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实习生的同理心水平与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为促进护理实习生同理心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同理心自评量表及社会领悟支持量表对某护理院校的230名护理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护理实习生中,女生同理心得分高于男生(t=3.449,P=0.043),学习过同理心相关课程的护理实习生同理心得分高于未学习者(t=8.957 ,P=0.003),对护理专业满意的护生,其同理心水平高于不满意的护生(F=4.775 ,P=0.033)。护生同理心总分与护生领悟社会支持总分及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维度得分呈正相关(r=0.343,r=0.340,r=0.339,r=0.31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领悟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学习过相关课程是同理心的促进因素(F=15.420,P<0.001)。 结论 护理实习生的同理心与学习过相关课程、领悟社会支持中的家庭支持密切相关,护理院校应设置护生同理心课程,并注意对男性、家庭支持差护生的同理心培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同理心现状,比较护生同理心自评与病人他评的差异,为护理教育工作者建立更加客观真实的同理心评价体系和提高护生在临床运用同理心能力的培养模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选取217名护理本科生和55例护生实习主管的住院病人,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杰弗逊同理心量表、杰弗逊同理心病人感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17例护理本科生同理心自评标准得分为71.76分±8.19分,实习护生自评与病人他评标准得分分别为76.32分±7.25分和65.31分±9.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本科生同理心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病人对护生同理心的评价低于护生自评结果,提示护理教育工作者应将病人他评作为评价护生同理心的重要方法,结合护生、病人、同伴等多方评价结果客观评价护生的同理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实习护生姑息护理认知现状,为开展姑息护理教育及姑息护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姑息护理知识、学习姑息护理知识的态度、姑息护理行为问卷4部分)对2016年在云南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实习的护理实习生226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姑息护理知识问卷平均正确率为40.07%;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姑息护理知识、行为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学历实习护士学习姑息护理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本人及家人是否得过重大疾病、与朋友是否谈论过死亡对实习护士姑息护理认知现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实习生对姑息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对学习姑息护理态度及姑息护理行为实施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实习前后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为做好护理风险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65名实习前后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具有一定的护理风险意识,且实习后护生的风险意识高于实习前(t=-4.758,P=0.000);护生于实习前后对法律条例、临床操作、职业防护认知得分均较低,但实习后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程度得分高于实习前护生(t=-27.872,P=0.000),实习后护生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高于实习前护生(t=-21.719,P=0.000)。[结论]学校应加设护理风险教育课程,培养护生对护理风险的识别、预测、处理能力,营造护理安全文化,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医院实习护生的同理心与利他观念现状,分析二者间的相关性,为提高实习护生的同理心及利他观念水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中文版Jefferson同理心量表和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对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65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实习护生同理心总得分在52~108分之间,平均(90.05±13.63)分,本科生同理心总得分最高,中专生最低;实习护生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是学生干部组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实习护生利他观念总得分为在98~159分之间,平均(129.72±10.04)分;是否是学生干部组问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同理心总得分及各维度(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得分分别与利他观念总得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实习护生的同理心、利他观念在不同学历和不同生活背景情况下存在一定差异,学校及医院应注重对于同理心得分水平较低护生的培养,以促进护生整体利他观念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专科护生从事老年护理的就业意愿以及影响因素,为护理教育教学以及专业引导和择业指导提供依据和方向。[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采用自编护生一般情况量表、护生实习与就业意愿量表及影响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态度原因量表对我院2014级、2015级550名护理专业专科生进行调查。[结果]2014级、2015级护生在是否愿意学习老年护理相关课程、是否愿意将来投入老年护理工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从事老年护理工作态度原因量表护士实习与就业意愿的8个因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相关课程的学习意愿护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高,但是对于进入综合医院老年科/老年专科医院实习意愿以及将来投入老年护理工作的意愿并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7.
