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陈秀华 《河北医学》2005,11(8):685-687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25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75例,术中胎头娩出时将米索前列醇200μg嚼碎后舌下含服,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80例,术中胎头娩出时将米索前列醇200μg嚼碎后舌下含服,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IU,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200μg;催产素组7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内注射催产素20IU,再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160±36.0ml;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为158±45.4ml;催产素组为276±62.7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米索前列醇组与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2.
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剖产术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5年7月~2009年7月三亚市人民医院剖宫产产妇1 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0例和对照组640例,观察组于胎娩出后宫体注入缩宫素20 U,并于剖宫产缝合皮肤后立刻肛门放置米索前列醇0.2 mg加强宫缩。对照组仅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入缩宫素20 U,比较两组术后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 h平均出血量(147.4±30.3)mL2、4 h平均出血量(308.5±35.3)mL与对照组产后2 h平均出血量(184.1±40.5)mL、24 h平均出血量[(486.3±38.4)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2.58%)较对照组(9.84%)明显降低(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能很好预防剖宫产术后的出血,不良反应少,用药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剖宫产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36例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试验组)及催产素组(对照组)。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132例,术中打开腹膜时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催产素组104例,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U,静脉注射催产素10U,静脉滴注催产素10U,以上各组观察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术中及术后2h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催产素为175.43±55.89mL;催产素组206.10±98.74mL。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与催产素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强于催产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预防选择性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104例选择性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54例,术中横切子宫下段时含服米索前列醇200μg。催产素组50例,胎儿娩出后宫体肌肉注射催产素20Iu。测量以上两组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h内平均出血量:米索前列醇组为241±93.4mL,催产素组为350±54.2mL。米索前列醇组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强于催产素,能有效地预防选择性剖宫产术后出血,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配合催产素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 2 0 0例剖宫产者 ,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配合催产素组 (实验组 )和催产素组 (对照组 ) ,各 10 0例。实验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肌层注射催产素 2 0u ,术后经直肠置入米索前列醇 0 .2mg ,对照组仅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层注射催产素 2 0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 ,而实验组术后出血量 (12 4± 5 0 .2ml)较对照组 (186± 5 6.3ml)明显减少 ,总出血量 (3 61± 61.2ml)也明显少于对照组 (4 2 7± 64 .4ml) ,P 均 <0 .0 1。结论 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 ,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用药方便 ,安全。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口服用药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预防效果。②方法198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与缩宫素治疗对照组。观察组100例,麻醉成功后一次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98例,待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注缩宫素20U,对术中及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进行记录。③结果术后24小时内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观察组(239.3±88.2)mL,对照组(389.8±92.0)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④结论米索前列醇能较好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口服米索前列醇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309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在术中准备打开腹膜时给产归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159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IU,同时静脉滴注20IU。测量并记录术中及术后2h内出血量。结果:治疗组术中及术后平均出血量为180±40mL,对照组为280±50mL,两种处理方法术后出血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论:口服米索前列醇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10 0例剖宫产病人随机分为A组 50例 ,B组 50例 ,于术中胎儿娩出后分别直肠给予和口服米索前列醇 60 0 μg ,观察两组术中胎盘娩出及术后 2h出血量。结果 :术中胎盘娩出及术后 2h平均出血量A组为 (2 0 7± 3 5.4)ml,B组为 (2 10± 46.0 )ml,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但服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寒颤、发热等副反应B组明显高于A组 (P <0 .0 5)。结论 :采用米索前列醇 60 0 μg直肠给药途径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更为安全有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择期剖宫产者,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及催产素组。米索前列醇组60例,在硬膜外麻醉成功后,直肠内放入米索前列醇400 ug,立即开始手术;催产素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子宫下段及宫体各注射催产素20IU,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2小时的出血量。结果:术中及术后2小时平均出血量:米索组为(173.2±93.2)ml,催产素组为(298.3±112.4)ml,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血压、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及新生儿评分无差异性(P>0.05)。结论: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能有效的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且给药方便、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寻安全、方便、快速、可靠的预防剖宫产产后 2小时 (第四产程 )出血的方法 ,本研究观察米索前列醇宫腔放置预防剖宫产第四产程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 36 6例剖宫产病例 ,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 催产素组 (简称米索组 )和催产素组 ,米索组 132例 ;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 2 0U ,胎盘、胎膜娩出后宫腔放置米索 2 0 0 μg ;催产素组 2 34例 ;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 2 0U ,再静脉滴注催产素 2 0U ,以上两组观察第四产程的出血量。结果 :第四产程平均出血量 :米索组为 (80 .1± 31.3)ml,催产素组为 (14 0± 80 .7)ml ,两组比较差异性极显著 (P <0 .0 1)。结论 :米索前列醇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术后第四产程的出血 ,且用药安全、方便、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1.
