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改革,提高护生急救配合能力,采用反省式教学模式,由护生写周记,带教老师进行个案分析,实践中、实践后进行反省式教学。护生认为反省式教学印象深刻,能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提高了急救配合能力。调动了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规范急救仪器检查流程对提高实习护生急救仪器掌握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护生50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人,设计急救仪器检查流程,对照组采用随带教老师跟班的常规模式,实验组采用日常跟班时带教老师按急救仪器检查流程要求护生进行急救仪器检查的带教模式。结果:两组在急救仪器理论知识和常见故障排除能力的掌握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上机操作、日常急救仪器保养、抢救配合演练方面实验组的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规范急救仪器检查流程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可以提高护生对急救仪器的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生的急救能力培训在临床教学工作中的应用。方法成立临床教学护生急救能力培训考核小组,针对已实习6个月及以上的护生,具体实施理论知识讲授、技能培训实践,通过急救模拟训练和反省式教学法相结合等教学方法来进行分阶段训练。制订护生急救能力考核标准,实习结束前2周进行考核与评价。结果实施了急救能力培训后,护生的急救理论知识、急救操作技能、急救实践综合能力都比培训前有较大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临床带教工作中,实施护生急救能力的培训,能增强护生急救意识,促进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相结合,培养出临床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省式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操作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实习护生98人中通过设立反省式教学组和传统式教学组,分别采取相应的教学模式,通过阶段性护理操作考核和实习结束时问卷调查,分别作为近期和远期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反省式教学组的护生在护理操作考核成绩、带教老师及护士长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评价优于传统式教学组,而护生对教学模式,以及带教老师组织操作教学的能力、护理操作的水平和沟通能力的满意程度等方面,反省式教学法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法。结论反省式教学法在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比较PDCA循环法培训前后带教老师教学理论成绩、授课技能成绩及护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PDCA循环法对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后,带教老师教学理论成绩、授课技能成绩,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及技巧、授课方式方面满意度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PDCA循环法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实践,有效提高带教老师教学能力和护生对带教老师教学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带教质量。  相似文献   

6.
以指导护生为主的临床教学查房改革实践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提高护生查房质量。方法:护生主持查房,汇报病历,讲解、提问有关知识,带教老师讲评。结果:培养了护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了护生的沟通能力,强化了带教老师的带教意识。结论:以护生为主的教学查房,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查房效果。  相似文献   

7.
带教时如何提高护生在病人心目中的威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专护生临床实习是护校教学中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老师担负起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双重任务。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时,要将相当的精力放在帮助护生提高在病人心目中的威信上,让广大的病人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提高大专实习护生的急救意识及应急能力带教方法。方法在“一对一”专人带教基础上设立总带教老师,制定详细的带教计划,实行阶段性目标教学,比较实施新带教方法前后两年大专实习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结果实行新的带教方法后,大专实习护生出科考核成绩显著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行新带教方法,使大专实习护生更快地适应临床急救工作,同时增强老师的学习动力,提高护士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境式合作性教学查房在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90名实习护士实行实境式合作性教学查房,查房前制定教学查房计划,带教老师、护生、患者均做好准备;查房中,按查房计划分别由各护生进行问诊、体格检查、护理操作和健康教育,共同制定护理计划;带教老师提出问题并组织护生进行讨论及评价总结。结果:90名护士调查情况查房前准备有压力占100.0%,调动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占94.0%,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占88.0%,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占94.0%,培养了良好的沟通能力占88.0%,有利于提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占86.0%,有利于提高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占84.0%。结论:实施实境式合作性教学查房,使护生在护理教学查房中由参与者变为主导者,增强了护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让护生在学习合作中充分领悟到护理工作的协作性、连续性,从而提高护理临床教学的质量,提升了带教老师的查房意识和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10.
