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腺假性囊肿治疗方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式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42例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式、效果、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4例,在随访期间均能自行吸收;手术治疗38例: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9例,术后有1例出现吻合口出血;囊肿-十二指肠吻合2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21例,术后有2例出现吻合口出血;腹腔镜囊肿-胃内引流术1例;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术2例,术后有1例出现胰瘘;胰腺假性囊肿切除术3例,术后有1例出现胰漏。结论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已趋于多样化,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中囊肿内引流术仍是主要术式,根据囊肿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吻合方式;其中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安全微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引流治疗早期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至2008年在超声内镜引导下早期经胃穿刺置管引流进行治疗的23例巨大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假性囊肿位于胰头部3例,胰体部11例,胰尾部9例,囊肿平均直径11 cm(8~18 cm),均为单发囊性,所有病例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假性囊肿发现至穿刺手术间隔17~65d,平均31 d.2例术后发生囊肿感染,1例改用外引流,另1例改用手术内引流治疗治愈;3例出现消化道出血,保守治疗后治愈.2~3个月后CT复查,6例患者假性囊肿完全消失,余15例患者囊肿明显缩小,所有患者腹胀、腹痛症状缓解.随访1年,无溃疡、出血、囊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超声引导下早期经胃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胰腺手术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近11年来治疗的28例非胰腺手术后胰腺假性囊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保守治疗4例。B超引导下经皮多次穿刺10例(其中穿刺后置管外引流3例)。手术行外引流6例,内引流8例。1例外引流无效后,改行内引流。28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手术后胰腺假性囊肿应采用个体化的治疗原则,早期应采取保守治疗、穿刺抽液或外引流,内引流可作为治疗的最后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疾病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胰胆外科收治的20例胰腺囊性疾病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腺假性囊肿15例,胰腺囊性肿瘤5例。结果 5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2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胰体尾脾切除术。15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中,行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引流2例;内镜下胰管内支架引流2例;内镜下胰管内支架引流联合超声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置管引流2例;手术治疗9例,其中假性囊肿外引流1例,假性囊肿内引流8例(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5例,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3例)。术后发生胰瘘3例(A级2例,B级1例),胃排空障碍1例,肺部感染2例,腹腔积液1例。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25.6个月,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内镜下胰管内支架引流术后假性囊肿复发,还有1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行假性囊肿内引流术后复发,2例复发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症状好转,痊愈出院。结论正确地鉴别胰腺囊性肿瘤与胰腺假性囊肿是胰腺囊性疾病破裂治疗方式选择的前提。胰腺囊性疾病破裂的治疗较常规胰腺囊性疾病的治疗急迫,治疗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巨大胰腺假性囊肿内引流术治疗的术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且行囊肿内引流的13例巨大胰腺假性囊肿(长径15 cm)的临床资料。结果均经B超或/和CT以及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胰腺假性囊肿的诊断。行囊肿空肠Roux-en-Y型吻合术的6例,其中术后囊肿感染2例。囊肿胃吻合术3例,术后囊肿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其中2例需二次干预。囊肿胃肠道一期内、外引流术4例,其中囊肿胃一期内、外引流术2例,术后1例囊肿感染,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囊肿空肠Roux-en-Y一期内、外引流术2例,无术后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对部分巨大胰腺假性囊肿,囊肿胃肠道一期内、外引流术可能更为合适。对适宜行囊肿胃吻合术的巨大胰腺假性囊肿,建议行囊肿胃一期内、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8例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非手术治疗8例,在随访期间均能自行吸收;手术治疗40例:包括胰腺假性囊肿胃吻合11例,术后有1例出现吻合口出血;囊肿十二指肠吻合1例;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23例,术后有2例出现吻合口出血;胰腺假性囊肿外引流术3例,术后有1例出现胰瘘;胰腺假性囊肿切除术2例,术后有1例出现胰瘘.