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注重肾内科低年资护士核心护理能力培养,全面提升护理培训管理质量。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7年8月~2019年7月之间接受培训的肾内科低年资护士34名,按照时期不同进行分组,2017年8月~2018年7月之间的17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管理方案,2018年8月~2019年7月之间的17名护士设为观察组,调整培训管理模式,注重护士的核心护理能力培养,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护士对培训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基础理论、护理技能、专科操作、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岗位适应性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培训进度、培训范围、培训项目、培训效果上的满意度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重肾内科低年资护士核心护理能力的培养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提升低年资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改善了护士对培训管理方案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引入PBL教学法用于护士核心能力提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2017年医院参与妇产科护理培训的6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根据时间进行分组。2016年的34名护士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案;2017年的34名护士分为观察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调查两组护士培训中的表现。结果:两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开放性试题和技能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学习积极性、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处理问题能力、主动提问表现、归纳问题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PBL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妇产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能力培养上优于传统培训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出肾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肾内科进行轮转的住院医师36名,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名,对照组仍采用传统PBL培训方案,观察组则进行方案整改,以PBL培训为基础,制定肾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两组培训时间均为1年,比较两组医师的考核成绩,并采用自我评测法了解两组医师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医师在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成绩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医师在病例分析成绩上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学能力培养、临床分析能力培养评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构建以PBL教学法为基础的肾内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能够有效地提升培训效果,获得了培训医师的认可和好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以胜任力为基准的岗前培训对骨科护士能力的影响。方法:医院将2014年7月~2016年6月之间的20名护士采用传统培训方案培训,设为对照组,2016年7月~2018年6月之间的22名护士则采用以胜任力为基准的岗前培训方案培训,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基本考核成绩及护理胜任力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护士的基础护理知识部分考核成绩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专科考核理论、技能部分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各项胜任力项目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以胜任力为基准的岗前培训能够有效提高骨科护士的考核成绩,提升护士对骨科护理工作的胜任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方案优化在康复科中医专科护士培训中的作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7年7月~2019年6月,按照时间进行分组,2017年7月~2018年6月之间接受培训的23名康复科中医专科护士设为对照组;2018年7月~2019年6月之间接受培训的24名康复科中医专科护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经验式带教,观察组则进行培训方案优化,制定培训计划表,由师生双方共同修正后实施,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培训护士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理论、实践、综合能力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培训时长、培训方式、内容划分、沟通配合的满意度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康复科中医专科护士培训特点进行培训方案优化,能够显著提升培训效果,提高护士的培训考核成绩,改善护士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管理方案与成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7年8月~2019年7月之间接受培训的34名中医骨伤科护士,根据时期不同进行分组,2017年8月~2018年7月之间的17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案,2018年8月~2019年7月之间的17名护士设为观察组,进行管理方案调整,实行统计过程控制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的中医骨伤科核心护理能力评分,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护士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护理技巧、沟通交流能力、护理抢救能力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骨伤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培养应当具有一定的策略性,做好过程控制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培训效果,同时也改善了护士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学分制管理在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458名在义乌復元私立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采用"一带一"导师带教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观察组(采用"一带一"导师带教联合学分制管理进行护士规范化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后能力变化、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及护士对规范化培训的评价。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后,能力评估得分均有提高(P0.05);观察组护士能力评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后能力得分等级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及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于激发学习兴趣、基础知识掌握、培养临床工作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所接受教学方式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培养独立思考及自学能力、规范化护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学分制管理应用于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可较好地提高护士临床能力,同时可提高护士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急救流程培训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首次轮转到妇科病房的新护士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法带教,观察组采用常规带教加急救流程培训法带教。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新护士的单独值班开始时间、妇科急诊抢救能力技术考核、自我评价、医生评价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开始独立值班时间≤4周的人数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自我评价、医生满意度、妇科急诊抢救能力考核成绩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妇科新护士带教中应用急救流程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使其熟练掌握急救流程,提高其应急能力和抢救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视频技术在中医护理操作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4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丽水市中医院接受中医护理培训的60名护理人员,根据培训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培训方法,观察组则利用视频技术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培训结束后的考核成绩,及两组护士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中医理论、中药熏洗、按摩排尿、耳穴埋豆、中药塌渍的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培训模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频技术应用于中医护理操作培训,能够有效改善护士的学习效果及记忆能力,提高了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护士一对一岗前规范化培训在血透室的开展效果。方法:通过对2013年9月~2015年12月在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血透室培训18名护士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护士应用一对一岗前规范化培训,对照组护士应用传统培训方式,观察比较两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操作成绩、综合成绩和培训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士理论考核成绩、操作成绩、综合考核成绩及护士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血透室新护士,采用一对一岗前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护士综合考核成绩,提高护士各项技能及培训满意度,缩短独立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核心技能培训对血液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推动作用。