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1-7岁易感儿童,按0、3程式接种两针10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进行了10年免疫效果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经随免疫年限延长逐渐下降,免疫后10年阳性率仍有59.8%;免疫组儿童观察期间HBsAg年阳转率由免疫前的1.3%下降到0.05%,保护率为96.2%;在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下,对照组HBsAg年阳转率为0.41%,也比免疫前降低了68.5%;疫苗组与  相似文献   

2.
结合农村计划免疫给新生儿接种3剂10μg惭型肝炎(乙肝)疫苗,对免疫后首次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762佝免疫儿童进行了9年系统队列研究。结果表明,抗-HBs阳性率限延长而逐渐下降;由免疫后第1年的82.4-94.4%,降至第9年的60%,期间HBsAg累计阳转4例,人年阳转率为0.09%(4/4252),与免疫前本底相比,保护率为93.1%,并且4例HBsAg阳转儿中2例呈一过  相似文献   

3.
1989年起在我国贫困地区,且乙型肝炎(乙肝)和肝癌高发的广西隆安县推行乙肝疫羁纳入现行的计划免疫(EPI),对新生儿进行普种。于1994年以随机整群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6岁免疫儿童,调查乙肝疫苗纳入EPI后6年的免疫效果。结果乙肝疫苗纳入EPI后,乙肝疫苗接经由81.8%提高到92.0%(P〈0.0001);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的(抗-HBs)一率在免疫后1-6年为86.5-64.8%,1-6  相似文献   

4.
报告了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血源疫苗免疫后1-9年的抗-HBs持久性。结果表明,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和阴性儿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s一率(S/N≥2.1)等1年分别为93.7%和98.6%,至8-9年已降低为63.6%,而低抗体水平(≥2.1)仍在60%以上。表明国产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原性和持久性是好的。而对1985年的一批疫苗始终进行定量观察,至第10年阳性率还能达到6  相似文献   

5.
1994年抽查佛山市1987-1993年出生时经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的儿童共961例,用国产放射免疫(RIA)药盒检测,结果,免疫儿童的抗-HBs一率由后1年的84.0%降至免疫后7年的69.2%;免疫后1-7年儿童的HBsAg阳性率由免疫前的16.9%下降至1.35%;保护率达92.0%;抗HBc阳性率由免疫前的40.9%下降至3.6%。表明新生儿经乙肝疫苗免疫后7年仍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湘潭市市区0-10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的效果进行了系统监测。6次共调查儿时122名,各次调查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在0.001-1.83%之间,平均HBsAg携带率1.12%,明显低于免疫前现一人群的16.17%,保护率为92.46%。初次免疫后抗-HBs的阳经及几何平均滴度(GMT)高峰值均出现在6-12个月,此后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降,但7-10岁儿童中仍有5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乙型肝炎(乙肝)血源疫苗试点区免疫人群乙肝病毒标志的分布,以便主人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和预防效果,于1994年下半年,在湖南湘潭市第五个乙肝疫苗度点区开展了乙肝疫苗免疫和童乙肝标志分布的横断面调查,采用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共调查1-10岁免疫儿童6.358名。应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抗-HBc)。结果表明,1-10岁免疫儿童HBdispla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持久性研究进展曹惠霖乙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患者愈后产生的抗-HBs抗体几乎终生存在。Seeff报告[1],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接种含人血清的黄热病疫苗而发生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40年后追访到12名,年龄已到63~76岁,检测乙肝...  相似文献   

9.
不同剂量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长期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986年与1988年分别对湘潭市147名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c抗原(HBcAg)双一母亲所生的新生儿,采用不同剂量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并进行长期观察。免疫后1年新生儿抗-HBs阳性率88组为80.00%(76/95),86组为67.31%(35/52),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免疫后9年,两组的抗-HBs一率仍无差异。免疫后1年新生儿的HBsAg阳性率86组为0  相似文献   

