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自2002年以来对于肩关节前脱位及髋关节后脱位,在传统的拔伸足蹬法(又叫Hippocratic复位法)及屈髋拔伸法(又叫Allis法)的基础上,根据肩、髋关节脱位的解剖原理,创立一种双人手法复位法,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1999年至2005年以来采用侧卧复位法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经验.方法对11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患者全部采用侧卧复位法进行整复.结果 11例患者均获成功,无骨折及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髋关节活动恢复至置换术后.结论侧卧复法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具有操作简便,施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具有一定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主要报道采用Hennipen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方法 2004~2010年我们手法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178例,从脱位类型、复位效果及复位操作的难易,予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均采用Hennipen复位,其中169例采用Hennipen复位法复位成功,余复位失败后改用其他复位方法:7例采用Stimson法和肩胛操作法复位成功,2例在麻醉下采用牵引和反向牵引法复位成功.结论 在治疗肩关节前脱位,Hennipen法是一个安全、易行的方法,在复位过程中,动作轻柔,病人痛苦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过去对新鲜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常采用Bigelow氏或Allis氏法整复,虽能达到复位目的,但需麻醉,并需数人,因此易受条件限制,作者自七○年以来,对七例新鲜外伤性髋关节后脱位伤员,均采用伤员俯卧,医生骑压于伤侧小腿屈侧,靠医生体重及伤员伤腿之重力达到复位(以下简称骑压法),此法简单,不需麻醉,省时间,后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肩关节脱位是最为常见的人体骨关节脱位,常用的整复手法有拔伸足登、回旋推顶、椅背法等。但老年人多伴有内科疾病及骨质疏松,复位过程中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及继发肱骨骨折。本院自2000年明-2008年4月,采用改良Stimson法治疗老年人肩关节脱位病人6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黄耀武 《中外医疗》2010,29(4):81-81
目的对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原因、病理及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提高复位质量和效果,提高髋关节复位的满意率。方法对48例髋关节脱位,均采用扛抬牵引法,一次复位成功,整复后给予外展位皮牵引,维持关节复位后的良好稳定。结果本组48例髋关节脱位患者均一次整复成功,近、远期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结论扛抬牵引法治疗髋关节脱位是一种简单、实用、立竿见影,确可作为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应用和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改良靠背椅复位法与手牵足蹬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效果进行比较,选择比较适合急诊科情况简单易行的复位手法。方法:选取肩关节前脱位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改良靠背椅复位法,B组25例采用手牵足蹬法复位法;分析两种方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25例患者1次性复位成功23例(92%),2次性复位成功2例(8%);B组25例患者1次性复位成功16例(64%),2次性复位成功9例(36%)。结论:改良靠背椅复位法优于手牵足蹬法,操作简单,复位成功率更高。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是全身位置最深的关节,也是全身最完善的球与凹”型关节。由于髋关节结构较为稳定,临床上较少发生脱位,通常只有在较强大的暴力作用下才能发生脱位。而一旦发生脱位,由于髋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甚为丰富.因此临床复位较为困难。髋关节后脱位在髋关节脱位中最为常见。临床上多采用“Allis法”复位.我们体会此法较为费力,且有一部分患者常需要在腰麻或全麻下使肌肉完全松弛才能达到复位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用经过改良后的椅背复位法来治疗肩关节脱位,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86例肩关节脱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改良组合未改良组。改良组的患者采用改良后的椅背复位法来治疗肩关节脱位,而未改良组采用传统的椅背复位法来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复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调查。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改良组的1次性复位成功为42例,成功率为97.7%,2次复位成功为1例,成功率为2.3%;未改良组的一次性复位成功为31例,成功率为72.1%,2次复位成功为12例,成功率为27.9%。患者的满意度情况为,改良组的41例满意,满意度为95.3%,未改良组满意35例,满意度81.4%,以上统计P均小于0.05。结论:经过改良的椅背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一次性治愈率高于未经改良组的患者,且满意度也高于未经改良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的一种新的手法复位方法的疗效。[方法]对26例髋关节后脱位采用一种侧卧屈髋拔伸法进行复位。[结果]26例全部一次性复位,23例获得随访,其中19例髋关节功能良好,2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2例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结论]侧卧屈髋拔伸法是一种有效的复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周新祥 《西部医学》2013,44(6):28-29
