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正>EphA是生促红素人肝细胞(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uman hepatocellular,Eph)受体家族成员,EPh家族包括16个Eph受体:EphA(EphA 1-EphA 10)、EphB(EphB 1-EphB 6),可与9个ephrin配体:ephrinA(ephrinA 1-ephrinA 6)、ephrinB(ephrinB 1-ephrinB 3)结合发挥作用,是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最大成员。Eph/Ephrin信号通路参与机体血管发育、轴突再生、神经突触形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修复以及损伤后的血管新生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1]。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ph B4受体与其配体Ephrin 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生成和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 93例胃癌和 30例癌旁组织中Enp B4受体与其配体Ephrin B2的表达及间质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胃癌组织中肿瘤细胞、间质新生血管的Eph B4与Ephrin B2高度表达 ,癌组织中Eph B4与Ephrin B2的阳性表达 (分别为 49.46 %和 50 .54 %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分别为 2 0 .0 %和 2 3 .3 % ,P <0 .0 1 )。Enp B4与Ephrin B2阳性表达组的平均MVD值 (分别为 56 .2 1± 1 5 .3和 62 .41± 1 6 .9)明显高于Enp B4与Ephrin B2阴性表达组 (分别为 32 .2 2± 1 2 .9和 34 .1 2± 1 4 .7,P <0 .0 5和P <0 .0 1 )。此外 ,Enp B4与Ephrin B2表达程度还与胃癌的转移和癌浸润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Enp B4与Ephrin B2可以促进肿瘤间质的血管生成 ,加速肿瘤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心脏病主要是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冠状动脉梗阻进而引起心肌缺血后的左心室发生一系列病变问题,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高。Eph/ephrin信号对心脏发育及血管生成等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很可能作为心脏功能调控的关键途径。现对Eph/ephrin信号通路在血管发育及再生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血管新生是指从原有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游走,形成新的血管网,并在原来存在的血管结构上长出新血管的生物学过程。血管新生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生理和病理进程的发生发展。正常情况下血管新生仅发生在胚胎发育期(胚胎发育早期涉及血管发生,即血管从无到有的过程),创伤愈合期和女性的生理周期等。病理条件下会出现异常的血管新生,如糖尿病血管病变、肿瘤等均伴随异常的血管新生。在生物体内,血管新生需经过多步精细调控历程,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其受体(VEGFR)所介导的信号级联通路是其中关键性的调节途径,对生理和病理性血管新生均有重要调节作用[1]。对VEGF/VEGFR信号传导通路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有助于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新药的研发。其中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RGFR?1,Flt?1)及其可溶性受体亚型(sFlt?1)的研究对于研究血管新生的病理生理机制十分必要,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血管新生是机体重要的生理、病理过程之一,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路可调节血管新生,且VEGF在营养及保护神经、肿瘤靶向治疗、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新生、促进子宫内膜修复、促进创伤愈合、凝血、血细胞分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中医药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地调节VEGF而发挥治疗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VEGF的生物学功能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内皮祖细胞作为内皮的前体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在成人受损血管的修复、新生血管发生/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多种伴有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疾病都可引起外周血循环、内皮祖细胞数量、功能的变化.因此,内皮祖细胞功能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研究显示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在内皮祖细胞的动员、迁移、归巢、分化、抗凋亡上发挥重要作用.现主要就内皮祖细胞与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SDF-1)/CXC趋化因子受体7(CXCR7)信号通路参与血管新生和炎性反应,在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缺血部位的血管新生和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激活此通路,可提高干细胞移植成活率,改善移植治疗的效果,进而可能促进干细胞移植用于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SDF-1/CRCR7有望成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球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约10%和9.4%,每年因大肠癌死亡的患者可达70万人,每年新增患者数约为140万人,呈逐年增加趋势.血管新生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是很多疾病(肿瘤、局部缺血、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性疾病等)以及创口愈合、组织再生的重要病理学标志.血管新生在CRC的发生、发展与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促进大肠癌血管新生相关因素的研究有利于寻找或者研发更有效的抑制CRC血管新生的药物,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本文就肿瘤相关血管新生、促CRC血管新生因素、结论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为我们更好地认识血管新生在CRC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最强有力的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一些重要特征如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和斑块内血管新生等密切相关,它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对于判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展、预后以及疗效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在包括冠心病在内的多种疾病涉及的生理病理性血管新生过程中起中心作用[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及心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造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氨氯地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CD3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评估急性心肌梗死14天后心肌梗死周围区微血管及心肌小动脉新生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术前及术后7天外周血CD45-/low+CD133+ KDR+内皮祖细胞数量.免疫印迹法测定治疗14天心肌梗死周围区血管新生相关通路蛋白的表达.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改变.结果 氨氯地平治疗可明显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微血管(81.3±4.0比69.0±5.6,P<0.05)和小动脉(11.5±3.5比6.2±2.3,P<0.05)新生,同时伴有循环中内皮祖细胞数量(120.3±18.3/106单核细胞比42.5±6.3/106单核细胞,P <0.01)增加,心肌梗死周围区血管新生相关通路的信号分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酸化蛋白激酶B、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增加,一氧化氮释放增多(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缩短分数明显改善(P<0.01),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减小(P<0.05).结论 氨氯地平能增加心肌梗死后血管新生,并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这种作用可能通过增加循环中内皮祖细胞数量以及活化心肌血管新生相关通路介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课题组针对至今难以解释临床上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发生在高切应力区域的现象,在前人和本室前期研究基础上,从血管新生的视角入手,提出血管新生是导致As易损斑块发生在狭窄上游高切应力区域的重要因素、切应力通过Id1-p53信号通路调控血管新生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实验予以验证。方法通过动物模型和体外实验相结合研究切应力如何调控斑块内血管新生和易损斑块的形成及Id1-p53信号途径调控血管新生的机制。结果通过构建兔颈动脉狭窄模型发现,易损斑块主要发生在狭窄血管近心端的高切应力区域,高切应力区域斑块内有大量的血管新生,并且大部分的新生血管为周细胞、外膜不完整的容易破裂的微血管。体外实验的研究发现转录因子Id1蛋白的表达和分布受切应力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调控。并且Id1-p53信号通路是切应力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调控血管新生的重要信号通路。目前正进一步通过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剂TNP-470在体验证血管新生就是高切应力引起易损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结论斑块形成引起的狭窄血管近心端的高切应力主要是通过促进斑块内血管新生引起易损斑块的形成,Id1-p53信号通路是切应力调控血管新生的重要信号通路。本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易...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生理性和病理性血管生成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相应受体结合后,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途径刺激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从而促进血管新生。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及其相关的下游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血管新生的可能机制,对治疗恶性肿瘤、缺血性疾病、创伤恢复等意义重大。现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Notch信号通路是进化保守的影响胚胎和出生后发育分化进程和细胞命运的细胞间信号通路[1].许多研究证明其对血管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调控功能,其在脉管系统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配体Dll4在人类许多肿瘤血管中呈现高表达.因此对Dll4深入研究可为肿瘤新生血管分子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靶标.现就Notch 信号通路组成,传导,调控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免疫细胞,监视CNS免受损伤在神经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血管新生在缺血性脑卒中和肿瘤等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控血管新生已成为这些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在神经发育及CNS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小胶质细胞与血管新生均有着密切联系.然而,目前对于小胶质细胞在CNS疾病血管新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研究的深入,肿瘤淋巴管新生已被证实在实体肿瘤淋巴转移途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可作为一个评价肿瘤预后的重要指标.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淋巴管内皮特异因子和淋巴管检测技术的认识,对淋巴管转移具体机制与肿瘤淋巴管新生分子途径尚未完全明确.Akt信号通路是细胞内一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与肿瘤发生、增殖、抗凋亡、转移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发现Akt在介导VEGF信号通路与肿瘤淋巴管转移或肿瘤淋巴管新生的也存在着密切关系.本文对Akt信号通路在胃癌淋巴管新生中重要作用与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内皮祖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是指具有特异性归巢于血管新生组织并能分化增殖为成熟内皮细胞的一群干/祖细胞,是中胚层卵黄囊血岛原血干细胞(hemangioblast)向内皮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一个过渡阶段.该细胞在出生后的新生血管发生/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实验证实成人外周血存在能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EPCs[1],并且由此生成的内皮细胞还在缺血性疾病和创伤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2].  相似文献   

