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市常住人口健康体检人群体重指数(BMI)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37 155名健康体检者测量BMI、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按BMI值分为超重/肥胖组和非超重/肥胖组,比较两组之间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情况,分析BMI分布状况及与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的相互关系。结果青岛驻地城市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检出率41.2%,其中男性47.2%,女性41.5%。在2060岁,超重/肥胖人群的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非超重/肥胖的人群(P<0.01)。BMI与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年龄、危险因素聚集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及危险因素聚集的检出率均随着BMI的增高而上升。结论青岛市健康体检者超重/肥胖人群检出率较高。超重/肥胖可引起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症。应该对健康体检者进行超重/肥胖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青岛市40岁以上城市常住人口健康体检人群血尿酸(B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HUA)检出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25名健康体检者检测血尿酸、血脂、血糖、血压及体重指数(BMI),分析BUA水平和HUA检出率,并对BUA正常组和HUA组的相关代谢因素进行比较。结果青岛市40岁以上健康体检者HUA检出率13.5%,其中男17.2%,女7.7%;BUA平均值男性为(355±62)μmol/L,女性为(259±52)μmol/L,男性高于女性(P<0.01)。其血脂、血糖、血压、BMI水平及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在HUA组均明显高于BUA正常组(P<0.01)。结论青岛市HUA检出率在男性人群中较高。血尿酸与血脂、血糖、血压、BMI水平密切相关。有必要对健康体检者进行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的普及,以降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骨质疏松、高血糖、血脂、肥胖、年龄、性别等的关系.方法 对2036名参加健康体检者高尿酸血症与骨质疏松、血脂、血糖、肥胖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骨质疏松、血清高甘油三酯、高总胆固醇、高空腹血糖、高血尿酸检出率分别为12.67%、9.63%、7.81%、5.30%、11.89%;②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高血脂、高血糖检出率显著高于50岁以下人群(P<0.05);③高尿酸血症组中骨质疏松、肥胖、高腰臀比、IFG、高TC、高TG、高血压病的发生率均比正常尿酸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 骨质疏松、血脂、血糖、血尿酸总趋势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高尿酸血症与骨质疏松、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有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952例中青年人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性别人群的肥胖、超重比例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发病情况,并根据BMI不同分为体质量低下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分析BMI与年龄、腰围、空腹血糖、血脂、血压的相关性。结果:男性的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女性,男性的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检出率也均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BMI组之间年龄、腰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BMI的增高,年龄、腰围、空腹血糖、血压、血脂是超重、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且呈递进关系。结论:男性超重、肥胖人数比例大于女性,超重和肥胖与腰围、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相关,BMI增加会使血糖、血脂、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5.
马颖 《中国实用医药》2013,(25):240-241
目的探讨研究相关的人群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的相关性,并对其相应的病理学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对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所有在本院接受相关的健康体检的3000人的相应的体检资料(如血压、血脂、血糖等各种指标)进行相应的分析回顾,按照体重指数(BMI)对体检人群进行分类,之后分析人群产生肥胖与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在本院接受相关的体检的人群中,根据相关的体检资料分析得出,肥胖的人群中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血糖的检出率显著的高于体质量正常的人群(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相关的资料分析得出,肥胖对于高血压、高脂血症以及高血糖的检出率有着很大的影响,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分析汕头地区干部体检人群的体重指数(BMI)的分布情况及其与血压、血脂、尿酸和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对2003年我院预防保健科处厅级干部健康体检资料完整的1124例进行分析,按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比较两组之间血压、血脂、尿酸和血糖水平情况,比较BMI和血压、血脂、尿酸、血糖水平的相关关系。结果BMI与血压、血脂、尿酸、血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肥胖组的血压、血脂、尿酸、血糖的水平高于非肥胖组。结论肥胖影响血压、血脂、尿酸和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控制体重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在健康体检中发现的1 156例高血压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①高血压患病率21.70%,知晓率52.60%,控制率26.8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60岁及以上人群高达53.21%.②高血压人群吸烟率54.76%,饮酒率44.29%.③高血压人群合并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和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分别是13.49%、62.02%、32.53%和73.96%/48.88%.④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高龄、饮酒、高体质量指数、高总胆固醇、高血糖和高尿酸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患病率高,控制率和知晓率均低.戒烟酒,控制体质量、血糖、血脂和尿酸等指标,有利于减少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4791例体检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教师、干部血压、血糖和血脂的情况。方法:将某地区在本院进行体检的教师、干部4791例受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30岁)、中年组(31-60岁)、老年组(≥60岁),分析不同职业及各个年龄组的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的检出情况。结果:本次调查高血压检出率为16.18%,高血脂检出率为23.44%,高血糖检出率为7.56%;且不同年龄组的高血压、高ⅡiL脂及高血压的患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教师、干部的高血压、高血糖及血脂异常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其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定期检测,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英 《首都医药》2009,16(14):25-26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本校体检的3720例教工为研究对象,测定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男女均以血尿酸420umol/L为界值,大于该值者为高尿酸血症。总胆固醇≥5.69mmol/L和/或甘油三酯≥2.3mmol/L诊断为高血脂。空腹血糖〉6.1mmol/L诊断为高血糖。结果高尿酸血症和正常尿酸者分别为111例和3609例,前者占3%;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明显增高(均为P〈0.05)。