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592A/C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等数据库,搜集相关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文献经筛选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其95%CI,最后进行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评估。结果:共16篇文献纳入研究,包括结核病患者(病例组)4 11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5 441例。Meta分析显示,在各个遗传模型中,IL-10-592A/C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总体发病风险关系不大。对纳入研究以世界各洲为分层因素进行分析,在亚洲人群中等位基因A者结核病发病率高于等位基因C者(OR=1.26,95%CI=1.08-1.28,P0.05);纯合子基因型AA者结核病发病率高于纯合子基因型CC者(OR=1.50,95%CI=1.07-2.12,P0.05);纯合子基因型AA者结核病发病率高于AC+CC基因型者(OR=1.33,95%CI=1.10-1.62,P0.05)。经Begg’s与Egger’s检验,纳入的所有研究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IL-10-592A/C基因多态性中等位基因A可能与亚洲人群结核病易感性风险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L-1β基因启动子区-31T/C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的方法检测232例子痫前期患者和447例正常对照组的IL-1β-31位点的基因型。人口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如年龄、怀孕次数、流产次数、收缩压等用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2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IL-1β-31位点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中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478,P=0.003)。C等位基因携带者发生子痫前期的危险性明显高于T等位基因携带者,CC基因型携带者患子痫前期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1.788倍(χ2=11.476,P=0.001,OR=1.788,95%CI=1.275~2.506)。结论IL-1β-31C/T位点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遗传易感性相关,CC基因型携带者患子痫前期的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3.
醛固酮合成酶基因-344T/C多态性与高血压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醛固酮合成酶基因-344T/C多态性是否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方法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和对照组醛固酮合成酶基因-344T/C多态性,χ2检验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对照组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8%、43%和9%,高血压病组TT、TC和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3%、47%和10%;对照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9%和31%,高血压病组T、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6%和34%.经χ2检验两组之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尚不支持醛固酮合成酶基因-344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广西壮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115例SLE患者和160名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和DNA测序的方法对IL-18基因-137G/C、-607C/A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IL-18基因-137G/C多态性在SLE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8基因-607C/A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607 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风险是-607A等位基因的1.619倍(OR=1.619,95%CI:1.150-2.281).联合基因型分析发现,IL-18的-137G/-607C等位基因频率在SLE组中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37G/-607C等位基因携带者显著增加了SLE的发病风险(OR=1.484,95%CI:1.056-2.087).结论 IL-18基因-607C/A多态性与SLE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607 C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遗传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脂多糖受体(CD14)和Toll样受体4(TLR4)基因多态性在壮族人群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脊柱结核易感性的关系。方法: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右江民族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百色地区原住壮族人群脊柱结核患者60例、肺结核患者60例和健康对照组60例三组人群,用A测序法测定三组人群的TLR4基因序列和CD14基因序列,比较三组人群CD14、TLR4基因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TLR4基因Asp299Gly和Thr399 Ile位点在壮族人群脊柱结核患者和肺结核患者均未发现呈多态性分布。壮族人群均发现CD14/-159呈多态性,以TT基因型为主,CD14基因C-159T和G-1145A等位基因频率按Hard-Weiber平衡吻合度检验,脊柱结核组、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三组含有T等位基因携带者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χ~2=8.462,P=0.004;χ~2=5.432,P=0.025;χ~2=7.321,P=0.021)。结论:百色地区壮族脊柱结核患者和肺结核患者未发现TLR4基因Asp299Gly和Thr399Ile多态性;百色地区壮族人群脊柱结核患者和肺结核患者存在CD14/-159多态性,以TT为主,CD14基因-159TT和-1145AA基因型可能为百色地区原住壮族人群脊柱结核病的易感高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发生的易感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引物PCR方法(SSP-PCR)检测了136例AS患者和127例正常人的TNF-α5旁侧-857C/T,-863C/A和-1031T/C三个基因多态性位点,并比较了部分不同地区人群之间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结果AS患者TNF-α-857基因型(CC,TC和TT)分布频率分别是64.0%,35.3%和0.7%;TNF-α-863基因型(CC,CA和AA)分布频率分别是68.4%,30.0%和1.5%;TNF-α-1031基因型(TT,TC和CC)分布频率分别是66.2%,32.4%和1.5%;TNF-α-857等位基因频率C和T分别是81.6%和18.8%;TNF-α-863等位基因频率C和A分别是83.5%和16.5%;TNF-α-1031等位基因频率T和C分别是:82.4%和17.6%;正常对照者TNF-α-857基因型(CC,TC和TT)分布频率分别是70.9%,27.6%和1.6%;TNF-α-863基因型(CC,CA和AA)分布频率分别是68.5%,29.9%和1.6%;TNF-α-1031基因型(TT,TC和CC)分布频率分别是69.3%,29.1%和1.6%;TNF-α-857等位基因频率C和T分别是84.6%和15.4%;TNF-α-863等位基因频率C和A分别是83.5%和16.5%;TNF-α-1031等位基因频率T和C分别是:83.9%和16.1%;AS患者和正常对照者之间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文中国汉族人TNF-α-857(C/T),-863(C/A),-1031(T/C)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同亚洲的日本、韩国人群基本一致,差异无显著性;-863(C/A),-1031(T/C)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同欧洲的英国、荷兰、瑞典人群比较差异也无显著性,但欧洲人群的TNF-α-857T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亚洲人群,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NF-α-857,-863和-1031三个基因多态性位点可能不是中国人患AS的主要易感位点基因。  相似文献   

7.