17.
血管生成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其依赖于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和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血管生成抑制因子(Vasohibin-1)是人们新近发现的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诱导产生的内皮源性分泌蛋白,以负反馈为作用机制抑制血管生成.研究发现Vasohibin-1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比如多种肿瘤、视网膜疾病、糖尿病肾病、纤维化等异常血管新生疾病的发生发展,且具有抗淋巴管新生及抗淋巴结转移活性.进一步研究Vasohibin-1的作用可能为防治肿瘤生长、转移以及改善纤维化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对血管新生的促进在缺血性疾病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具有实际意义,血管新生的调节依赖于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作用。Vasohibin是新近发现的调节血管生成的内皮源性负反馈调节因子,对抑制血管生成起重要作用。血管新生(angiogenesis)是指从已有的血管长出新血管的过程,生理和病理状态均可有新生血管形成。前者如正常胚胎发育、生殖、伤口愈合;而后者则可见于肿瘤、增殖性视网膜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血管新生的调节出现异常,则会导致病  相似文献   

19.
抗血管新生治疗白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明  楼方定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12):849-850
血管新生是胚胎发育和伤口愈合等生理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因素。在恶性转化过程中新生血管调控紊乱导致肿瘤相关毛细血管网的形成 ,进而刺激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已经证明血管新生在实体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 ,白血病也是一种血管新生依赖的肿瘤。抗血管新生已成为白血病治疗的第二靶点。一、白血病是一种血管新生依赖的疾病血管新生是指在已存在的血管上新生毛细血管的过程。血管新生处于正、负调控信号的周密调控之下 ,这些信号包括可溶性因子、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目前对可溶性…  相似文献   

20.
Epac-Rap1通路是蛋白激酶A经典通路以外cAMP重要的效应通路,它在肾脏中的广泛表达,能够增强肾脏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影响细胞的连接、黏附和迁移,对肾脏的生理活动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研究表明,Epac-Rap1信号通路激活下游信号级联系统,通过促进细胞肥大、介导肾间质纤维化、上调炎性反应细胞因子的表达,促进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相关研究为理解糖尿病肾病状态下Epac-Rap1通路的作用拓宽了视野,有助于发现分子水平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