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锡矿工人接尘与矽肺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粉尘暴露与矽肺危险度之间的接触效应关系。方法选择广西4个锡矿1960~1965年间工作1年以上的3010名接尘工人进行队列研究。用生存分析法统计累积粉尘接触量和矽肺出现的关系。结果追访到1994年底,检出矽肺1015例(33.7%)。矽肺平均潜伏期21.3年。总粉尘浓度7.5mg/m3(TWA)。拟合生存分析模型表明:矽肺发病危险度与累积接尘量的关系适合Weibul分布。累积总粉尘接触量低于10mg·m-3·a-1时,矽肺危险小于1%;累积总粉尘接触量超过20mg·m-3·a-1时,矽肺累积危险度升高加快;累积总粉尘接触量达150mg·m-3·a-1时,矽肺危险超过68%。接尘时间与接尘量和矽肺危险度呈正相关。结论矽肺危险度与累积接尘量之间存在接触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水泥尘作业工人健康调查报告郭玉爱,王孔富,谯俊华(绵阳市卫生防疫站)调查平均接触水泥尘13年的243名工人,粉尘浓度为11mg/m3,未发现有水泥尘肺患者。这一结果与多数地区报道一致,表明水泥系良性粉尘,致病力较弱。调查中发现长期接尘的工人呼吸道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泥生产工人接触水泥生产性粉尘量与尘肺发病关系。方法记录接尘工人的职业史、体检史,累积接尘量由接触时间与接触浓度相乘所得,以寿命表法建立水泥生产性粉尘浓度剂量患病概率直线回归方程式。结果按1%尘肺患病率,工人30年工作年限计算,预测水泥生产性粉尘浓度应低于22.27mg/m^3,其中生料工序粉尘浓度应低于13.85mg/m^3,熟料工序应低于20.86mg/m^3,成品包装工序应低于30.16mg/m^3。结论(1)为修订水泥生产性粉尘标准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2)现行的国家水泥尘卫生标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县级水泥行业职业危害调查分析张建华,李晓军近年国外对水泥粉尘致癌性研究较为重视,为此我们对接触水泥粉尘的工人在一般职业性体检的基础上做了癌症初筛检查,以便为早期发现和预防职业性肿瘤的发生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接尘组为6个县级水泥厂中接尘5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鼻腔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鼻腔的损伤作用。方法: 检查609例水泥粉尘作业工人、416 例矽尘作业工人、及287 例非接尘工人鼻腔疾病患病率及鼻腔粘膜的病理改变。结果: 水泥粉尘接触工人鼻腔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矽尘作业工人及非接尘工人 (P< 0.05)。而且与接触粉尘的浓度、接尘工龄存在接触水平-反应关系。水泥粉尘所致鼻腔疾病主要表现为干燥性鼻炎, 鼻前庭炎, 鼻窦炎, 鼻中隔糜烂、溃疡与矽尘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鼻粘膜细胞涂片检查, 水泥尘组鼻粘膜细胞损害较矽尘组、非接尘组严重。结论: 水泥粉尘对作业工人鼻腔有较强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火力发电厂粉尘与尘肺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根据某火力发电厂接尘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粉尘浓度和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计算职工肺内石英负荷量,然后采用累积剂量患病率寿命表法研究尘肺患病率与粉尘的剂量-反应关系,推算该类粉尘的容许浓度。结果表明接尘剂量与尘肺患病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每人平均工作30a,使尘肺患病率低于5‰,接触煤粉者和接触灰粉者作业场所平均粉尘浓度分别应控制在10.00mg/m3和3.25mg/m3以下。  相似文献   

7.
根据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体外实验及剂量-反应关系的资料,并参考国外接触限值制订了麻尘(亚麻、黄麻和苎麻)卫生标准。调查结果发现,亚麻、黄麻和苎麻粉尘对人体危害不尽一致。亚麻粉尘可致工人发生棉尘病,黄麻尘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其患病率与接尘量之间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而苎麻尘危害较亚、黄麻尘为轻。本研究提出,车间空气中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亚麻、黄麻和三麻粉尘最高容许浓度分别为3mg/m ̄3、4mg/m ̄3和6mg/m ̄3。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苎麻粉尘职业危害剂量-反应关系的调查中,利用历年年几何平均浓度与车间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用寿命表法推算MAC与TWA两个建议值,结果提示以几何平均浓度计算接尘量的最高容许浓度值(MAC)较以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接尘量推算的容许浓度(TWA)提高一倍。苎麻尘卫生标准的建议值,MAC为6mg/m^3,TWA为3mg/m^3。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冶金基本建设工人尘肺发病情况,给防治工作提供依据,对某冶金建设公司接尘作业工人进行了调查。 冶金基建工人在进行基建作业时多方面接触粉尘。矿山基建的凿岩爆破;铸钢、铸铁时的清砂作业,空气中的粉尘浓度平均可达161.8毫克/立方米左右;筑炉作业使用耐火材料(平均粉尘浓度达633.4毫克/立方米,游离二氧化矽为35.7%;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混凝土基础作业和水泥搅拌,运输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寿命表方法,对革金矿脱尘矿工粉尘接触水平与尘肺发病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累积接尘量的增高,脱尘矿工尘肺患病率及累积患病率均依次递增,且差异显著(P〈0.05或P〈0.01);累积拦尘量与尘肺患病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若控制该职业人群尘肺累积发病率不超过5%,则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就为3.5mg/m^3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上海石棉制品厂石棉肺接触反应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1949-1990年上海石棉制品厂石棉粉尘接触者的职业史,体检及车间尘浓度资料。研究对象为1091人,其接触者625人,病例466人,结果显示,该厂石棉肺患高达42%,历年车间粉尘浓度明显超标。寿命表法确立了石棉粉尘接解-反应关系。估算接触35年发病率小于1%时,接触粉尘浓度水平不超过3.63mg/m^3。  相似文献   

