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药冰棉棒穴位刺激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应用中药冰棉棒穴位刺激联合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采用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采用日本洼田俊夫饮水试验分级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改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有显著提高(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的67.44%(P0.01)。结论中药冰棉棒穴位刺激能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食时机。方法:22例脑卒中患者采取基础治及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分析不同进食时间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5、30、60min吞咽功能障碍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5、30min优良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经吞咽功能治疗仪治疗后5~30min进食是最佳的进食时机,进食时呛咳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配合进食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进食训练治疗,对照组34例仅进行进食训练。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效果。治疗前后进行反复唾液吞咽试验和洼田饮水试验,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治疗后30 s内完成吞咽次数3次比例及吞咽的幅度2 cm比例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79.4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进食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短时间内使用针刺疗法联合吞咽综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126例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翳风、完骨、风池、廉泉、吞咽、外金津玉液穴位,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对照组除不进行针刺外,其他康复训练方法同治疗组。病程为2周,每天1次,每周治疗6d。治疗前后各行1次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有效率达96.87%,对照组有效率为87.10%,治疗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基础吞咽功能的综合训练和进食训练,短时间内即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颈部面部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吞咽康复训练和Vitalstim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头颈部面部穴位按摩,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2组吞咽功能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 0%,对照组为88. 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吞咽功能评分、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评分及吞咽造影程度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吞咽康复训练、Vitalstim电刺激结合头颈部面部穴位按摩可以更好地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同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进行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对1例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3个月的患者进行三个阶段全面评估及治疗,评估采用30ML洼田饮水试验、改良吞咽能力评价标准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及改良瑞秋洛斯阿米哥斯量表四个量表。根据评估结果,三个阶段(能够吞咽→不能吞咽→不愿吞咽→经口进食)分别采取侧重点不同的治疗方案,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改善,最终脱离管道喂养。在患者不愿吞咽的阶段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认知行为治疗,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根本性改善。结果:经过系统化,规范化的认知行为治疗后,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改善,成功拔除鼻饲管并可安全有效经口进食。结论:对本例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干预后,患者吞咽功能得到改善,GCS评分15分,RLAS-RV级,洼田饮水试验Ⅰ级,MMASA评分153分,患者可经口正常进食,异常的吞咽行为模式消失,认知行为治疗对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干预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中医康复""吞咽障碍""脑卒中后""deglutition disorders""dysphagia""rehabilitation"等关键词对中国知网、pubmed等数据库进行检索,总结了近5年来中医康复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发现针灸治疗、中药内服、中药外用法、穴位按摩、穴位注射等具有中医特色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改善了吞咽肌群的运动,提高与吞咽功能相关的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吞咽肌肉的力量、耐力和协调性,缓解废用性肌萎缩,改善其功能及咽部血流,实现吞咽反射弧的恢复与重建,从而提高吞咽摄食能力,为临床中医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冰、酸刺激疗法联合进食训练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的疗效及其护理方法.方法:53例患者均进行冰、酸刺激治疗及进食训练,并给予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14例患者吞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36例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为94.3%.结论:冰、酸刺激疗法联合进食训练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10 d。观察2组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分布情况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变化,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级和SS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86例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以改善吞咽功能。方法:对中重度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系统的功能训练,以增加其协调能力、进食能力;对轻度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改变进食体位、食物的形态,可有效防止误吸。结果:患者进食吞咽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增强了抵抗力,提高了生存质量。康复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卒中吞咽功能康复护理训练越早疗效越好,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结合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吞咽康复训练,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A)患者吞咽功能,采用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SSA评分、SWAL-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结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1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是临床多发病,多可累及吞咽功能,导致进食困难,药物治疗本病的效果不理想。笔者自1990年始利用针刺为主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1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其效果。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康复组除接受对照组相同的内科治疗和护理外,积极给予康复治疗,28天后进行吞咽功能的评估。结果康复组经过28天的康复治疗,吞咽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积极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预防吸人性肺炎及营养不良的发生,增强了患者进食的独立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穴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行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予吞咽障碍治疗仪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吞咽障碍治疗仪刺激颈部特定穴位,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吞咽造影检查(VFSS)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VF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吞咽电刺激仪刺激特定颈部穴位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给予耳穴贴压联合颈部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营养风险筛查、舌骨喉复合体动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  相似文献   

16.
讨论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病因病机,总结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选穴经验。根据吞咽功能障碍的口、咽不同阶段及不同临床表现,选取相应穴位治疗。取穴主要采取近刺法,主穴选取吞咽功能障碍的主要部位,辅穴随症加减。通过观察吞咽动作找出具体病灶进行治疗,发挥"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作用。针刺时行针手法不宜过多,以免增加患者疼痛并造成起针后出血。针刺时间不应拘泥于急性期与恢复期,确保不贻误卒中早期的治疗时机,而且尽量选择在进食前针刺,可增强短期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使用穴位敷贴刺激穴位的方法,观察其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各20例均辨证口服中药,治疗组另取足三里、关元、命门、肾俞等强壮穴位进行穴位敷贴,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查免疫功能(包括T淋巴细胞及亚群,白介素-2)。结果: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均有改善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指标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对强壮穴位进行穴位敷贴可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与单服中药比较,加用穴位敷贴可进一步提高部分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可引起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等多种并发症,是预后差的独立危险因素,重症患者还可因痰液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尽早改善其摄食吞咽功能,实施有效的治疗.近年来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方面,针刺显示出良好的疗效.针刺常规穴以及特殊穴位和针法治疗此病,改善患者吞咽功能、语言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射区经络穴位及食物、心理综合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使不能吞咽咀嚼患者当日进食,深受患者和家属欢迎。由于该病例较少见,仅有一例,特介绍供同行参考。一、患者情况患者王××,男,75岁,河北荣校二等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穴位按摩在改善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基础训练、摄食训练及心理护理,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穴位按摩,2组疗程均为21d。治疗期间观察患者吞咽困难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吞咽困难程度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穴位按摩是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有效措施,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