目的通过对传统椅背复位法进行改良,采用膝顶椅背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以提高复位效果。方法取肩关节前脱位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4例采用膝顶椅背复位法,B组24例采用传统椅背复位法,分析2种方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24例中1次复位成功23例(95.83%),2次复位成功1例(4.17%);B组24例中1次复位成功17例(70.83%),2次复位成功7例(29.17%)。2组疗效比较,A组优于B组(P<0.05)结论膝顶椅背复位法优于传统椅背复位法,复位疗效亦更可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84年8月至1986年10月,用改良蛙式石膏固定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27例,34个髋关节。通过临床观察,证明了改良蛙式石膏能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保持良好的复位,并且有逐渐复位的作用和蛙式石膏所没有的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中,前脱位少见:而一侧前脱位,另一侧后脱位则更为少见。我们曾经治一例,至今随访5年,双髋关节功能正常,恢复原体力劳动。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2岁,农民。1982年1月入院。因塌方埋入土方中,后由他人救出。当时双髋及下肢疼痛,不能活动,即送入院。 查体见患者右臀高隆,下肢屈曲内收;左髋畸形,下肢屈曲外展外旋,活动受限,均呈弹性固定。骨盆片显示右髋关节后脱位,左髋关节前脱位。先用Allis法整复右髋关节后脱位,一次复位成功。左髋关节先沿股骨轴线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屈髋屈膝旋转复位法治疗小儿髋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2013年在该院门诊治疗的小儿髋关节半脱位病例32例,采用屈髋屈膝旋转复位手法分型治疗。结果经治1次症状消失、功能恢复正常者25例,2次治愈5例,3次治愈2例,疗效满意。结论屈髋屈膝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小儿髋关节半脱位,方法简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零度位牵引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 ,也是最易脱位的关节。传统的复位方法有悬吊复位法 (Stimson法 )、足蹬复位法(Hippocratic法 )、Kocher复位法及切开复位法等 ,各有其优缺点。我科自 1999年来应用零度位牵引法整复难复性肩关节脱位 ,收到良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18例 ,其中男 15例 ,女 3例 ;年龄 18- 6 2岁。 18例均为肩关节前脱位 ,左侧 11例 ,右侧 7例 ,全部为新鲜闭合性肩脱位 ,含臂丛神经挫伤 1例 ,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 2例。 13例经其它手法复位失败 ,5例麻醉欠佳 ,2例未麻醉。1.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展支架固定治疗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09年7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48例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采用改良后的外展支架治疗.先采取手法复位,对局部组织紧张僵硬的,进行皮肤牵引2~3周,内收肌挛缩的行内收肌切断术后,在麻醉下行手法复位,X光证实复位成功后用外...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高频超声Graf法诊断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和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900例疑似先天性髋关节异常婴幼儿,均采用高频超声Graf法进行检查,判断高频超声Graf法的准确率。结果:900例婴幼儿,共1800个髋关节,经检查后发现,髋关节正常804例,发育不良87例,半脱位3例,脱位2例,可疑病例4例,经高频超声Graf法诊断后,准确率达到95.83%(92/96)。结论:针对疑似先天性髋关节异常婴幼儿进行髋关节脱位、发育不良方面的筛查,采用高频超声Graf法准确性较高,且对婴幼儿无辐射,无创伤,容易被患者及患者家属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手术切开复位与手法复位治疗的选择.方法我科自1995-2001年共收治髋关节后脱位髋臼骨折患者36例,按stewart分型1型17例,2型16例,3型1例,4型2例.经手法复位18例,切开复位17例,作持续骨牵引1例.结果随访6个月-5年,疗效按Matta评分标准评定.1型患者经手法复位成功14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5%;2型患者手法复位成功4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66%;切开复位17例,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5%.结论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骨折的治疗1型患者以手法复位为主,1型手法复位失败及2-4型患者应尽早切开复全.  相似文献   

19.
周书先  杨润先 《四川医学》1991,12(3):160-161
髋关节脱位一般用Allis氏法常能整复。我们于1980年对一强壮男性髋后脱位,虽应用局麻追加乙醚吸入,使用数种手法仍不能获效,经改用本法才成功。后又扩大应用于髋前脱位,至1989年底计治疗42例44侧,均获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9~58岁。后脱位37例,其中伴臼缘骨折2例,后脱位伴另侧前脱位2例,前脱位3例。受伤至整复时间2~23小时33例,24~47小时7例,48~56小时2例。整复手法一、准备:褥子铺过检查台沿;白布或纱布一张,边长40~50cm,对角折叠成8层,两头打结成圈;结实木、竹或铁管一根,直径3cm左右,长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髋脱位石膏固定后髋关节挛缩3例报告青海省儿童医院外科张发智,张源,李继贤笔者自1987~1994年采用闭合复位改良蛙式石膏固定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82例(247)髋,其中三例治疗后出现髋关节挛缩畸形。本文将这三例进行总结,并就其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