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祛瘀宁心丸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冠心病PCI术后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祛瘀宁心丸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病人6 min步行距离、心肌耗氧量、左室射血分数、心电图疗效均较对照组改善(P<0.05)。SF-36健康调查量表结果显示,在躯体健康总评中,治疗组病人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均优于对照组(P<0.05);在精神健康总评中,治疗组病人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瘀宁心丸联合常规西药在冠心病PCI术后的心脏康复方面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灵丸在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合并焦虑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接受冠心病PCI术治疗成功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及心理疏导,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灵丸治疗。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病人在心率及心肌耗氧量方面较对照组改善(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显示,治疗组病人在心绞痛发作情况及疾病认知程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病人在心灵丸干预后心绞痛各量表评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心电图治疗后6个月和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在治疗3个月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对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灵丸在改善冠心病PCI术后合并焦虑病人中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病人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8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1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PCI术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PCI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麝香保心丸,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冠状动脉循环抵抗指数(IMR)、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指数(CFR)、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SAQ)及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记录两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观察组治疗后IMR、S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FR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IL-6、TNF-α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行PCI的冠心病病人,可明显改善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舒心丸对冠心病(CHD)病人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2例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不加用任何具有益气或活血作用的中药或中成药;治疗组52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舒心丸10g,每日2次。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气虚证、血瘀证积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功能各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气虚证、血瘀证积分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舒心丸可明显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气虚血瘀和左室舒张功能,治疗效果较单一常规方法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上海市名中医何立人教授经验方芪灵宁心方对冠心病气阴两虚证病人中医证候积分及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改善冠心病病人预后的作用。方法将72例冠心病气阴两虚证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基础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基础西医治疗上加载芪灵宁心方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积分、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及24 h动态心电图中心率变异性(HRV)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全身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01);治疗组时域参数中总体标准差(SDNN)、均值标准差(SDANN)、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MSSD)值升高,其中rMMSD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组频域参数中高频成分(HF)值升高,低频成分(LF)/HF降低,并且HF的升高与LF/HF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芪灵宁心方加载治疗对冠心病气阴两虚证病人比单纯西药治疗有更好的中医证候疗效,并对自主神经功能产生调节作用,可提高迷走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炎症因子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90例冠心病心绞痛PCI术后病人病人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麝香保心丸组,各45例。两组均成功进行PCI介入术治疗,常规治疗组PCI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瑞舒伐他汀治疗。麝香保心丸组PCI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炎症因子及MACE发生率。结果麝香保心丸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8%,常规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1%,麝香保心丸组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升高,且麝香保心丸组血脂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治疗后,两组炎因子较治疗前降低,且麝香保心丸组炎症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麝香保心丸组MACE事件发生率为4.4%,低于对照组的22.2%(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PCI术后,可明显改善病人血脂指标,降低炎症因子和MACE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遥测心电监护下抗阻力训练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病人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7例冠心病PCI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均进行冠心病相关药物治疗和相关知识教育,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施以无阻力运动训练,治疗组予以抗阻力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前及康复治疗3个月后评价病人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运动耐量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在运动耐量和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抗阻力训练可显著提高冠心病PCI术后病人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益气温阳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中西结合组)和对照组30例(西药组)。西药组遵循指南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西结合组按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组、心阳虚组,分别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养阴益气或温阳益气中成药,疗程4周。观察心功能分级、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脑钠钛(BNP)的变化。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心功能分级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组间比较发现试验组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LVEF均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心力衰竭之间心功能分级的分布不同(P0.001),心阳虚证病人心功能分级明显高于气阴两虚证病人;中医证型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分析,二者相关系数r=0.703(P0.001)。结论按气阴两虚、心阳虚辨证使用中成药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降低中医证侯积分、改善生活质量及心功能分级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射血分数、降低BNP水平等方面疗效与单纯西药治疗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的临床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PCI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作为基础治疗,另治疗组给予益气养阴、化痰通络颗粒剂。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冠脉TIMI帧数计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vs 75%,P0.05);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97%vs 70%,P0.0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5%vs 40%,P0.05);治疗组冠脉TIMI帧数计数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痰通络法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PCI术后病人的中医证候、心绞痛症状,缩短冠脉TIMI帧数计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人280例为PCI组,未行PCI治疗的120例病人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降压、扩张冠状动脉等药物治疗。采用三维超声心动图分析冠心病病人PCI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和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变化。