结论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已趋于多样化,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选择适宜的治疗方式;手术治疗中囊肿内引流术仍是主要术式,根据囊肿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和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Kimura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总结完全腹腔镜下1例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和4例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Kimura法)的治疗体会。结果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手术时间150 min,出血量150 ml。术后胰腺假性囊肿明显缩小,脾静脉受压明显缓解。4例胰腺远端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45 min,平均出血量180 ml,平均住院时间7.8 d。1例胰腺远端切除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时发现胰腺断端旁有假性囊肿形成,直径约3 cm,观察6个月后囊肿无变化。5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8.2月,胰腺假性囊肿及肿瘤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胃内引流术和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Kimura法)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适应症的选择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囊肿外引流术8例(18.6%),单纯囊肿切除10例(23.3%),囊肿切除、胰尾部+脾切除术3例(7.0%),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19例(44.2%),囊肿胃吻合3例(7.0%)。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例囊肿胃吻合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出血,2例单纯囊肿外引流患者发生胰漏,1例囊肿空肠吻合者术后发生逆行感染,切口感染2例。随访37例,复发急性胰腺炎1例。结论胰腺假性囊肿在经保守治疗度过急性期后,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术式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内引流术治疗胰腺体尾部假性囊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我科2013年6月~2016年1月对11例胰腺假性囊肿施行完全腹腔镜下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内引流,完全腹腔镜下从横结肠系膜后方切开囊壁,用带倒刺缝线行胰空肠吻合术。结果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平均出血量60 ml(40~150ml),平均手术时间120 min(90~180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 d(5~12 d)。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1例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9.3月,无胰腺假性囊肿复发,无腹痛、畏寒、发热等不适。结论对胰腺体尾部假性囊肿采用完全腹腔镜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内引流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创伤后出现胰周积液行穿刺引流后对胰腺假性囊肿的预防作用.方法 收集我院急性胰腺炎和胰腺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出现胰周积液并且积液直径大于6 cm以上的资料进行分析,共计15例,其中11例为急性胰腺炎,4例为胰腺挫伤,均进行了B超引导下积液穿刺引流,对穿刺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5例穿刺引流患者拔管后2、4、8周行B超随访,4周时9例行上腹部CT检查.发现于第4周时1例积液直径5cm,4例积液直径3 cm,2例积液直径2 cm;其余8例均大于1 cm的积液.所有患者在第8周时均无明显假性囊肿的临床症状.结论 积极对胰周积液行B超定位下穿刺引流,对积液形成假性囊肿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引流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5月~2007年5月,对13例胰腺假性囊肿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持续留置导管外引流治疗.13例穿刺15次,均穿刺成功,穿刺入路包括腹前壁11例(13次),侧壁2例.共放置引流管15根.8例1~5个月囊肿消失拔管,随访1~10个月,平均6.7月,症状消失,囊肿无复发;4例外引流1~4个月转行手术治疗;1例治疗1个月后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囊肿消失,引流量>10 ml/24 h,患者要求拔管后失访.CT引导下胰腺假性囊肿穿刺外引流术损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探讨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回顾性分析3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临床资料,并与手术内引流进行比较。30例患者经置管引流10~100 d,全部临床治愈,随访3~12个月,无复发,较手术内引流组创伤小,并发症少,但恢复时间较长。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简单、经济、有效,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重新认识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处理,探讨内引流术治疗囊肿伴感染及坏死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996年我科收治的25例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结果:手术治疗的22例中,对6例高度怀疑感染的囊液作了细菌培养,证实2例继发感染。