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D8~+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根据其来源及作用机制可分为CD8~+nTreg和CD8~+aTreg。CD8~+Treg通过多种机制调控免疫应答,不仅能够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能参与诱导移植耐受、抗感染免疫以及肿瘤免疫的调节,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旨在探究CD8~+Treg的免疫生物学特征及其与疾病的关系,将可能为疾病的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调节性T细胞(Treg)是体内存在的一类抑制免疫应答的T细胞亚群,分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诱导型调节性T细胞(iTreg),通过细胞-细胞互相接触、分泌细胞因子(IL-10、TGF-β1)等途径抑制B细胞、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活化和免疫效应,在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移植耐受、肿瘤免疫逃逸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的调节性T细胞亚群:CD4+LAP+调节性T细胞(CD4+LAP+Treg),已经被证实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发挥保护作用,可能是Treg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关键细胞之一,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对CD4+LAP+Treg的发现及其与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一类能够抑制自身免疫反应、特异性表达Foxp3、分泌IL-10和TGF-β等细胞内因子的CD4+T淋巴细胞亚群。其作用机制是通过调控性抑制效应性T细胞、肥大细胞、树状细胞及B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反应,在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肿瘤免疫和抑制耐受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当其功能或数量发生异常变化时,会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同时,调节性T细胞免疫疗法有可能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途径。本文对CD4+C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CD4~+CD25~+ Treg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是一个具有独特免疫调节功能的T细胞亚群,它不仅能够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而且可能参与诱导移植耐受以及肿瘤免疫的调节,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文章旨在对近两年关于CD4+CD25+Treg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以及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和Foxp3~+调节性T细胞(Foxp3~+regulatory T cell,Foxp3~+Treg)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分别与其他因子相互协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一种新型细胞即IL-17~+Foxp3~+T细胞在维持免疫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随着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靶向治疗研究的深入,进一步研究IL-17、Foxp3~+Treg和IL-17~+Foxp3~+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可以为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本文综述近年来IL-17、Foxp3~+Treg和IL-17~+Foxp3~+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通过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通过选择性抑制作用在调节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功能.自1995年Sakaguchi等首次发现清除天然CD4~+ CD25~+ Treg细胞可导致自身免疫疾病,而补充这种细胞又可以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以来,CD4~+ CD25~+ Treg细胞已成为免疫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1,2]).Foxp3分子做为Treg细胞的关键的转录因子,对其发生、发育以及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我们对调控foxp3基因表达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最近,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研究Foxp3分子的表达调控取得了很大进展,这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阐明Treg细胞的发生、分化以及功能发挥的机制.现对foxp3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是一类不同于Th1、Th2及Treg细胞的新型CD4~+效应T细胞,最早由Park等~[1]于2005年发现和报道,他们在研究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时,发现了一类新的Th细胞亚群,这群细胞以分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为特征,具有很强的调节组织炎症的作用,并且参与机体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后续的研究发现,Th17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可以介导炎性反应,参与自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藏药红景天(RRL)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方法将Lewis肺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 500 mg/kg RRL乙醇提取物处理组和10 mg/kg环磷酰胺(CTX)处理组,处理10 d。计算小鼠生存率和肿瘤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浸润的CD4~+T、 CD8~+ T细胞数量及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CD25~+Treg的比例; ELISA检测荷瘤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 (IL-2)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脾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结果 RRL乙醇提取物处理的Lewis荷瘤小鼠生存率显著提高,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肿瘤浸润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增加, FOXP3~+ Treg占CD4~+CD25~+Treg的比例降低。荷瘤小鼠血清IFN-γ和IL-2水平提高,脾脏CTL的杀伤能力增强。结论 RRL乙醇提取物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增强抗肿瘤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Treg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而转录因子HELIOS在Treg细胞发挥免疫抑制功能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HELIOS在SLE患者外周血中CD4~+Treg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格局,有助于揭示SLE的发病机制。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相比,SLE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在CD4~+CD25~+T细胞中,表型为CD39-CD45RA~+Treg细胞(幼稚型Treg细胞)比例显著升高,表型为CD39~+CD45RA-Treg细胞(效应型Treg细胞)比例显著下降,而表型为CD39-CD45RA-T细胞(非Treg细胞)比例不变;在Treg细胞中发挥重要免疫调节作用的转录因子HELIOS,在幼稚型Treg和效应型Treg细胞中比例均显著下降,提示CD4~+Treg细胞亚群比例失衡及其HELIOS表达下调可能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调节性T 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cell)是T 细胞中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 细胞亚型,其中最关键的亚型是胸腺起源并表达CD4、CD25 以及转录因子FOXP3+的CD4+ CD25+ FOXP3+调节性T 细胞(CD4+ CD25+ FOXP3+ Treg cell)。调节性T 细胞对维持体内免疫稳态极其重要,与多种重大疾病如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移植排斥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微型盘状囊泡,通过其囊内包裹的蛋白质、mRNA、微小RNA(microRNA)等物质,在细胞间通信,特别是非接触性的细胞远程调控发挥作用。目前研究发现:外泌体对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发育,增殖及发挥免疫抑制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深入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为将来治疗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等疾病提供创新性线索。  相似文献   

11.