12.
水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水泥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情况,探讨防治职业病危害对策和依据。方法 对水泥生产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做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以接尘工人为调查组,非接尘工作的管理人员为对照组进行健康检查。结果 水泥生产场所的粉尘浓度高(108.5mg/m^2),工人接尘作业时间长(360min占8h劳动日的75%),接尘作业时间肺总通气量大[5904L/(d.人)],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高(Ⅲ级);接尘作业工人慢性上呼吸道炎患病率高,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意义,尘肺患病率高达3.29%,尘肺种类既有矽肺也有水泥尘肺。结论 水泥生产作业的粉尘危害严重,呈现粉尘浓度高,粉尘作业危害程度级别高,尘肺患病率高的“三高”趋势。提示降低生产场所粉尘浓度,减少工人的接尘作业时间,降低劳动强度,是预防水泥生产性粉尘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呼吸性水泥粉尘接触量与肺部早期损害关系的研究铁三局中心卫生防疫站(太原030006)刘国珍敖元彬为了探讨呼吸性粉尘接触量与接触粉尘作业者肺部早期损害(O+)的剂量反应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工人连续接尘30年,患病率控制在1%时的现场呼吸性粉尘接触限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苎麻粉尘职业危害剂量-反应关系的调查中,利用历年年几何平均浓度与车间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分别用寿命表法推算MAC与TWA两个建议值,结果提示以几何平均浓度计算接尘量的最高容许浓度值(MAC)较以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计算技尘量推算的容许浓度(TWA)提高一倍。苎麻尘卫生标准的建议值,MAC为6mg/m ̄3,TWA为3mg/m ̄3。  相似文献   

15.
地质勘探行业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地质勘探行业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的关系,为利用历史总粉尘测定资料进行呼吸性粉尘浓度的估算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用3种采样器对地质勘探行为9个省(自治区)地质勘查局地勘接尘作业的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地质勘探行业接尘作业呼吸性粉尘浓度与总粉尘浓度的比值为1:4.6 ̄4.8。  相似文献   

16.
在对353名黄麻纺织工人肺疾息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慢性支气管炎和不规则性胸紧患病率和发生率分别为13.88%和21.25%,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但未发现典型棉尘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病率随麻纺工人接尘时间延长和车间粉尘浓度增高而升高。对接触黄麻扮尘的剂量水平与馒性支气管炎患病率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应用接尘量回归法,估算工人接尘30年,慢性支气管炎息病率控制在15%时,车间空气中黄麻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建议值为4mg/m3。  相似文献   

17.
水泥包装工尘肺发病的调查李志荣肖汉林为了解水泥成品粉尘对作业工人的危害和探讨成品水泥尘累积接尘量与尘肺发病关系,我们对某水泥厂劳动卫生及从事5年以上水泥包装的95名工人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粉尘浓度测定用滤膜法,并对历年包装岗位粉尘...  相似文献   

18.
砂轮制作工人接尘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收集了某砂轮厂1973 ̄1991年粉尘测定资料,以及616例接尘者职业性体检资料。所研究的616例中,接尘者571例,尘肺患者45例,采用寿命表法研究了砂轮作业工人接尘剂量与反应的关系,估算接尘30年尘肺发病率小于1%时,砂轮粉尘浓度不超过7.52mg/m^3,作者建议砂轮粉尘容许浓度为5mg/m^3为宜。  相似文献   

19.
尘肺的发生、发展与吸入肺内的粉尘量关系密切 ,这已被人们所公认。目前国内研究粉尘接尘量与尘肺发病关系多以各工种不同浓度下的工作时间计算其累积接尘量。虽然现在可以测定可吸入性粉尘 ,但不能直接测定吸入肺内的粉尘量 ,长期以来采用滤膜定点采样的浓度 ,作为粉尘对人体危害的评价指标是不符合工人实际接尘情况的。为了解采样方法与工人实际接触浓度的关系 ,我们采用两种采样方法同时对两家水泥厂生料、熟料和包装等几个作业点空气中粉尘浓度进行测定 ,同时测定气象条件和记录工时。1 方法  用武汉分析仪器厂生产的FC -2型粉尘采…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地质勘探作业呼吸性粉尘浓度接触阈限值.方法用寿命表法分析地质勘探坑探掘进接尘工人呼吸性粉尘吸入量与尘肺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地质勘探坑探掘进接尘工人的呼吸性粉尘接触浓度与环境中粉尘浓度的比值为1∶4.6,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的平均值为(48±9)%,剂量-反应关系回归方程为Y=3.2506lgX-1.0607.结论地质勘探作业呼吸性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48%)浓度接触阈限值为0.4696mg/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