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人机交互(HCI)是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同时也是人类与计算机之间相互交流与通信 的一种方法。眼电信号(EOG)是一种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由眼球视网膜与角膜之间电势差形成的生物电信号,在服务于 肢体运动控制障碍患者方面,由EOG控制的无障碍HCI系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归纳了EOG控制的HCI 系统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对眼球运动进行探测的常用方法:搜索线圈法、红外线眼动图法、Purkinje影像追踪法、基于计算 机图形学的方法和EOG进行了介绍,总结了EOG控制的HCI系统在残障人医疗辅助以及危险环境下进行作业方面的应 用,最后分析了由EOG控制的HCI系统存在的局限性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药物离子的导入量是影响利用直流电离子透入法对疾病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对由于机体离子浓度改变而引起药物离子导入量的变化进行了实验研究,为临床利用直流电离子透入疗法进行药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模拟的方法,用稀盐酸(HCI)中的氢离子(H )代替药物离子,用稀盐水润湿了的滤纸代替机体,观察在电场力的作用下H 从正极向负极移动的情况.结果:稀盐酸(HCI)中的H 的迁移率随稀盐水的浓度增加而减小.结论: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疗法,药物离子的导入量随机体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4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20例.治疗组的患者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来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则只采用西药的治疗方式来治疗.进行持续2个疗程的治疗效果对照观察.其中2个星期为一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的患者有8例患者全部治愈,10例患者有明显改善,有2例患者无效,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患者有4例全部治愈,8例患者有改善,8例患者无效,其治愈有效率为60%.其中治愈率比较为40%:20%,P<0.01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显著效果,加上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其中能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的中药可以起到显著性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女性盆腹腔良、恶性间皮瘤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图像特征.方法 5例女性盆腹腔间皮瘤.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38.8岁.病程10天~12个月.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3例恶性间皮瘤,2例良性间皮瘤),以及影像和实验室结果,重点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5例女性盆腹腔间皮瘤患者临床以腹胀腹痛、盆腔包块和(或)盆腹腔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q-继发t(20;21)(q11;q11)核型异常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和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培养法制备染色体,R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应用20q11/12双色探针、20号和21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20号和21号染色体亚端粒探针以及20号和21号染色体涂染探针对其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 6例20q-继发t(20;21)易位核型异常的患者占本院2000年以来经常规核型分析检测出20q-异常患者总数的2.3%(6/257),其中5例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例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例患者均经以上各种探针荧光原位杂交证实存在20q-,其与21号染色体易位断裂点也均为q11.结论 der(20)del(20)(q11q13)t(20;21)(q11;q11)与i(20q-)一样,是20q-的较少见的再现性衍生异常,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和髓系疾病,尤其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数也可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提示该类疾病预后较差,易位可能形成新的融合基因从而在该类疾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门脉高压性胃病(PHG)临床并非少见,有报道在肝硬化患者中其发生率为67.7%.PHG在胃电图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表现.方法 20例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经胃镜诊为PHG,其中男21例,女9例, 年龄33~56岁,病程1.5个月至5年.另设浅表性胃炎组(50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合肥科学仪器实验厂生产的EGEG-5D2型胃电图仪进行检查.结果 HG组其频率、幅值均较浅表性胃炎和正常组低,幅值尤为明显.PHG组除了出现低频、低幅外,餐前、后幅值与频率变化不大,提示其胃功能状态较低.结论用胃电图检测PHG方便、快捷、安全、非介入、无痛苦,对PHG的临床普查筛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指延长器治疗手法复位困难的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例运用手指延长器治疗的该类骨折患者作为治疗组,另设15例未运用此方法治疗的同类病患者为对照组,对X片显示复位情况、功能恢复状况两组对比.结果治疗组20例优85%,良10%,优良率100%,患者治疗后X片提示复位良好,腕关节活动好,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手指延长器治疗手法复位困难的Colles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操作简便,适合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工酶快速电泳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EP全自动快速电泳系统检测心肌同工酶,测定70例冠心病,其中包括20例AMI患者血清CK-MB及LD1,并与常规的化学抑制法进行比较.结果 50例非急性心肌梗塞冠心病患者,两种方法检测同工酶结果均基本正常,符合临床诊断.20例确诊为AMI的患者,REP电泳法CK-MB阳性20例,符合率100%,LD1阳性11例,符合率55%,而化学抑制法CK-MB阳性18例,符合率90%,LD1阳性仅5例,符合率25%.同一AMI病人随检测时间不同,其CK-MB呈明显的变化,REP电泳法更能反映这一变化.结论利用REP全自动快速电泳系统检测CK同工酶简单、快速、特异,其检测同功酶能广泛用于临床AMI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微小干扰RNA(miRNA)-20a在胃癌中表达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普外科于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45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利用PCR检测并对比这些患者胃癌组织与癌周正常组织的miRNA-20a表达水平,分析其与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中miRNA-20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周正常组织(2.18±0.38比0.65±0.13,P<0.05).