结果 PCI组术前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LVESV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和6个月LVEF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相应心肌节段达最小收缩容积时间(Tmsv),包括Tmsv-16SD、Tmsv-16Dif、Tmsv-12SD、Tmsv-12Dif、Tmsv-6SD、Tmsv-6Dif,各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病人术后1个月和6个月时Tmsv-16SD、Tmsv-16Dif、Tmsv-12SD、Tmsv-12Dif、Tmsv-6SD、Tmsv-6Di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可有效改善冠心病病人左心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应用在PCI术后预后评估方面有可能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归脾汤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配合复位手法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归脾汤加味口服。初诊时、连续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中医证候积分、眩晕量表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眩晕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加味归脾汤结合西药治疗可有效改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人的眩晕程度及伴随症状,效果优于单独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血栓素A_2的影响。方法将60例冠心病PCI术后(痰瘀互结证)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加稳斑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根据设计研究方案与病例报告表(CRF)评定两组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两组血栓素A_2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 0.05或P 0.01),且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心绞痛症状积分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1),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栓素A_2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 0.01),且治疗组血栓素A_2含量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治疗过程及治疗后均未发生肾功能损害、心力衰竭、脑出血等并发症,安全性检测指标均无异常。结论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能有效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的中医证候,抑制血栓素A_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蒌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脏康复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取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冠心病PCI术后且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心脏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蒌片治疗,观察1个月。通过观察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心肺运动试验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值时摄氧量变化,评价丹蒌片改善PCI术后心脏康复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结果治疗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SA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峰值摄氧量及无氧阈时摄氧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蒌片可明显减少PCI术后痰瘀互结证心脏康复病人心绞痛发作,改善病人生活质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小陷胸汤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病人伴痰热互结型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加味小陷胸汤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黛力新。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症状,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6.7%与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较治疗前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临床表现进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味小陷胸汤对改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伴痰热互结型抑郁症,疗效确定,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龟龙宁心汤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临床症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利钠肽(BNP)水平及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病人12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龟龙宁心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改善情况、血清hs-CRP水平、BNP水平及QT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83%)高于对照组(82.54%,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心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较对照组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hs-CRP、BNP水平及QTd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龟龙宁心汤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可明显改善病人心功能,有效调控血清hs-CRP、BNP水平,显著降低QT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宁心宣痹汤联合西药治疗更年期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冠心病心绞痛的女性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118例和对照组11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宁心宣痹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减少,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宁心宣痹汤结合西药治疗更年期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益肾通脉方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通脉方治疗,治疗康复周期为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2周、4周、8周、1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风病病人生存质量量表(QOLIsP)生理维度、心理维度、中医证候维度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通脉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能降低急性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疗效,改善生理维度、心理维度和中医证候维度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干预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痰瘀互结证)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PCI术后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应用稳斑汤加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体外反搏治疗,每日1次,每次60 min,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SOD、MDA变化,评定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且试验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SOD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试验组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心绞痛症状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稳斑汤联合EECP对冠心病PCI术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升高血清中SOD水平、抑制血清MDA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加味血府逐瘀汤对冠心病血瘀证病人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气虚证病人32例为对照组,冠心病血瘀证病人30例为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生化指标及IL-6、VCAM-1、TNF-α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1.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胸痛、心悸、气短及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胸痛、气短及总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两组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治疗组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IL-6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VCAM-1、TNF-α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血瘀证病人较气虚证病人血管炎症反应更严重,加味血府逐瘀汤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畅心饮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与西院心内科门诊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85例,中医辨证为心气虚血瘀/痰饮阻肺证,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与治疗组(42例),对照组按规范西药治疗,治疗组则在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畅心饮,疗程为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脑利钠肽(BNP)变化及血流动力学西药使用情况。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6%与58.1%,P0.01);治疗组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9.5%与41.9%,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1),BNP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LVEF高于对照组(P0.01),BNP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扩血管药物、利尿剂以及强心剂3类血流动力学西药使用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在标准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畅心饮治疗可进一步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