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儿童胫骨结节骨骺骨折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胫骨结节骨骺骨折患儿28例,其中资料完整者25例,男23例,女2例;年龄12~16岁.平均13.5岁;左侧10例,右侧15例,均为单侧受累.损伤方式:打篮球时受伤10例,跳跃时受伤7例,踢足球时受伤8例.根据Ogden分型标准,1A型1例,1B型4例,2A型5例,2B型7例,3A型4例,3B型4例.除1例1A型患儿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长腿石膏前后托固定外,余24例均采用切开复位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个月~7年,平均43个月.术后3个月患儿膝关节活动范围0°~140°,术后6个月恢复伤前运动水平.按照Mosier临床评价标准,结果均为优.所有病例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均未发生胫前间室综合征.骨折愈合时间2~5个月,平均3个月,伸膝装置序列正常,无一例患儿发生切口感染、内固定物失效或肢体畸形.结论 儿童胫骨结节骨骺骨折是一种不常见的特殊类型的骺损伤.在伸膝装置突然加速或减速的运动中,当髌韧带的牵拉力超过胫骨结节骨骺、周围软骨膜以及邻近骨膜的结合力时,就会发生胫骨结节的骨骺骨折.该骨折多见于13~16岁的男性患儿,单侧发病为主;可采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患儿膝关节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Watson-JoneⅡ、Ⅲ型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8例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定期随访,按照HSS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8.3个月。骨折均获得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23°,HSS评分均为优。结论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Watson—JoneⅡ、Ⅲ胫骨结节撕脱骨折,无须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并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Watson-DoneⅡ、Ⅲ型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8例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定期随访,按照HSS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8.3个月.骨折均获得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23°,HSS评分均为优.结论 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Watson-Jove Ⅱ、Ⅲ胫骨结节撕脱骨折,无须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并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Watson-DoneⅡ、Ⅲ型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8例青少年胫骨结节撕脱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定期随访,按照HSS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8.3个月.骨折均获得一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23°,HSS评分...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4):1266-127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可吸收钉固定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采取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方法治疗的胫骨远端骨骺损伤患儿37例,其中15例获得随访;手术年龄5~15岁,平均12岁,其中男11例,女4例;左侧11例,右侧4例。按Salter-Harris骨骺损伤分型:Ⅱ型7例,Ⅲ型4例(包括1例Tillaux骨折),Ⅳ型2例,三平面骨折2例。所有患儿随访14~75个月,平均36.1个月。手术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进行,切开复位达到解剖复位后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6~8周。以改良Weber评估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及愈合情况;拍摄双下肢全长正位、双踝关节正侧位X线片,评估切开复位可吸收钉治疗儿童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疗效。[结果]本研究所有患侧与健侧下肢影像学分析结果显示:下肢机械轴与水平线成角,胫骨长度健侧与患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侧位踝穴角患侧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获得随访的15例按改良Weber评分,优13例,良2例。所有患儿踝关节活动均不受限,均能参加正常的体育活动。X线片检查所有病例均骨性愈合,其中2例发生骨骺早闭,有骨桥形成,踝关节内翻畸形,肢体短缩并伴有下肢机械轴线的偏移。[结论]可吸收钉对胫骨远端骨骺损伤的固定可靠,对骨折愈合和踝关节功能恢复而言,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完全错位大龄儿童中段锁骨骨折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9年1月对6例完全错位的大龄儿童中段锁骨骨折,采用锁骨前方入路切开复位,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术后三角巾悬吊4周。结果6例患儿锁骨骨折全部愈合,骨性愈合时间4周,功能良好。6例随访6~26个月,平均10个月,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伤口下积液、术后断裂再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可吸收肋骨钉治疗完全错位大龄儿童中段锁骨骨折,无人体不良反应,可免除患者二次手术痛苦,疗效满意,是治疗大龄儿童中段锁骨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小直切口可吸收螺钉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方法通过后路小直切口,应用可吸收螺钉及可吸收棒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45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30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优42例,良3例。无膝关节感染、骨折块再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可吸收螺钉及可吸收棒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使患者免除二次取内固定手术,早期功能锻炼,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估闭合复位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福建泉州市正骨医院小儿骨科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的患儿64例;男50例,女14例;平均年龄7.5(5~13)岁。依据Johner和Wruhs的字母数字组合分类法对单纯斜形或螺旋形胫骨干骨折进行分型A1型23例,A2型41例;其中单纯胫骨干骨折41例,合并腓骨骨折23例;全部病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手术护理单及麻醉单,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0.4(30~9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6.4(5~10)ml。患儿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6.2(4~13)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1.3(8~16)周。末次随访时,依据Johner-Wruhs评定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优58例,良3例。术后2例出现皮下钉尾激惹症状。骨折愈合后取出螺钉症状消失。均无切口感染、再移位、空心螺钉断裂及跛行的并发症出现。结论闭合复位经皮拉力空心螺钉固定治疗儿童斜形或螺旋形胫骨干骨折,具有骨折愈合好、固定牢靠、术中出血少及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内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7-08诊治的18例复杂胫骨平台后侧骨折,采用后内侧入路钢板螺钉内固定。5例合并胫骨平台外侧骨折,联合应用外侧入路。结果 18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血管及神经损伤。1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1(6~24)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5(3~7)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为80~96(91.2±2.9)分;优13例,良2例,差1例。结论采用后内侧入路路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取得满意的疗效,后内侧切口可以直视下复位后外侧骨折,使外后侧塌陷的骨折获得更加满意的复位。  相似文献   

10.
