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降压药物的使用是高血压病治疗的主要措施,使用降压药可有效的降低血压,保护靶器官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在选择降压药物时既要重视降压药的作用机制及合理使用,也要充分认识到其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才能真正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的控制血压。本文对常用降压药物的一些注意事项作一概述如利尿剂的水电解质平衡,钙拮抗剂的负性肌力作用,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不宜突然停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致胎儿畸形,仅受体阻滞剂首剂效应。其目的是在高血压的治疗中做到安全合理用药,把药物的不良反应降到最低,从而提高高血压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李丹  廖晨 《海峡药学》2016,(10):126-128
本文简要介绍了沙坦类药物的作用特点与其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的降压机制,同时对它在治疗高血压合并症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表明沙坦类药物适用于多种高血压合并症,是一种良好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研究高血压病治疗过程中24h血压波动曲线的变化,评价各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3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短效降压药、长效降压药和联合降压药治疗,3个月后比较它们的降压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比较,联合降压药降压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最佳方案是联合用药,其次是应用长效降压药,短效降压药降压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4.
<正>服药的时间由讲究,不宜在睡前的服用的药物常见有以下几种:降压药许多降压药(常用的如:硝苯地平、氯沙坦、卡托普利等)服后2小时达降压高峰期;而人处于睡眠状态时,由于"生物钟"控制作用,血压一般可自然下降20%,且以睡后2小时最为明显。如果患者在临睡前服降压药,就可导致血压明显甚至骤然下降,使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发生供血不足,易出现所谓"降压灌注不良综合征"。但此时患者已入睡,所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妊高征的临床研究(附2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MWHs)治疗重度妊高征患者的效果和作用.方法把40例血液浓缩型重度妊高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采用以硫酸镁解痉,降压药降压,加用LMWHs治疗;对照组采用以硫酸镁解痉,降压药降压为主的传统治疗.结果实验组平均动脉压下降,尿量排出增多,促进胎儿复苏,延长孕周,改善母儿预后等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解痉、降压的基础上加用LMWHs治疗重度妊高征,可以明显提高疗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第二代中枢降压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第二代中枢降压药通过作用于咪唑受体和肾上腺素α2受体发挥降压作用,利美尼定和莫索尼定是第二代中枢降压药中的代表药物,在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付春茹  王卫 《齐鲁药事》1989,8(2):41-43
<正> 长压定(Mincxidil),又名敏乐啶,是一种口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血管扩张剂,它主要选择性地扩张小动脉,降压作用较强,临床上通常与其他降压药合并用于治疗严重的肾性及原发性高血压,付作用为  相似文献   

8.
一、对阶梯式治疗的评价:1、阶梯治疗是由Frandnham首先提出的。开始用作用缓慢的降压药,顺次加用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逐渐增加剂量,若疗效欠佳,则可换用或加用另一种药物,这样可增强降压效果,减少药物副作用,符合个体化原则[1]。既往基础降压药是以利尿剂作为首选,第二级为β受体阻滞剂,第三级为血管扩张剂,第四级加用强力的交感神经节末梢阻断剂。自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肯定了药物阶梯治疗高血压的方案,已被临床学家广泛采用,在降压方面起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经过多年长期系统的观察,发现此方案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该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品是一种耐受性类似于安慰剂的有效降压药。参数显示;本品与其他降压药有相同降压效果。与赖诺普利相比,它能明显降低持续性干咳的发病率,因此,本品是治疗高血压有效药。  相似文献   

10.
可乐定(Clonidnum)又称氯压定或110降压药,属咪唑啉类降压药,化学名为二氯苄胺咪唑啉。自1962年合成后,发现它是一种具有镇静、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的中枢性降压药。我国自70年代试用以来,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近年来有关可乐定的临床药理研究进展作一叙述。药理作用及特点 1.作用原理:可乐定降压作用快而强,对各种体位均有降压作用。该药可选择性激活中枢孤束核  相似文献   