10.
从1986年起,上海市南市区对每年出生的新生儿普遍免疫。1994年对该区1986年以后出生的1-8人九进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和水平的血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1-8岁乙型肝为病毒表面抗原(HBsAg)地阳性率为0.41%,各年龄分组的阳性率均在1%以下波动,未见明显的随年龄变化趋势;3-8岁组HBV感染率为0.98%。抗-HB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1.
对上海市南市区1986年出生并接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了9年的血清学随访。这些儿童乙肝疫苗的免疫量为母亲乙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给予三剂20μg,阴性者给予三剂10μg,其中母亲HBsAg阳性者约占6.16%。免疫后1-9年内各次随访的血清HBsAg阳性率在1%以下波动,没有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免疫后第9年共检测468例血清,无1例HBsAg阳性,大大低于免疫前本底对照5-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持久性及预防效果的队列定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了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1-9年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转率的定人随访结果。母亲HBsAg阳性和阴性免疫后的HBsAg阴性者,基HBsAg的年阳转率分别为0.36%和0.036%,前者是后者的10倍。母亲HBsAg阳性儿中14例HBsAg阳转,其中10/14(71%)发生在免疫后2-3岁;12/14(86%)变成慢性HBsAg携带者。母亲HBsAg阴性儿共发现3例HBsAg阳转,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乙型肝炎(乙肝)血源疫苗试点区免疫儿童乙肝疫苗的免疫持久性和长期保护效果,于1994年下半年,在湖南湘潭市第五个乙肝疫苗试点区开展了儿童乙肝标志分布的横断面调查,按年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研究对象,共调查1-10岁免疫儿童6358名。根据免疫儿童表面抗原调查率,并结合1984-1985年试点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本底调查和1992年答国肝炎流行病学调查的调查结果,主人乙肝疫苗试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佛山市新生儿接种30—10—10μg乙型肝炎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5年,对佛山市1988-1989年出生时接种30-10-10μg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儿童进行免疫效果长期观察。采用放射免疫(RIA)法及国产试剂检测,共有229例被定期随访,1693人次被抽样受检。结果,至免疫后7年,抗-HBs阳性(≥10mI/ml)率由第3年的80.8%下降至60.3%;HBsAg的阳性(S/N≥10.0)率由第3.38%下降至2.53%,此时预防HBsAg阳  相似文献   

15.
于1992年在福建省对疾病监测点自然人群中1~9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后的效果进行研究,按照全国肝炎流调抽样方案,应用放射免疫(RIA)试剂盒检测,共调查儿童758人,结果显示未免疫组和免疫组儿童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23.16%和4.79%,抗-HBs阳转率由免疫后第1年的89.29%降低至免疫后第6年的66.67%。表明乙肝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国产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持久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69名儿童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后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抗体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抗-HBs阳转率为94.3%;初免后5年抗-HBs阳转率仍可保持为92.3%不同初免年龄免疫后抗-HBs阳转率和持续时间未见明显差异。提示:为减少我国乙型肝炎发病率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用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是防止HBV传播最有效的措施,经过正确接种疫苗后的95%的接种者可具有免疫力;新生儿和婴幼儿接种乙型肝炎疫  相似文献   

17.
报告了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1-9年的HBsAg阳性者年阴转率的定人随访结果。母亲HBsAg阳性儿,乙肝疫苗免疫后首次检出的84例HBsAg阳性者,动态观察了1-9年,HBsAg年抗HBs,2/10无抗-HBs应答。结论:母婴阻断失败者的HBsAg阳性儿,其HBsAg年阴转率很低,和人群观察结果(1.11%)相似;阴转者80%能够产生抗-HBsAg阳性儿,其HBsAg年阴转率很低,和人群  相似文献   

18.
对1985年6月到1993年5月期间乙肝疫苗免疫工钠的儿童,进行了一次性HB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免疫区内接受免疫的儿童,免疫的后第8年抗-HBs阳转率高达79.2%,抗-HB的S/N值≥10.0者高达66.47%,几何平均滴度(GMT)在54.9mIU/ml。HBsAg携带率平均仅为1.12%,较免疫前同龄儿sAg阳性率(17.4%)相比,下降了93.55%。  相似文献   

19.
婴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远后期效果的定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在五省市试点区开始对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的现场实现,现已随访9年。各个观察点新生儿免疫后1-9年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阳性率波 0.71-1.66%之间。同免疫前本底资料相比,保护率平均波动在83.10%(第1年)-92.12%(第9年)之间,说明后9年保护率仍持久不衰。抗-HB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群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与HLA遗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52名湖北汉族健康自愿者进行HBV血源疫苗标准全程接种,共3次(第0、1、6月),末次接种后8w用酶免疫法(EIA)检测血清抗HBs抗体水平:S/N≥2.1为应答者;S/N〈2.1为无应答者。同时对受试者进行HLA-I类抗原多态性检测。结果:应答者42人(81.0%),无应答者10人(19.0%);无应答者与HLA-B39具有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