背景:胫骨结节撕脱骨折多发生于青少年,较少见于成人。截至目前,有关成人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报道罕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肥胖成人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2008年9月至2013年6月行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7例肥胖成人胫骨结节撕脱骨折患者,定期随访,按照HSS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7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2.6个月。骨折均获得Ⅰ期愈合,愈合时间为9~15周,平均12周。膝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25°,HSS评分均〉95分。结论:切开复位接骨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肥胖成人胫骨结节撕脱骨折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可吸收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本组患者30例,所有病例采用不同长度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23个月(平均11个月),30例全部骨性愈合,无切口感染及过敏排斥反应。疗效参照Merchant标准,按照功能、疼痛程度、步态、膝关节稳定程度、活动范围5个项目给予评分,优18例,良9例,可3例。结论可吸收螺钉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疗效确切,生物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12.
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与锁入金属锁钉静力型固定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25例胫骨骨折患者(试验组),检测骨折愈合及并发症情况,并与同期锁入金属锁钉静力型固定28例胫骨骨折(对照组)的随访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4~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试验组为13~16(14.28±0.94)周,对照组为14~18(15.89±1.13)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交锁髓内钉远端锁入可吸收螺钉比锁入金属锁钉静力型固定更有利于胫骨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我科在2001年5月~2009年5月收治62例单纯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采用钢丝结合空心加压钛螺丝钉或界面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切口机关节内感染,亦无明显关节积液和积血。6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6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钢丝结合空心加压钛螺钉或界面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便简单,疗效优。  相似文献   

14.
可吸收螺钉在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4年6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1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男9例,女7例;年龄21~62岁,平均35岁;其中三踝骨折4例(AO分型:B型2例,C型2例),内外踝骨折8例(AO分型均为B型),单纯内踝骨折2例,单纯外踝骨折2例(1例为AO分型A型,另1例为外踝Maisonneuve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和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所有涉及外踝的骨折患者只有AO分型A型骨折采用2枚2.7 mm可吸收螺钉或1枚2.7mm可吸收螺钉辅助1枚1.5 mm可吸收棒固定,其余均采用接骨板螺钉固定.内踝骨折采用2~3枚3.5mm或4.0mm可吸收螺钉固定.1例下胫腓联合损伤采用2枚4.5 mm可吸收螺钉贯穿下胫腓固定.后踝骨折采用l~2枚4.0mm或4.5 mm可吸收螺钉从前向后固定.结果 16例患者术后获1.5~4.0年(平均2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0个月,无骨折延迟愈合及骨折不愈合,未出现伤口并发症.按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功能标准评分评定疗效:优14例,良2例. 结论 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疗效好,无需行二次内固定取出手术,但要慎重选择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闭合复位经皮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3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31例外伤致踝部骨折患者。男19例,女12例;年龄15~67岁,平均39岁。内踝骨折12例,外踝骨折6例,双踝骨折10例,三踝骨折3例(后踝<1/4)。骨折AO分型:A型22例,B型6例,C型3例。伤后至入院时间为2 h~7 d,平均4.5 h;入院至手术时间3 h~11 d。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3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平均24个月。1例术后2个月螺钉断裂、骨折移位,二次手术采用金属螺钉固定后3个月骨折达临床愈合。其余30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4个月,平均3.2个月。末次随访时,参照Mast等疗效评定标准,获优2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3.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易于闭合复位的踝部骨折,创伤小,固定较可靠,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期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结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1-06—2016-06采用一期有限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的23例跟骨结节撕脱骨折,末次随访时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本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2例术后小面积皮肤浅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3(10~18)个月。骨折均在术后8~23周愈合,平均11.6周。2例术后足跟后侧持续疼痛,1年后取出内固定症状缓解。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16例,良4例,可3例。结论一期有限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结节撕脱骨折可有效防止局部皮瓣坏死,获得骨折的稳定,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种创伤致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多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近年来可吸收螺钉的应用,避免了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作从2000年2月-2005年1月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16例,经随访观察平均13个月,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好,固定可靠,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40例胫骨干骨折患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取出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患儿均获得12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时间11~16(13. 2±2. 1)周;内固定取出时间9~12(11. 7±2. 3)个月。2例发生钉头部滑囊炎,取出髓内钉后消失。无骨不连、畸形愈合、骨髓炎、延迟愈合、髓内钉移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患者均可完全负重,膝关节活动范围为-5°~150°。结论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胫骨干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可吸收螺钉联合可吸收线与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08—2013-02共诊治髌骨骨折65例,采用可吸收钉联合可吸收线内固定35例(可吸收钉组),采用空心钉张力带内固定30例(空心钉组)。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16~36个月,平均30个月。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可吸收钉组在手术时间、骨折临床与影像学愈合时间、恢复劳动能力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术后1、4、8、12、16、32周髌骨骨折Levack功能评分方面优于空心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螺钉联合可吸收线联合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能缩短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者满意度较高,无需二次手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Bryan-MorreyⅠ型肱骨小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6-01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的14例Bryan-MorreyⅠ型肱骨小头骨折。如果骨折块较大,前后位置入2枚可吸收螺钉或2枚可吸收棒固定肱骨小头骨折块;如果骨块较小,采用1枚可吸收螺钉和1根可吸收棒固定。结果 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2个月,平均11个月。末次随访时屈肘活动度平均132°,伸肘活动度平均12°,前臂旋转活动度平均170°。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标准评定:优9例,良3例,可2例。结论可吸收材料内固定治疗Bryan-MorreyⅠ型肱骨小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在骨折愈合过程中无腐蚀及刺激作用,允许骨折断端局部产生微动,有利于骨痂生长和骨折愈合,且无需二次手术取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