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本研究通过观察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间黏附分子 (PECAM 1/CD31)的表达水平变化及川芎嗪对其表达的调节作用 ,进一步探讨川芎嗪促进骨髓造血微环境修复、改善造血重建的作用机制。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单纯BMT对照组和川芎嗪治疗组 (骨髓移植 川芎嗪 ) ,接受 7.5Gy60 Coγ射线一次性全身均匀照射 ,照射后进行同基因小鼠骨髓移植 ,并分别胃饲等量生理盐水与川芎嗪注射液 ,2次 /天。骨髓移植后第 7,14 ,2 1天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有核细胞表面CD31分子表达水平 ,计数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及骨髓有核细胞数 ,并做骨髓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 :骨髓移植后第 7,14 ,2 1天川芎嗪治疗组的CD31表达水平 ,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以及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均高于骨髓移植对照组 (P <0 .0 1或P<0 .0 5 )。结论 :川芎嗪可以明显促进骨髓移植后骨髓有核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31的表达水平 ,这可能是其促进造血重建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骨髓造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骨髓移植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 建立典型同基因BMT小鼠模型,随机分成两组:骨髓移植对照组(BMT组)和骨髓移植+川芎嗪处理组(川芎嗪组),另外设正常一组为未做任何处理的小鼠,共3组。BMT组胃饲生理盐水0.2ml/只、次。每天2次,川芎嗪组胃饲磷酸川芎嗪注射液2mg/只、次、每天2次。分别于BMT后第1、7、14天观察外周白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CMMNC),使用免疫组化SABC-AP法测定骨髓组织切片中硫酸肝素(HS)表达水平;基质细胞来源因子-1(stro-maeel derived factor,SDF-1)的表达水平;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表达水平。结果 川芎嗪组第7、14天外周白细胞、血小板、CMMMNC、CXCR4表达水平、HS表达水平、SDF-1均显著高于BMT组(P<0.05)。结论 川芎嗪能在骨髓移植造血重建早期促进骨髓造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骨髓移植(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川芎嗪对其表达的影响。取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做处理),骨髓移植对照组(简称生理盐水组)和骨髓移植+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0.2毫升/只和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毫影只,2次/天。在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RT—PCR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endostatin mRNA及其蛋白、VCAM-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表明:endostatin蛋白主要表达于骨髓基质细胞核内,VCAM-1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浆内。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endostat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且川芎嗪组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生理盐水组已基本恢复正常,而川芎嗪组仍未恢复正常水平。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VCAM-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且川芎嗪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川芎嗪组VCAM-1的表达已基本恢复正常,而生理盐水组仍未恢复正常,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相关分析显示,生理盐水组骨髓基质细胞endostatin和VC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1或P〈0.05),而川芎嗪组endostatin和VCAM-1 mRNA及其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或P〈O.05)。结论:内皮抑制素可通过影响骨髓基质细胞表面VCAM-1的表达水平,阻碍基质细胞与造血细胞之间和细胞外基质与造血细胞之间的联系而影响骨髓造血;川芎嗪能提高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加快BMT后HSPC的归巢及在骨髓中的增殖,并通过反馈调节BMT小鼠骨髓基质细胞新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内皮抑制素的表达,促进骨髓微环境的修复,加速移植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CD44表达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小鼠早期造血重建过程中黏附分子CD44表达水平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骨髓移植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骨髓移植 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对照组和川芎嗪组每天分别胃饲生理盐水和川芎嗪。于骨髓移植(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计数外周血细胞、骨髓有核细胞,分析骨髓中造血组织面积及成熟红细胞容量,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骨髓细胞上CD44的表达水平.并于第10天取小鼠脾脏,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结果显示,骨髓移植后第7,14,21,28天川芎嗪组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骨髓中造血组织面积均显著高于移植对照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在第7,14,21天也较对照组为高;同时.川芎嗪组CFU-S计数明显高于同期移植对照组,骨髓中成熟红细胞容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川芎嗪组C44的表达在第7,14,21,28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可提高骨髓移植小鼠骨髓细胞表面CD44的表达水平,促进造血干/祖细胞的归巢,加速移植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与主动脉-性腺-中肾(Aorta-gonad-mesonephros,AGM)区来源的基质细胞联合移植对同基因骨髓移植(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BMT)小鼠BMT后骨髓造血的影响。方法建立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模型,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BMT组、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组(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另设正常组。分别于BMT后第7、14、21、28d检测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NC)、第3、7、10、14、 21、28d检测骨髓组织学变化。结果联合移植组骨髓单个核细胞较川芎嗪组恢复快,联合移植组及川芎嗪组外周血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恢复均较单纯BMT组快,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MT联合AGM基质细胞移植对骨髓移植造血重建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后小鼠LFA-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 (BMT)后小鼠骨髓中LFA 1和ICAM 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 15 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正常组未作任何处理 ,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在BMT后分别喂饲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 0 .2毫升 /只 ,每天 2次 )和川芎嗪 ( 2毫克 /只 ,每天 2次 ) ,并分别于BMT后第 7,14 ,2 1,2 8天统计存活率 ,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 S)、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 NC) ,分析骨髓组织学变化及LFA 1和ICAM 1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川芎嗪组小鼠在BMT后第 10天CFU S计数和BMT后第 7,14 ,2 1,2 8天存活率、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BMMNC计数、骨髓造血组织容量以及LFA 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或P <0 .0 5 ) ,成熟红细胞容量和ICAM 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或P <0 .0 5 )。川芎嗪组小鼠脂肪组织容量在BMT后第 7、14天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 ,在第 2 1,2 8天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结论 :川芎嗪改善骨髓微环境 ,促进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BMT)后小鼠骨髓基质细胞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取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不做处理),BMT+生理盐水组(简称生理盐水组)和BMT+川芎嗪治疗组(简称川芎嗪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0.2毫升/只和川芎嗪注射液每次2毫克/只,2次/天,直至处死为止。在BMT后第7、14、21、28天处死小鼠,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bFGF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BMT后第7、14、21天川芎嗪组和生理盐水组骨髓基质细胞b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但川芎嗪组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到第28天,川芎嗪组bFG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已恢复正常,而生理盐水组仍未恢复正常,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可能通过增加bFGF的表达水平而促进骨髓微环境的修复,加速BMT后骨髓的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8.