CD4~+ Treg是机体发挥负向免疫调节作用的一类重要T淋巴细胞亚群,在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免疫抑制功能失衡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炎性免疫应答和移植排斥反应等疾病或病理状态密切相关,明确Treg功能及其相关免疫负调节机制对于临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调节抗炎、抗瘤免疫应答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重要转录因子、跨膜分子和细胞因子等免疫分子对CD4~+ Treg的免疫调节作用,为深入理解CD4~+ Treg功能及其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效应性T淋巴细胞,在维持机体的免疫自稳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TNFR2)主要表达于淋巴细胞并参与调节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存活。TNFR2可以稳定CD4~+CD25~+Treg的数量及其抑制功能。作为人和小鼠体内抑制功能最强的Treg,CD4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双阳性(CD4~+TNFR2~+)Treg参与多种疾病如肿瘤、移植排斥、结肠炎、关节炎、寄生虫感染等的免疫反应过程。CD4~+TNFR2~+Treg在各种免疫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输注对川崎病患儿外周血CD4~+CD25~+调节T细胞(Treg)与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川崎病患儿和30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水平以及108例川崎病患儿和41例体检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分布。ELISA法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浆中TGF-β1浓度。108例川崎病患儿中有30例收集到对应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后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Treg、TGF-β1及淋巴细胞亚群在川崎病患儿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川崎病患儿CD4~+CD25~+Treg细胞及血浆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外周血CD3+、CD8~+T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D4~+T细胞、B细胞及CD4~+/CD8~+水平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IVIG治疗前相比,川崎病患儿IVIG治疗后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血浆TGF-β1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外周血CD3+、CD8~+T细胞及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CD4~+T细胞、B细胞及CD4~+/CD8~+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患儿外周血CD4~+CD25~+Treg水平、血浆TGF-β1浓度及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与健康对照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Treg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失常是导致儿童川崎病免疫紊乱的重要原因。检测CD4~+CD25~+调节T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对评估川崎病患儿的细胞免疫状况,辅助诊断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研究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和血清25-(OH)D3水平在学龄前儿童喘息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74例喘息组学龄前儿童和20例正常对照组学龄前儿童,其中喘息组根据有无特应征进行组内分组(特应征组和非特应征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Treg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T细胞及B细胞的百分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活性代谢产物25-(OH)D3浓度。喘息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5.81±2.84)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7.71±2.4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喘息组组内比较,特应征组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5.18±3.17)低于非特应征组(6.55±2.23,P<0.05);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T细胞及B细胞(22.13±5.79;34.53±5.42;9.92±2.95;65.84±4.98;20.87±4.06)比较,喘息组CD8+T细胞(29.51±8.43)、T细胞(60.76±9.4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细胞(26.86±8.73)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T细胞、NK细胞在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特应征组与非特应征组相比两组内之间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T细胞及B细胞均无统计学意义;喘息组血清25-(OH)D3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特应征组与非特应征组两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血清25-(OH)D3水平的降低、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功能的紊乱,可能参与了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200的表达水平,分析CD200及Treg与IL-6、SAA的相关性,探讨CD200与AS免疫功能的关系以及诊断效能,为辅助AS的诊断、免疫评估提供帮助。方法:从74例AS患者和50例健康志愿者中收集外周血。