方法:从医院血液科护士中随机选出20名作为观察组,其余19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参与核心技能培训,培训时间为2017年1~3月,培训结束后对两组护士进行临床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考核,并统计两组护士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之间工作中的核心能力体现。结果:观察组的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观察期内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关系处理、抢救技术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血液科护士进行核心技能培训,能够提高护士的理论及技术水平,显著提高了护士的临床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重视临床护理能力的手足外科护理培训管理方案的应用成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6年7月~2019年12月之间接受培训的22名手足外科护士,按照时间进行分组,2016年7月~2018年6月之间的11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管理方案,2018年7月~2019年12月之间的11名护士设为观察组,针对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培养进行培训管理方案调整,统计比较两组护士的培训考核成绩,并对护士培训后3个月内的综合护理能力进行评价比较。结果:两组护士的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护士在技能考核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病情评估、病历书写、并发症预防、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足外科护士的护理技能及综合能力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要做好培训重心调整,重视护士临床护理能力的提升,为护士快速适应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团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接受培训的20名急诊护士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以2018年6月~2019年6月接受培训20名急诊护士为观察组,在培训中应用翻转课堂结合团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观察两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急救操作规范性及培训满意度。结果:两组培训前理论知识、临床操作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培训后上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后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团队协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后分工明确、动作迅速、站位合理、操作准确、条例清楚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培训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结合团队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可提高急诊护士培训质量,增强急诊护士综合能力,规范其临床操作,且急诊护士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中医护理技术在线培训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8名新入职护士为对照组,2018年42名新入职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专人示范的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应用在线平台培训,比较两组护士24项中医护理技术考核成绩和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操作考核成绩和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除团队协作能力外,其余四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线培训平台的建立,能够有效提高护士自主学习中医护理技术的能力,以及综合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团体心理规范化培训对放化疗科新入职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时期进行分组,2016年7月~2017年6月之间的44名新入职护士采用传统培训方案,设为对照组,2017年7月~2018年6月之间的46名新入职护士在传统培训方案基础上,应用团体心理规范化培训,设为观察组,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评价两组护士培训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培训前两组SCSQ评分无差异(P0.05),培训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显著(P0.05);培训前两组护士的PS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培训后观察组的家庭支持、朋友支持、社会支持、其他支持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体心理规范化培训能够帮助放化疗科护士适应工作环境,改善人际交往水平和事件应对能力,提升了护士的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个案追踪法联合情景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中医护理技能提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1年8月—2023年7月,在研究期间内开展外科中医护理能力的培训,按照时期不同对人员做分组,2021年8月—2022年7月之间参与培训的48名外科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案;2022年8月—2023年7月之间参与培训的49名外科护士设为观察组,采用个案追踪法联合情景教学方案。比较两组护士在培训后的中医护理考核成绩,比较两组护士的岗位工作能力,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两组护士对培训方案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基础理论考核、护理技能考核、综合护理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医护配合、团队协作、操作规范、处理技巧上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在培训压力、课程安排合理性、师生交流、学习积极性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追踪法联合情景教学模式用于外科护士的中医护理培训,能够有效的提高护士的中医护理水平和岗位工作能力,该培训方案获得了培训护士的良好评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护理操作技能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64名规范化培训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2人。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方法 ,比较两组护士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并且调查实验组规范化护士对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护士培训前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后考核成绩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员对情景模拟教学法评价较高。结论情景模拟演练教学法可以激发规范化培训护士对护理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及应用,增强护理操作能力及法律意识,提高了分析、处理、协调问题的综合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产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名新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12名)和对照组(10名),对照组采用常规跟班、转班模式培养,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法培养,观察两组护士培训一年后的考核成绩及护理不良事件、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护理纠纷事件发生;观察组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法能有效促进产科新护士工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目标教学法在麻醉恢复室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通过麻醉恢复室特殊岗位准入资质的40名新护士按照1∶1的比率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采用目标学习法进行规范化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跟班带教模式进行规范化培训;经过为期一年的规范化培训后进行相关考核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士的基础护理技能、专科护理技能及综合护理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前后的专科理论考试得分由(78.56±7.45)分提高到(94.54±4.22)分(P0.05),对照组护士培训前后的专科理论考试得分由(77.93±7.14)分提高到(85.62±5.13)分,且观察组培训后的专科理论考试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跟班带教的培训模式,目标教学法对麻醉恢复室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效果更显著,目标教学法的使用不仅能使护士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同时也可以提高了专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案例导入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医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7月参与老年科实习的中医培训护士92名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模式,观察组则应用案例导入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培训,比较两组中医培训护士的考核成绩,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导师对中医培训护士的学习能力评价及中医培训护士对培训模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中医培训护士在理论成绩、技能成绩、综合成绩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师对中医培训护士在知识理解力、问题处理能力、理论结合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上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培训护士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导入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中医培训护士在老年科的实习带教效果,培训护士的考核成绩显著提升,导师对中医培训护士的能力培养效果更为满意,中医培训护士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