哮喘患者IL-13基因多态性与IL-13、TIgE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基因内含子区+1923C/T多态性与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IL-13、血浆总IgE(TIgE)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哮喘组与对照组+1923C/T位点多态性。IL-13、血浆总IgE采用ELISA法。结果:+1923位点等位基因C、T频率在两组间分布的差异具有显著性(X2=9.30,P<0.01);等位基因T与哮喘关联,OR(T/C)=1.87,95%CI=1.25-2.80,P<0.01。两组基因型(TT、CT、CC)频率的分布差异亦有显著意义(X2=9.92,P<0.01)。其优势比:OR(TT/CC)=3.76,95%CI=1.52-9.29,P<0.01;OR(CT/CC)=2.10,95%CI=1.11-3.95,P<0.05;OR(TT/CT)=1.79,95%CI=0.77-4.19,P>0.05。哮喘组中TT、TC基因型人群PBMC产IL-13及TIgE水平与同组及对照组CC基因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IL-13基因+1923位点多态性是影响哮喘的重要候选基因,T等位基因与哮喘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IL-27p28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10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104例健康对照者IL-27p28启动子区-964A/G,外显子区2905T/G、g.4730T/C的基因型。计算并对比分析出两组人群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及其分布情况。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所检测三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7p28基因启动子区和外显子区单核苷酸多态-964A/G和2905T/G、g.4730T/C均未发现与中国汉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性有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IL-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60例健康对照者IL-1基因多态性。结果IL-1α基因-889C/T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2.102倍(OR=2.102,95%CI:1.231~3.590),携带CT+TT基因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CC基因型者[(168.9±19.8)mmHg比较(160.2±18.9)mmHg],(P<0.05)。结论IL-1α基因-889C/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收缩压的升高进而增加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区-607C/A(rs1946518)和-137G/C(rs187238)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肝细胞癌(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228例肝癌患者和300例健康对照者IL-18基因启动子-607C/A(rs1946518)、-137G/C(rs187238)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析肝癌患者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肝癌组SNP位点rs187238 G等位基因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OR=1.1891,95%CI=1.0106-1.5633,P=0.026)。携带rs187238 GG基因型的肝癌患者较多(OR=1.5168,95%CI=1.1490-1.8322,P=0.010)。分层分析发现,rs1946518位点上AA基因型与肝癌发病的关联在饮酒的肝癌患者中更加显著(P=0.024),而且rs187238位点上GC/CC基因型与肝癌发病的关联在出现肝癌复发的患者中更加显著(P=0.005)。结论 IL-18基因启动子区-137G/C(rs187238)GG基因型与肝癌遗传易感性有关联。而rs1946518位点AA基因型和rs187238位点GC/CC基因型分别与肝癌患者饮酒和肝癌复发有关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IL)-1β血清水平及IL-1B和IL-1RN基因多态性与胃癌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IL-1β血清水平及抗Hp抗体IgG、IgM和IgA浓度;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60例胃癌患者和284例不相关联的健康对照人群中IL-1B-31C/T、-511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IL-1RN基因多态性(VNTR).结果 胃癌组IL-1β血清水平[(802±148)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01±125) ng/L],P<0.01;胃癌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相对危险度(OR)=2.59].胃癌组IL-1B-31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OR=1.95);胃癌组IL-1B-511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OR=1.62);Hp阳性(Hp+)胃癌组-511T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Hp阴性(Hp-)胃癌(P<0.05,OR= 2.00);胃癌组T-T单体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5,P<0.05).不论在胃癌组还是在Hp+胃癌组,携带IL-1B-31T或-511T等位基因者血清IL-1β水平均高于其相应CC基因型携带者,且IL-1B-31T、-511T携带者在Hp+胃癌组较Hp-胃癌组的IL-1β水平显著增高(P<0.001).未见IL-1RN基因型及其他IL-1B基因型与胃癌或Hp+胃癌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IL-1B-31TT基因型与胃癌易感性相关;IL-1B-511TT基因型与胃癌特别是Hp+胃癌易感性相关.IL-1B-31T/-511T等位基因均与IL-1β血清水平显著相关(P<0.001).T-T单体型可能是胃癌的遗传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因启动子区-735C→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法,以30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MMP-2基因启动子区-735C→T多态性,以311例同期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MMP-2基因多态性频率分布的差异,并结合冠脉造影情况,探讨MMP-2基因多态性与CAS发病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CAS组CC基因型频率(86.1%)明显高于对照组(79.7%),而CT+TT基因型频率(13.9%)明显低于对照组(20.3%),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 CAS组C等位基因频率(92.6%)高于对照组(89.1%),T等位基因频率(7.4%)低于对照组(10.9%),两组差异显著(P<0.05).MMP-2基因-735C→T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P>0.05).结论:MMP-2基因-735C→T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CAS有关,MMP-2基因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可能是CAS遗传易感性的基因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13.
