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发病率低,该病最早由Beylot等[1]报道并命名.目前认为约90%的AGEP是由药物引起,是一种急性发热性药疹,特点是以泛发性无菌性小脓疱(直径<5 mm)、水肿性红斑,有时可出...  相似文献   

2.
《湖南中医杂志》2020,(3):83-84
急性泛发型发疹性脓疱病(acute generalized exanthematous pustulosis,AGEP)是以浅表性、无菌性小脓疱(直径<5mm),同时可伴有水疱、大疱、紫癜或靶形皮损为特征的一种非毛囊性脓疱性皮肤病,临床极为少见。本病治疗方法单一而局限,极少有中医治疗该病的报道。近期笔者在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皮肤科规培期间跟师收治该病患者1例,并采用西药、中药及针灸联合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脓疱性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在传统的分类中将其分为泛发性(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和局限性(掌跖脓疱性银屑病)两种。急性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以急性泛发全身的无菌性脓疱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为特点,病情重,常出现红皮病、关节和指(趾)甲损害,有一定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属重症银屑病,大多数患者急性发病,皮损可在数日或数周内泛发全身,表现为在躯干、四肢红斑基础上泛发黄白色浅在性的无菌性小脓疱,常伴有高热、关节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笔者运用中医辨证结合甘草酸二胺静点、阿维A口服的方法治疗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症银屑病的中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常把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关节病型银屑病和红皮病型银屑病归为重症银屑病的范畴。这类银屑病在中医病因病机和治疗上与寻常型银屑病均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的特殊类型,临床较少见,约占银屑病患者的0.77%,一般分为泛发性及掌跖脓疱型银屑病两种[1]。笔者检索近10年文献,将脓疱性银屑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1中医治疗1.1从温病学论治王萍教授认为本病当属温病范畴,发病特点相似于伏气温病,病发于里,在发病之初即现营分之象,其中多数为感受时令之邪而引发,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外感温邪,气血两燔。  相似文献   

7.
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是皮肤科的危急重症,治疗难度较大。本文旨在通过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分析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论治要点,从病位深浅、病情轻重、传变规律,探讨选药原则以及临床具体应用。目的在于从传统中医理论的思路出发,探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病因病机及治法,探究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对本病诊疗的指导作用,为临床研究提供更广泛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脓疱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的特殊类型,在传统的分类中将其分为泛发性和局限性两种[1].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大多急性发病,可在数周内泛发全身,常伴有高热、关节痛和肿胀、全身不适及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等全身症状,并在银屑病的基本损害上出现密集的针头至粟米大小的浅在性无菌性小脓疱,在表面覆盖不典型的鳞屑[2].  相似文献   

9.
欧阳恒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中医杂志》1996,37(2):77-78
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是一种罕见而严重的皮肤病。大多数患者急性发病,皮损可在数日或数周内泛发全身,常伴有高热、关节肿痛、全身不适等症状。现代医学主要依靠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死亡率极高。全国皮肤疮疡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南中医学院欧阳恒教授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以中医为主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特整理如下。1 以高热为主症,按温病辨证  相似文献   

10.
艾儒棣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艾儒棣治疗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经验。认为该病的基本病机为血虚湿热毒蕴,邪毒结聚酿气血为脓,病属本虚标实。自拟加味犀角地黄汤治疗,在辨证施治过程中除清热解毒外,坚持护阴液,健脾胃,扶正气,慎活血,注重解毒促排邪。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简要阐述现代中医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病名、病因病机、中医分型的研究现状基础上,从现代中医治疗方面总结了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文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现代中医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中药治疗、中医针灸治疗、针刀治疗、拔罐、刮痧等其他综合治疗以及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文章以期为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现代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0例(164眼)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54眼、西药组30例55眼及实验组30例54眼,分别予以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治疗。观察并比较3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67%)显著高于中药组(53%)及西药组(30%)(P<0.05),而中药组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较其他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中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和The Cochrane Library,纳入中药治疗H型高血压病的随机对照研究,使用Revman 5.3软件对患者收缩...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学对糖尿病足的研究与探索,出现一系列效果颇好的中医药特色疗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治法、中药外治法、针刺法、中医穴位按摩法等。现将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相关疗法综述如下,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戴昭宇 《世界中医药》2007,2(6):323-325
亚健康状态是现代临床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作者通过从替代医疗到统合医学、从汉方医学到中医学、从医疗到全方位健康管理、从对症辨证到个体特性、从亚健康研究到建设新的健康科学体系5个方面,探讨了日本亚健康状态的临床与中医学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IgA肾病5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收治的疗程满5年并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IgA肾病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实际用药情况分为中医组(n=63)和中西医结合组(n=68),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结果:基线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组较中医组病情更重,对于轻-中度病理类型(40例,占30.53%),2组治疗前后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中-重度病理类型(91例,占69.47%),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结合组UPRO显著下降(n=53,P<0.05),SCr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在各项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38,P>0.05)。5年患者累计生存率,中西医结合为97.1%,中医组为95.2%,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较中西医结合组不良事件更少。结论: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对IgA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对于病理类型较重的IgA肾病,临床更倾向于中西医结合治疗,2组治疗均对远期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并且中医组治疗具有更少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北京市第二医院门诊收治的血管神经性头痛确诊患者156例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一组经常规西药治疗(常规西药组,78例),另一组经西药联合中药治疗(中西药联用组,78例)。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 mg/次,1次/d)。中药治疗:口服强力定眩片(0.35 g/片,1.4 g/次)。比较2组治疗后头痛的改善,临床效果,生命质量,用药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的头痛症状、生命质量均较其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与常规西药组比较,中西药联用组患者头痛的改善更佳(t=4.23,P0.05),获得的临床效果更好(Uc=4.99,P0.05),该组患者在生命质量的躯体生理(PF)、心理/情绪(RE)、社会功能(SF)及总体健康(HT)这几个维度的改善更为显著(P均0.05),但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未增加(P0.05)。结论: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推荐采用常规西药和联合中药的联合用药方案,可良好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提高其生命质量,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常向辉 《光明中医》2016,(14):1997-1998
目的探讨耳鼻咽喉科慢性疾病采取中医治疗的优势。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2月来院治疗的90例慢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中医治疗,即采取中药玉屏风散加减内服加针灸治疗。结果中医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34例(59.65%)、12例(21.05%)、9例(15.79%)、2例(3.51%),总有效率为55例(96.49%);慢性肥厚性鼻炎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7例(51.52%)、8例(24.24例)、7例(21.21%)、1例(3.03%),总有效率为32例(96.67%)。两组病例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0364,P0.05)。结论慢性鼻炎患者采取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紫外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血虚风燥型银屑病者,且按照1:1:1比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中药内服组和紫外线组(每组36例)。紫外线组采用UV 100 L紫外线治疗仪进行全身照射,中药内服组采用中药汤剂内服,联合组采取紫外线照射治疗和中药内服治疗。治疗4个疗程(8周)判定疗效。[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分别高于中药内服组和紫外线组,而半年后复发率低于中药内服组和紫外线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PASI评分和瘙痒量化评分优于中药内服组、紫外线组。[结论]紫外线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异质性内分泌疾病,病因以神经内分泌紊乱为主要特征。中医药对于PCOS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势。PCOS患者临床中药的应用以补肾类、健脾祛湿类、活血类中药为主。本研究对三类中药在PCOS患者治疗上的用药特点及优势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中药对于PCOS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