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的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利用眼的生理性调节基础而设计的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使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获得部分调节力。现综述目前临床上的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类型、设计原理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增加,白内障患者术眼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的视觉质量日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相关文献报道很多。本文着重就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无晶状体眼的硅油取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的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对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41例(41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1眼行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20眼行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缝线固定术,分别对术前术后的视力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前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力与术前矫正视力基本相同,而缝线固定的后房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力稍低于术前矫正视力(P<0.05)。结论无晶状体硅油填充眼硅油取出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状体摘出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为民  罗清礼  廖咏川 《眼科新进展》2007,27(2):127-128,131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取出的原因、方法及预后.为临床合理选择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适应证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对我科1997年1个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1例(31眼)人工晶状体取出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31眼)人工晶体取出病例中,前房型人工晶状体2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29眼。人工晶状体取出原因包括:人工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22眼,大泡性角膜病变3眼,眼球破裂伤致人工晶状体襻断裂或人工晶状体部分脱出眼外2眼,人工晶状体度数错误2眼,视网膜脱离和慢性葡萄膜炎各1眼。手术方法:单纯人工晶状体取出12眼,人工晶状体置换19眼。手术方式:人工晶状体直接取出或玻璃体切割术取出,联合前段玻璃切割、瞳孔膜或后发性白内障切除。术后绝大多数眼的视力提高或保持不变。手术并发症包括:视网膜脱离、前房积血及前房玻璃体积血各1眼。结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各种并发症是导致人工晶状体取出的直接原因,尤其是人工晶状体偏中心或脱位。提高手术质量,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和精确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是避免人工晶状体取出的根本措施。[眼科新进展2007;27(2):127-128,131]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人工晶状体取出的原因,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及观察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18只眼)人工晶状体取出的病例(后房型人工晶状体12例;前房型人工晶状体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人工晶状体取出原因:视网膜脱离7只眼,人工晶状体脱位5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2只眼,继发性青光眼1只眼,人工晶状体度数错误2只眼,眼内炎1只眼。15只眼人工晶状顺利取出,2只眼调整晶状体位置,1只眼由于与眼内组织粘边较重,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分取出,断襻残留。随访4个月~2年,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由人工晶状体植入所引起的某些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人工晶状体取出的直接原因。一旦发现应及早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方法取出人工晶状体,取出人工晶状体可在很大程度上挽救视功能。  相似文献   

6.
倪海龙  姚克  陈彬彬  胡培克 《眼科》2005,14(1):36-37
改善白内障摘除术后调节功能的不足是目前人工晶状体设计研究的最大热点和挑战之一。新近国外文献报道了基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焦点偏移(focal—shift)的可调节人工晶状体(型号1CU,Human Optics AG,Erlangen,德国)植入术后有关调节能力的初步资料。本院眼科中心在近期进行了6例可调节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本文报告应用多种主、客观方法检测其中3例术后一个月时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7.
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蔚  龚永祥  张青 《眼科新进展》2011,31(5):480-482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出现的原因、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手术原则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患者10例(10眼)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的原因,总结手术方法 ,并观察手术疗效。结果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的原因为眼轴测量误差3眼,术前未作测量2眼,A常数错误2眼,角膜曲率测量误差1眼,使用不合适的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1眼,植入错误的人工晶状体1眼。眼轴长度<23mm者3眼,眼轴长度23~24mm者3眼,眼轴长度>24mm者4眼。手术置换人工晶状体的方法包括晶状体囊袋内植入8眼,睫状沟植入2眼。术后裸眼视力在0.5以上者9眼,裸眼视力在0.8以上者7眼,最佳矫正视力在0.5以上者10眼。手术的主要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2眼和后囊膜混浊1眼。结论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的原因较多,眼轴测量误差是主要原因之一;眼轴过长、过短者较易出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意外;正确选择人工晶状体可减少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发生;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是处理人工晶状体眼屈光意外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8.