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reg的百分率及CD200的表达率,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CD200的浓度,上转发光法测定IL-6的浓度,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SAA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活动组CD4~+T细胞、CD19~+B细胞的百分率均增高(P0.05),CD8~+T细胞、Treg的百分率均减低(P0.05),CD3~+T细胞的百分率无明显差异;稳定组CD4~+T细胞、CD8~+T细胞、CD19~+B细胞、Treg的百分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活动组(CD3~+、CD4~+、CD8~+)T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和血清中CD200的浓度以及稳定组(CD3~+、CD4~+)T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和血清中CD200的浓度均减低(P0.05);而稳定组CD8~+T细胞、CD19~+B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及活动组CD19~+B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活动组血清中IL-6、SAA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稳定组IL-6的浓度轻度升高(P0.05),SAA的浓度无差异。活动组CD3~+T淋巴细胞中CD200的表达率与Treg呈正相关,与IL-6呈负相关,但与SAA不相关;Treg的百分率与IL-6负相关,与SAA不相关。CD200对AS的诊断优于Treg、SAA,而与IL-6的诊断效能相当。结论:AS活动期患者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紊乱,CD200和Treg的表达率降低,两者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为辅助AS的诊断和免疫功能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香烟烟雾提取物(CSE)暴露及抑制CD40-CD40L路径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诱导CD4~+T细胞分化为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使用40 ng/m L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 GM-CSF)和10 ng/m L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4(rm IL-4)联合诱导无特定病原体级健康雄性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BMDC表面CD40分子的表达,再采用免疫磁珠分选的方法从BALB/c小鼠脾脏细胞分离出CD4~+T细胞。将所培养出的小鼠BMDC与正常对照组小鼠脾脏细胞分选的CD4~+T细胞共培养,加入CSE及拮抗性CD40抗体,作用24 h;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CD4~+CD25~+Foxp3~+Treg的变化,液相芯片技术检测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0(IL-10)、IL-6的水平。结果 BMDC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可以促进CD4~+CD25~+Foxp3~+Treg分化,经CSE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小鼠BMDC与CD4~+T细胞共培养后分化的CD4~+CD25~+Foxp3~+Treg数量降低,细胞上清液IL-10降低、IL-6的水平升高;而加入拮抗性CD40抗体细胞共培养组CD4~+CD25~+Foxp3~+Treg增加,液相芯片检测细胞上清液IL-10上升、IL-6的水平下降。结论 CSE减少CD4~+CD25~+Foxp3~+Treg数量,体外使用拮抗性抗CD40抗体阻断CD40-CD40L通路可以促进CD4~+T细胞分化为CD4~+CD25~+Foxp3~+Treg。  相似文献   

1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维持机体自身耐受和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失调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发病中同样起重要作用。因此,对CD4~+CD25~+Treg在RA中的深入研究不仅能进一步了解RA的发病机制,也为治疗RA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是一种伴有自身免疫反应、慢性低度炎症性疾病;免疫功能紊乱及脂肪细胞因子参与了T2D的发生发展.T2D患者中有5%~20%出现周围动脉病变(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而PAD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CD4+ 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T淋巴细胞,在维持机体免疫自稳、调控免疫应答方面起重要作用.Foxp3作为Treg发育关键的核转录因子[1],是目前公认的Treg特异性标记物.研究表明,CD4+ CD25+ Treg在A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以抑制Thl和Th2病理反应,控制多种免疫炎症疾病的发展,在免疫耐受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2].  相似文献   

19.
Foxp3基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铮  王如文 《免疫学杂志》2008,24(1):111-113,115
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失衡,产生针对自身组织的免疫应答并导致自身组织、器官损害的一类疾病.调节性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 )具有免疫应答低下和免疫抑制特性,在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应答稳态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Treg的异常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1].Foxp3特异性表达于CD4 CD25 Treg细胞,与其发育、成熟以及抑制功能关系密切.本文拟就Foxp3基因的研究进展及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对B细胞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主要来源于胸腺,在体内外抑制CD4 或CD8 T细胞的活化及增殖,是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重要机制之一。近来研究发现该调节性T细胞除了能够抑制T细胞的免疫应答外,还能够抑制B细胞免疫应答,包括抑制B细胞活化和抗体生成,从而抑制主要由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