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药炮制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文法  闭业范 《中成药》1991,13(4):18-19
对清炒、清炒喷醋、灯心草制、水煮法和水浴法等炮制方法炮制的没药,观察其外观、易粉碎度以及薄层层析色谱和测定水浸出物、醇浸出物、挥发油含量,并通过动物刺激性试验等,探讨合理的炮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酒蒸南五味子炮制原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九成  宋小妹  蔡艳 《中成药》2005,27(2):176-178
目的:探讨酒蒸南五味子炮制原理.方法: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挥发油含量,薄层色谱定性鉴别;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木脂素含量;用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水浸出物含量.结果:酒蒸南五味子挥发油的含量降低了35.3%,薄层层析结果显示增加了一个斑点;总木脂素含量酒蒸品较生品提高了28.9%;水浸出物含量酒蒸品较生品降低了2%.结论:传统炮制理论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探讨传统没药的炮制方法,完善蒙药的炮制工艺,评价其最佳质量。方法:用水和醇为溶剂从没药中提取出水溶性成分和醇溶性成分,按挥发油测定法、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D、XA)对炮制品进行含量测定;对没药炮制品进行含量比较,评价其品质。结果:没药配方颗粒的挥发油及浸出物百分含量均高于生没药。炮制品易于粉碎。结论:没药配方颗粒品质优于没药生品。但炮制过程中药品干燥较慢,尚需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药乳香的质量标准进行提高,使中药乳香饮片及其制剂高效和安全应用。方法:从乳香质量标准和刺激性两方面进行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乳香中乳香酸类成分进行鉴别,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乳香总多糖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对乳香挥发油主要药效成分乙酸辛酯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动物实验对乳香的刺激性进行研究。结果:乳香薄层色谱中,乳香酸类成分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暗斑,空白对照无干扰;乳香中总多糖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 1.2%,平均质量分数为7.0%;乳香挥发油中乙酸辛酯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6%,RSD 0.9%,平均质量分数为0.08%;乳香生饮片挥发油有明显刺激性。结论:研究建立的乳香中乳香酸类成分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乳香总多糖和乙酸辛酯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达到提高乳香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目的,并为乳香提取物及其制剂的质量标准和高效安全用药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乙醇含量炮制对牛膝饮片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药典热浸法。结果牛膝水浸出物、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含量整体上随炮制辅料用酒的乙醇含量的升高而增加,生品水浸出物、不同浓度醇提取物的含量基本上都小于炙品,且白酒炙品水浸出物、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含量最高;乙酸乙酯、石油醚浸出物的含量生品基本上都高于炙品;醚(石油醚)溶性浸出物的含量整体上随着炮制辅料用酒的乙醇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结论炮制能提高牛膝饮片水溶性浸出物含量。  相似文献   

6.
熟三七炮制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穗 《中成药》1989,11(11):20-21
采用薄层色谱、紫外光谱对三七生品及两种加工炮制品中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测定了其补血的主要有效成分——总皂甙的含量以及醇、水浸出物的含量。定性、定量结果表明,生品与不同方法的加工炮制品成分基本相同,而总皂甙及醇、水浸出物含量相差较大。为探讨熟三七传统加工炮制工艺的合理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蒺藜的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浸出物、70%乙醇浸出物、总黄酮和总皂苷为评价指标,对炮制温度、炮制时间、翻炒频率三因素三水平进行考察。结果:筛选出最佳炮制工艺为1000W功率加热,炒制6分钟,翻炒频率为20次/分钟。验证试验表明该工艺稳定,可行。并对生品与炒制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炒制后其总黄酮、总皂苷、醇浸出物的含量提高,水浸出物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不同干燥方式对当归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郭玫  李应东  邵晶  师霞  余晓晖 《中成药》2004,26(1):36-37
目的:考察3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当归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挥发油测定和醇浸出物测定方法.结果:3种样品中所含成分一致,但挥发油及阿魏酸的含量有明显差异,以熏干品中含量最高.结论:干燥方式以熏干为佳.  相似文献   

9.
韩燕萍  朱丽  雷国莲 《陕西中医》2009,30(7):897-899
目的:优选诃子药材炮制的最佳方法。方法:通过L 9(34)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以诃子水浸出物、鞣质、番泻苷A含量为考察指标;综合探讨了药材种类、烘制、温度及时间对其所含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各试验因素对诃子中水溶性浸出物、鞣质、番泻苷A影响均以烘制温度、时间因素顺序降低。结论:炮制诃子炮制的最佳条件为100°C以下、时间为1h以内,单因素考察结果。  相似文献   

10.
白术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同批药材,按4种不同方法炮制,比较不同炮制品的外观性状,饮片得率,挥发油含量,醇浸出物测定和薄层色谱。结果:不同的炮制方法对白术的影响各异。结论:各炮制方法中以蜜炙麸炒品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