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床行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8眼)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总结手术方法,对手术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包括人工晶状体浑浊5例(6眼)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错误2例(2眼)。手术方法为人工晶状体取出和另一枚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 . 5者7眼(87. 5 0 % ) ,0 . 2 5者1眼(12 . 5 0 % )。术后并发症为散光2眼。结论 人工晶状体浑浊和屈光度数错误是人工晶状体置换术的原因,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是解决人工晶状体异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36例(42眼)糖尿病患者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眼手术后随访12月,术后视力≥0.6者33眼,占78.57%。结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再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取出原因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在眼科住院的70例(70只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取出术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人工晶状体取出原因与方法,记录手术前后人工晶状体位置、最佳矫正视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70例人工晶状体取出病例中,人工晶状体全脱位与不全脱位53只眼;眼内炎8只眼;视网膜脱离9只眼;继发性青光眼4只眼;大泡性角膜病变1只眼;人工晶状体度数错误1只眼;瞳孔夹持1只眼;人工晶状体混浊1只眼.单纯人工晶状体取出26只眼,人工晶状体置换44只眼.术后患者视力均有所提高.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人工晶状体取出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视功能的有效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置换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42例(42只眼)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原因及方法。观察手术前后人工晶状体位置、最佳矫正视力、角膜、眼压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在42例人工晶状体置换病例中,人工晶状体全脱位与不全脱位39只眼;人工晶状体度数错误1只眼;瞳孔夹持1只眼;人工晶状体混浊1只眼。经角巩膜缘切口直接取出人工晶状体27只眼;联合玻璃体切割15只眼。人工晶状体置换联合睫状沟襻固定38只眼;单纯人工晶状体置换4只眼。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视力有所提高,眼压稳定。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人工晶状体置换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有效处理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正确置换人工晶状体,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硅油眼硅油取出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Ⅰ-OL)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无晶状体硅油眼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5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30只眼行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26只眼行非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缝线同定术,分别对术前术后的视力、散光和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观察,所有术眼切口完全闭合,未发现晶状体移位,术后出血及眼压升高均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无晶状体硅油眼硅油取出与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杂性眼外伤或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临床疗效,评估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对41例(41眼)因复杂性眼外伤或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分别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17眼、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6眼,术后平均随访10月。结果41例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达到或接近术前矫正视力。其中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8眼中最好视力≥0.5者(44%),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术17眼中最好视力≥0.5者9眼(53%),带虹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眼中最好视力≥0.5者2眼(33%)。结论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的选择,主要应根据患者的瞳孔大小、眼压、房角结构及患者全身情况选择术式,2种不同类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式临床疗效,经过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的视力与角膜及眼损伤程度及术后散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新型弹性开放攀前房型人工晶状体较以往其他类型的前房型人工晶状体,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少,已为临床普遍使用。我院自1996年以来为25位患者实行了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经过2a来的随访观察,手术效果较好,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现将我们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行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25眼,其中男16眼,女9眼,年龄21~76a,平均598a。老年性白内障9眼,外伤性白内障7眼,并发性白内障2眼,无晶状体眼5眼,膜性白内障1眼,人工晶状体脱位1眼。术前检查:房角均正常,眼压在194~274kPa,前房轴深>25mm,角膜直径平均为12mm。Ⅰ…  相似文献   

15.
虹膜支撑型人工晶状体是近年来矫正有晶状体眼屈光不正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矫正屈光范围广、预测性及稳定性好、可逆性和保留调节功能等优点.虹膜支撑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可矫正高度近视眼、高度远视眼、屈光参差、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屈光不正等疾病.复曲面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可矫正2.00 D以上的散光.手术并发症包括角膜内皮损伤、白内障、一过性高眼压、眩光和光晕、人工晶状体偏中心或脱位等.随着人工晶状体设计的改良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初步临床观察显示近期效果满意、手术并发症逐渐减少,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张凌  陈潇  刘翔  王一  李灿 《临床眼科杂志》2013,21(3):193-197
目的观察比较不同术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玻璃体切除术后144例(146只眼)无晶状体眼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比较不同术式植入人工晶状体后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据病情行不同术式的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对有残留周边晶状体囊膜者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内植入42只眼;对无囊膜残留者行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术41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63只眼,术后均随访3个月以上:①138只眼裸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占94.5%,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共有103只眼(70.5%),其中睫状沟植入组31只眼(73.8%),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组52只眼(82.5%),巩膜缝线固定组26只眼(63.4%);②常见并发症:术中出血9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2只眼占3.2%,巩膜缝线固定组7只眼占17.1%,);术后出血11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2只眼占3.2%,巩膜缝线固定组9只眼占22.0%,);术后早期并发症:眼压≤8 mm Hg共25只眼(睫状沟植入组3只眼占7.1%,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10只眼占15.9%,巩膜缝线固定组12只眼占29.3%,);眼压≤5mm Hg共7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4只眼占6.3%,巩膜缝线固定组3只眼占7.3%,);术后发生浅前房4只眼均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组(占6.3%);角膜水肿5只眼均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7.9%);前房炎症反应4只眼均为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6.3%)。远期并发症:黄斑囊样水肿6只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组3只眼4.8%,巩膜缝线固定组3只眼占7.3%)。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采用不同方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效果肯定,其中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并发症少,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植入术后视力矫正优于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但对无囊膜支撑和不适于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无晶状体眼,经巩膜缝线固定术也是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脱离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国内外对于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治疗方式的选择有多种认识,但尚无定论。本文就有关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为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临床诊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嵌塞植入术的可行性及其预防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的意义。方法 利用环行撕囊口嵌塞人工晶状体29例(29眼),其中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26眼,Ⅰ期后囊破裂者3眼。结果 本组29眼人工晶状体嵌塞手术成功,无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者,无人工晶状体偏位者,而且均固定良好。结论 利用撕囊口嵌塞法植入人工晶状体可以避免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是囊袋及睫状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补充,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人工晶状体取出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工晶状体质量的提高和手术技术的成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并发症越来越少,需要手术取出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病例大部分都是在开展新手术早期或在条件不成熟医院植入的人工晶状体,有部分病例由人工晶状体眼受外伤引起.总结人工晶状体取出21例23眼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OL)睫状沟缝线固定术15例(15眼),观察临床效果及术中、术后,近期、远期并发症.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5者6眼,0.2 ~0.4者8眼,0.1者1眼.结论 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为特殊情况下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