18例行内引流,包括4例囊液呈脓样者(其中1例细菌培养阳性),均无并发症,随访1~9年无复发。外引流仅3例(12.0%),明显低于国内文献报道的平均值21.7%(P<0.05)。结论:根据囊肿内容物性状来判断是否继发感染并不准确,既使存在感染,在囊壁成熟的前提下应尽量行内引流,术后并无不良后果。而外引流由于其诸多弊端,应慎重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的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11例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中2例合并胰管断裂者先行外引流后行内引流治疗,4例行内引流治疗,余5例未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结论外伤性胰腺假性囊肿由于胰腺损伤程度及胰腺炎症程度的不同,治疗方法应相应变化,需根据有无胰管断裂及胰腺坏死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假性胰腺囊肿致胃后壁穿孔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假性胰腺囊肿致胃后壁腐蚀性穿孔的临床诊治经验,探讨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06年12月手术治疗11例假性胰腺囊肿致胃后壁腐蚀性穿孔的临床资料,均为胆源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4-6周患者,术前均行胃镜及CT检查而确诊;均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胃后壁穿孔部位环形缝扎,胃网膜囊肿内引流,胃前壁胰体尾囊肿吻合术。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1年复查胃镜及上腹部CT发现穿孔及囊肿均已痊愈。结论①胃后壁穿孔环形缝扎胃网膜囊肿内引流,胃前壁胰体尾囊肿吻合术是早期一次性手术治疗假性胰腺囊肿所致胃后壁穿孔的有效手术方式。②胃镜检查、CT检查是明确诊断、手术决策及预后评估的有效手段。③假性胰腺囊肿形成4-6周内实施内引流手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肠壁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4年8月至2011年3月胰腺假性囊肿患者28例,首先使用线阵型超声内镜扫查,明确病变部位后选择合适穿刺点,导丝沿穿刺针道进入囊肿,沿导丝放置双猪尾硅胶支架1~3支。术后定期随访,囊肿消失后拔除支架。结果本组28例患者,穿刺引流成功25例,成功率为89.3%,其中经胃19例,经十二指肠6例。发生并发症3例,支架移位、出血、感染各1例。随访8—34个月,19例假性囊肿完全消失,6例腹痛症状消失、囊肿明显缩小、但持续存在2年以上,所有患者均未见假性囊肿复发。结论超声内镜引导下经胃肠壁穿刺置管引流术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较好方法之一,其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根据手术适应证不同将其分为A、B、C、D 4组。A组18例实施囊肿空肠囊肿吻合术。B组7例实施囊肿胃吻合术。C组3例实施胰腺囊肿切除术。D组2例实施囊肿外引流术。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和复发情况。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均获痊愈。B组1例患者出现术后便血,D组1例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胰腺炎,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患者均获随访12~24个月,其中D组复发1例,余均未出现术后复发病例。结论根据胰腺假性囊肿的具体位置,合理制定手术方案,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腺外伤的诊断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胰腺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CT诊断准确率达76.2%。非手术治疗5例,其中I级3例,II级2例,并发胰腺假性囊肿2例,3个月后行囊肿内引流术治愈。手术患者24例,术后死亡2 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余22例病人治愈出院,术后并发胰瘘及不同程度腹腔感染9例,腹腔出血2例,经治疗止血,3例并发假性胰腺囊肿2例经非手术治疗后消失,1例6个月后行囊肿空肠内引流术治愈。无腹腔脓肿。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剖腹探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有效充分腹腔引流及综合处理合并伤可提高胰腺损伤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胰腺假性囊肿胃、十二指肠隔障造口内外引流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4例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结果及远期疗效.结果胰腺假性囊肿胃隔障造口内外引流术33例和胰腺假性囊肿十二指肠隔障造口内外引流术1例全部治愈.结论本术式简捷、安全、少创、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同时施行内、外引流术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对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外科处理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认识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处理,探讨内引流术治疗囊肿伴感染及坏死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988年-1996年我科收治的25例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患者。结果;手术治疗的22例中,对6例高度怀疑感染的囊液作了细菌培养,证实例继发感染。18例行内引流,包括4例囊液呈腔样者,均无并发症,随访1-9年无复发。外引流仅3例,明显低于国内文献报道的平均值21.7%。结论:根据囊肿内容物性状来判断是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