去势组骨小梁明显减少,排列稀疏不规则,连接不完整,骨髓腔变大,有大量纤维组织。药物组骨小梁数量减少不明显,粗细均匀稍致密,排列尚规则,连续性完整性较好。结论雌二醇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作用于BMP-2,增加了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提高了骨生物力学性能,能够改善骨组织结构,发挥了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骨痂血管形成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7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去势组、甲状旁腺素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用药组,每组15只,首先行双侧卵巢切除术,术后4周行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以构建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动物模型。观察并评估骨折愈合,检测骨痂生物力学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检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骨形成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浓度,观察骨痂形态结构,检测骨痂VEGF表达。结果去势组较假手术组骨折愈合评分、骨痂生物力学强度、骨痂BMD、血清BMP-2和VEGF浓度、骨痂VEGF蛋白表达、骨痂微血管数均显著降低(P0.05),甲状旁腺素组、阿仑膦酸钠组、联合用药组较去势组上述指标均升高,其中以联合用药组升高最显著(P0.05)。结论甲状旁腺激素联合阿仑膦酸钠通过介导VEGF,上调BMP-2表达,促进骨质疏松性骨折大鼠骨痂血管形成,增加骨密度,改善生物力学强度及骨组织形态学,加快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去势手术联合应用激素对绵羊股骨近端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0只健康成年绵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和实验组(n=5)。假手术组仅显露双侧卵巢;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术后1月开始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0个月。测量术前和术后1年两组绵羊股骨近端的BMD。术后1年,处死所有绵羊并制作股骨近端骨组织标本,通过micro-CT技术对微观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及空间参数的测量分析,通过组织学观察评价绵羊腰椎微观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术前两组BM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手术前后的BMD无显著变化;术后1年实验组BMD显著下降,且术后1年实验组中BMD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实验组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目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实验组的骨表面积体积比和骨小梁间隙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Micro-CT重建及组织学观察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实验组中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稀疏、骨小梁多处断裂,失去正常的髓腔结构。术后1年实验组中的骨组织微观结构显著差于假手术组。结论去势手术联合应用激素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绵羊股骨近端的BMD、显著破坏绵羊股骨近端的微观结构,降低局部的骨质条件。卵巢切除联合应用激素的方法可用于建立髋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去势手术联合应用激素对绵羊股骨近端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将10只健康成年绵羊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5)和实验组(n=5)。假手术组仅显露双侧卵巢;实验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OVX),术后1月开始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0个月。测量术前和术后1年两组绵羊股骨近端的BMD。术后1年,处死所有绵羊并制作股骨近端骨组织标本,通过micro—CT技术对微观结构进行三维重建及空间参数的测量分析,通过组织学观察评价绵羊腰椎微观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术前两组BMD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假手术组手术前后的BMD无显著变化;术后1年实验组BMD显著下降,且术后1年实验组中BMD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实验组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目均显著低于假手术组;实验组的骨表面积体积比和骨小梁间隙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Micro.CT重建及组织学观察发现:与假手术组相比,实验组中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排列稀疏、骨小梁多处断裂,失去正常的髓腔结构。术后1年实验组中的骨组织微观结构显著差于假手术组。结论去势手术联合应用激素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绵羊股骨近端的BMD、显著破坏绵羊股骨近端的微观结构,降低局部的骨质条件。卵巢切除联合应用激素的方法可用于建立髋部骨质疏松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研究葛根素对骨质疏松大鼠氧化应激反应、骨代谢和骨密度的影响,探讨葛根素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对照组、造模组、雌激素组、葛根素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手术法”构建骨质疏松大鼠动物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对照组和造模组:0.9%NaCl 5 mL/kg,葛根素组:葛根素35 mg/kg,雌二醇组:雌二醇150μg/kg,1次/d,皮下注射,连续给药6周。