马莉  李红丽 《护理研究》2012,26(29):2727-2728
[目的]探讨不同背景的护理本科生的同理心特点,为提高护生同理心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本科护生208人,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IRI-C得分为(50.13±9.35)分,护生为干部的同理关怀维度得分高于非护生干部(P<0.05),独生子女观点采择维度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非独生子女个人痛苦维度得分高于独生子女(P<0.05),城镇护生个人痛苦维度得分低于农村护生(P<0.05),人际环境感受较好的护生观点采择、同理关怀维度得分高于人际环境感受较差的护生(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护生同理心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人际环境感受、生源地、是否为干部.[结论]护生的同理心水平略高于中等水平,影响因素主要是人际环境感受、生源地、是否为干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护生对人口龄化态度及老年护理知识认知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淮南某卫生学校护生共1 064名并分组,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人口老龄化及老年护理认知情况调查。[结果]学习《老年护理学》课程可显著提升护生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未学习《老年护理学》但经历轮转实习的护生老年护理工作意向显著低于其他3组,认为学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的必要性也低于其他3组;学过《老年护理学》但未经历实习的护生认为《老年护理学》不满足老年护理工作需要的高于或者显著高于其他3组;各组别护生老年护理专业能力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认知较为一致。[结论]学习《老年护理学》不仅能提升护生对人口老龄化的认知水平,还能提高护生老年护理工作的就业意向。大部分护生支持学校开设老年护理专业,并且对老年护理专业的能力与课程设置有一定见解。  相似文献   

9.
程琳  张培华 《护理研究》2015,(8):939-941
[目的]调查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认知情况,为促进临床学习环境的健康发展、提升护生实习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临床学习环境问卷对河南省某医院133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临床学习环境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认知得分为(121.7±1.2)分,参与维度得分最高,不同实习科室及实习时间的护生在师生关系、个性化和创新性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带教模式的护生在师生关系、参与、个性化、任务定位方面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建议从护生、学校、医院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学习环境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杨依  蒋晓莲 《护理研究》2012,26(34):3185-3188
[目的]探讨实习中期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同理心水平,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为改进临床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HCANU)、Jefferson同理心量表-中文版(JSE-CV)对98名实习中期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中期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同理心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得分分别为(70.17±8.04)分和(105.86±13.41)分;其中,同理心与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灌输信念和希望、人道及利他价值观、提供良好环境、促进情感交流4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且表现出较强的预测能力(P<0.05)。[结论]提高实习护生的同理心、改善实习环境、培养职业价值感等可有效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为建立人文关怀能力的临床培养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赵梦遐  孔令磷 《全科护理》2020,18(4):480-482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的同理心水平及对老年人态度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对258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同理心得分为29~98(55.11±8.53)分,本科护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107~220(157.75±19.42)分;相关分析显示本科护生对老年人态度与其同理心水平呈正相关关系(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本科护生的同理心水平对老年人态度的解释增加了9.60%。[结论]本科护生对老年人态度仍有提升的空间,护理教育者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培训本科护生的同理心水平,进一步改善本科护生对老年人的态度,从而为养老医疗卫生服务事业储备高素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预防的认知状况,为护理管理者从护士执业生涯源头开始实施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护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护生对住院病人自杀预防认知调查问卷,运用横截面调查法对325名实习护生进行现场调查。[结果]325名实习护生对住院病人自杀预防认知总均分为(12.78±2.20)分,正确率为63.88%;其中自杀一般知识均分为(7.52±1.69)分,正确率为62.64%;自杀预防知识均分为(5.26±1.26)分,正确率为65.73%。不同年龄、学历护生对住院病人自杀预防认知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综合医院实习护生对住院病人自杀预防的认知水平不高,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生的不同学历并结合影响因素开展相关培训,以提高实习护生对综合医院住院病人自杀预防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实习中期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同理心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依  蒋晓莲 《山西护理杂志》2012,(12):3185-3188
