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使用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11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心理状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水平和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血糖控制满意率、胰岛素泵故障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率,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心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话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出院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在山东省立医院住院治疗,血糖稳定后出院继续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门诊随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话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出院6个月时,比较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泵使用知识及技能掌握水平、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2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泵使用知识和技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空腹血糖(6.23±0.71)优于对照组(6.89±1.22)(P0.05),糖化血红蛋白(6.51±0.49)明显优于对照组(6.89±0.59)(P0.01);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泵使用相关知识、技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内,观察组发生意外低血糖、注射部位皮肤感染或硬结等的人数少于对照组(P0.01),发生意外高血糖人数比对照组少(P0.05)。结论电话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可使出院继续使用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保持较高的泵使用知识、技能水平及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泵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50例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皮下多次注射法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均显著下降(P0.001),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和治疗2wk时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01~0.01)。两组治疗期间共发生17例次轻度低血糖事件,其中观察组5例次,对照组12例次,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佳,而且也相对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双波疗法联合健康教育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血清铁蛋白(SF)、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7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胰岛素泵双波疗法联合健康教育治疗的研究组(89例)和胰岛素泵常规波疗法联合健康教育治疗的对照组(89例),在治疗前后均分别检测其血清铁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4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SF、RBP4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F、RBP4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血清SF、RBP4水平显著性偏低(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双波疗法联合健康教育治疗,能有效的降低孕妇体内血清SF、RBP4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评价健康教育为控制血糖及减少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把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时血糖的生化指标、出院时血糖生化指标以及住院带胰岛素泵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次数及解决方法。结果观察组在干预后血糖生化指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胰岛素泵期间出现故障后,观察组个人识别、排除故障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胰岛素泵的糖尿病患者.采用规范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感染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有效性,为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6月30日诊治10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照组常规胰岛素强化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时血糖(FPG、2hPG)、炎性因子(WBC、CRP、PCT)变化,以及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感染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FPG、2hPG、WBC、CRP、PCT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用量、感染控制时间分别为(4.75±2.22)d、(34.67±5.31)U/d、(5.61±2.04)d短于对照组(6.43±2.76)d、(42.94±6.65)U/d、(7.67±2.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8例低血糖发生,观察组有1例低血糖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利于感染及血糖水平的及时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是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使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6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8,采用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四针强化治疗)和观察组(n=38,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比较治疗3d后两组疗效差异,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d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胃肠道反应、低血糖、头晕和皮疹等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FPG、2hPG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治疗3d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T2DM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更具优势,同时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联合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昌黎县人民医院6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在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指导、监测血糖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胰岛素泵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胰岛素泵组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人胰岛素(诺和灵R),并加强用泵护理;对照组应用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早、晚餐前30 min皮下注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和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及平均三餐后2 h血糖(2 hBG)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胰岛素泵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组较对照组在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胰岛素泵组低血糖发生率、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率较对照组降低。结论用胰岛素泵联合人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可使患者血糖控制稳定,增加母婴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MSII组)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疗效观察与护理。方法将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1例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对照组41例于三餐前及睡前强化治疗控制血糖。观察两组术前血糖达标时间、术后血糖波动情况伤口感染、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切口感染及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可更安全、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了低血糖及伤口感染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的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97.4%(38/39)、生活质量(93.6±2.0)分、并发症发生率2.6%(1/39),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的方式,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血糖及血脂指标,减轻胰岛素抵抗,抑制炎性反应,促使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恢复,提升治疗有效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饮食健康教育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5月,社区门诊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40例入组,随机分组,各70例.对照组常规糖尿病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饮食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获得随访61例,对照组60例.6个月后,组内对比观察组HbAlc、TC、BMI、UC低于干预前,观察组HDL-C高于干预前,对照组UC低于干预前,组间对比观察组HbAlc、TC、BMI、UC低对照组,观察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饮食健康教育,可提高血糖、血脂、体重、尿酸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03-304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用于治疗糖尿病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糖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胰岛素的使用和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恢复时间、胰岛素使用量和治疗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胰岛素成本和胰岛素成本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17.8%(P<0.05)。入院时两组血糖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时,采用胰岛素泵给药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同时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石群  顾红霞  徐建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98-1799,1801
[目的]探讨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T2DM)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胰岛素组(治疗组)和口服降糖药物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胰岛素泵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1周后改为胰岛素(优泌林预混70/30)皮下注射,对照组口服药物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糖脂代谢情况及胰岛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甘油三酯(T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bA1C、HOMA-IR下降、胰岛素(INS)、HOMAβ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缓解率45%,对照组缓解率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能更早更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并能使胰岛β细胞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5±1.2)d、(16.7±3.0)d,均短于对照组的(5.6±1.8)d、(19.6±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高于观察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规范化护理有助于缩短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4年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2013年1—6月使用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联合712胰岛素泵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并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动态血糖监测联合712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并予以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及护理满意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分别为(5.6±0.7)、(7.5±1.1)mmol/L、(6.6±1.1)d,对照组分别为(6.6±0.6)、(9.3±1.2)mmol/L、(8.8±1.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593、7.740、9.460,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对照组为8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09,P0.05)。结论对使用722实时动态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初诊肥胖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盐酸二甲双胍+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糖、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治疗后,两组的FPG、2hPG、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的FPG、2hPG、TG、T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肥胖T2DM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李红秀 《医疗装备》2020,(8):151-15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产前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接收治疗的8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实施胰岛素泵治疗,两组均施行短期强化综合干预,对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日均胰岛素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胰岛素泵短期强化综合干预对GDM患者在血糖控制方面效果显著,还能够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34例无法通过使用口服降糖药或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对其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治疗过程中根据知情同意原则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的治疗组,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空腹血糖、饭后2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后,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参数,可知:护理干预的治疗组的各项监测指标相较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辅助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胰岛素泵双波疗法联合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78例分为研究组(n=89)及对照组(n=89),其中对照组采取胰岛素泵双波疗法联合健康教育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胰岛素泵常规波疗法联合健康教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血糖达标时人均胰岛素用量为(50.22±3.42)U·d~(-1),对照组为(62.59±3.78)U·d~(-1),研究组血糖达标时人均胰岛素用量较对照组更少(P0.05);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为(3.71±1.14)d,对照组为(5.26±1.43)d,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要低于对照组(P0.05),且低血糖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双波疗法联合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可在较短时间内促使患者血糖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且胰岛素使用量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在包钢医院及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糖指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以及预后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血糖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低血糖、切口愈合障碍分别为4.35%、2.17%,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使用胰岛素泵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血糖指标改善,降低胰岛素用量,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