检测血清和骨组织氧化应激指标,检测骨代谢指标和骨组织BMD,观察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造模组大鼠血清和骨组织SOD和GSH-Px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雌二醇组和葛根素组SOD和GSH-Px较造模组均显著升高(P<0.05);造模组大鼠血清和骨组织H2O2和MD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雌二醇组和葛根素组H2O2和MDA较造模组均显著降低(P<0.05)。造模组大鼠血清TRACP5b、RANKL、PINP和BGP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雌二醇组和葛根素组骨代谢指标较造模组均显著降低(P<0.05)。造模组骨组织BMD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雌二醇组和葛根素组BMD较造模组均显著升高(P<0.05)。造模组骨皮质明显变薄,骨质疏松改变,骨小梁数量减少,排列紊乱,髓腔明显扩大,骨细胞明显减少。葛根素组和雌激素组新生骨小梁数量增多,间隙稍小,排列较规则,连接成网。结论葛根素通过调控骨质疏松大鼠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骨代谢相关指标,提高骨密度,改善骨组织形态学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研究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A药组、B药组和AB药组,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动物模型,分别给予不同药物干预。分别检测血清氧化应激、炎性因子、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观察骨组织形态结构。结果去卵巢组大鼠血清SOD和GSH-Px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降低(P<0.05),AB药组较去卵巢组均显著升高(P<0.05);去卵巢组大鼠血清H2O2和MDA水平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AB药组较去卵巢组均显著降低(P<0.05)。去卵巢组大鼠血清炎性因子和骨代谢指标较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5),AB药组较去卵巢组均显著下降(P<0.05)。去卵巢组大鼠骨组织BMD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5),AB药组较去卵巢组显著升高(P<0.05)。去卵巢组骨皮质明显变薄,骨小梁明显稀疏,排列紊乱,髓腔扩大。AB药组骨皮质轻微改变,骨小梁明显增多,排列规则,髓腔明显变小。结论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具有协同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和炎性因子分泌,调节骨代谢,改善骨组织形态学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GYY4137对去卵巢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雌性SD大鼠双侧卵巢全切除术(OVX)或假手术(Sham),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通过骨密度的检测确认模型建立成功,随后OVX大鼠给予腹腔注射GYY4137和阿仑膦酸钠治疗。测定血浆硫化氢(H2S)、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骨钙素(OCN)、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和瘦素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左侧股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采用股骨三点弯曲试验获得股骨骨折的最大应力。结果成功建立OVX骨质疏松模型。OVX-GYY组在观察期内注射GYY4137显著提高血浆H2S水平(P 0.05)。12周时OVX-GYY组大鼠股骨密度增加(P0.05),OVX组股骨BMD值明显降低(P0.05)。双侧卵巢切除可引起大鼠生化骨代谢和血浆激素水平的改变(P均0.05)。卵巢切除还可以降低血钙、血磷和降钙素,增加甲状旁腺激素和瘦素。阿仑膦酸钠组和GYY4137组则显著改善上述指标(P均0.05)。结论 GYY4137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联合补充大豆异黄酮和钙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50只3月龄SD雌性大鼠摘除卵巢后按体重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大豆异黄酮组(40mg/kgBW)、钙组(100mg/kgBW)、钙+大豆异黄酮组(Ca100mg/kgBW+SI40mg/kgBW)。连续灌胃饲养3个月后测定大鼠血清骨钙素,左侧股骨测定骨密度和骨钙含量、右侧股骨进行骨组织形态学计量分析。结果 Ca+SI组血清BGP水平和股骨骨密度均高于其他去卵巢各组(P〈0.05),但低于Sham组(P〈0.05);Ca+SI组大鼠股骨的骨钙含量与Ca组、Sham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去卵巢各组大鼠中手术对照组、大豆异黄酮组和钙组大鼠的骨小梁数目和骨小梁厚度显著减少,骨小梁间距明显增宽,与钙+大豆异黄酮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单独补充大豆异黄酮或钙相比,大豆异黄酮与钙的联合应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牛蒡苷元(AGN)对去卵巢大鼠骨强度和骨量的影响,并探索可能的机制。方法本研究中通过双侧去卵巢建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随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去卵巢组(OVX)以及牛蒡苷元组(AGN),每组10只;其中牛蒡苷元组大鼠接受牛蒡苷元[40 mg/(kg.d)]治疗12周;待治疗结束后使用Micro-CT、Masson染色切片、骨代谢指标、骨生物力学检测以及蛋白质印迹观察治疗效果以及可能的机制。结果治疗12周后,与OVX组相比,Micro-CT和Masson染色切片结果显示AGN组的大鼠骨小梁数量和骨密度得到明显改善。AGN组大鼠BMD、TV/BV、Tb.N、Tb.Th和Tb.Sp较OVX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12周时,AGN组极限载荷和刚度较OVX组显著增加(P0.05),而AGN组骨代谢指标AKP和TRACP水平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OVX组比较,AGN组OPG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而RANKL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AGN组的大鼠OPG/RANKL信号通路被激活。结论牛蒡苷元可以通过OPG/RANKL信号通路介导对去卵巢大鼠骨骼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