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吴志娟  孙仁娟 《山东医药》2011,51(46):94-94
2010年10月~2011年1月,我们收治1例巨大胸腺瘤减瘤术后重症吸入性肺炎患者,经积极治疗并给予集束化护理,住院3个月后好转出院。现将集束化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集束化治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机械通气48小时的患者,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为对照组,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为集束化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VAP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迟发性VAP发生率。结果 VAP发生率对照组为47.22%,集束化治疗组为23.81%,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5);机械通气时间,对照组为11.03±4.87天,集束化治疗组为9.02±3.75天,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44);ICU住院时间对照组为15.17±5.96天,集束化治疗组为12.81±4.59,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迟发性VAP对照组为82.35%,集束化治疗组为50%,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02)。结论集束化治疗可有效预防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集束化治疗对非体外循环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集束化治疗组: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取442例非体外循环下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通过建立集束化治疗卡,将各项集束化治疗措施设定明确时间窗及指标控制,来应用集束化治疗策略,内容包括:术后出血防控、机械辅助通气、强化血糖控制、扩张冠脉、控制心率、循环支持、合理应用抗生素和尽早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取本院2009年7月至2011年12月非体外循环高危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298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集束化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也有显著下降。结论?集束化治疗措施有助于非体外循环高危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恢复,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呼吸机的集束化管理(ventilatorcarebundle,VCB)是目前医学领域知名度最高的、应用最广泛的集束化措施。本世纪初,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ointCommissionofAccreditationofHealthOrganization,JCAHO)确定的VCB包括抬高床头、每日唤醒及评估是否能脱机拔管、预防消化性溃疡、深静脉血栓等四项基本措施。2004年在美国和加拿大开展的多中心研究结果首次证实,  相似文献   

5.
调查2016—2020年江苏省内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3 h、6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 分析感染性休克救治完成现状及原因。分析2016年至2020年上报江苏省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平台的江苏省内二、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相关资料, 记录江苏省内不同城市、不同级别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3 h、6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结果显示, 2016—2020年江苏省内各医疗单位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3 h、6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逐年提高, 3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从69.82%(3 604/5 162)升至82.47%(8 915/10 7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6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从62.69%(3 236/5 162)升至72.54%(7 816/10 7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感染性休克患者集束化治疗完成率逐年提高, 3 h集束化治疗完成率从69.80%(3 596/5 152)升至82.23%(7 375/8 969), 6 h集束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5种手术内固定适应症及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原因。方法 用集中针固定34例,松质骨螺钉固定22例,Ender’s钉固定61例,鹅颈三翼钉固定33例,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23例。结果 集束针组髋内翻发生率为27%。钉松动发生率集束针组为30%,Ender’s钉组为13%,股骨大粗隆后沉发生率集束针组为28%,松质骨螺钉组为23%,Ender’s钉组为25%。结论 臀大肌牵拉、复位不良是股骨大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瓣膜置换术后患者Ⅰ期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11月30日某三甲医院行瓣膜置换术后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历史回顾,将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术后5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循证支撑下的集束化护理(评估、综合呼吸功能训练、运动锻炼、运动观察、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2周的生命体征(PaO2、PaCO2、SpO2、呼吸频率、心率、血压)、6MWTS、BI指数、监护室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 干预后2周试验组各项生命体征、6MWTS、BI指数、监护室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心脏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心脏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士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集束化护理措施执行率的效果。方法我院从2018年8月开始实施品管圈活动,分别对实施前与实施后6个月的ICU护士预防VAP集束化护理措施执行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的ICU护士预防VAP集束化护理措施执行率为61.2%,实施后为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ICU护士预防VAP集束化护理措施执行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采用集束干预策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室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并未实施集束干预策略;另选择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88例作为实验组,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将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发生之间明显较长,股静脉置管率明显较低,锁骨下静脉置管率明显较高,各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干预策略可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降低其发生率,延长发生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集束化管理护理对高血压肾损害患者血压及肾功能的积极作用。