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明显相关,注意监测血尿酸水平,重视高尿酸血症及其伴随表现的防治,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老年体检人群尿酸水平以及与其他临床相关疾病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人2428例,检测血压、血糖、血脂、冠心病以及尿酸血症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而高尿酸血症患者并发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等临床疾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尿酸正常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较高,并与高血压等相关临床疾病相关,高尿酸血症的筛查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上海烟草储运公司员工脂肪肝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海烟草储运公司员工2012年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本公司职工健康体检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血糖水平(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的相关性。结果本公司员工2012年脂肪肝患病率为41.4%,男性高于女性(P〈0.05),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有增高趋势(P〈0.05)。与非脂肪肝组相比,脂肪肝组BMI、BG、SBP、DBP、TG和TC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论本公司员工脂肪肝患病与年龄、性别、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产后代谢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伟  刘伏元 《安徽医药》2012,16(4):482-484
目的调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产后血压、血脂、血糖情况。方法对213例PIH患者的产后血压、血脂、血糖情况进行调查和随访,并与患者住院时的血压、血脂、血糖情况比较,同时对现在的血压、血脂、血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调查时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与住院时SBP、DBP、甘油三酯(TG)相比明显降低(P0.05),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调查时无明显差异(P0.05);(2)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21人,高血压前期75人,高脂血症患者87人,2型糖尿病11人、空腹血糖受损各49人,肥胖40人,超重102人,且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聚集性;(3)混合型高脂血症组BMI、Glu、SBP、DBP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4)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相比血压、血糖、血脂明显增高(P0.01);(5)BMI(体质量指数)≥28组与BMI正常组(BMI24),TC,TG,GLu,SBP,DBP相比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压、血脂、血糖及BMI升高呈一定的聚集性,可能是PIH患者产后血压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某企业员工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了解该企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方法收集某企业员工的体检资料,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体检指标异常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超重(50.0%)、高血压(49.3%)、收缩压(SBP)过高(46.1%)、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8.0%)、高甘油三酯(TG)(36.3%)、高胆固醇(TC)(32.6%);②超重、非超重员工高血压、高血脂、肝脂肪沉积、高丙氨酸转氨酶(ALT)、高血糖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0.000),超重员工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超重员工;高血尿酸和心电图异常在超重组人群与非超重组人群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体检指标异常检出率较高的依次为超重、高血压、收缩压过高、高低密度脂蛋白、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②超重是高血压、高血脂、肝脂肪沉积、高血糖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临床指标,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80例体检患者按有无NAFLD分为正常对照组(86例)和NAFLD组(94例),对两组各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空腹血糖(FBG)、尿酸、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腰围、TG可较好地预测NAFLD,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AFLD患者具有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高TC、高TG、低HDL-C)、高尿酸的特征,且肝酶升高。BMI、腰围、TG是发生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管玉凤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133-134,136
目的:对辖区内常住居民进行健康体格检查,为今后的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5月~2010年5月,对8890名辖区内常住居民进行健康检查,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空腹采血检测血糖、血浆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受检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知晓率。结果:根据超重、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诊断标准,受检人群总的超重人数为4665例(52.47%),高血压4008例(45.08%),高血糖801例(9.01%),高血脂2665例(29.98%),受检人群普遍存在超重现象,年龄因素对体重指数的影响较小。随着年龄增加,高血压、高血糖以及高血脂的发生率显著上升,50岁以上的受检者发生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概率明显高于50岁以下人群。低龄受检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知晓率低于高龄受检者。结论:高血压及高血脂的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并有低龄化趋势。普通居民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知晓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校教职工的身体健康状况,探讨影响高校教职工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以此为高校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干预,预防疾病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广州某高校教职工2012年、2013年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检出率较高的前10种疾病(异常指标)依次为高脂血症、高尿酸、心电图异常、高血压、超重与肥胖、脂肪肝、胆结石、高血糖、肺炎/结核、转氨酶升高.其中半数患有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血压、超重与肥胖、脂肪肝,是与肥胖有关的疾病;2012年检出290人,检出率为82.86%;2013年检出391人,检出率72.27%;较上一年下降了10%.其中高脂血症、高尿酸、高血压、超重与肥胖、脂肪肝,男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心电图异常、胆结石、高血糖、肺炎/肺结核、转氨酶升高检出率男女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次体检结果均显示该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学校应重视教职工的健康状况健康体检,坚持每年体检,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教职工的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病的相关因素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75例糖尿病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两组血压,三酰甘油、TC、HDL-C、LDL-C、Hb A1C、SCr、UA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DL-C,HDL-C,三酰甘油,总胆固醇、MAU,血尿酸,Hb A1C,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及治疗,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