培养护生防范护理纠纷的做法与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临床实习护生引发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生防范护理纠纷的能力。方法观察组78例,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及培训;强化护生职业道德及法律法规教育;开展评教评学活动;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护士礼仪及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培养护生书写护理病历的能力、强化护生护理理论及技能的培训、加强急救技术的训练;定期进行综合考评。对照组72例,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带教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患者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综合考核成绩方面均提高(P〈0.01),护理投诉、护理纠纷减少(P〈0.01或P〈0.05)。结论重视带教老师整体素质的培训,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教育,采用教学考评,注重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及考评,是提高护生防范护理纠纷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式带教在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名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名,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式带教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理论、实践考核成绩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理论、实践成绩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在妇科护理教学中开展临床路径式带教,不仅有利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缩短护生临床适应期,提高带教老师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单美琴  曹海红 《当代护士》2021,28(11):163-165
目的 总结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探讨其在内分泌肾内科护生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某院内分泌肾内科实习的护生80名为研究对象,按入科时间将80名护生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出科考试理论、操作成绩及授课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学习能力及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的应用,提高了整体带教能力,使护理教学质量管理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护理技术操作评价本在护生毕业实习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自行设计护理技能操作评价本,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护理技能、急救技能、专科护理技能、综合能力,评价方法为技能考核,老师点评。对307名护生与185名带教老师发评价反馈调查表。结果86.48%带教老师与92.5%护生,认为评价本能有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结论护理技能操作评价本在临床教学中能动态监测护生操作技能,有利于培养护生动手能力及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临床实习是护校教学中护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带教老师担负起传授知识,培养护生能力的双重任务。根据我院近几年临床带教经验,现将对实习护士的能力培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教学路径在专科带教中的应用。方法:自2009年7月开始我科制定护理教学路径表并应用于临床带教,3年来对护生进行入科评估,应用路径式教学后记录护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与患者沟通能力,护生对教学效果作出评价,及护生对路径式带教满意度测评。结果:护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明显提高,对教学作出良好评价,路径式教学满意度100%。结论:护理教学路径能规范临床教学,能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感,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改进带教模式提高带教效果,增强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方法:运用目标教学法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互动中不断总结和评价目标掌握程度,确保护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护生主导式护理查房巩固和提高护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建立评判性思维;运用护生参与责任制护理的方式锻炼沟通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结果:反馈调查显示,学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评价三方面的考核成绩较往年有上升,带教满意度提高。结论:实施目标教学法、护生主导式护理查房和责任制护理等方法进行带教,可增强实习护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护生实习的过程是护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是学校教育的深化和延续。临床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护理专业实践的启蒙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带教质量。临床带教中,如果护生成绩不理想或动手能力不强,往往从护生身上寻找原因,从而忽略了带教老师的作用。我科对目前临床护理带教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和思考,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并予以实践,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12月我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79名,采取PDCA循环法进行教学能力培训,比较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培训前后在教学理论成绩、授课技能得分以及护生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经PDCA循环法培训后79名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理论成绩、授课技能得分以及护生对带教老师专业知识及技能、带教方法及技巧、授课方式方面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PDCA循环法用于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培训,可增强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护生满意度,改善带教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临床考核在护生带教中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妹 《天津护理》2004,12(3):162-162
为了考评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和临床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作者所在单位对护生进行临床考核,结果表明临床考核不仅提高了护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护理技术操作水平,促进了临床老师的带教工作,还密切了老师、护生和患者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综合能力的评价,分析带教老师综合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带教效果和实习质量。方法采用"带教老师综合能力评价"问卷,对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89名2014级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带教老师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能力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85.73%;带教老师大多能胜任自己的各项临床护理工作,护生对老师临床护理实践能力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93.42%,对老师沟通和协作能力的总体满意度评价为92.11%;但对老师临床教学能力满意度评价较低,为80.26%。结论要进一步提高带教老师的综合能力,提高带教意识,改进带教方法,从而提高带教效果和实习质量,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