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在院外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稳定期COPD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院外行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面COPD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治疗的依从性、肺功能、6 min步行距离测试(6MWT)、改良呼吸困难(Borg)评分、疾病认知(BCKQ)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生活质量(CAT)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KQ、6MW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SAS、SDS、Borg、CAT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_1)、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用力肺活量(FEV_1/FVC)、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PD稳定期患者中实施院外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对疾病的认知度,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现状及其对肺功能、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合肥市滨湖医院就诊的11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组,采用14C呼气试验检测Hp感染情况,根据是否存在Hp感染分为Hp感染组和Hp未感染组,另选取112例同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和研究组内Hp感染与Hp未感染患者凝血功能、肺功能指标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结果 AECOPD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中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均高于对照组,抗凝血酶原Ⅲ(AT-Ⅲ)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指标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FEV1/FVC均低于对照组(P<0.05);112例AECOPD患者中Hp感染阳性68例,感染率为60.71%;Hp感染组APACHEⅡ评分高于Hp未感染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浆FIB和DD高于未感染组,AT-Ⅲ低于未感染组(P<0.05);肺功能指标FEV1、FVC和FEV1/FVC低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 AECOPD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较高,合并Hp感染可以加重AE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凝血功能障碍,推进疾病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辽阳市某医院收治的114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1个月时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1秒率(FEV_1/FVC)、最大吸气压(MIP)水平及COPD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结果护理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FVC,FEV_1及FEV_1/FVC水平分别为(4.32±0.39)L,(2.89±0.75)L及(68.48±4.67)%,高于对照组的(3.99±0.48)L,(2.40±0.51)L及(61.17±5.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MIP水平及CAT评分为(2.34±0.63)k Pa及(1.52±0.38)分,低于对照组的(2.82±0.88)k Pa及(1.96±0.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通过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炎症因子、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COPD伴肺部感染者70例为合并感染组,单纯COPD者70例为COPD组,以及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NF-γ)、Th17、Treg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肺功能的关系。结果合并感染组IL-6、TNF-α、INF-γ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COPD组则高于对照组(P<0.05),合并感染组Th17细胞比例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Treg细胞比例低于COPD组和对照组(P<0.05),COPD组Treg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合并感染组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量(FEV_1)、FEV_1/FVC低于COPD组和对照组,COPD组的FVC、FEV_1、FEV_1/FVC低于对照组(P<0.05),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IL-6、TNF-α、INF-γ、Th17细胞比例与肺功能指标FVC、FEV_1、FEV_1/FVC均呈负相关(P<0.05),Treg细胞比例与肺功能指标FVC、FEV_1、FEV_1/FVC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COPD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中炎性因子和Th17呈高表达,Treg呈低表达,炎症因子和Th17、Treg介导的炎症反应可影响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盐酸氨溴索在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功能改变及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和FEV_1/FVC(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盐酸氨溴索对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肺功能状态,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相较于对照组的治疗,盐酸氨溴索治疗具有治疗效果优异、治疗率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睡眠质量,并分析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并长期随访的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病例资料记录完整的8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问卷(PSQI)对患者不同时期睡眠质量进行调查,并测定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指标,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方法分析COPD患者PSQI评分和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COPD患者稳定期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习惯睡眠效应、催眠药物、日间功能以及感觉不适等睡眠质量维度评分均较急性加重期显著降低(P0.05);COPD患者稳定期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水平较急性加重期显著升高(P0.05),用力肺活量(FVC)、FEV_1/FVC、PaO_2和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较急性加重期显著降低(P0.05);COPD患者FEV_1和FVC与睡眠质量各个维度均无明显相关性,睡眠质量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习惯睡眠效应及日间功能等维度均和FEV_1/FVC、PaO_2和SaO_2存在正向相关性和Pa CO2存在负向相关性,而催眠药物和感觉不适2个维度和上述指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较差,与睡眠质量差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综合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上海市金桥镇居民中确诊的150例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健康宣教、合理用药、肺康复训练、心理指导等在内的综合管理干预。治疗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改良的英国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慢阻肺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12个月内COPD急性发作次数的差异。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的FEV_1/FVC和FEV_1%预计值(57.65±11.62%、61.83±13.50%)均高于对照组(52.38±13.24%、53.42±1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MRC评分(1.47±0.56)较同组治疗前(1.84±0.62)下降(P0.05),而对照组(1.78±0.67)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CAT评分(14.23±6.20)较同组治疗前(18.25±6.72)下降(P0.05),6MWT(268.21±75.79米)较同组治疗前(226.64±74.35米)提高(P0.05),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P0.05)。