11.
<正> 本药经多年临床应用,证明是较安全而有效的降压药,其降压特点为:(一)中枢性降压为主。现在认为,可乐宁的降压机理是激动延脑孤束核次一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α_2受体,该神经元是抑制性神经元,亦是孤束核与血管运动中枢之间的中间神经元。由此,减少交感神经的传出冲动,使血压下降,故属中枢性降压药。此外,它对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突触前膜α_2受体的激动作用强于突触后膜α受体许多倍,从而引起负反馈,使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减少,故也有降压作用。降压同时伴有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以及肾素活性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随着对高血压的认识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降压药相继出现。在大多数人担心降压药能否起到降压作用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出现服用降压药后导致低血钾现象。现对服用利尿剂降压后低血钾的发生机制及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临床上使用较广的降压药,是卡托普利,又名巯甲丙脯酸。它对轻、中度高血压疗效较好,对重症顽固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也有较强作用,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但服用时须防以下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氨酰心安和硝苯吡啶治疗高血压的短期血液动力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治疗高血压病中,不同机制降压药纵然获得等同的降压作用,对预后的影响可截然相异。因为不同降压药有不同的血液动力学和内分泌效应。为此,降压药的血液动力学作用颇有研究必要。以往,由于受到创伤性检查方法的限制,临床研究都局限于急性试验,短期或长期高血压治疗的血液动力学及左室功能参数的资料也很有限,尤其在相似病情病人中不同降压药作用的比较报道,更是罕见。目前,已可应用超声心动图连续观察降压药的短期或长期效应,方便了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最近,我们在临床上证实2种新型降压药:即有心脏选择性的β-肾上腺素能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患者在选用降压药时一般很盲目:选择一种药后如无效便换药;如感觉某药降压效果好就一直使用下去;剂量固定,很少根据病情增减等等.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是有许多原则和注意事项的,只要掌握了这些原则和注意事项,合理应用降压药,就能稳定血压,控制病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肾损伤的治疗应用。方法在线检索国内一些医药学学术期刊近期公开发表的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肾损伤治疗研究文献资料进行相应整理分析并总结。结果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肾损伤治疗有很大作用,文献中以氨氯地平和沙坦类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肾损伤为多见。结论降压药物对老年高血压肾损伤治疗至关重要,应当注意沙坦类降压药与氨氯地平联用的联合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有了高血压,当然要用降压药。而对于老年高血压这种"顽固派"高血压类型,如何用降压药呢?答案是中西结合、取长补短。在降压方面,西药降压药有显著疗效。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自身特点,即使是按时服用每日1次的长效降压药物,患者血压仍表现为:血压水平波动性大;收缩压和舒张压(高压低压)差别即脉压差过大;有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以及餐后低血压。这些情况单纯用西药难以控制,而配合中药治疗,平衡阴阳,疏通脉络,能够改善机体的血压调  相似文献   

18.
3种静脉用降压药在高血压急症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艳君 《天津药学》2006,18(3):38-40
目的:比较高血压急症治疗中常用的3种静脉用降压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CCU收治的118例高血压急症患者分别应用3种静脉用降压药硝酸甘油、硝普钠和硫氮艹卓酮进行降压治疗,比较其不同降压效果及安全性。结果:118例患者共紧急降压195例次,用药后4 h内降压幅度平均在47/29 mmHg,硝普钠降压效果显著优于硫氮艹卓酮及硝酸甘油。结论:硝普钠降压效果最显著,需严密监测;硝酸甘油和硫氮艹卓酮降压作用平缓。降压幅度过大易导致并发症,尤其以脑缺血/梗死常见。  相似文献   

19.
刘仕兰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207+210-207,210
目的:分析本院高血压门诊患者治疗情况。方法:选择1537例患者分析其降压药物使用情况,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本组合并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者,治疗后分别有34.5%、15.3%、15.9%和13.1%的患者血压控制达标,未使用降压药者46例(3.0%),使用1种降压药者538例(35.0%),使用2种降压药者615例(40.0%),使用3种或以上降压药者338例(22.0%),996例患者从不漏服降压药物,漏服≤4次/月者为464例(30.2%)漏服≥4次/月者为77例(5.0%)。结论:本院治疗上大多倾向于使用联合降压策略,患者很容易产生漏服现象,医生可以考虑使用联合绑定用药的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高血压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原因不清,临床上多给予口服及注射降压药等对症治疗,往往降压效果不理想。自1997年5月~1998年5月,我们把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进行观察。治疗组:常规降压药加用中成药舒肝丸口服,早、晚各一丸。对照组:常规降压药口服。结果,治疗组降压效果满意,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