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夹脊穴盘龙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夹脊穴盘龙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结果:两组显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夹脊穴盘龙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能有效的缓解 AS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AS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将56例活动性AS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予温针灸夹脊穴联合口服柳氮磺吡啶片、塞来昔布,对照组单纯口服柳氮磺吡啶片、塞来昔布。观察病情活动指数(BASDAI)、病人总体评价、患者躯体功能(BASFI)、肿胀关节总数、骨骼和肌肉系统活动度评估(BASMI)、实验室炎性指标血沉(ESR)、血小板(PLT)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活动指数、躯体功能及Schober试验和指地距离等临床指标,以及ESR、PLT和CRP等实验室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的疗效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治疗能有效的缓解AS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活动期的炎症反应,是治疗AS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症状指标、中医症候量化评分及健康评估积分(HAQ)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并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标准(ACR20)评定两组患者有效率。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各项关节症状指标、中医症候量化评分及HAQ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关节疼痛VAS评分、关节肿胀度、关节疼痛数目、晨僵持续时间、中医症候量化评分及HAQ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SR及CRP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ESR及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4.1%,对照组为57.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中药熏蒸是一种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针灸夹脊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熏蒸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检测2组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碱性磷酸酶水平,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关节肿胀个数、骨骼和肌肉活动情况、腰骶脊背疼痛及关节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CRP、ESR、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巴氏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巴氏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关节肿胀数目、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枕墙距、指地距、腰椎侧屈角度、腰椎后仰角度、腰骶脊背疼痛及关节疼痛评分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生活质量SF-36问卷调查表各项评分均显著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能够显著缓解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患者骨骼和肌肉活动功能,明显减轻疼痛,并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华佗夹脊盘龙刺配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华佗夹脊盘龙刺配合督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僵硬、疼痛、乏力、低热、轻度贫血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与18个月观察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华佗夹脊盘龙刺配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近期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更好,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温针灸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疗效.方法:将60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夹脊穴为主,配合大椎、风池、肾俞等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口服吲哚美辛、甲氨喋呤、柳氮磺胺吡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和血沉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6.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方面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较治疗组更为明显.结论:温针灸夹脊穴可明显缓解AS症状及体征,疗效与口服西药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西药明显降低,是治疗AS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督脉温针灸、中药熏蒸治疗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就诊的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抗炎、镇痛等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督脉温针灸和中药熏蒸,2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检查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指地距、枕墙距、Sehober试验结果、晨僵时间、腰背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VAS评分,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指地距、枕墙距、Sehober试验结果、晨僵时间、腰背疼痛VAS评分及中医证候VAS评分、ESR、CRP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联合督脉温针灸、中药熏蒸治疗肾虚寒湿型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7,(10):847-849
目的 :观察尪痹消方熏蒸配合内热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 :把53例A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尪痹消方熏蒸配合内热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尪痹消方熏蒸治疗。两组均治疗3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脊柱晨僵时间、疼痛程度)、主要体征(脊柱活动度、压痛点)、实验室炎性指标(ESR,CR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72.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均优于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内热针治疗AS作用确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中药熏蒸联合温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及观察组(n=40),为对照组实施中药熏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温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ESR、RF及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中药熏蒸联合温针治疗可减轻其疼痛度并改善其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和单纯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验证深刺夹脊穴与中药熏蒸的协同效应。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组先在腰夹脊穴处向脊柱方向深刺2.0—2.5寸,再取大肠俞、环跳、秩边等穴直刺,然后再用中药熏蒸腰部。单纯针刺组单用针刺。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腰部疼痛及下肢疼痛消失的情况。结果:两组间疼痛消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剌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组镇痛起效时间早于单纯针刺组,2个疗程后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组腰部及下肢疼痛消失情况均好于单纯针刺组。结论:深刺夹脊穴结合中药熏蒸可以大大缓解腰突症患者的腰部及下肢疼痛。  相似文献   

11.