在治疗的12个月内,观察组发生COPD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管理模式干预应用于社区老年中重度慢阻肺稳定期患者,有助于延缓肺功能恶化,改善呼吸困难程度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发作次数,值得在社区医疗服务中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呼吸康复锻炼对COPD稳定期患者症状改善、运动心肺功能及BODE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诊疗的88例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资料,依据医治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研究组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呼吸康复锻炼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治疗前后呼吸困难评分与CAT评分以及BODE评分。结果研究组FEV1、PaCO2等指标水平(1.58±1.04)L、(46.73±6.14)mmH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呼吸困难评分与CAT评分(1.41±0.33)分、(22.33±4.07)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6MWD为(378.10±28.56)m,BODE指数总分为(3.09±0.6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患者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呼吸康复锻炼可改善呼吸困难症状和肺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实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FEV_1(1秒用力呼气容积)、MMEF(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FVC(用力肺活量)的肺功能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FEV1、MMEF以及FVC分别是(1.86±0.41)、(2.02±0.43)、(2.89±0.66),对照组患者的FEV_1、MMEF以及FVC分别是(1.23±0.36)、(1.45±0.37)、(1.99±0.59),研究组患者的FEV1、MMEF以及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3.2±3.14)显著高于对照组(60.1±3.07),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意义良好,可加大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12):1709-1710
目的评价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以及负性情绪。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VC、 FEV_1、 FEV_1/FVC)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负性情绪评分(SAS评分、 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功能锻炼联合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改善其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左心功能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COPD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肺功能指标及心功能参数,比较合并肺心病及不合并肺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分析心功能参数及临床资料相关性。结果肺心病组患者年龄、COPD病程及合并高血压比例显著高于非肺心病患者(P0.05);肺心病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A)等心功能参数指标均显著低于非肺心病组(P0.05);相关性分析示,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与LVEDD、E/A等心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5);FEV_1与LVEDD、LVEF、E/A等心功能指标均呈正相关(P0.05);FEV_1/FVC与LVEDD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FEV_1为LVEDD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高血压为心功能E/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高血压及肺功能下降为影响COPD患者左心功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谢宁 《智慧健康》2022,(24):83-86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对呼吸功能及病情控制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湖北工业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20年1月内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并随机分为参照组(25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25例,家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6.00%较参照组72.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FEV_(1)占FVC比值(FEV_(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FEV_(1)、FEV_(1)%pred、FVC、FEV_(1)/FVC水平均高于本组护理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FEV_(1)、FEV_(1)%pred、FVC、FEV_(1)/FVC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CAT)和呼吸困难量表(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CAT评分和mMRC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CAT评分和mMRC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可提高患者呼吸功能,改善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感染患者P选择素糖蛋白配体1(PSGL-1)、白介素-6(IL-6)、膜联蛋白A1(ANXA1)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4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COPD组)及COPD合并感染患者(COPD并发感染组)各51例,选取同期体检中心5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不同COPD分级并发感染患者、不同病原体COPD并发感染患者PSGL-1、IL-6、ANXA1水平,绘制PSGL-1、IL-6、ANXA1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PSGL-1、IL-6、ANXA1预测COPD并发感染敏感度、特异度,采用Pearson分析PSGL-1、IL-6、ANXA1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pred)、FEV_1/用力肺活量(FVC)相关性。结果对照组、COPD组、COPD并发感染组PSGL-1、IL-6、ANXA1水平依次递增(P0.05);ANXA1预测COPD并发感染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2,高于PSGL-1的0.740、IL-6的0.807,ANXA1截断值为2.859 ng/L,敏感度为74.51%,特异度为86.27%;Ⅲ+Ⅳ级COPD分级并发感染患者FEV_1%pred、FEV_1/FVC低于Ⅰ+Ⅱ级,PSGL-1、IL-6、ANXA1高于Ⅰ+Ⅱ级(P0.05);PSGL-1、IL-6与FEV_1%pred、FEV_1/FVC呈负相关性(P0.05);ANXA1与FEV_1%pred、FEV_1/FVC无相关性;细菌感染者PSGL-1、IL-6水平高于支原体、病毒感染者(P0.05);病毒感染者ANXA1水平高于细菌、支原体感染者(P0.05)。结论检测血清PSGL-1、IL-6、ANXA1表达,可用于预测COPD并发感染发生风险,且PSGL-1、IL-6与FEV_1%pred、FEV_1/FVC呈负相关性,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ANXA1可用于病毒感染区分鉴别,PSGL-1、IL-6可用于细菌感染区分鉴别。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学工程》2017,(3):342-343
目的探讨过度动态气道塌陷(EDAC)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0例COPD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合并过度动态气道塌陷分为研究组(26例)和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研究组的FVC、FEV_1、FEV_1/FV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GP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MWT距离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度动态气道塌陷会影响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六君子汤联合玉屏风散对风痰内蕴、肺脾气虚证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功能及恢复的影响,为患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医院诊治的18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风痰内蕴、肺脾气虚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92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布地奈德气雾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六君子汤联合玉屏风散进行治疗。治疗6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并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及肺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6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患儿中医证候评分为(4.57±0.7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9.43±1.