陈爽  林静  崔善  张庆镐 《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6):552-554,559
目的:探讨东北地区汉族人群IL-27p28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在2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11例健康对照者的IL-27p28启动子区g.-964A/G,外显子区g.2905T/G、g.4730T/C进行基因型检测,并对比分析出两组人群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P>0.05)。所检测三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7p28基因启动子区和外显子区单核苷酸多态g.-964A/G和g.2905T/G、g.4730T/C均未发现与中国东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易感性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与宿主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形成相关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和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ngiotensinⅡ type 1 receptor,AT1R)基因多态性与乙肝肝硬化遗传易感性及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FLP对10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和106名随机抽样的无亲缘关系的健康献血者分别检测TGFβ1启动子区-509C/T、AT1R1166A/C基因多态性。结果肝硬化组TGFβ1启动子区-509C/T纯合子CC的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Child-PughC级组-509C/T位点CC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高于B级和A级组(P〈005);AT1R1166A/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对照组和肝硬化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启动子区-509C/T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遗传易感性有关,并与肝硬化严重程度密切相关,AT1R1166A/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遗传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d(IL-1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甲型H1N1流感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从IL-1α基因启动子区域中选取4个SNP位点rs1800587、rs2856836、rs2856838、rs3783525,针对以上位点建立基于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TOF-MS)鉴定SNP的方法,对167例H1N1流感患者(H1N1组)和192例健康对照人群(对照组)进行检测.确定各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分型;对比两组等位基因和各基因型的频率.结果 rs1800587、rs2856836、rs2856838位点具有T和C两种等位基因,包括TT、TC、CC 3种基因型.rs3783525具有A和T两种等位基因,包括AA、AT和TT3种基因型.H1N1组和对照组rs 1800587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9,P=0.000,OR=2.424,95%CI=1.472 ~ 3.993),rs2856836,rs2856838,rs3783525等位基因频率在H1N1组和对照组中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H1N1组rs1800587位点CC纯合子频率低于对照组[72.5%(121/167)比87.0%(167/192),P<0.05],杂合子(TC)频率高于对照组[25.1%(42/167)比12.5%(24/192),P<0.05],而两组TT纯合子频率差异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H1N1组rs2856836位点杂合子(TC)频率高于对照组[25.7%(43/167)比17.2%(33/192),P<0.05],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rs2856838位点对照组TT纯合子频率低于H1N1组[4.2%(8/192)比10.8%(18/167),P<0.05],其余2种基因型TC与CC在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H1N1组rs3783525位点TTT纯合子频率高于对照组[21.0% (35/167)比13.0%(25/192),P<0.05],两组间的另两种基因型TC与CC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L-1α基因多态性位点rs1800587、rs2856836、rs2856838、rs3783525与甲型H1N1流感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人类自然抵抗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RAMP1)基因3'UTR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人群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224例,正常对照225例,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NRAMP1基因3'UTR进行基因分型,根据基因型对样本分组,经统计学处理,研究NRAMP1基因3'UTR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3'UTR TGTG/TGTG基因型159例(71.1%),TGTG/TGTG缺失基因型56例(24.9%),TGTG缺失/TGTG缺失基因型9例(4.0%);正常对照TGTG/TGTG基因型则为185例(82.2%),TGTG/TGTG缺失基因型36例(16.0%),TGTG缺失/TGTG缺失基因型4例(1.8%).