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温针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选取关元、气海、足三里、肝俞、肾俞、脾俞为主穴,配合局部选穴及循经取穴,以单纯毫针刺法进行疗效对照。观察治疗前后RA患者关节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指数、握力,晨僵、20米步行时间及RF、ESR、CRP、IgG、IgA、IgM等指标。结果温针灸能明显改善RA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温针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6.21%、57.14%(P<0.01)。疗效与病程、病情相关。结论温针灸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毫针刺组,有较好的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明华 《上海针灸杂志》2015,(12):1162-1164
目的寻找治疗脊髓不完全损伤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给予夹脊穴排刺配合温针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夹脊穴排刺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尿潴留症状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夹脊穴排刺配合温针治疗脊髓不完全损伤后尿潴留疗效优于单纯夹脊穴排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傅卫燕  孟庆良  靳昊  朱茂荣 《光明中医》2022,(18):3336-3338
目的 探讨温肾健脾定脊汤联合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方法 以70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分为观察组(温肾健脾定脊汤+针灸)与对照组(柳氮磺吡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均降低,观察组BASDAI指数、BASFI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A(Ig A)、血沉(ESR)水平降低,观察组ESR、CRP、Ig A、MMP-3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温肾健脾定脊汤联合针灸治疗AS的疗效理想,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耳穴贴压及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合并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温针灸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各项指标(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膝关节功能各项指标(功能评分、屈伸度、活动度)及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含量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满意率、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指标、膝关节功能各项指标及CRP、ESR含量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指标、膝关节功能各项指标及CRP、ESR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满意率为93.3%,对照组为6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患者复发率为2.5%,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针灸配合耳穴贴压及药物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用针刺治疗,观察组用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两组临床症候总积分、疼痛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但红细胞刚性指数以及红细胞压迹两项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夹脊穴温针灸配合梅花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针灸组采用夹脊温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选取病变节段的夹脊穴,温针灸20~30 min,然后用梅花针于针刺穴位周围皮肤叩刺,每个部位叩刺3 min,每日1次,7次一疗程,休息1 d,继续下一疗程。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牵引治疗,以5%葡萄糖25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4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牵引时取坐位,颈前屈15°~30°,牵引力为体质量的10%~20%,每次20-30 min,每日1次。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针灸组临床治愈率为49.3%(37/75),总有效率为94.7%(71/75),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24.0%(18/75),总有效率为81.3%(61/75),针灸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痊愈患者中疗程与疗效比较显示,针灸组1个疗程内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痊愈患者6个月后随访比较,针灸组疗效更为稳定(P〈0.05)。结论:夹脊温针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坐位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颈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坐位拔伸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疼、颈痛、视物模糊等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头痛、视物模糊、颈痛症状评分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眩晕、头痛、视物模糊、颈痛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夹脊穴温针灸配合坐位拔伸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评价药物联合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药物联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30d后分别从晨僵时间、脊柱痛评分、扩胸度、枕壁试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强制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DSDA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方面及总体综合疗效方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缩短晨僵时间,减少脊柱痛评分,增加枕墙距、增加扩胸度,降低ESR、CRP、BADSDAI、BASFI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评价上,两组在治疗前后均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在除去改善扩胸度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不明显(0.05),余下指标观察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疗效综合总体评价,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对于改善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中的临床意义,评价中药补肾强脊汤和清热强脊汤治疗AS的疗效及对PLT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阳性药对照研究,将90例AS患者分为肾虚瘀阻组、湿热瘀阻组和对照组.疗前分析全部患者PLT与AS病情的相关性,随后肾虚瘀阻组予补肾强脊汤治疗,湿热瘀阻组予清热强脊汤治疗,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治疗.疗程24周,观察中药的疗效及对PLT的干预作用.结果:治疗前患者PLT与各项AS病情评价指标均呈正相关,PLT升高患者的各项AS病情评价指标均高于PLT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各组患者的PLT以及与PLT具有相关性的AS病情评价指标均较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肾虚瘀阻组、湿热瘀阻组治疗前后PLT降低程度以及各项AS病情评价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AS患者PLT可作为评价AS病情活动及疗效的参考性指标,补肾强脊汤、清热强脊汤治疗AS临床疗效满意,对PLT亦有明确的干预作用,提示其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片及洛索洛芬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蒸,15 d后观察两组关节疼痛、肿胀、功能活动度及急性期反应物ESR、CRP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实验室指标、控制病情活动度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可以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症状,更好的控制患者病情进展,有其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