方法 将高血压肾损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将100例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法分组,观察组50例实施集束化管理护理,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血压水平、肾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肾损害开展集束化管理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肺癌的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治疗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肺癌30例,共40个病灶,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插入集束电极针行射频热凝固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随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7例有肺部相关症状者治疗后减轻或消失。CT或MRI复查4个病灶(10%)消失,20个病灶(50%)缩小,8个病灶(20%)无明显缩小,但增强造影不显影,8个病灶(20%)增大或增强造影边缘部分显影。结论集束电极射频热凝固术对癌肿局部疗效确切,可作为肺癌治疗的一种新方法,尤其适用于原发性、周围型、病灶直径小于5cm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糖管理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按治疗需求常规护理,集束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血糖管理效果,同时对比两组患眼视力、自我管理能力、生存质量改善效果。结果干预3个月后,集束化组患眼视力(0.92±0.14)、自我管理行为评分(62.03±8.17)分和SQOLVI评分(168.25±14.0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71±0.17)、(51.02±9.57)分、(147.27±15.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集束化组干预3个月后空腹血糖(4.96±0.58)mmol/L、餐后2 h血糖(7.72±1.13)mmol/L、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5.93±1.13)%,显著低于对照组(5.89±0.97)、(8.92±1.35)mmol/L、(6.79±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护理中,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血糖管理成效,并可促进患者改善,并提高自理管理能力和生存质量,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模式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收诊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将病例均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管道安全及心理状态改善状况。结果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及管道安全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模式对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干预实施中,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提高患者的血糖水平及管道安全性,在临床护理上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效果和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的DVT防治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两组在DVT发生率、纠纷发生率、VAS、护理考核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DVT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和ICU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RFA)治疗中小肝癌(直径≤5cm)的疗效。方法:利用RF-2000^TM肿癌射频治疗系统,在B超引导下对29例中小肝癌患者34个肿块进行经皮肝穿刺射频热凝冶疗,并用B超及CT检查以了解RFA治疗效果,随访观察其复发和生存情况。结果:RFA治疗后93.3%(28/30)的肿块血供消失(另4个直径≤3cm的肿块治疗前即无血供),且94.1%(32/34)的肿块呈完全凝固性坏死。对有血供的2个肿块再次进行了RFA治疗。随防6月~3年,29例中现存活25例,半年生存率100%。存活的25例中,已有6例生存半年,7例生存1年,7例生存2年,5例生存3年。结论:集束电极RFA治疗中小肝癌创伤小,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ICU人工气道患者的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人工气道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率为9.52%,明显低于对照组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率38.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ICU人工气道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导管护理、口腔护理等集束化护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良现象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16,(4)
以往集束化护理主要用于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随着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集束化护理临床报道不断增多,其涉及的临床领域也不断扩展,包括急救医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静脉置管、预防鼻饲液反流与误吸、脓毒血症、脑卒中、婴幼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集束化护理在国内仍处于起步阶段,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其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就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集束化管理在高血压肾损害护理中的应用意义。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从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的高血压肾损害患者81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42例实施集束化管理。将两组的遵医行为、血压水平、肾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比对。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24h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肾损害患者护理中加强集束化管理能够提升其遵医行为,从而有利于有效控制血压水平以及肾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老年重大疾病术后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在广安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重大疾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老年重大疾病术后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输入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神经重症康复病人感染控制和集束化护理综合措施的有效性。方法以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方案和综合康复治疗方法为依据,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月收治次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49例进行集束化感染控制护理和综合临床康复治疗。结果次多重耐药感染病人49例耐药菌转阴29例,出院11例,转他科9例,耐药菌转阴率为59.18%。综合感染控制措施实施期间,未新发现科内原发多重耐药病人。结论综合康复医院康复病房加强感染控制、综合康复治疗和集束化护理是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及交叉再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