川芎嗪促进同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骨髓造血重建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BMT)后小鼠骨髓中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BMT后统计小鼠存活率和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并采用RT—PCR方法从mRNA水平动态检测骨髓基质细胞中SCF的表达。结果表明:川芎嗪组小鼠在BMT后第10天CFU—S计数、第7、14、21天存活率及川芎嗪组干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川芎嗪能够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的恢复,改善骨髓微环境,促进骨髓造血重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活髓片与四物汤对免疫介导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模型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及表面黏附分子表达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介导法制作再障小鼠模型 ,分成正常对照组、再障模型组、活髓片组和四物汤组 ,于制模后第 11~ 14日取骨髓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 ,进行成纤维细胞培养 ,于培养的第 2 8日收集细胞 ,上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凋亡率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VCAM 1)表达水平检测。结果 :再障模型小鼠骨髓培养基质细胞凋亡率增加、培养细胞 VCAM 1表达水平下降 ,培养基质细胞绝大部分停留在 G0 / G1期 ,S期和 G2 M期细胞显著减少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四物汤和活髓片两种中药复方均能促进小鼠骨髓培养基质细胞的分化增殖 ,降低细胞的凋亡率 ,促进培养细胞 VCAM 1的表达 ,但活髓片的效果明显优于四物汤 (P<0 .0 5 )。结论 :活髓片具有改善免疫介导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微环境紊乱状况 ,促进骨髓培养基质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 ,且整体效果优于四物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IL 3基因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对异基因骨髓移植 (allo BMT)小鼠造血功能的促进作用。方法 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含小鼠IL 3cDNA)感染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H 2 d) ,构建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IL 3,挑选表达量最高的骨髓基质细胞系QXMSC1IL 3用于以后实验。供体小鼠BALB c(H 2 d)骨髓用抗T细胞单抗anti Thy1.2加补体去除骨髓中T细胞。受体小鼠C5 7BL 6 (H 2 b)经γ射线致死量照射后 ,输入供体骨髓细胞 (1× 10 7 只 )的同时输入QXMSC1IL 3(5× 10 6 只 )细胞。在骨髓移植后第 2 0 ,4 0天 ,分别检测受体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骨髓有核细胞数 ,CFU S、CFU GM、CFU E和CFU GEMM数以反映骨髓移植后受体小鼠的造血功能。结果 QXMSC1IL 3细胞系可稳定分泌IL 3。allo BMT同时输入QXMSC1IL 3细胞可使allo BMT小鼠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明显恢复 ,骨髓中有核细胞数、CFU S、CFU GM、CFU E、CFU GEMM明显增加。结论 基质细胞QXMSC1可作为有效的基因载体进一步促进allo BMT小鼠造血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促进骨髓移植后小鼠骨髓中干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组,建立小鼠骨髓移植模型,对照组和川芎嗪组分别胃饲生理盐水0.2ml/只和川芎嗪注射液2mg/只,2次/天.在骨髓移植后的第 7、 14、 21天,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小鼠骨髓切片中干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记取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并作骨髓组织学观察.结果骨髓移植后第 7、 14、 21天川芎嗪组干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增生程度均高于骨髓移植的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川芎嗪能促进骨髓移植后骨髓中干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是川芎嗪重建造血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小鼠造血重建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128只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血必净治疗组。生理盐水组在BMT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mL/只,每日1次,血必净组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和生理盐水各0.2mL/只,每日1次。BMT后第7、14、21、28d统计小鼠存活率,计数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骨髓单个核细胞VLA-4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骨髓基质中VCAM-1表达水平。第14d时分别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CPU-S)和粒-单系集落形成单位(CFU-GM)。结果血必净组BMT后第7、14、21、28d小鼠存活率,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骨髓组织中VLA-4和VCAM-1表达水平,第14dCFU-S和CFU-GM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P〈0.01或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促进异基因骨髓移植小鼠造血重建的恢复,该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造血细胞和基质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骨髓微环境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模型,胃饲川芎嗪注射液每次4mg,1天2次,第10天用氧分压传感针测定活体尺骨中段骨髓氧分压(PbO2),再观察其骨髓切片组织学,体外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培养基质细胞层的粘附能力。结果:川芎嗪组PbO2为10.32±1.27kPa,显著高于再障组(4.32±2.86kPa),P<0.001。再障组骨髓微血管扩张、断裂、瘀血,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为24.9%±9.6%,CFU-F为12.5±7.3/2×106骨髓有核细胞(BMNC)。川芎嗪组骨髓微血管较清楚、完整,无断裂及瘀血,造血组织容量百分率为52.8%±15.6%,CFU-F为31.5±10.6/2×106BMNC。川芎嗪组体外培养基质细胞粘附正常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能力为72.7%±7.8%,与正常组(73.4%±3.4%)无差异,明显高于再障组(56.2%±9.8%),P<0.01。结论:川芎嗪能促进再障小鼠骨髓微血管的修复,增加对骨髓的供氧,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生长及其粘附功能。川芎嗪通过改善骨髓微环境而使骨髓造血细胞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