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彭晟 《现代保健》2013,(8):110-111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10年9月一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胆囊良性疾病患者89例,根据病情及患者意愿行LC(46例)和OC(4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LC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问、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OC组明显缩短或减少,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或0.05);LC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O%,明显低于012组的2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与OC相比,LC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和并发症少等楫占县治疗月日矗疟病掂硼相的丰米青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期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优点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胆囊切除术的妊娠期患者共25例,其中LC组13例,开腹胆礁切除术(OC)组1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出血跫LC组明显少于OC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LC组明显短于OC组(P均〈0.05);LC组切口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OC组(P〈0.05)。结论在治疗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中,LC较OC有明显优点: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和传统胆囊切除术(O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2月-2012年3月105例确诊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MC组55例,OC组50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MC组与OC组相比较,MC组切口长度短,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天数少.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效果明显优于OC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分别选择胆囊结石患者56例,治疗组采用MC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OC手术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出院天数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手术切口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优点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行胆囊切除术的妊娠期患者共25例,其中LC组13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12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中出血量LC组明显少于OC组(P<0.05);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LC组明显短于OC组(P均<0.05);LC组切口感染率为0,明显低于OC组(P<0.05)。结论在治疗妊娠期急性胆囊炎患者中,LC较OC有明显优点: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安全可靠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潘震华 《现代保健》2011,(32):40-4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炎切除术(LC)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的临床资料。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O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有效,值得l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经祥  李招 《现代保健》2012,(23):41-4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 年2 月-2010 年2 月采取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行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148 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需行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而言,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愈合快、术中出血量少,且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可作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术后恢复和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90例,其中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治疗45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LC组)45例.所选患者均为急性发作72 h内,经B超或CT检查确诊.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开始床下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腹腔出血、肠道粘连、肺部感染以及胆管损伤等.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OC组(P<0.01);LC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和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少于OC组(P<0.01);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疗效较好,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的经济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医院收治的2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组(LC组)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组(OC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LC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OC组减少,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3天内最高体温及并发症例数较O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在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王兴国 《现代保健》2009,(28):46-4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剖腹胆囊切除术(0c)在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80例胆囊切除的患者,其中LC治疗组40例,OC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均全部治愈。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疾病的患者采取Lc治疗是相对安全的,并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老年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开腹胆囊切除组(OC组,n=42)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组,n=44)。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OC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长于LC组(P0.05);而LC组术后切口疼痛以及切口感染和愈合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OC组(P0.05);LC组和OC对胆囊结石的疗效和严重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和OC对老年患者均安全可靠。鉴于LC的优点,推荐老年患者采用LC。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疗法的临床效果对比及讨论。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4年7月胆囊疾病患者73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7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于对照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如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进行比较;并对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有效率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89.2%、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4%、3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疾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康复迅速、高度微创等优越性,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用于老年良性胆囊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1年8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6例良性胆囊疾病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OC与LC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恢复、下床活动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LC治疗老年良性胆囊疾病效果优于OC,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传统胆囊切除术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0年7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良性胆囊疾患患者5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传统胆囊开腹手术的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患有良好的疗效,优于传统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准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1月-2011年8月60例胆囊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使用常规器械行准二孔法LC,对照组行三孔法LC,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累计长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切口累计长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准二孔法LC明显优于三孔法LC。结论:使用常规器械行准二孔法LC与三孔法LC比较,减少了一个创口,缩短了切口累计长度,改善了美容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科学、可行、实用和优越,有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老年患者的临床应用疗效并对并发症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30例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分为开腹手术组(62例)及腹腔镜手术组(168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开腹手术组(P〈0.05);术后肛管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共有13例(7.7%)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胆囊壁厚、白细胞计数、Calot三角粘连、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是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风险因素,Calot三角粘连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机体损伤小、术后恢复快,Calot三角粘连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高军  王敏  刘艳琴 《现代保健》2012,(13):24-26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安全性.方法:将139 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VTH)69 例和腹式子宫切除术(ATH)70 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 内平均体温、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TH 组术后3 d 内平均体温明显低于ATH 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较,VTH 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不需昂贵复杂的医疗设备、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腹壁无切口、疤痕等优点,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2种胆囊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在临床疗效及住院费用方面的差别,为胆囊手术方式开展寻求一个更适合患者的方法。方法 200例需要胆囊手术的患者,分成2个组,腹腔镜组112例,开腹组88例,分别进行2种不同的手术方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镇痛泵使用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住院费用稍高于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口小、愈合快、病人痛苦小、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天数短、术后并发症少,而住院费用稍高于开腹手术,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