[目的]探讨实习中期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同理心水平,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人文关怀能力的因素,为改进临床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提供参考资料。[方法]采用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HCANU)、Jefferson同理心量表一中文版(JSE—CV)对98名实习中期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中期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同理心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得分分别为(70.17±8.04)分和(105.86±13.41)分;其中,同理心与人文关怀能力总分及灌输信念和希望、人道及利他价值观、提供良好环境、促进情感交流4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且表现出较强的预测能力(P〈0.05)。[结论]提高实习护生的同理心、改善实习环境、培养职业价值感等可有效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为建立人文关怀能力的临床培养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镁虹  章桦  肖建磊  代凤玲  黎兰 《护理研究》2014,(10):3704-3706
[目的]了解实习前后护生的护理风险意识,为做好护理风险教育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265名实习前后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具有一定的护理风险意识,且实习后护生的风险意识高于实习前(t=-4.758,P=0.000);护生于实习前后对法律条例、临床操作、职业防护认知得分均较低,但实习后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知晓程度得分高于实习前护生(t=-27.872,P=0.000),实习后护生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高于实习前护生(t=-21.719,P=0.000).[结论]学校应加设护理风险教育课程,培养护生对护理风险的识别、预测、处理能力,营造护理安全文化,以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实习前对护理风险的认知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护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对85名实习前本科护生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护理风险认知、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调查。[结果]11.8%的护生从未想过护理行业存在护理风险,护理风险认知以护理风险管理得分最低,对护理风险课程的需求高达97.6%。[结论]实习前本科护生护理风险意识差,认知水平低,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高,医学院校应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提高护生识别、预防及处理护理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向国平  彭文涛 《护理研究》2012,26(3):212-214
[目的]探讨高职护生同理心的特点,为开设同理心训练课程提供实证依据.[方法]运用整群抽样选取某护士学校护生31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吴静吉修订的人际反应性指针(IRI-C)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不同年级护生在"同情关怀""身心忧急"维度方面存在差异,在校护生"同情关怀"评分高于实习护生(P<0.05);非独生女与家住农村的护生"身心忧急"评分高于独生女和家住城镇的护生(P<0.05).[结论]应根据护生同理心的不同特点进行形式多样的同理心培训,加强对实习护生、独生女和家住城镇护生的同理心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职业伤害现状,探讨职业伤害对择业意愿的影响。[方法]应用一般资料问卷、职业伤害问卷和择业意愿问卷对1 268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有89.0%的护生受到过物理伤害,有49.4%的护生受过化学伤害;有72.0%的护生受到过心理伤害;实习护生择业意愿与物理伤害(r=0.145,P0.05)、心理伤害(r=0.104,P0.05)及职业伤害总分(r=0.129,P0.01)呈正相关;职业伤害总分及各维度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护生职业伤害对其择业意愿存在较大影响,学校教师和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者应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实习末期的护生对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和态度认识,分析其相关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随机方便取样方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某校160名本专科实习结束的护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的实习护生接触过PICC,对PICC的认可度较高,平均得分为32.00分±5.97分(总分50分),所实习医院的等级对PICC态度得分有影响(P0.05);PICC护理知识平均得分为64.87分±15.59分,不同学历、实习PICC相关科室数量、PICC途径输液次数、PICC冲封管次数、PICC操作失误次数对PICC护理知识得分有影响(P0.05);护理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相关性无显著性(r=0.170,P=0.032)。[结论]实习护生PICC护理知识得分为中等水平,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但对PICC的认可度较高,两者无显著相关性。国内PICC的专业化应用起步较晚,实习护生获取PICC知识的途径较少,应加强护生在校期间PICC理论知识的教育,加强实习期间对PICC的认知和护理操作,提高专科临床操作技能,有助于护生的职业规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安全风险教育对提高临床实习护生安全服务意识的效果。[方法]将进入临床实习的10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按教学大纲完成本科学习课程,进入临床后实行护理部—大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带教老师4级管理模式进行培训,完成临床实习任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增设护理执业风险管理课程。对两组护生护理执业风险意识认知、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生护理执业风险意识认知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生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对护生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延续性护理安全风险教育可以提高临床实习护生安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简称规范)认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静脉治疗护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选择新疆某三级甲等医院128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实习护生《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相关知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规范》认知水平偏低;基础知识方面,本科护生高于专科护生(P0.05);专业知识方面,本科护生与专科护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实习讲授(71.88%)是目前护生获取《规范》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今后希望通过临床讲授和学校教育获取知识;护生对静脉导管维护、并发症防护及处理方法相关知识的需求高达80%以上。[结论]护生对《规范》认知现状整体偏低,缺乏专业化培训,建议采取院校结合的培训模式,进行多元化培训,以提高护生对《规范》的认知水平,促进静脉治疗的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