正常对照组TGTG/TGT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结核患者(X2=7.94,P<0.01).研究发现TGTG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87,TGTG缺失的等位基因频率为0.13.结论 在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NRAMP1基因3'UTR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33基因rs10975498C/T、rs16924144C/T 2位点的多态性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分析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在广西人群中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法(PCR-SEB)及DNA测序对283例广西地区受试者的IL-33基因rs10975498C/T、rs16924144C/T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分布频率及组间差异。结果rs10975498C/T存在CC、TT、CT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3.7%、20.8%、55.3%,其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广西人群中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基因型频率与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欧洲人、非洲黑人、北京汉族人及日本人群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仅与欧洲人及非洲黑人群间有显著差异(P0.01)。rs16924144C/T存在CC、TT、CT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2.7%、19.0%、58.3%,其各基因型及基因频率在广西地区人群中男女之间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与非洲黑人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33基因rs10975498C/T、rs16924144C/T的基因多态性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种族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儿童P2X7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相关关系,以探讨P2X7基因在儿童结核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病例组为2005年1月至2008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汉族结核病患儿;对照组为同期在儿外科行手术前体检的患儿。按照年龄等与病例组3:1进行匹配。扩增基因组DNAP2X7基因,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和碱基特异性PCR方法,分别对P2X7基因1513和-762位点多态性与儿童结核病易感性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纳入96例,平均年龄(5.5±4.5)岁;对照组纳入384例,平均年龄(5.9±4.0)岁。P2X7基因1513位点A/C和C/C基因型分布,病例组(38.5%和8.3%)较对照组(31.0%和11.5%)比率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06,P=0.316);1513C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27.6%和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856)。-762位点C/C基因型在整体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为56.5%,-762C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分别为77.4%和71.7%,对照组和病例组各基因频率或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42,P=0.093)。上述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肺结核亚组和肺外结核病亚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宿主P2X7基因1513位点A/C和-762位点T/C的转换可能与中国汉族儿童结核病易感性无相关性。因此,P2X7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发病以及是否为结核病易感性的影响因素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醛固酮合成酶(CYB11B2)基因多态性与怀化侗族高血压高发人群原发性高血压(EH)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89例怀化侗族高血压病人和85例正常人的CYB11B2-344C/T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高血压组CYB11B2-344C/T基因型频率(CC 10.1%、CT41.6%、TT 48.3%)和等位基因频率(C 30.9%、T 69.1%)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频率(CC 10.3%、CT 27.6%、TT 62.1%)和等位基因频率(C 24.1%、T 75.9%)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C基因型患者与CT TT基因型患者比较,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怀化侗族人群EH可能与CYB11B2基因多态性无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TGF-β1基因启动子区-988、-800、-509位点的多态性与桥本甲状腺炎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至2015年,张家口地区汉族人群的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各200例,提取外周血DNA进行PCR测序,检测TGF-β1基因-988、-800、-509位点,观察这三个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基因-988、-800位点均只有一个基因型,分别为C/C、G/G,不具基因位点多态性.启动子区-509位点出现三种基因型,分别为C/C(55.0%),C/T(33.0%),T/T(13.0%),疾病组和对照组各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基因型、C/T基因型、T/T基因型的卡方值分别是55.916(P<0.05)、57.853(P<0.05)、0.393(P>0.05);其中C/C基因型的OR值为5.277,C/T基因型OR值为0.201.结论 TGF-β1基因-509位点多态性与桥本甲状腺炎易感性相关,其C/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可能为危险因素,C/T基因型、T等位基因可能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