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C-ACT评分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患儿C-ACT评分为(24.13±4.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20.24±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肺功能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出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均明显升高,研究组患儿PEF、FEV_1、FVC及FEV_1/FVC分别为(4.72±0.38)L/s、(2.20±0.19)L、(2.50±0.22)L及(87.51±14.8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0.31)L/s、(1.73±0.16)L、(2.06±0.18)L及(82.26±1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君子汤联合玉屏风散对支气管哮喘风痰内蕴、肺脾气虚证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促进患儿中医证候的有效改善,提高患儿哮喘控制程度,并有效促进其肺功能的快速恢复,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固本培元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衰弱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于2019年6月-2021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衰弱患者102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1例。两组均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固本培元汤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_1/FVC]、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相关蛋白[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p38以及c-Jun]及气道重塑相关因子[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GT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软骨糖蛋白39(YKL-39)以及激活素A(Activin A)]表达。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80.3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_1、FVC及FEV_1/FVC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19.61%)(χ2=4.320,P=0.038)。治疗后,研究组血清、诱导痰中ERK、p38、c-Jun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气道重塑相关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PD合并衰弱患者接受固本培元汤治疗,可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抑制气道重塑进程,阻碍MAPK信号传导通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9,(3):313-314
目的探讨肺康复干预辅助常规干预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治疗,研究组予以肺康复干预辅助常规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FVC、 FEV_1、 PaO_2、 PaCO_2水平, 6 min步行距离及Borg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的FVC、 FEV_1、 PaO_2水平及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干预前, PaCO_2水平、 Borg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的FVC、 FEV_1、 PaO_2水平、 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aCO_2水平、 Borg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康复干预辅助常规干预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剂量维生素C在支气管哮喘大鼠肺部感染中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制作人工感染支气管哮喘肺部感染大鼠的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各82只(排除2只),对照组使用小剂量维生素C治疗,研究组运用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对比两组大鼠的治疗效果,血清因子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α,MIP-1α)、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sTREM-1)、降钙素原(PCT)、心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olypeptide,ANP)、抗氧化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及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_1)、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 ratio,FEV_1%)、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FVC)以及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Walk Test,6MWT)的影响。结果研究组大鼠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大鼠的SOD为(351.25±50.75)NU/ml低于对照组(P<0.05),而MDA为(4.59±1.62)nmol/L高于对照组(P<0.05),但GSH-P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大鼠血清PAF、MIP-1α、sTREM-1、PCT分别为(133.87±785.15)mU/ml、(20.83±2.27)pg/ml、(85.42±7.92)pg/ml、(0.66±0.12)ng/ml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ANP为(9.51±0.87)mg/L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大鼠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大鼠FEV_1、FEV_1百分比(FEV_1%)、FEV_1/FVC及6MWT分别为(2.85±0.63)L、(42.16±5.92)%、(69.74±7.84)%及(308.97±42.13)m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大鼠肺部感染治疗过程中,大剂量维生素C的治疗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康复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常规COPD护理相同,研究组采取肺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SF-36生活质量评分及肺功能情况.结果:(1)护理前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FEV1、FEV 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FEV1、FEV 1/F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护理可以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21(IL-21)和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表达及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治COP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航天中心医院诊治的136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7例为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患者,59例为COPD稳定期(稳定期组)患者;选取50名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研究对象血清IL-21和PGRN水平,检测肺功能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试验(CAT)评分。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21和PGRN在AECOPD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研究对象血清IL-21、PGRN、CAT评分、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和稳定期组血清IL-21、PGRN水平和CAT评分高于对照组,AECOPD组血清IL-21、PGRN水平和CAT评分高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和稳定期组FEV1%和FEV1/FVC水平低于对照组,AECOPD组FEV_1%和FEV_1/FVC水平低于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21、PGRN水平与FEV1%和FEV1/FV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615,-0.669,-0.598和-0.606),与CAT评分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5和0.564),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21、PGRN诊断AECOPD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6、0.823,临界值为382.71 pg/ml、202.52 ng/ml时,灵敏度分别为70.1%、79.2%,特异度分别为79.7%、76.3%。结论 COPD患者血清IL-21、PGRN水平明显上升,血清IL-21、PGRN水平与肺功能和CAT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诊断AECOPD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