周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3,(10):1234-1235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0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给予缩宫素,观察2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2 h、24 h平均出血量为(183.8±32.6)mL和(271.3±37.5)mL,第三产程平均时间为(3.2±1.4)mi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小,第三产程短,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1月份起在本院行剖宫产的326例产妇,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175例在打开腹膜后立即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200μg,胎儿取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给予5%GS500mL加缩宫素30U;对照组151例在胎儿取出后立即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再给予5%GS500mL加缩宫素30U。观察两组在产后2h及24h内的出血量。结果试验组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20.65±44.93)mL和(363.65±52.07)mL;而对照组则为(271.47±50.38)mL和(414.53±51.74)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预防剖宫产后出血的作用明显强于单独使用缩宫素,且米索前列醇使用方便、安全,特别适合在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2月于本院妇产科进行瘢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前3天早服80 mg,晚服60 mg的米非司酮,第4天服70 mg米非司酮和500μg米索前列醇,如不发动每4小时加用250μg米索前列醇,直至分娩;对照组前3天早服40 mg,晚服30 mg,第4天与观察组一样服用米索前列醇。统计两组患者完全流产人数、产后出血量、出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完全流产人数(45例)和治疗有效率(93.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为(74.3±10.7)mL,对照组产后平均出血量为(110.8±11.3)mL,两组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出血时间为(6.8±1.9)d;对照组平均出血时间为(12.8±2.1)d,观察组患者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2例出现轻微胃肠道不良反应,经治疗后痊愈,无任何患者出现严重胃肠道和过敏反应的情况。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瘢痕子宫妊娠早期终止治疗效果显著,且大剂量米非司酮流产效果优于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出血量和出血时间,且不会发生任何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米索前列醇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余帅 《当代医学》2010,16(31):97-98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治疗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41例有出血高危因素(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前置胎盘)的产妇行剖宫产术。术中胎儿娩出后随机按缩宫剂使用情况分2组,缩宫素组78例,缩宫素20U子宫体注射,另20U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63例,缩宫素20u子宫体注射,米索前列醇200ug舌下含化。计算2组术中、术后2h出血量以及总出血量,并观察2组副反应。结果 2组产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438±270)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347±206)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分别为缩宫素组(170±198)ml、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107±123)m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产妇中总出血量〉1000ml共22例,其中缩宫素组15例,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7例。副反应发生率缩宫素组为2.6%(2/78),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组为11.1%(7/63),均在短时间内好转。结论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用于有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剖宫产术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量,比单纯使用缩宫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应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的疗效观察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56例术中发生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产妇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按摩子宫、热盐水纱布热敷子宫、宫体及静脉应用缩宫素、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以及局部8字缝扎胎盘剥离面出血点等传统处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米索前列醇直肠用药治疗,评价手术时间、监测术中状况、出血量、产褥病率、有效率、有无晚期产后出血及术后随访。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39.69±10.8)min ,出血量(520±260)ml ,产褥病率10.7%,有效率100.0%,子宫成功保留,明显减少了术中出血量,无晚期产后出血,术后随访恢复良好,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B-Lynch缝合术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金梅  林瑞芳 《吉林医学》2011,32(14):2771-2772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有发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随机分为试验组(米索前列醇组)和对照组各25例。试验组手术结束后即给予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无特殊处理。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24 h出血量的差异。结果:术中出血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术后2 h平均出血量试验组(126±51.9)ml,对照组为(182±5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平均出血量试验组(382±60.2)ml,对照组为(432±62.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能很好的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罗彩玲 《华夏医学》2014,27(1):109-111
目的:探讨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足月分娩、无高危因素的孕妇200例,随机进入,缩宫素组:100例,在胎儿前肩娩出后,立即静脉滴注缩宫素20U;米索前列醇组:10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将米索前列醇400 μg置于产妇肛门内5 cm处,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记录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内的出血量.结果:缩宫素组第三产程的时间(12.3±3.7)min,长于米索前列醇组的(8.6±4.0) min,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宫素组产后2h出血量(256.3±65.4)ml,多于米索前列醇组的(148.8±60.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缩短第三产程,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宫腔内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2h出血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的180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宫腔给药组(研究组)、单纯缩宫素给药组(对照组A)和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组(对照组B)三组,每组各60例。观察三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h出血量及用药后的副作用。结果:研究组剖宫产术中、术后2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A(P〈0.01),两组均无副作用发生;研究组与对照组B比较,术中、术后2h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B副作用比较重,恶心、呕吐8例,发冷、寒战6例,同时伴有高热4例,刚作用发生率为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宫腔内放置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减少剖宫产术中、术后2h出血量,且无明显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瑜 《华夏医学》2014,27(2):24-26
目的:探讨钙剂联合米索前列醇、缩宫素对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作用.方法:将有高危出血因素的剖宫产产妇6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术前应用葡萄糖酸钙,切开皮肤前肛塞米索前列醇0.2 mg,术中取出胎儿后宫体肌注缩宫素,再静脉给予缩宫素滴注,术毕直肠置米索前列醇0.2 mg;对照组单用缩宫素.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h,24 h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h及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联合应用葡萄糖酸钙与米索前列醇,术中应用缩宫素,能有效减少术中、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