高TNM分期(Ⅲ+Ⅳ期)组较低TNM分期(Ⅰ+Ⅱ期)组胃癌组织中miRNA-20a的表达上调(2.84±0.45比1.37±0.24,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胃癌组织中miRNA-20a的表达要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的患者(2.65±0.63比1.88±0.54,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miRNA-20a的表达升高,其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与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头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6例乳头腺瘤的临床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染色,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0~44岁,平均32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乳头糜烂、结痂及结节形成.镜下见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呈实性、筛状或乳头状排列,或呈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青年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1例伴骨髓浸润的FL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结合文献探讨其病理形态及鉴别诊断.结果 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组织学显示淋巴结结构大部分破坏.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膜CD20弥漫阳性.骨髓内见表达CD20的淋巴细胞结节.结论 FL是一种对放、化疗均敏感的恶性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检查,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骨髓累及与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吕俊湘 《医学信息》2009,22(7):1367-1367
手部爆炸伤在临床较为常见,常因鞭炮、雷管爆炸所致.伤情大多严重复杂,致残率高,多见于青壮年和儿童.而且心理创伤大.做好护理工作,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有利于为患者创造一个主动接受诊断,配合治疗和护理的最佳状态.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20例爆炸伤患者.现将该疾病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例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8岁,因胸痛发作20h来院就诊.既往有高血压病20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96例甲型HlNl流感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提高对甲型H1Nl流感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收集2009年8月20日至9月23日于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6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26.52±10.62)岁,64例有甲流接触史.以发热100%、咳嗽86.4%、咽痛66.6%和肌肉酸痛32.3%为主要临床表现.结论 甲型H1N1流感临床表现与季节性流感很难区分,需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与实验室检查及时诊断隔离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的基本多见的临床症状以及对高血压的治疗进行浅要分析.方法 对我院自2004年1月~2009年1月期间收治的经临床确诊的高血压患者414例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4例患者中330名患者血压控制稳定,临床症状消失,62名患者症状有所缓解,20名患者血压控制不良,症状仍继续存在,2名患者因并发严重心血管疾病死亡.结论 绝大多是高血压患者都有临床表现,只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就不会出现漏诊误诊现象,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以及病史和并发症选取相应的降压药物就能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6.
岑绍彭 《医学信息》2010,23(6):1683-1684
目的 临床观察牙体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寻找其内在的联系,为进一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本研究选我院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5年间在我院治疗的牙体病变并在治疗中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共100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寻找内在联系.结果 ①下牙有20例(20%),上牙有80例(80%),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6-25岁组患者发生78例(78.00%),25-60岁组患者发生22例(22.00%),6-25岁组患者明显较25-60岁组患者多(P<0.05).结论 牙体治疗期间并发症有一定的流行病学特征,应针对性预防,对降低牙体治疗期间并发症一定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CA125测定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A125含量并与其临床分型分期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75例(男47,女28),肺癌患者来源于本院2001年5月~2006年10月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并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年龄(24~75)岁,平均61岁.所有患者均未经抗肿瘤治疗.75例中鳞癌27例,腺癌31例,未分化癌17例.Ⅰ期5例,Ⅱ期21例,Ⅲ期29例,Ⅳ期20例.所有受检者均无心、肝、肾等疾病.健康人43例(男23,女20)作为正常对照组,平均36岁.  相似文献   

18.
癫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因其频繁发作,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还可能因在发作时遭遇危险而危及生命,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负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癫癎的发病率约占全球人口的近1%.尽管传统的抗癫癎药物治疗对许多患者具有明显效果,但是仍有近20%~25%的患者对药物治疗不敏感,并且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高达50%的人伴有药物副作用.外科手术是另一种控制癫癎发作的有效手段,但是手术治疗不仅创伤大,而且常伴有严重的并发症,使其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寻找和开发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适合临床应用的检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1型(myotonic dystrophy type 1,DM1)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有效方法.方法 联合应用三引物PCR(tri-prime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TP-PCR)和毛细管电泳法检测DM1患者的DMPK基因非翻译区内的三核苷酸CTG重复序列.共检测20例来自19个家系临床病理诊断为DM的患者和24名健康对照.结果 20例患者的DMPK基因3′端的CTG重复拷贝数大于100,24名正常对照的拷贝数均介于5~37之间.结论 TP-PCR和毛细管电泳法联合检测DMPK基因三核苷酸重复具有准确、快速、特异性高的优点,适合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治疗脑出血时,经常选用20%甘露醇以减轻患者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长期大量应用会导致严重急性肾功能损害,其潜在的肾毒性越来越引起临床关注。本文对比观察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全量或半量20%甘露醇进行治疗时的肾功能损害情况,为合理使用20%甘露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